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和拆页了吗?请问各位小伙伴准备好了吗?
那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各位爱学习的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任家慧,是一名新手拆书家。
下面我将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学习者。目前我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作为一名博士生,我深知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阅读和拆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在研究领域不断进步。
第二个标签:音乐探索者。日常生活中,我喜欢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来放松自己,也在尝试听不同类型的音乐。
第三个标签:魔方爱好者。我热衷于玩魔方,在拧方块类型的小玩具时会感觉到解压和放松。
困难:
目前,我也面临一些挑战:
动力不足:有时,我会感到缺乏动力,对日常活动感到厌倦。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者是因为任务繁重而感到压力。
意义寻求:我正在努力寻找任务背后的意义,以激发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期待参与拆书帮和大家互动学习,并找到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我相信,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集体智慧,我一定可以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
拆书: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的晋级活动,首先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的含义。
What: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引导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Why and How:拆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中心,目的是为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拆书的过程中学习者要把知识和经验关联起来,最终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以上便是关于拆书和拆书帮的介绍,下面开始我们的拆书环节。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是来自《结构思考力》,该书的作者是李忠秋。请大家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原文片段。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是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尤其是年底了,谈年度总结,谈绩效,谈明年安排,又将和老板进行一场“恶战”。
怎么办?教你消灭上司的“不耐烦”!
真的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吗?
我每年都会给特别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上课,经常听到他们向我抱怨说:“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会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经常有很多企业的高管跟我抱怨说:“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找我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大家会发现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掌握你的观点。
消灭上司“不耐烦”从“1分钟”发言开始。
成功的“1分钟发言”只需三个步骤:
(1)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
(2)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3)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看到小伙伴们都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What:在日常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觉得自己说了很多,但是对方却难以理解的情况。该片段介绍了提高沟通效率的“总分总”表达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向上汇报时,逻辑不清、难以让对方理解的问题。
Why:在之前向导师汇报对论文的想法时,我经常会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逻辑,导致沟通效率比较低。如果使用“总分总”方法,可以让老师快速捕捉到我的想法,节省时间成本。
How:
1.阐明观点:开篇点题,先说结论。
2.阐释理由:给出几点相关的论据。
3.总结观点:再一次点明中心思想。
Where:可以用于下级向上级汇报,学生向老师汇报;但不适用于朋友之间的日常闲聊
看完今天的拆页,我联想到自己过去的一个经历。
A1:今年5月份的组会上,在我的同门分享完论文后,导师让我就该篇论文发表自己的想法。
因为当时我是临时被叫起来发言,所以我的回答没有什么逻辑。当时我说:“这篇论文引申到保险领域,可以怎样怎样做”,但是我后面没有给出具体理由,且因为我信心不足,说话声音也比较小。
最后,老师说:“我没有太理解你说的意思,而且你回答的问题好像和本篇论文关联也不是很大”。即因为表达的问题导致对方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意思。
反思:(1)之前我回答时没有框架体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为我自己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导致表达不清,进而对方无法清楚我的核心观点。
(2)我可以,“先概括本篇论文的核心观点以及可以应用到保险领域的思路,接下来从三个角度给出理由,最后总结我的观点”,这样的话,条理清晰,会更易对方理解。
A2:接下来我计划在下周应用该方法进行实践
目标:在本月的课堂汇报中使用“总分总”方法。
行动:为了完成该目标,我的行动是,下周二我要在课上分享论文,在做汇报时,首先我先会总结该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 介绍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实证分析等)、以及具体每部分是如何展开的,最后总结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感谢各位小伙伴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