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4第35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连接”三步法,将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认知圈产生连接。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史丽群。先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标签①一级拆书家。

标签②我是一名兼职讲书人。

标签③运动“达人”,今年跑完了人生中第一次半马。

一会儿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为了方便大家在讨论环节都有参与和分享的机会,在开始前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从左手边开始,两人一组。

咱们今天学习的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连接”三步法,将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认知圈产生连接,成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一部分。

F特征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今天带来的这本《认知觉醒》,作者是周岭,自媒体人,心智探索者。

A优势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遇到的所有的困惑和问题,并且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清晰,行动就会越坚定。

B2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当我们看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可以用知识“连接”三步法,将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认知圈产生连接,成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一部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一个新知识靠近我们认知圈边缘的时候,触动产生了,但触动产生并不意味着连接紧密。如果不及时强化,新的触动点很可能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又“飞走了”。为了留住它,让它成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就得想办法和它发生关系,产生连接。这种连接越多越好,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图)。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只有把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连接,才能将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刷手机看到不错的文章就会点个收藏,刷视频看到别人推荐的好书会情不自禁的下单买下来,我们看到特别好的文章段落会晒一下朋友圈。这些好文章,好书,好段落都是“新知识”,我们看完,听完,收藏好,就结束了。

(一般做法的坏处)这些“新知识”非常好,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遗忘了,想想看,你看过的那些书、做过的那些笔记和思维导图,有多少你还记得?大部分都模糊了吧?微信收藏里的第一篇文章你还记得标题吗?如果再问自己: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平时能真正运用的呢?答案或许更少。

造成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我个人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暑假,我在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介绍了罗振宇老师的“缝扣子”读书法,用缝扣子的方式,解释知识的缝合,提出“缝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表达一次”,当时听完这个方法之后很激动,甚至觉得这个方法是最好的读书法,果断点收藏。这个时候发现收藏不下了,于是开始删除以前收藏的文章。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文章详细解释费曼学习法:想要彻底地掌握一个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通俗有条理地表达一次。你看,“缝扣子”读书法和费曼学习法很靠近我原有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点停留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就飞走了。

那么具体怎么应用原文中的方法进行知识管理呢?

第一步:重新加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

第二步:尝试提取: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

第三步:练习运用: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

以上,我们命名为知识“连接”三步法。

刚才是我知识管理失败的例子,那怎样用知识“连接”的方法来更好的管理知识,将新的知识点和自己原有的认知圈产生连接,成为自己的认知体系的一部分呢?我可以用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重新加工:“缝扣子”读书法:“缝”是连接,扣子是“知识”,就是学习者阅读完一本书后,把书中的知识表达给别人听。

第二步:尝试提取,比如我买了一本《认知觉醒》这本书,我想到可以用“缝扣子”读书法来阅读。

第三步:练习运用:运用“缝扣子”读书法,把《认知觉醒》这本书中的知识“连接”三步法,表达一次。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书面的知识点,也适用于听到的新颖的观点。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连接,让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你有没有遇到类似我这样微信收藏里一大堆好文章,但是要用的时候发现不记得收藏的知识点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的知识点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呢?
<显像提问>:
现在,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早上搭乘拥挤的地铁,听了一段音频或者看了一个视频,你感觉特有道理,手点了一个赞,转发给你的朋友。昨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翻看一本书、刷了刷公众号文章,有没有那种一看就感觉醍醐灌顶,相见恨晚的片段?

我们根据最开始的分组,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一会儿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分享者:樊老师:我每天会用微信文件传送非常多的文件,但是用到的很少。同样,我的微信收藏也有很多,也是每次看到一个感觉很好的文章和观点就收藏了,想着以后再去看。但是,真的很少会再有时间去翻看。

刚刚小伙伴们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曾经那些看到或者听到能够触动你的“新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重新加工——尝试提取——练习运用,让那些触动过你的“新知识”变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刚刚在小组内分享情况,应用刚才所学的“连接”三步法,你会怎样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分享者:樊老师:我刚找到了微信文件里的一篇文章,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一下,放在新建的文档里,就是这个刻意练习,收藏了很久。我这周分享关于刻意练习这个主题,我就可以把这个概念进行提取。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