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金字塔原理》 所属活动: 10/24贵阳黔灵分舵线下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运用概念和归类分总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贵阳黔灵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

我是今天的领拆人易海英,平易近人的“易”,大海的“海”,英雄的“英”。来自贵州省安顺市,从事过多种职业,最终深耕于物业行业的易大姐、易妈妈,“用心用情的物业人”、“积极上进的学习者”、“社区文化的推动者”是我的三大标签,有我在亲友同事们就感觉踏实,我积极进取善于学习的精神不亚于大多数年轻人;社区活动的策划组织基本出自我手;我从小的理想职业是教师,虽然命运弄人没能进入教师队伍,但感谢拆书帮及身边的各位让我有机会站在讲台上,让我通过知识的分享体会到别样的乐趣。

说到拆书不得提到《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看过这本书后可以更好的了解拆书和拆书法。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

R 是Reading 的首字母,即阅读原书拆页。

是Interpretation 的首字母,即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

是Appropriation 的首字母,即拆为己用的意思,具体做法有3种,A1是激活学习者经验,A2是催化学习者应用,A3是学习者现场演练。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A3强调当下演练。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活动的组织者是拆书帮贵阳黔灵分舵,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它成立于2013年,由《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所建,经历了11个春秋,为10万人提升学习力赋能,目前拆书帮在全球有58家正式分舵。在这里,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通过拆书把知识拆为能力;在这里,没有学习的焦虑、愧疚和压力,只有学以致用和能力提升的乐趣;在这里,大家通过体验、反思、分享、行动、相互给予接纳和支持;在这里,学习促进者的价值得以创造,拆书家通过一场场现场拆书活动帮助到更多的人一起学习。

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拆书帮的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拆书帮的价值观是:“陪伴赋能 拆为己用 反求诸己 持续精进 共同成长”

希望我能在这样的组织当中通过学习拆书法,不断分享新的知识,拆为己用,对照实际情况反求诸己,与在座各位相伴赋能,持续精进,共同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金字塔原理》P18-20

(原文片段内容)

归类分组 构建金字塔式思维结构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明白其逻辑关系。分类的作用不只是为了将9个概念分成3组,每组各有4个、3个和2个概念,因为这样合起来还是9个概念。你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将大脑需要处理的9个概念变成3个。

这样,你就无须再记忆其中的每个概念,而仅需要记忆9个概念分别所属的3个组。这样,思维抽象程度就提高了一层。由于处于较高层次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而且这组关系不会象第16页的例子中编造的湖泊与糖的关系那样牵强,因而也更容易记住。

所有的思维过程(比如思考、记忆、解决问题)显然都在使用这样的分组和概括的方法,将大脑中已有的无序信息组成一个由互相关联的金字塔构成的巨大的金字塔群。所以在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所说的内容符合金字塔体系中的某一部分。

现在来谈一谈真正的沟通难题。如果你清楚地“了解”这些思想或概念组,那么沟通就意味着要使其他人同样“了解”这些思想或概念组。在前面买东西的例子中,在和妻子沟通时,丈夫只能一项一项地在脑中呈现各个项目,但研究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自上而下地呈现思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断告诉我们在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时应该将所有的想法和概念进行分组和概括,让众多杂乱无序的信息通过“总概念、分项目”,自上而下地呈现。

[Why]

因为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让思路更加清晰,信息输出者表达者更加顺畅

输出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归纳

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让受众可以感受到输出者独特的思路

[Where]

适用于培训、演讲、汇报工作、总结、做会计凭证等场景,广泛运用于职场、政界、商界等。不适用的场景:头脑风暴会议需要自由发散思维的场合,不适合过早提出抽象概念、研讨某项细节性的行动步骤时。

[How]

第一步:头脑风暴(把你所有的想法写出来)

第二步:找关联(查看你所有概念或想法,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第三步:提炼抽象的母概念(找到共同点,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或概述)

第四步:列出具体的子概念(在给出了总体概述之后,再逐一提供每个小组的具体细节或项目)

在这里我想借助本书所陈述的一个案例向大家说明如何归类,如何分组:

周日上午,小张准备出门买份报纸,问妻子是否需要带点什么回家?

妻子看到电视屏幕上诱人的葡萄说“买点葡萄吧,对了再买盒牛奶”

小张从衣架上取下外衣,妻子走进厨房想起鸡蛋没了,探出头对小张说:“还有鸡蛋、土豆也没了。”

小张穿上外套走向门口妻子又大声说到:“再来点胡萝卜、橘子”

小张打开房门妻子从厨房冲出来,“咸鸭蛋”;按电梯:苹果、酸奶

小张:“还有吗?”妻子:就这些了

请问您是小张能记住几个?

若我们用归类、分组的方法把这些物品通过一定的关联关系想清楚再说出来呢?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先分为三大类:蛋奶类、水果类、蔬菜类

再将各种物品按其关联性属性归到每个类别中,鸡蛋、咸鸭蛋、牛奶和酸奶为一组归到蛋奶类;葡萄、苹果、橘子为一组归到水果类;土豆和胡萝卜为一组归到蔬菜类,这样是不是只需要记住三大类再顺着关联关系理下来就很容易记住下一层级的品类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故事:

管家的12条岗位职责

2024年5月一次月度例会上,总经理在给与会人员培训了管家的岗位职责,共12条,要求当场背诵过关。我是所有学员中年龄最大的,记忆力按理说不占优势,在30多位同事中我也没有从事基层的管家工作。我对12项工作内容默默进行了逻辑关系的梳理,分成了几个类别,找出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很快就记住并顺利背诵过关了。

反思:我将12条岗位职责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入伙前、装修期、前期管理和服务阶段、从管理和服务的法律依据到工作开展先后过程,从直接关联关系的四保基础服务到延伸服务,从行业内到社区等职能部门的配合工作,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逻辑理清楚了,把具体工作往大的类别上对应上自然就记住了。

目标:我将在下周通过对三期13栋业主群所表现出来启动维修资金的反映进行归类分组的意见收集。

行动:

第一步 下周一 在业主群内发布即将启动维修资金维修电梯的公示并进行适时互动答疑解惑。

第二步 下周五 对业主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类(同意、不同意、弃权、不表态、随大流等5类)

第三步 下周六 分同意与不同意两组统计结果,确定同意启动维修资金维修电梯的人数与面积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奖惩:完成达标后请团队人员小聚一餐。

今天的分享结束,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归类分组,构建金字塔式思维结构,并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抽象概念的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精进,不断提升、持续成长。

以上就是我1-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陪伴,敬请批评和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