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人际交往心理学: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 所属活动: 2024.08.29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批评的艺术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交流,我叫湛成,湛江的湛,成长的成,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知识产权从业者;青春期孩子的妈妈,爬山爱好者。在开始我的拆书前,先对拆书帮做个简短的介绍。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记得之前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对这句话的翻译是“看了很多书,学了那么多知识还是没有做出改变”只学不反思、不行动,当然不会有收获!

“拆书”是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我们是东莞乐享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陪伴赋能,共同学习!

今天我带来的书籍是《人际交往心理学: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作者是:宋璐璐,北京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系。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本书通过若干个工作、生活中的小案例,以及各种效应诸如:蝴蝶效应、从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等等,还有人际交往中一些细微之处来阐述了如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片段来源:《人际交往心理学:跟任何人都能交朋友》P055、P056

你知道三明治是怎样做成的吗?三明治其实就是在两片面包的中间夹上你喜欢的蔬菜、火腿、鸡蛋等。三明治既易做又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因为三明治的这些优点,人们越来越喜欢它。

在生活中,三明治不仅可以用于满足我们的食欲,而且可以变成一种艺术——批评的艺术。这种艺术就是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人们将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为“三明治效应”。

这种效应就如三明治一样,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对批评对象的认同、赏识、肯定,要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一层就是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是对对方的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这种形式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三明治效应是在我们批评他人时,既可让对方愉快的接受批评,又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乐意改正的一种沟通方式。

why: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认可的,平常我们习惯用的批评方式多是消极否定、甚至是贬低对方的语言,容易让被批评者产生排斥心理,结果也并不是批评者想要的,这是双输的局面。“三明治效应”是先给予对方肯定、认同,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然后再批评或给建议,并给予鼓励和信任,让对方觉得我们始终和他保持在同一立场,对方也就更愿意接受批评并做出改变,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how:三明治效应分三步进行:

1)给予赞赏:在想要批评或给对方建议时,先停顿一下,给情绪一个缓冲,就好比现在我站在这里,有些紧张,我需要停顿一下,给我紧张的情绪一个舒缓的机会。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欣赏;

2)指出改进:用事实说话,指出对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3)再次肯定:给予对方鼓励,表示相信他下次会做的更好。

where:三明治效应适用于人际关系中,希望对方好,想要批评对方或是给他提建议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昨天晚饭后,我儿子在厨房边哼着歌边洗碗,我走过去比划着说“碗用清水多冲一会,池子里的剩菜要清理干净,垃圾要收啊,事情要做就要做好,你看你洗的碗底还有油渍........”我这样说了之后,他显的有些不高兴,小声嘟囔着“明天你自己洗”。

通过对原文片段的学习理解我反思了下

【反思】我希望儿子把洗碗这件事情做的更好些,对于我来说是正常的话语,可是,我儿子听了觉得我在批评他做的不好。如果我用“三明治效应”和他说,他应该会更乐意接受我的话,我可以这样说:儿子,你真是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家务了,让妈妈轻松了许多。你在洗碗的时候可以把碗用清水多冲一会,碗底也不要忽视哦,池子里的剩菜清理下,最后把厨房的垃圾收拾下,这样就完美了!你真是我得力的小帮手。

我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更融洽,也想把这个“三明治效应”法更好的运用起来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明天晚饭后,我要用“三明治效应”和老妈沟通下,让她以后少做点家务活,把一些小事多交给我儿子去做。运用“三明治效应”的三个步骤我可以这样表达

行动:

1)给予赞赏:我可以说妈,我们小的时候你就是这么的勤快,家务活几乎是你一个人全揽,浩然(我儿子)小的时候也是你帮带大的。

2)指出改进:我可以说,现在浩然(我儿子)也越来越大了,有些家务活可以让他来学着做,让他养成勤快的好习惯,这样你轻松点,以后我老了也舒服,哈哈。

3)再次肯定:我可以说 这些年你辛苦啦!

我相信运用这样的一套三明治效应沟通法,我妈一定会很乐意接受我给她的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