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昌火炬分舵拆书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我是一级拆书家雅典娜,我的三个标签是①20年深耕美丽和健康②热爱读书旅游+吃货③二级拆书家,三级打怪中。
我今天进行的是3-3的过级,主题是“积极主动,扩大影响圈”。今天的两个拆页,分别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P99-100和P103-104
本次拆解预计需要60分钟左右。
【分组】
后面的学习有讨论的环节,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分下组:两两为一组。
【学习目标-总】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事情时,使用聚焦影响圈三步法,辨认出在这件事情里,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同时能够运用“积极主动三步法”,把“我”句式的内容变成行动计划。
【场景法图书介绍】
上周,公司出了个挑战,要求我们在几个月的时间挑战一定额的业绩,小店主们有点压力,觉得自己完不成,找到我来抱怨。
【提问】大家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比如在处理比较棘手的事情时,我们自己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事情非常难,表示自己根本没办法去做好,不是第一时间考虑如何去完成任务,而是过多的纠结于自己无法驾驭的事情,以及很多负面的因素,甚至会指责其他人员和外部环境的不足。
【影响】在问题面前,我们有畏难情绪是比较正常的反应,适当的发泄情绪可以缓解压力,但我们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不去聚焦于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改善的事情上,我们就越焦虑,越会失去对整件事的掌控感。有过多的畏难情绪,不仅没能顺利推进事情的发展,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态,甚至影响正常工作。
【解决】遇到类似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在《⾼效能⼈⼠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寻找到答案。《⾼效能⼈⼠的七个习惯》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自我管理提升类书籍,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书中说到的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在“积极主动”习惯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那就是“关注圈与影响圈”。究竟如何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呢?如何选择影响圈,通过行为主动掌控,开启高效能按钮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
【学习目标-拆页1】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一件事情时,使用聚焦影响圈三步法,辨认出在这件事情里,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并提醒自己聚焦影响圈。
【拆页1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原文,读完后可以示意我。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互动】
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原文拆页,那么,大家注意到原文片段中提到两个圈,分别是什么呢?
答:关注圈、影响圈。
对,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
那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呢?
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去影响和掌控的事情,比如自己的习惯、做事情的方式和看法等,我们称为“影响圈”。
反之,有些事情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外部环境、他人的做法等,我们称为“关注圈”。
【概念对比讲解】
【辨析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
那么,“关注圈”和“影响圈”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决定权不同。“关注圈”不受个人控制,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上,自己很难改变,而“影响圈”是自己可以努力可以改变。
第二、关注点不同。在意“关注圈”的人,视角往往朝向外部环境、客观条件,甚至于他人的评价。而聚焦“影响圈”人更重视自己内心的活动,本身的所作所为。
接下来,我们从控制方式、依赖环境举几个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
【案例辨析1】小王刚入职一家新公司,他很担心自己三个月试用期之后考核不通过?
现场回答:关注圈
解释:三个月之后的事情,属于未知的事情,且考核的结果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小王努力就好。
【案例辨析2】
明天可能会下大雨?
现场回答:关注圈
【案例辨析3】
小王坚持读书,专注个人成长
现场回答:影响圈
解释:自身成长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
【案例辨析4】
小刘总是沉迷于过去的错误,不停的自责。
现场回答:关注圈,
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属于关注圈
【案例辨析5】
被裁员后,积极海投简历,尽可能多寻找面试机会?
现场回答:影响圈
【案例辨析6】
早上有会议要召开,上班路上交通拥堵,时不时有人变道加塞。自己脚下刹车踩一踩,让对方先行,耐心等待红绿灯。
现场回答1:影响圈,踩刹车的举动是影响圈。
现场回答2:关注圈
现场回答2:关注圈和影响圈
拆书家反馈:谢谢你,我认为也是两个圈都有。第一个早上交通拥堵,别人加塞,这是我不能控制的,这是关注圈。我踩一踩刹车避免交通事故,这个是影响圈。
【WHY】:
是的,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才能具备更积极的状态做好事情,对吧?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容易当局者迷,尤其是身处一个会有诸多因素影响的事物中,要意识到自己是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要加以判别归类,并实施行动就非常重要了。
【HOW】
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整理了以下4个步骤,帮助我们聚焦于影响圈,养成积极态度:
1. 列举因素:把影响特定事件的具体要点列举出来。“为什么不能做好”“哪些因素导致的?”
2. 区分圈层:明确该影响因素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进行分类。 “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
3. 聚焦影响:聚焦影响圈,制定计划。“接下来我重点突破哪一项或哪几项因素?”
4. 实施行动:根据影响圈中的事项开始行动。“我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怎么行动呢”
【反例变正例A1+】
开场的例子,上周公司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在一周的时间挑战7堂美丽课服务顾客。小店主们觉得非常有压力,很难完成。抱怨天太热了,顾客都懒得出门,也懒得用产品,小孩又放假,要做家务,有的还做兼职,没办法完成这个工作量。我就用了这四步法让大家聚焦影响圈,养成积极的态度:一,列举因素,把影响特定事件具体列出来。比如说天太热、顾客懒得出门 也懒得用产品,小孩放假 要做家务 我没时间。二区分圈层分出影响圈和关注圈 比如不可控天热,孩子放假,顾客个人意愿都是关注圈,而我的时间是影响圈 三,聚焦影响圈制定计划,就我们可以控制的自己的时间来合理安排时间。四,实施行动,根据我们的影响圈来开始行动。我们我们安排出早上和晚上比较凉快的时间来邀约顾客,中午和下午比较热的时间可以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甚至可以在线上和顾客视频,上美丽课和做服务。
【WHERE】聚焦影响圈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态从消极调整为积极,并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点都不关注身外之事,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使用的时候注意聚焦影响圈的使用目的——调整心态。
过渡语:刚我们学习了“专注影响圈”,有句话说“练是最好的学”,
【A3编剧本】
接下来咱们做一个现场演练,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大家在什么场合下会用到“专注影响圈四步法”?大家试着编写剧本,待会儿我们请人分享一下。
分组:根据现场学习者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
【剧本要求】
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共四大要素。其中事件又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说明一下:
1、时间是未来的时间。
2、事件场景要用到“专注影响圈四步法”。
3、需要有人物对话。
【学习者分享】
背景:分舵一位小伙伴每次参加练级活动,都会产生重启拆书练级的想法,但一直都没有落地。下周星期五又有练级活动,于是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A:想练级的小伙伴小白
B:学习者小明
A:老伙计,我都停了一年多都没练级了
B:为什么呢?
A:我感觉每天好累呀,没时间练。
B:你意思是很多事影响你吗 ?
A:是啊,太忙了,比如饭局多,天气热,社会身份多,工作忙..想练就一直没行动。
B:你觉得这些因素里面有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第一步:列举因素)
A:不可控的比如天气,夏天热冬天冷,社会身份有些可控比如明天约的酒我就可以不参加。
B:着重想一想哪些是你可控的 ?(第二步:区分圈层)
A:可控的:领导安排给我的工作,在什么时间去做,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做,或者早几天晚几天做都可以。
B:跟练习有关的,觉得哪些是可控的?(第三步:聚焦影响)
A:第一个是我可以先找出一本书,先酝酿一下。然后第二个可以先和正在练级的雅典娜老师,小华老师一起交流一下,我们一起正好把 3-3一起练掉。
B:可以呀!那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呢?
A:我觉得明天就可以先找本书先看一看吧。(第四步:实施行动)
【对拆页一进行简短有力的结语,1分钟】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拆为己用的关键就在练习和实践。
好。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在第一个拆页中,我们学习到的知识点。
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帮助我们聚焦于影响圈,养成积极态度:
1. 列举因素:把影响特定事件的具体要点列举出来。“为什么不能做好”“哪些因素导致的?”
2. 区分圈层:明确该影响因素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进行分类。 “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
3. 聚焦影响:聚焦影响圈,制定计划。“接下来我重点突破哪一项或哪几项因素?”
4. 实施行动:根据影响圈中的事项开始行动。“我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怎么行动呢”
今天的第一个拆页是关注圈与影响圈,讲述如何辨别关注圈与影响圈,并聚焦影响圈。第二个拆页是“如果”和“我可以”,讲述如何运用“积极主动三步法”,采用“我”为主语的句式把行动落地,扩大影响圈。两个拆页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拆页2的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在情绪低落时使用“我可以”、“我能够”等句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阅读拆页之前,我们先做一个自测,请仔细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每句话,在得分处勾选相应的分数,1分表示不符合,6分表示很符合;给大家1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自测题】
【自测题解释】
这个自测题是评估大家在语言表达上积极主动的程度,总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积极主动
拆书家:20分及以上的伙伴,有吗,来举个手我看看
学习者:(有两位举手)
拆书家:意思是你非常积极,说明在遇到挑战时你也能够展现出积极主动的语言。有15-19分的伙伴吗?
学习者:(有1位举手)
拆书家:代表你很积极,说明你已经开启了积极主动的表达方式。最后,15分以下,有人吗?
学习者:没有
拆书家:有也完全不用担心,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练习,你一定可以越来越积极主动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拆页2,阅读完成请抬头示意我,2分钟时间
【拆页2原文片段】
拆页二 来自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WHAT】
片段中提到的“ 我可以”而不是“如果”,提醒我们在行为上先从说话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带有假设性质,聚焦于过去,而过去的事情没有办法再改变,“我可以“聚焦于当下,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
【WHY】
因为我们的语言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把自己看成主动积极或被动消极的等级,使用主动积极的语言让我们感觉自己更有能力,也赋予我们行动的力量
【HOW】
那么,如何做到在语言上展现出积极主动呢,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现实,面对自己不能掌控和改变的事情,尝试接受现状。
第二步,转变思维,把关注点从不能改变的事情转移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用“我可以”与自己对话,与他人沟通,而不是“如果”。
第三步,付诸行动,找到我可以做的几件事情,投入行动。
【互动交流-举例说明】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经常听过或者表达过,遇到某些事你会说我不可以,或者当一件事发生后,你想如果再来一次的这种遗憾心情呢?大家每人1分钟时间分享一个"如果~"
【学习者反馈】
小伙伴们分享:"如果我早点练级,现在就三级了""如果我十年前开始跑步,我已经是跑步大神了""如果我早一点注意用眼,就不用戴眼镜了""如果我能早起,我就是学习大神了""如果我小时候好好学习,可能我现在就上清华了""如果我早一年瘦身的话,那我可能在一年前就是瘦子了"。
太棒了,有没发现用"如果"开头,总含着过去的遗憾与消极,现在我们再每个人用"我可以'来替代"如果",分享一下~
小伙伴们分享:"我可以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休息继续朝着又瘦又健康的身体靠拢","我可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获得幸福"“我可以控制用眼的时间,把眼睛养护好""我可以明早 4:50起床跑步"。太棒了,一个简单语言的改变,就有一种能量,向前看的力量。
【WHERE】
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到消极被动的思维中,导致无法行动时。
【A3】微行动学习
第一步:明确问题
在语言上展现出积极主动的三个步骤,一,接受现实。第二,转变思维。第三,付诸行动。你认为哪一步最难运用,并简单地结合你的场景进行讨论,举例说出为什么很难,我们5分钟时间,两人一组讨论。
拆书家:好,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大家认为谁的问题更具代表性,更值得讨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学习者:第二步。
拆书家:压倒式,选第二步,转变思维比较难,大家想一起深度讨论。
为了更好地明确案主的问题,我们先请案主来具体描述让他受困扰的场景,方便我们更加细致地观察问题可能出现的地方。
案主陈述:每次路过其他人办公室,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该不该笑,如何舒服的自处,很迷惑。
拆书家:案主的问题,大家都清楚了吗?
学习者:不是很清楚。
拆书家:可以向案主提问。
第二步:讨论问题的本质-一结合自己的过往经验,确认问题的本质。
现在我们轮流向案主提问题,只是提问,不要给他建议哦。因为这个事情中,案主的描述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盲区她自己没有顾到。大家想知道的是哪一个方面呢?我们从哪边先来,先想到问题的,可以先问.
学习者:就是说你是接受现实的,自己也能够付出行动。就是不知道如何能够转变思维,因为有迷惑,如何朝积极的方向引导 ?
案主:是的,因为我爱思考,一迷感就困在里面。学习者:进入办公楼尴尬吗?还是见到人尬?是熟人还
不熟的人?
案主:是见人尴尬,见半生不熟的人尴尬,学习者:是想给半生不熟的人好印象吗 ?
案主:也没有
学习者:这些人或事里面,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你不能控制的 ?
案主:能控制的是熟人,半生不熟的人我也不了解,不知道我做了什么事情他有什么想法,我尽可能做到得体礼貌。
学习者:你可以控制的是你的得体礼貌,你不能控制的是别人的想法和反应,那你担心别人的想法有什么用?
案主:我好像是在关注圈里。拆书家:好的,我们问完一圈,再明确一下案主的问题本质
第三步:明确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请问案主,听完小伙伴的提问,你认为的造成问题本质是什么?
案主:我听完后,本质聚焦在半生不熟的这种关系里,怎么能够相处的更加自在一点。
拆书家:现在我们确认一下,问题的本质是在半生不熟的关系里,如何相处自在。案主学习者:认同。
第四步: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呢?我们继续来讨论解决的方案。
1.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讨论的目标。
拆书家:请问案主,你认为达到什么目标,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自在的度是什么?
案主:在一些场景里,我做到了我该做的
2.引导大家讨论如何达成目标。
拆书家:那我们就从案主的目标出发,请大家在各自的小组内讨论出解决方案,并写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
小组1分享:在与半生不熟的人相处时,区分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小组2补充:罗列出一些场景,把可控的写下来,做自己能做的。
确认结果:
太棒了,我们自治了,案主的问题又回到我们拆页1关注圈与影响圈,在接受现实,转变思维,付诸行动,三步帮助我们从语言上的积极先给自己信心,多用我可以开头,代替如果。其实在接受现实第一步,我们已经赢了60%人了。
【A2催化应用】
感谢案主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问题,掌声送给我们的案主。
也感谢所以小伙伴的智慧碰撞,掌声送给每一位小伙伴,但是我相信最有价值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当我们再次遇到问题,我们不再害怕,不再被死死困住,因为我们有经典的书籍,有一路走过的前辈,还有同行的小伙伴。每一次的自我剖析还有智慧的分享,都能让自己更好地前行!在这里,请把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
【布置任务1分钟】
现在我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在下周之内找到一个你以前习惯用“如果。。。”表达的场景,尝试替换成“我可以。。。“句式表达,请把具体的场景和完整的句子发给我
【学员作业反馈】
学习者:我如果早点做运动,身材就不会这么胖了。换成我可以每天快走半小时,身体越来越健康。
【结语】
感谢伙伴们的分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个技能:
第一,在面临难题时准确使用三个步骤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把注意力聚焦在影响圈。
第二,在情绪低落时使用“我可以”、“我能够”等句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希望大家学以致用,让自己先成为主动积极的人,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一起成为拥有幸福感的高效能人士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