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表达感受 顺畅沟通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表达感受 顺畅沟通

开场:

●过渡语:请问我的观察家拿到我的拆书预备表了吗?我可以开始了吗?

一,【开场】

爱读书的小伙伴们,晚上好!今天的拆页主题是:表达感受,顺畅沟通。

我是喜悦心。 我的三个标签是:人民警察、终身学习者,二级拆书家。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和表达感受”的知识点,让学习者在遇到冲突时,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应用“表达感受三步法”,当场准确的表达出自身的感受

三,【图书介绍】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1~2 分钟)

●事件场景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前不久发生在我家里的小故事。

昨天晚上,我刚进家门,就看见老婆和女儿面红耳赤在争吵,随即,女儿走进她的房间,“啪”的一声关上了门。

见状,我赶紧把正在气头上的老婆拉进书房,询问她此刻有什么感受。她气呼呼地说:“长这么胖了,还天天买奶茶喝,说她,她就跟我吵!”我小心翼翼地提醒她,不要说女儿长胖,就说说你对女儿喝奶茶这件事情有什么感受。她接着说:“奶茶都是人工合成的,含糖量又高,我还不是为了她好,可她就是不听!”我知道她还是没有听明白,继续跟她说:“我是想让你觉察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绪状态和身体感觉。”她略微迟疑了一下,茫然无措说:“你不去说她,问我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

●提问

各位小伙伴,在面对暴力沟通时,你都是如何处理的?是指责、抱怨,甚至情绪失控与对方大闹一场!就像我刚才讲的小故事里老婆和女发生的争吵?还是能够做到稳定情绪,体会内在的感受,然后表达感受呢?

●影响

在沟通中,我们习惯于自圆其说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可就是不能做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无法让对方体会到我们的心情,导致出现沟通障碍,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关系和谐。

●解决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能够帮助到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出感受而不是表达想法,从而达到感同身受的沟通效果。

●过渡语

下面,我分发一下拆页稿,每个小伙伴拿到了这个拆页后,请大家用 2 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四,【R 1原文片段】(约2分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于《非暴力沟通》P39页

主题:体会和表达感受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次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他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职业形象相冲突。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西部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瑞芭.麦克英特尔。在她父亲去世后写了一首歌《我所不知道的最伟大的人》,这首歌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他们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又做不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案件与概念的相互参照【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就是如何区分感受和想法,其中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感受和想法。

感受是指,在接受外界刺激后,我们立即去感知外界事实对自己的情绪或身体造成的影响。

例如:每次参加朗瑟分舵线下课后,我都会感到身心能量暴棚。

想法是指,在接受外界刺激后,我们对他人或者对外界事实,经过大脑思考产生出来的评价和判断,它往往会脱离事实或者夸大事实,使用的语言也往往带有要求、指责的特点。

例如:我们朗瑟分舵线下课,办的挺不错的。

所以,要想实现高效率的沟通,我们就需要走出“表达想法”的误区,通过“感受”概念的三个特征来实现,即说出事实、体会感受和表达感受。

接下来,结合前面讲到的发生在我家里故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老婆的说话内容出现了什么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我刚才分发的便签纸上的故事一。

例如:

第一句,她气呼呼地说“长这么胖了,还天天买奶茶喝,说她,她就跟我吵!”这个是在表达感受吗?显然不是,她没有做到就事论事的说出客观事实。只是主观地评判了喝奶茶这件事情对女儿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属于表达想法。而表达感受,首先就要做到不做任何评判的说出客观事实。所以她应该这样说:“看到女儿经常买奶茶喝。”(说出事实);

第二句,她接着说“奶茶都是人工合成的,含糖量又高,我还不是为了她好,可她就是不听!”这个是在表达感受吗?不是,她只是对他人以及外界事实进行了指责和评价,属于表达想法。而表达感受,需要在找到客观事实后,紧接着就是去体会自身的感受,并找到相应的感受词,所以她应该这样说:“我总是担心女儿经常喝奶茶会长胖!”(体会感受);

第三句,她略微迟疑了一下,茫然无措地说“你不去说她,问我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这个是在表达感受吗?也不是,她仍然是在要求和指责,属于表达想法。而表达感受,是在体会出自己的情绪反应,找到相应的情绪反应词后,直接表达感受,所以她应该这样说:“我心里感到很焦虑!”(表达感受)。

【why】

表达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而表达想法,则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受到了评价和指责,就会觉得委屈。

如果我们不能走出表达“想法”的误区,做到准确地表达“感受”,就会给沟通者制造出压抑或者冲突。由此可见,“体会和表达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how】

我根据“感受”概念的三个特征,将“体会和表达感受”的过程归纳成“表达感受三步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说出事实

不做任何评判地说出引发自己身体感觉或情绪状态的客观事实。它包括事情、语言、行为或结果。

第二步,体会感受

准确细致地体会出客观事实给自己造成了哪些影响。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于外界事实的刺激,我们通常都能够感觉到自身的变化,但由于知道的感受词不够丰富,导致体会到的变化不够准确细致。对于这点,大家也不用着急,可以先从本书中作者提供的【感受词汇表】中去寻找相应感受词,等到感受词丰富以后,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三步,表达感受

根据找到的体会情绪的感受词,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表达感受了。

【where】

体会和表达感受,适用于对我们关注或者需要我们去关注的人际关系交往。

【反面案例】

●过渡语:现在举一个,我自己没有走出表达想法的误区,导致沟通失败的例子。

并且邀请大家帮助我分析一下,我的对话出现了什么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我刚才分发的便签纸上的故事二。

例如:

上周日上午,我接到深圳“女闺蜜”的一个电话。

她告诉我:“阿斌,我给你寄了一箱榴莲,寄到你们单位了,你注意接收一下。”我故意开玩笑地说:“榴莲臭的要死!你也不问我一声就寄过来了。”没想到她回怼到:“嫌臭你可以不吃,把它扔了!好心没好报”说完就立马挂断了电话。她把我搞的有点儿懵,我心里想:有毛病吧!反应那么强烈至于吗?我还真有一点儿生气。

【提问互动】

●过渡语:

故事中我说的话:“榴莲臭的要死!你也不问我一声就寄过来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属于“想法”,还是属于“感受”?为什么?

大家的分析的正确,我是在评判!我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所以,产生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表达感受三步法”来组织语言,帮助我来正确地表达感受。

第一步,说出事实

大家说说看故事中涉及到的事实是什么?

例如:好友给我寄了一箱水果。

第二步,体会感受

请大家说说看,故事中我体会到的感受是什么?匹配到的感受词是什么?

例如:她把我搞的有点儿懵,嫌她有毛病,反应那么强烈至于吗?还真有一点儿生气。

例如:感受词是:诧异。

第三步,表达感受

那么,我可以用大家找到的感受词,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出事实带给我的感受了。

例如,我感到很诧异。

【正面案例】

●过渡语:接下来,我重新组织语言,拨通了电话:“美女,你好心给我寄了一箱榴莲,我内心真的很感动,心里也美滋滋的,可是我刚才的说话方式让你产生了误解,让你觉得我是在抱怨。现在我体会到,跟你开这个玩笑非常的不合时宜!刚才你说的话和挂断电话,还真的让我感到诧异和茫然。”

请问小伙伴们,我这样给好友打电话沟通,可以吗?

后来她告诉我,接我电话时她正在开车,加上为单位的事情正在生气,又认为我在指责她,当时就出现了那些语言和行为。

通过重组后的电话沟通,我准确地表达了感受,同时,也了解到好友的感受,化解了误会,完成了一次有效的电话沟通。大家辛苦了!

六,【可能的异议】

1,可能有人会问,遇到冲突时仅仅直接表达感受就能够解决问题吗?

答:这个问题提的好。其实表达感受只是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如果要创建更加稳固的沟通环境,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三个要素(即事实、需要和请求)配合使用,我们今天只是刻意练习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七,【A学习者拆为己用】【A2】请学习者编写一个带有具体场景和具体应用的小故事。(约4-7分钟)

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你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对方的哪些语言或行为让你感到不舒服。例如:

1,你父母时常对你催婚;

2,好朋友时常因某事与你争吵;

3,同事话太多导致开会超时;

4,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现在,请小伙伴们应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编写出一个小故事,最好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

请注意:故事中需要包含有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并且要求有对话情节。

现在我来分发便签表格,给大家4-7分钟时间,写在便签表格上,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

便签表格纸张的背面附有本书作者提供的【感受词汇表】,大家可以从中借鉴相应的感受词来编写自己的小故事。好,现在开始!

●过渡语:好,时间到,下面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约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在国庆节前,同事把国庆期间准备放映一部电影价格写错了。我对她说:“35元,你写成了30元。给财务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当时,我真想对她发一通脾气,但还是忍住了。我对她说:“我真的很恼火!”她紧张地回答:“我以后一定认真审核,再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回应与反馈:非常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每位小伙伴学习能力都是超级的棒!来,用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九,【结束语】

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到,大家都己经学会了“区分想法与感受”,都己经理解到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在沟通中的重要性,都己经具备了应用“表达感受三步法”,当场准确地表达感受的沟通能力。

再次感恩大家的陪伴!我今天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