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参加我的TF3-3的过级分享。我是宁博,我的三个标签是:
资深HR-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擅长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养猫达人-两只喵16岁、三级预备队员-从今天第一次过3-3我就单方面宣布自己正式进入三级拆书家的预备队员了,至于预备多久,我希望不要太久。
【图书介绍】
【场景】
记得我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希望他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因为中考、高考写字好的多少会有一些优势。于是呢,我不但送他上写字机构,还会陪他写、陪他练,甚至用激励措施,得到10个甲星就可以得到10块钱买东西,如果得到乙,就要撕了重写。然后,你们猜发生了什么?每天都是撕本子和哭的声音。。。更意外的,写字班的老师让我给我儿子换个老师,理由是他没有办法教他把字写好。。。我真的崩溃,退了班。之后呢,也用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但是始终无法激发我儿子对写字的兴趣,所以他到写的字依然拉垮。
【提问】
大家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我们给孩子设立一个目标,并且为了他能够完成目标给奖励,定处罚。他们不想得到奖励吗,一定是想的,不害怕处罚吗,也害怕。可是为什么这些激励手段会失效呢,为什么他们非旦无法完成目标,甚至出现各种排斥呢。
【影响】
激励失效不单单是无法完成目标,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的行动力,会畏难、回避新事物,害怕面对挑战,从而放弃更多的机会。
【解决】
激励是促使行动,赋予精力、方向和恒心的力量,有效激励如此重要,我们掌握了他,相当于开启成长的大门。而《成功心理学》这本书便给予我们这把钥匙,它用概念、案例、练习、测试让我们知道哪种激励方法更持久有效,以及怎样有效的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
所以我强烈的推荐这本书,坚持将这本书带到我过级的最终章3-3,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有效激励有新的解读。
【设定学习目标】
第一个拆页,关于激励的方式,在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激励自我和他人时(澄清)采用将消极激励转变为积极激励的方式(行为),持久的行动,完成最初的目标。(界定)
第二个拆页,关于激励的来源,同样的在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在面对想要完成的事情时(澄清),掌握关联内在激励方法(行为),将被动化为主动,最终实现目标。(界定)
两个拆页是并列关系。
【分组】
为了充分讨论、分享,我们在阅读第一个拆页前先分一下组,从我的右手边起,每两个人一组。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第一个原文拆页,完成后请抬头示意我,让我知道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
【R阅读原文拆页】 2分钟
主题 “积极和消极激励” 片段来源:《成功心理学》 P258-259
我们也许会被驱使着朝向或远离一种情形,这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被驱使朝向成功时,我们体验到的是积极激励。当我们被驱使远离失败时,我们体验到的是消极激励。
积极激励是由于某事将促使我们朝向一个目标,或是由于我们把某事与积极的思想和感觉联系起来而去做此事的驱动力。例如,我们也许会因为受到积极的激励而去努力完成一篇学期论文,因为这给我们以成就感,或者因为我们对此题目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积极激励提升我们的乐观和自尊。
与此对比,消极激励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其他消极结果而去做某事的驱动。如果我们受到消极激励,则我们努力完成一篇学期论文也许是因为我们害怕拿到低分或者让老师失望。
消极激励并不必然是坏的。当我们的积极激励较低时,消极激励可以帮助我们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假设你害怕在某堂课上回答问题。你疲倦了,不能聚集起积极激励来学习。可是,对回答错误的恐惧也许会促使你学得格外努力。
不幸的是,消极激励不像积极激励那样持久。在受到积极激励时,我们会从事一些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目标的活动,并让我们产生自豪和成就感。而在受到消极激励时,我们会被不愉快的想法和感觉所驱使,比如恐惧、担忧和自我怀疑。
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付出最大精力思考的东西就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无论它是我们害怕还是期盼的事情。积极激励让我们觉得自己正在获得成功,而不只是规避着失败。如果你正体验到消极激励,那就努力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从你想避免的事物转到你想实现的事物上。例如,你可以不再为在课堂上回答错问题而担忧,而是选择集中在你为何到学校来学习上,从此课程中能获得什么,以及你如何更接近你的目标
【过渡语】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
【What】
【互动提问】
我:我们来回顾一下原文片段,这个片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答:是激励
我:激励是促使我们行动的力量。那片段里面提到了激励的两种类型,分别是什么呢?
答: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
【概念辨析】
我:对的,那我们现在看一下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的概念。对照下图,同样的目标,积极激励驱使我们朝向成功,激发的是对成功的愿望;消极激励驱使我们远离失败,引起的是对失败的恐惧。简而言之,积极激励就是完成这件事能得到什么,也就是我们常常用的奖励,消极激励就是没完成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对应了处罚。
【概念与案例折返】
由此我们知道相同的目标,施加激励的人不同,可能设置的激励方式也不同。(对应步骤1)我们将原文的例子结合下图来看一下。因为成就感或者对本身题目好奇而完成论文,激发了对成功的愿望是积极的激励;因为害怕拿到低分或者让老师失望而完成论文,是引起了失败的恐惧,所以是消极激励。
消极激励是激励吗,当然是,他和积极激励一样能指向要完成的目标,但是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能够区分(对应第2步能够找到消极激励,同时可以对同一目标的消极转积极有一定的练习)。那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他们是消极激励还是积极激励?
我:我必须获得这份工作,从而可以避免拖延偿还我的房贷。这是消极激励还是积极激励
答:消极激励(对的,因为是为了回避拖延偿还贷款的结果)
我:我想获得这份工作,因为获得此项工作将是实现财务目标的第一步。这是什么激励?
答:是积极激励。这件事跟目标的关系是正向联接的。
我:小孩要完成预习的作业,是因为担心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
答:是消极激励。
我:小孩要完成预习作业,是想着可以更好的理解学习知识
答:是积极激励。
【Why】
我:说到这里,大家已经能够很快速的识别出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了。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哪种更持久有效呢?
答:是积极激励。
对的,完成目标是会让人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而这种感觉会强化行动。如果一直被害怕驱使,就会选择更低的目标,不去挑战,甚至会产生排斥的感觉。想想,我们给孩子设定目标的时候,你今天的作业如果写的不工整,我就要撕掉让你重写。OK,这样作的结果怎样,他不情不愿的写工整了,但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呢,变本加利的不工整,甚至麻木应对:我就写不好了,你撕就撕吧,诸如此类的。。。
我们也不想动不动就处罚吧,所以呢学会应用积极激励的方式就很有必要啦,接下来看一下如何做呢?
【How】
第一步,关注激励方式。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不同的激励方式会引起不同的感受——渴望或者恐惧,所以我们要关注到并且分辨出自己在设置激励时用了何种方式。
第二步,发现消极激励。以往我们都是用了消极激励不自知的,当我们刻意关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消极激励。比方说,用了回避或者处罚的情形
第三步,转变积极激励。这时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从想避免的事物转到想实现的事物上。
举个例子:
我之前跟我儿子商量每天晚上睡前读二十分钟的书,这是目标
我跟他说你现在读的必读书,期末考试会有一至两道题,你不想被扣分就坚持把书看完。这是激励方式
我现在已经能够关注到不同激励方式的作用(关注激励方式)
并且发现我运用了消极激励的方式,考试失分对于他来说是个处罚。(发现消极激励)
于是我会对他说,每天读二十分钟书,你会得到很多老师没讲过的知识,并且会养成一个坚持阅读的习惯,连妈妈都没做到呢。
这样的表达就激发了小孩的好奇心(没讲过的知识)、好胜心(妈妈做不到)让他更加渴望做到。他会更愿意去阅读而不是说只读完必读书就不再坚持了。
(预访异议)有人是不是要问积极激励就是只给奖励吗,是不是就是在自己或他人完成目标的时候给点什么?钱?积分?大餐?我想说呢,不全是,在完成目标时给到物质奖励方式确实是积极激励的一种方法,对比消极激励时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他绝不是唯一的方法,在这里先留个悬念,我们下一个拆页会来探讨。在这一部分我们能掌握到采用积极激励的方法就可以啦。
【Where】
当我们想要持续有效的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到是不是用了积极激励的方式,正向为行动提供力量,驱近目标。那如果仅仅是某一件事情想要当下完成,适当施加消极激励也会产生即时的效果,但消极激励切忌长期使用。
【A2激活学习】2分钟
【编写剧本】
刚刚我们学习了积极激励的方法,我们可以预见一下,在未来两周到一个月可能会遇到制定想要完成的目标施加激励的情境:
可能是跟孩子的:新学期了,你要主动完成作业,否则就取消每天20分钟的玩手机时间。最后他还是要等你回来才做作业
可能是跟下属的:你这个月销售数据不能按时提交,我就扣你绩效分数。结果他工作更加消极。
可能是跟自己的:我要按时运动,否则取消一周一次的下午茶时间。好嘛,运动不做,下午茶照旧。
参考上面的情境,设计一个剧本,而剧本的主题围绕着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首先,设计情境,情境要有一个的目标,另外预设计一个消极激励,可以想想我们设置的处罚情况
第二,情境中的人物
第三,具体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第四,需要在经过里面,设计对话和具体情节,并运用到转变积极激励的方法。
大家可以简单写到表格里,写好之后,分享给小组的另一位伙伴。4 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剧本。
时间 4 分钟,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
丁老师分享:
【拆书家回应】
谢谢丁老师的分享,我们丁老师分享的其实是我们一般企业刚开始都会用一定的规则来去处罚员工,但是实际上也许他是承担了这个处罚,或者他行为上有些改变,但他心理上是一定是排斥的,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就会说这个公司怎么这样又扣我这个钱,干着真没意思等等。但是一旦这个事情变成一个正向的激励,特别对后面90后、00后的小孩,他会觉得首先我会在公司有归属感,我会更愿意为这个公司去付出我的能量,这个对公司的离职率还是有帮助的。
【总结过渡】
我们经过刚刚的学习和练习,了解到了什么是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并且意识到积极激励可以产生自豪和成就感,并运用了积极激励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剧本。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接下来要更深入的探讨有效激励的来源。
————————————————————————————华丽的分割线————————————————————————————————
【A1自测题】
在此之前,先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完成一个量表自测题。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从发生的频率由少到多对应1~5分进行打分。量表的测试结果无关好坏,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现阶段的情况。
大家做完后汇总一下总分。
【I解释自测题】
我看大家都已经做完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数显示的是现阶段你对待激励自己完成目标的态度和方法,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把它看成一种参考,而不是绝对的事实,更没有必要去比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测评的结果。
得分在20~25分的小伙伴,善于将想要做的事与有效激励相关联,从而驱使自己或他人发自内心的行动,不断接近目标。
得分在11~19分区间的小伙伴,会想要激励自己完成某事,可能苦于没有能够让自己长久坚持的激励方法,那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激励更为持久有效
得分小于10分的小伙伴,缺少激励自己完成某事的方法,以至于觉得缺乏内驱力,无法达成目标。那今天的方法,一定会让你开启自我激励的大门。
【过渡语】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完成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让我知道大家已经完成了阅读。
【R阅读原文拆页】 1分钟
主题 “激励的来源” 片段来源:《成功心理学》 P260-261
激励可以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外部和内部。我们把来自外部的激励称为外在激励。外在意指出自外部。把来自内部的激励称为内在激励。内在意指发自内心。内在激励是所有真正激励的来源。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很不相同。内在激励是积极的激励,它点然你的兴趣和热情。它促使你做自己喜欢并使你成长的事情。例如:
·探索新颖和有趣味的事情
·对自己感觉良好
·理解你的世界
·寻求快乐,避免痛苦
.决定你的生活进程
另一方面,外在激励则更像是快速修复。你做事不是因为你真的想做,而是因为它们是服务目的的手段,比如:
·看起来不错
·在社交中与他人相处融洽
.取悦他人
.获得物质奖励
.避免麻烦或惩罚
·避免羞愧或内疚
外在激励在使你朝向可取的目标,如健康或社会认可时,代表的是积极的激励。但是,当它以害怕和规避为基础时,就代表了消极的激励。外在激励可以提供对行动的鼓舞或勉励,然而无法作为更持久和令人满意的目标。只有当你内心能感觉到它时,持久的激励才会存在。要自己受到激励坚持做某事,你就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做此事。
【过渡语】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
【What】
我:书接上回,我们学完了代表奖励和惩罚的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还记得我当时留的小悬念吗?我们用积极激励刺激自己和他人,比如奖金、积分、大餐等等,虽然有助于目标的达成,但是也并不是持久有效的。为什么呢?
【概念辨析】
这就要讲到激励的来源了,也就是这个拆页讲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这两个概念也是相对的。内在激励通常是发自内心的,是所有真正激励的来源。它通常是积极的激励,能够点燃兴趣和激情,我们可以认为是从“我”出发,促使做自己喜欢并使自己成长的事;
外在激励,是外部施加给“我”的通常是不得不做的事,或者他人要求的事。而我们之前提到的物质激励就是外部激励中的积极激励。
我做某事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从而判断一下是外在激励还是内在激励,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我:我要减重10斤,这样别人就不会说我胖了。这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
答:外在激励
我:对的,我减肥是为了取悦他人
我:我想要减重10斤,这样我就会更健康让我更有活力。这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
答:内在激励
我:对的,目标是减肥,动因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
我:我跟我儿子说考试三门平均分在97分以上就可以奖励一个玩具,这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
答:外在激励
我:我跟我儿子说考试三门平均分97分以上是什么感觉?他说很骄傲自豪有成就感。那为了这种感觉加油吧。这是什么激励
答:内在激励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大家一定想问,为什么说内在激励才是所有激励的真正来源,才最持久有效呢。那我们先来体会一下如果说只靠外在激励会怎样呢?首先,会有可能把奖赏与目标混淆,比方说,如果小孩做好课外作业就会得到积分,金钱做为奖赏,那孩子会有这样的信念,奖赏本身就是目标,而不是导向这些奖赏的学习。其次呢,痴迷于外部的激励甚至会妨碍我们尝试新的事物,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别人的认可。还有,我们经常用外在的激励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可是尽管他们听话照做,但是这个激励本身对于提高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外在激励常常会失效甚至降低兴趣,而内在的激励从自我驱动,每一步都意味着成长,持续为行动提供驱力,不断接近目标和成功。
【How】
如何激发自己或者他人的内在动力呢,试试看这样做。
第一步,明确想做的事。这是一个较为具体的行为,比方说,我想每天读书;想孩子每天完成课外作业。
第二步,关联内在激励。这是想要设置的激励目标。
1.内在激励和自我有关包括兴趣、成长、人际关系、助人达己等等。
2.如果是“我”想做的事,就将激励目标关联上述内在激励。
例如:每天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收获个人成长,会更能跟其他拆书家找到共同的话题,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把读书这个事情与个人成长,营造人际关系相联系,只要每天这样想一下,就会觉得读书好棒。
3.如果是“我”想让他人做的事,就通过问题引导内在激励:①不断问为什么②直至对方回复的原因是有关自我成长的表述③再给予肯定
例如:我想让孩子完成课外作业,我会这样引导:我们为什么要做课外作业呢?是为了做更多的练习,为什么要做更多的练习呢?这样会察缺补漏掌握知识更牢固。那为什么要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呢,为了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会怎样呢,会觉得自己很棒。
OK,引导孩子找到内在的激励,我完成课外作业是为了成就更棒的自己。
第三步,强化联接行为
每天读完书,跟自己讲,貌似自己又成长了一些呢,我下次看到张瑛老师要跟她聊哪本书呢。
孩子每天完成作业问问他,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自己完成了这么多题目的练习,还挺了不起的。
这样每每通过强化行为和积极激励的联接,让内心充满力量。
(预访异议)可能大家在疑惑,内在激励这么强大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取得高成就的人,他们都是拥有高内在激励的人。另外,想要说的就是,激励方法不是非此及彼,内在激励固然持久有效,但是涉及到自我,人生价值的联接,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种激励方式融汇贯通才是最好。
【Where】
我们有太多想要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想要他人去做的事,当我们无法坚持的时候,激发自己内心的驱力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我带来这个拆页的意义。助人达己,让我的内心充满力量,这也是我持续完成拆书学习的动力。
当我们做为激励的对象,排斥被所谓的规则奖励或惩罚时,我们可以用转换内在激励的方式,让自己更有力量。
当然,如果做为激励的施加者,我们也没有办法做到对每个人都去做内在激励的引导,那制定奖罚规则也是一个选择。
【重新分组】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现在我们马上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环节,我会把场域交给在坐的各位,用我们的思维,方法、经验解决一个有关激励的问题。首先我要做的是,重新分一下组,根据现场情况分两组,为方便讨论前面三位老师一组,后面三位老师一组
接下来,我们要选出组长,大家先把手指指向天花板,我喊五、四、三、二、一的时候指向自己心目中的组长,组长呢会把握本组讨论的节奏,协调成员充分发言和讨论。大家听我口令,把手指向在花板,五、四、三、二、一。
一组组长是金莲老师,二组组长是张瑛老师。下面的环节每组需要一个记时员,讨论的时候注意提醒和把控时间,一个记录员,把关键发言记录下来,请组长直接任命一下。
好的,都定好了是吧,我们正式进入下面的环节。
【微行动学习】
微行动学习步骤1: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提出,并明确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场景设计」(1min)
大家先回想一下,在我们工作中、生活中,对孩子、对爱人、对下属包括对自己,希望达到某种目标,或者想让对方做到某种行为时,设置一些奖罚机制,但是并没有很好的策略,经常定目标,完成不了,或者你的奖罚机制非但没有驱使对方更努力,反而发现对方选择逃避的情况?
「邀请小组内分享案例」(8min)
以上类似的情况,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呢?请用1分钟回想一下,然后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请组长务必关注到每位组员,每个人分享2分钟左右,给到时间8分钟,请记时员协助组长把控好时间。好的,都清楚了现在开始。
「小组案例选择」(2min)
我:时间到了,想要问一下组长,您小组的成员是否都完成了案例的分享
答:完成了。
我:好的。大家可能有不一样的场景,但是指向了同类的问题,或者说哪位成员遇到的问题,本组成员会觉得会更有共性,请小组讨论一下选择本组最有代表性的1个案例,时间是2分钟,结束后请组长将本组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记录员协助组长记录下来,现在开始。
「各组案例分享」(3min)
OK,时间到了,请组长代表说一下本组选出来的想要解决的问题。(组长分享的同时记录问题 )
1组案例:宋老师小孩放假写作业经常会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很晚才完成,怎样才能解决?
2组案例:张瑛老师小孩写作业拖拉、效率不高,导致睡觉很迟,她很焦虑,怎样才能解决?
「案例确认」(1min)
我:两组提交的问题还挺统一的,都指向了我们的小孩,都是有关小孩作作业拖拉,不管是开始的晚,还是完成的慢,最终都会导致晚睡,让家长们都倍感焦虑。那我总结一下,我们现在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个激励策略解决小孩写作业拖拉的问题,大家是否同意。
大家:同意。
微行动学习步骤2: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案主详细阐述」(2min)
我:接下来我需要确定我们的案主,今天两组提交的问题都是有关作业拖拉的,在这个环节我想请张瑛老师成为案主。是这样的,在我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聊到了小孩子刚上初一,作作业做到很晚的问题,她现在也还蛮焦虑这个事情的,如果今天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对她来说帮助应该是非常大的。那就请张瑛老师重述一下我这个案例,把人物情节交代清楚,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还有你比方说曾经对他的行为去做的一些努力,可以帮我们介绍一下,好吧?这个过程请其他伙伴仔细倾听。
张瑛老师:写作业写很迟的这个问题,这个时间就是一直以来,近期比较严重。人物就我和我女儿事件,就是她有拖拉的习惯,然后作业用的时间比较久,现在刚刚上初一,然后晚上作业经常写到10:00左右,所以我就非常焦虑。为了改变这个作业拖拉的行为,应该是积极激励,消极激励都有用过。消极激励比如说以前经常会说,你如果快点再不快点,一会睡晚了,明天又起得晚了,又要迟到了,明天白天上课精神也不好。经常是这样的一些催促的语言,但是越催促发现效果越不好。所以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
「追问本质」(5min)
我:好,谢谢张瑛老师,我们已经听完张瑛老师详细的介绍了,也已经知道我们张瑛老师家的小孩是今年刚升初一的,所以高效的利用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接下来需要我们在座的伙伴向我们案主提问,我们要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开放性的问题,比方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做是问的是张瑛老师的做法,这个环节我们无须给到建议的,主要是来去收集到更多的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好的,我们从樊老师开始依次提问。
樊老师:一般是从几点钟正式开始写作业,几点钟正式结束
张瑛老师:7点多到10点,甚至超过10点结束。
金莲老师:有没有看过他的作业量?
张瑛老师:因为刚上初一作业的量肯定比上小学地要多
驰驰老师:正常写完应该多长时间?
张瑛老师:其实他正常写的话应该能节约出来至少1/3的时间
大家:就是从3个小时到2个小时?
张瑛老师:我觉得班上的平均速度也是2个小时,应该是2个小时的作业量
陈芳老师:你有没有通过学校的老师或者是其他家长去询问一下,别人家孩子是不是也写作业写得这么晚?
张瑛老师:初一以后我没有了解过,但是我侧面也看到过,因为有的家长在群里面11:30了,还在问今天哪个作业是啥。但是大部分还是比我们快的。
驰驰老师:如果达到了预期完成作业,你是如何激励的?
张瑛老师:假如说他有的时候偶尔也会很快,我说太棒了,你看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完全有能力。其实你只要认真,你还是是很快的。偶尔也会奖励周末吃大餐。
丁老师:我们给到过什么样的具体的激励措施?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张瑛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具体的措施,比如说他升入初中以后的第一个周末,作作业特别慢,他就有点因为上了一个星期学了可能累了,开始有点放松了,然后效率就很低,一直到晚上10点多,就是周日的晚上10点多还在忙活作业的事。所以我就很焦虑,我就给他记录了一个时间,最后书包装完是十点十五,然后我就做了一个表格,我说每个周末都把收书包的时间记录一下,如果比上次有进步,比如说你提前了一个小时奖励2块钱,提前了两个小时奖励4块钱,就是在提前时间的基础上乘2;然后上周是三天假期,没有施行,我给忘了,实际上人家是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完成的。我今天回去要把这个兑现一下。
樊老师:为什么用钱来激励
张瑛老师:投其所好,想要钱
宋老师:有没有关注过作业的难易成度
张瑛老师:我觉得应该还好,因为他基本上大部分都会,极个别的不会,因为都他自己搞定了,他作业的具体的题我是很少关注的,我觉得是他自己的事,他不会来问我,我才关注。
宋老师:也就是说只要他积极的写,或者说难度方面不是很大的问题?
张瑛老师:其实他只要专注一点,他能够达到中等水平。
樊老师:你见过什么情况下他效率很高?
张瑛老师:这个三天假期,第二天他是效率超级高的。
丁老师:是要出去玩吗?
张瑛老师:我当时给他的激励是说,如果你今天因为他喜欢玩手机,然后他就动不动就要拿手机出来玩,后来我说如果你今天第二天把作业都做完了,第三天随便你玩几个小时,因为规定了放假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我说第三天随便你玩,结果第二天真的是猛干了一天,效率真的是好高。
樊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跟他沟通
张瑛老师:会关注,他也会跟我说,我现在数学已经全写完了,我说,这么厉害,你看你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今天效率真高。
(将涉及到触及核心的问题,记录到白板上)
1、明确了确实是小孩拖延并不是家长焦虑,或者作业量大导致
2、讨论到了张瑛老师有实施一定的外部激励(未兑现)和口头表扬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孩能够积极完成作业
「拆书家总结」(1min)
我:我们基本上已经将这个问题的背景信息挖掘出来了,也知道了并不是因为张瑛老师焦虑或者作业量大,难度大导至的拖延,确实是小孩子不够积极,也讨论到了张瑛老师有实施一定的外部激励(玩手机,钱未兑现)和口头表扬但是并未长久有效,并且了解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孩能够积极完成作业。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励小孩,改善小孩拖拉,早点完成作业?
微行动学习步骤3: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明确出问题本质
「小组分享」(3min)
我:再次感谢大家的提问,也感谢案主的回复,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些信息回到各自的组内,发散思维讨论一下,出现这个问题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为什么没有达成结果?
3分钟后,请小组派一名代表,将组内讨论出来的具体原因,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钟倒计时,现在开始。
「小组分享」(2min)
第一组:
金莲老师:张瑛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的激励方式都是外部激励的方式,没有内在激励,没有关注内在成长和主动性,没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第二组:
陈芳老师:内驱力不足
「拆书家总结」(1min)
我:第一组和第二组虽然都分别讨论,但是指向了同一个本质问题 ,就是内驱力不足,我来再总结一下,没有找到激发小孩内驱力的方法是导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小孩作作业拖延的原因。大家认同这个为本质原因吗?
答:认同
微行动学习步骤4: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
「目标设定」(2min)
我:刚刚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那接下来会请大家再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就算是得到解决。
我看到了,在行为上来说,对于张瑛老师,是希望小孩能够提高做作业的效率,早点完成,早点休息。
总结一下,问题的本质是激发内驱力,目标是我们要提供一个激励方案,激发小孩内驱力,让他能够提高效率,早点完成作业,大家是不是认同?
大家:认同
「方案共创」(5min)
我:那么就请在各自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能够参考我们今天学的内在激励的方法分步骤的给出方案。
微行动学习步骤5:请每组学习者代表讲解自己组的讨论成果
「方案分享」(4min)
同步贴到本质问题下面
时间还有1分钟,大家抓紧讨论哦。。。
时间到了,收,先请一组分享
一组:
金莲老师:我们讨论出的方案是外激+内激的方法(内外双激)
1.和孩子明确行为目标,比如说在什么时间完成作业,或者是跟自己比只要比之前进步就可以。确保孩子认可这个目标。
2.外激:跟孩子协商好,完成了就奖励一顿火锅,也可以用积分卡兑换。
3.内激:开家庭会议,及时表扬孩子,肯定他的进步,并让孩子发表感言让他有成就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持续:并持续的通过外激+内激强化行为
我:第1组分享完了,第2组呢
陈芳老师:我们的差不多。
我:有没有补充呢。
丁老师:我们要让他跟老师联系借助老师的力量,然后说做的好的,让老师给他一点点时间再在班级里面分享一下,对不对?这一段时间我的作业效率提升,我是怎么做的,让他分享一下。比方说如何计番茄,这也让他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2组是通过计番茄来用外激转化为内激是吧?
2组:是的,还可以找伙伴一同去计番茄(番茄就是将专注当下的行为,并可视化行为,并配合相应奖励机制),让这个计番茄游戏化提升人际关系和氛围(内激)
「拆书家总结」(2min)
我来总结一下:
第一步,我们要明确行为的目标,目标是要与孩子达成一致的目标,并且可以对比自己进步的路径;
第二步,用外激的方法诱发他行为的发生:第1组是运用了积分,第2组是计番茄。
第三步,是运用内激的方法强化真正提高内驱力:1组是用了开会表扬,2组是用了借助老师的力量,分享成功的经验,进行自我总结。
第四步,行为的不断强化,比方分享成功经验,就是对经验的萃取和总结,同时会反馈加强这个行为。
「询问案主」(1min)
请问一下张瑛老师,您觉得我们今天讨论出为的方法,是否能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或者给到您一定解决的思路
张瑛老师:如果按照这个去做的话,一定会有改善。
我:感谢张瑛老师,也希望后续能得到案主的反馈
【A2布置任务】
好的关于激励,我们讲了概念,方法,也现场为一个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以致用。
我们接下来有没有想养成的习惯,或者想要完成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事项,运用我们今天的方法吧:明确想做的事情,关联内在激励,激励强化行为。
【学习者作业反馈】
【结束语】
好的,我想,在不断的找寻内在激励的同时,我们便能够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最后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