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深度说服》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4第32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运用“1-3-5”法则,引起听众感兴趣,理解你想表达的意图,说服对方。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史丽群。先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标签①我是一名兼职讲书人,阅读类TED真人图书馆“书音”策划人之一,曾经帮助过50多位讲书人修改过讲书稿。

标签②运动“达人”,今年跑完了人生中第一次半马。

标签③未来的三级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一起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我们今天的拆页,阅读结束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

什么是1-3-5法则呢?说出来非常简单。

就是把你的每一次回答,都分为三个阶段:

1-如果只有极短的时间,就只回答一个关键词。

3-如果时间稍长一点,就再回答一个完整的关键句。

5-如果时间充裕,就将完整的回答讲完,把事情彻底说清楚。

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到一个段落,由短变长。为什么回答问题要由短到长呢?是因为听者的注意力、认知度和耐心,往往都是有限的。

很多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喜欢“从头说起”。他们总觉得,给出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从前因到后果的回答,是最稳当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OK,相信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结束,

【what】

我们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可以用由短到长的“1-3-5”法则回答。这样可以引起听众感兴趣,让对方理解你想表达的意图,从而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求或者方案。

【why】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次回答别人的提问,或许不会像在辩论场上或是论文答辩时那样紧张,有压力。但是无论是向上级做工作汇报,还是在公开的场合接受他人的提问,如果能事先明白回答问题的套路和原则,会更容易做到思路清晰,更容易说服对方。

【故事】:

6月份,我的一位朋友要参加一场辩论赛,提前和我一起模拟了辩论过程,辩题是“工作让你不开心,你还年轻,究竟要不要裸辞?”

我选择反方不要裸辞。他选择正方要裸辞。

我:“我不会选择裸辞,这份工作让你不开心难道下一份工作就能开心了吗?工作不开心要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老师:“按照你的说法,如果你现在有个男朋友,你发现他不靠谱,经常让你不开心,你会想是自己不够优秀吗?你会不会选择果断分手?是选择短痛还是长痛?”

我:“……这个情况确实是要果断分手。但是工作不一样。”

【how】

在回答这个辩题的时候,我着急给出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从前因到后果的回答。但是对方一个反问就让我哑口无言。

那么根据“1-3-5”法则,应该如何回答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每一次回答,都分为三个阶段:

1-结果先行:只回答一个关键词。

3-总结理由:回答一个完整的关键句。

5-叙述情况:完整地把事情彻底说清楚。

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到一个段落,由短变长。

如果我用“1-3-5”法则回答的话,思路会更清晰,更容易说服对方。。

1-结果先行:回答关键词。这个辩题的重点不是裸辞而是在于“不开心”。

3-总结理由:完善句子。如果你的“不开心”是个人的主观感受,那么不管是不是裸辞都会“不开心”。如果“不开心”是因为客观事实导致,那你更应该冷静分析,做好准备好了之后再辞职,而不是选择裸辞。

5-叙述情况:完整说清楚。主观感受的“不开心”包括身边同事经常催你业务——可能是你没有一个高效工作方法,还有可能没有和同事提前做好沟通,老板经常“训”你——可能是你汇报工作没有方法技巧,你需要做的是提高技能。而客观事实导致“不开心”,比如同事抢了你的业绩,或是在老板面前讲是非,或是你在这个团队无法让你成长。经历过这样一个“黑暗”的职场,你更应该擦亮眼睛,给自己留有后路,找到更好的下家再辞职。

【where】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种方法是不是只适用于辩论赛?就像这本书的作者所说,你可以针对辩论中的每个“学习节点”展开循序渐进的操作演练,可以延展至生活、职场等各个具体场景中。

确实,在生活和职场中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用“1-3-5”法则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让对方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意图,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所以大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需要说服对方的时候陷入一个误区,思路不够清晰,喜欢“从头说起”的情况呢?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一下,当然有可能你曾经裸辞过,不妨站在辩题的正方来辩论这个话题。然后我会邀请1位小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小伙伴分享: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场景:中午邀请小伙伴来吃饭,想说服对方接受一个项目。在和客户谈项目价格,可以用“1-3-5”法则的三步法说服对方接受。


张桌子上都有便签纸,现在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每个人都在便签纸上写下“1-3-5”法则的内容,之后你们可以找一些辩论题,或者职场和生活中需要说服别人的事情,试着用这个法则进行回答。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各位的聆听,愿我们未来能够运用“1-3-5”法则的三步法,在回答问题之前理清自己的思路,让对方理解你想表达的意图,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求或者方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