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镇江西津分舵第2024081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说观察不评论,做一个理性客观的沟通者

开场:

大家好,我是绿雪,我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一是教育工作者。我在一所学校从事老师的工作。二是瑜伽爱好者。瑜伽就是我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内心,是高兴是烦恼,是平静是急躁,瑜伽体式一练,全部呈现出来。所以练瑜伽是一半练体式,一半悟生活。

三是二级拆书家。我希望早日成为三级拆书家,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分享。

今天分享之前,我来进行分组:吴老师、汤总、亚红老师一组,韩老师、凌老师、晓亮老师一组。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通过现场学习,能区分出“评论”和“观察”两个词的含义,并运用4W观察法代替主观评论与人说话,从而减少沟通矛盾或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我现在分享一段我的经历给大家:

事件:

前不久我带8岁的小侄子去深圳。在火车上,我对他说:今天我们就可以看见大海了,你先把作业完成,完成了就可以到海里游泳了。

小侄子很高兴的拿起数学作业,写起来了。没写多久,我看见他就做错了4题,我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粗心啊,这么简单的加法也会做错?小侄子一听就不高兴了,脑袋耷拉了下来。

我继续说到:“我来教你,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你这样就不会出错了,你重新写。”

这时小侄子并没有去重写,而是继续写下一题。我用手示意了2次,孩子依然没有要改的意思,我只好再次拿起了橡皮擦,准备帮他擦掉,只见小侄子迅速地推开了我的手,撅着嘴巴说:“我不要你管,你不要管”我尴尬的收回了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提问:

我的小侄子接受我的辅导吗?他为什么不接受我的辅导?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影响:

把这个事情搬到这儿来,我再想,如果我是小侄子,我也会拒绝,当我们遇到他人以批评、命令、压迫等评论的说话方式指出自已的错处,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反感,排斥,哪怕他是我的亲人,也许我不会顶嘴,但是我心理,肯定也会难过,认为他不理解我,不关心我。如果站在我的角度,我想辅导他,要给他提建议,想要他接受我的好意,想让对方给我积极的反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解决:

有。就要看你怎么说话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能很有效的帮助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说出别人更容易接受的观点和需求,从而营造相互促进,友好协作的人际沟通关系。

所以好的沟通是从说事实从说观察开始。今天我带来的拆页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在书的p31-32,大家用2分钟阅读这个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 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后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的提醒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通过举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普遍现象:不带评论的观察是很难的,这两者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伴随着我们,我们认为讲得够客观,说的是观察,但是在对方眼中,我们其实是在评论。

评论与观察,我们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但究竟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我们来看它们的定义

评论是一种表达对他人及其行为说出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评价的语言形式,常常会带有主观性进行评判。如你非常优秀,你贪玩,你偷懒等

而观察是通过自己的五官获取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件或行为,用语言表述出来,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强。如这次数学考到了满分120分,你这次短跑比上次足足快了10秒等

为了让大家跟更好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说的话,你觉得哪些是评论哪些是观察?

例1:李四是名糟糕的足球运动员
这句话里“糟糕”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换一个人来说可能就不会这样形容了,所以它是一个评论。

例2:每次我看到你在打电话,都打了好长时间

这句话有“每次”“好长”这样的词汇,这些词是言过其实的表达,属于主观判断,所以它是一个评论。

例3:你真是一个好人。

这是经常说出来的话,看似在赞美,但是是一个主观判断,所以也属于评论。

例4:上周在会议室开会,小王迟到了3次(观察)

这是一个观察,有可具体描述的客观属性,所以它是一个观察。

今天我为什么要分享评论与观察?这在我们生活中,认识两者的区别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吗?

很重要!

Why 那么首先,环境导致习以为常。我们周遭的环境是说评论多,说观察少,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常常是看到一件事情时会先评论,比如看见孩子拿玩具了,就会说这孩子又偷懒不写作业了,看见老公拿手机,就会说怎么总是在玩游戏了等等,这样的话语,看似在说事情,实则是在评论。我们已经在这个语言体系中习以为常,所以就脱口而出,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好好沟通,如果依然用这种评论的方式去说事情,就会受到阻碍。

【不那么做有什么坏处】因为当我们先说评论时,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在否定,是在批评指责,这样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关上心门,阻碍双方的沟通。即使是用赞美的词来评论,如果没有以事实为依据的赞美,对方也会觉得你是在敷衍。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如果在沟通中跳出原来的旧习惯,改变我们的说话模式,我们只说把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情说出来,对方就会打开沟通的大门,那我们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既然有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去说,才能说出观察呢?

How 我们都知道讲一个故事需要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说观察时也可以用这四要素,我把它称之为“4W观察法”:即我们平时描述观察时可以这样做:
1when时间
讲出一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如果是一段时间,可以用频率(多少次)来说,切忌避免使用“经常,总是,很少”这样模糊的频率词,因为这些词是有主观的判断在里面的.
2where地点 描述具体地点或者特定的情境,比如单位会议室,家里饭桌上等,范围越小越好。
3who 人物或事物。
4 what 事件。具体描述事件本身。

当然,不是每一次的描述都有这四个w,不过核心在于不带主观的判断,只尽可能具体描述事情本身。

分享到此,让我们回到开始的“我和小侄子事件场景”,运用4w观察法,应该怎么去说呢?分享到此,让我们回到开始的“事件场景”,运用4w观察法,应该怎么去说呢?就可以类似与这样的说法:刚才你在这儿只用了10分钟就做了10道数学题,做得好快呀,为你点赞!但我发现有4道错题,你愿不愿意订正呀?

这里面1w是刚才,2w是这儿 3w是 你  4 w是10道题做错了4道题。小侄子听到这个话语,应该会很愿意的去订正了。

总结为一句话:4W观察法就是说出什么时候,是谁在哪儿做了什么事情即可,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对方就会愿意听。

Where:向对方提出建议或指导,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或需求时,用这种4W观察法可以迈出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预防异议:也许有的人会说,你主张要观察不评论,那么评论一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吗?当然不是,是描述事实的观察相对评论更容易被人认同和理解,从而可以在源头上,避免产生歧义,避免产生不理解,避免误解导致的冲突,同时非暴力沟通也是允许在说出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评论,但切忌没有观察没有事实的描述就只发表评论。

好的,我的解读就到这里,大家都已经理解了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内,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也许是你兴冲冲下班回到家,以为有热腾腾的饭菜吃,结果发现老公坐在电脑前,厨房冷冰冰,你会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游戏,你和游戏去过呀。。。。。也许是你看见孩子在看书,你上去直接拿掉孩子的书,说总是看这些乱七八槽的书,要你看的书你不看,你的成绩怎么上去呀?等等等,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大家可以发挥想象,选出一个场景,编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需要运用你今天所学到的4W观察法,你会写什么呢?为了让大家快速进入写的状态,我给出一个模板,大家按照这个模板去写,简单的写出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详细的写出运用4W观察法去沟通去对话的过程。写好之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时间3分钟。

小伙伴都写好了,现在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吴老师分享

介绍事件的背景:小孩子的书桌很乱,需要整理

时间:周末

地点:家中

人物及关系:父亲和儿子

运用4W观察法的沟通过程:以前会说书桌太乱了,很主观的评论。学习了4W观察法,可以这样说;你桌上有课外书3本,练习册5本,文具一盒,给你3分钟,把各种东西摆到相应的位置上。

回应:你就想让儿子把刚才的东西整理归类,放回原来的位置上。用这样的4w观察法去沟通,让儿子乐于去做这个事情。非常好的一个分享,谢谢吴老师,谢谢。

五、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我们能区分出“评论”和“观察”两个词的含义,并运用4W观察法代替主观评论与人说话,这4W分别是1. 时间(when): 2.地点(where ):3.人物(who):4.事件(what):希望小伙伴都是沟通达人,今天我的分享到这儿,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