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 所属活动: 20240823【拆书帮智行分舵NO.247】故事翻转现实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故事翻转现实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喜春,今天是我TF3-3拆书,主题是用故事打造个人影响力,感谢大家到场支持!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1.二级拆书家;

2.喜欢收纳“套路”的逻辑派;

3.非著名故事教练

为方便后续讨论演练,我们先分个组,我右手边的伙伴们为一组,左手边的伙伴们为二组。

【图书介绍】

【事件】7月25日,董宇辉单飞的消息冲上热搜,分手费高达3个亿,粉丝没有眼红,而是涌入与辉同行直播间,在评论区留言“恭喜”“加油”,为直播间送上礼物。为何董宇辉那么招人喜欢?有人说是因为他在商不言商,只讲知识不卖货?

【提问】元芳们,你们怎么看?互联网从来不缺知识,为什么只有一个“董宇辉”?

【影响】很多知识IP坚持分享干货知识,每天粉丝两三只。有人放弃,有人则被卖直播套路的割了韭菜……

【解决】《故事课》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职场和商场都需要讲故事。讲故事不必靠天赋,好故事是有套路的。今天我们就通过书中的两个片段来学习讲故事的两个套路,教你随时随地讲出好故事。

【拆页逻辑】

互联网不缺知识,缺的是思想。知识IP和知识搬运工的差别在于,能不能输出独特的观点。拆页1教我们用故事讲道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但有些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无法在观点层面说服听众,拆页2教我们升维讲故事,用故事激发共鸣。

两个拆页在逻辑上属于递进关系。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沟通表达时,能运用“目标-意外-转折-展望”的故事模型,构建故事,表达观点;在遇到不同观点时,能运用“上升视角-美化自己-淡化阻碍-加工故事”的故事模型,打造愿景故事,激发听众共鸣。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第一个拆页,阅读时请大家思考:作者通过故事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完成阅读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故事课: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主题:预言可能成真模型

甲、乙、丙三人合吃三块饼。其中,甲出了一块,乙出了两块,为了感谢甲、乙两人,丙给了他们六枚金币。这时问题来了,甲、乙该怎么分配这六枚金币呢?最后,甲找上村子里的智慧老人,结果智慧老人说,纯粹从数学家的观点看,甲没有资格拿任何金币,但从世故的老人观点看,甲可以坐二望三。

然而故事还没结束,因为甲临走前,智慧老人补了这么一段话:“年轻时,我是个数学家,那时的我认为你只能得零枚金币,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转型成了智慧老人,现在的我认为你可以获得‘坐二望三’枚金币。但现在我又要转型了,这次我将转型,成为‘预言家’,未来的你可以获得的金币数量是……难以估算。”

“预言家?难以估算?意思是……我会得到更多金币吗?”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等等,我听不太懂。”

“你不需要听懂,你只需要等待。等待“时间”带来的礼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部分小伙伴已经完成阅读了,还没有完成的也不用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简短互动〉

「问」片段中,智慧老人提到几种分配金币的方法?

答案:3种

「问」按照数学家的观点,甲能获得多少枚金币?

答案:0枚,甲吃的是自己的那块饼,丙吃的是乙的饼,所以6枚金币应该都是乙的,甲1枚都没有。

「问」按照世故老人的观点,甲能获得多少枚金币?

答案:坐2望3,从人情世故的角度,甲乙合伙,按照出资比例甲可以获得2枚金币,按人头平分甲可以获得3枚金币。

「问」按照预言家的观点,甲能获得多少枚金币?

答案:不可估算,生活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重复博弈,若未来甲乙再次合作,或得到丙的额外酬谢,甲则能获得更多金币。

「问」还记得阅读前,我留给大家的思考题吗?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

答案:合作,非常棒!金币从0到坐2望3,前提是甲乙两人有合作,有合作才会有分配,也才会有不可估算的未来。所以作者想传达的是不要紧盯眼前的利益,谦让、合作才有更大的未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故事表达的是“合作、谦让”,但没有一句提到“合作、谦让”,而是在情节推进中让观点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拆解下它的叙事逻辑,看下它是如何做到的:

(1) 故事开头,甲乙获得6枚金币,这时候甲想的是如何让自己多分一点。开头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也决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
(2)然后急转直下,智慧老人告诉甲按照数学家的方式,他一枚金币都没有。意外事件打破原来的平衡,制造了悬念,让听众迫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紧接着峰回路转,智慧老人说按照世故老人的方式,甲可以坐2望3。有了之前“0”枚的铺垫,坐2望3是不是惊喜?由惊转喜是故事的高潮,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结局,同时也揭示了故事的主题;
(4) 还没完,最后智慧老人给出了预言家算法,在坐2望3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的魔法,让未来不可估量,对未来的展望让故事余音绕梁,让听众在故事结束后仍然对故事保持关注和思考。

这种富有吸引力和张力的叙事结构,不仅激发了听众的好奇心,也通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让故事的主题逐步凸显,使听众深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

[行动步骤]

从拆页故事的叙事逻辑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非常好用的故事模型:

1. 目标,主人公有一个目标

2. 意外,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阻碍

3. 转折,迎来的转机

4. 展望,新世界有无限可能

[个人案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分享一个自己的案例。

我在演讲俱乐部担任导师时,会要求学员制定学习计划,他们往往会制定出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按我的经验这些计划很难落地。但如果和他们讲“做计划要稳扎稳打”这样的大道理,一定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讲了一个自己制定计划的故事:

1.目标:我一直想跑一场马拉松,于是加入跑团,发誓每天跑5公里;

2.意外:刚跑1个月,膝盖开始疼,教练赶紧叫停。在别人训练时,我只能一个人做枯燥的力量训练;

3.转折:半个月后我身体才恢复,再次奔跑时我发现自己的速度没降反升。之后我调整了训练计划,跑二休一,休息时就做力量训练。

4.展望:3个月后,我完成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之后我将“跑二休一”的理念用在写作、演讲上,我发现,慢慢来,反而比匆匆忙忙更快。


故事讲完,我总能收到学员更加落地的学习计划。

WHERE

“目标-意外-转折-展望”的故事模型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

1. 打造个人影响力

2. 个人的成长与反思

3. 团队管理

4. 营销推广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以上就是我的讲解,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我们来拆为己用。首先请大家先设想一个未来讲故事场景。比如:

1.聚会时,向朋友讲一个自己成长的故事

2.分享会,向同事讲一个搞定客户的故事

3.孩子犯错时,给孩子讲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

设想好场景后,请大家设计一个剧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你要向谁讲故事,你和听众如何展开对话,你的故事是什么?注意:你的故事需要应用“目标-意外-转折-展望”的故事模型。请大家自行设计剧本,并将摘要写在拆页背面的表格中。5分钟后我会邀请几位伙伴上台分享。

设计剧本,5min

时间到,下面我们先请强哥分享一下他的剧本。

学习者强哥的案例记录


〈拆书家回应反馈〉

谢谢强哥的分享,通过强哥的故事,我们了解了一个热爱拆书帮、热爱家庭的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故事结构:

  • 目标,来拆书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拆解的手段
  • 意外,但发现来回路上太折腾了,家人也有了怨言
  • 转折,发现虽然还没有开始拆书,但是已经赋能了大家,也被大家赋能
  • 展望,最后展望一下未来,相信经过浸泡,一定会成为一位拆书专家。

非常棒!让再次感谢强哥,再次把鼓掌送给他。

还有时间,我们再邀请一位伙伴分享,有请敢姐。
学习者敢姐的案例记录

〈拆书家回应反馈〉

感谢敢姐精彩的呈现,给我们讲了一个帮孩子圆梦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下她的故事结构:

  • 目标,孩子说他的梦想是去美国看一场NBA球赛,敢姐决定帮孩子圆梦;
  • 意外,圆梦的路上遭遇了意外,自驾游,现补英语来得及吗?
  • 转折,通过早起学习英语,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 展望,美国之行圆满结束,还为孩子种下了篮球的种子,现在孩子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

虽然故事中并没有谈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但从敢姐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她是一个支持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支持也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感谢两位伙伴的精彩分享,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以上就是我第一个拆页的内容。

【片段过渡】

通过第一个拆页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目标-意外-转折-展望”的故事模型构建故事,表达观点。但有时候观点各异,我们就很难在观点层面说服听众。

读书重要吗?有人说重要,有人说不重要,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董宇辉说: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不在“有用 or无用”观点上争论,而是从更高的层面-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去阐述,更能激发听众的共鸣。

如何用愿景激发共鸣?我们进入第二个拆页的学习。

【A1倾听自测】

请大家先用1分钟做一个自测题,看一下过去的自己,用愿景激发听众共鸣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请仔细审视下面的表格,每道题都基于您的实际情况打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在对应的分数上打“√”,完成后,请统计您的总分。

【I解释自测题】

21分以上的伙伴,请举手!

21分以上的伙伴,你们在愿景沟通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你们不仅能深入洞察听众的内心需求,还能精准把握时机和语境,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传达愿景。你们的阐述往往能够触动听众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共鸣后的行动。

11-21分的伙伴,请举手!

11-21分的小伙伴,你们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愿景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决策,能够清晰地阐述愿景,并将愿景与不同观点进行有效连接,展现出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听众的认同和共鸣。

10分以下的伙伴,请举手

10分以下的小伙伴,你们开始意识到在交流中引入愿景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应用时还显生疏,在阐述愿景时往往会显得模糊不够具体,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分数不高的小伙伴也不用焦虑,测试结果只是暂时的,随着我们不断的练习,我们激发共鸣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第二个拆页,完成后请举手示意。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故事课: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主题:现实扭曲力场

当年,苹果公司需要一个新的CEO。乔布斯把目标锁定当时任职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利。当年的苹果还不是后来的苹果,它不过就是一颗小樱桃,而百事可乐呢?当年的它已经是一片大到看不见尽头的太平洋了。

樱桃和太平洋,你会选哪一个?谁大谁小一眼就能看穿,但奇妙的是乔布斯永远看不见自己的小,他看见的是自己的“大”,他对百事可乐的约翰·斯卡利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整个世界’?”

喔喔,如果你是约翰·斯卡利,你会怎么想?你本来还以为乔布斯会跟你谈钱,但没想到他跟你谈的居然是“改变世界”。就像琴弦一样,约翰·斯卡利的心被乔布斯的话撩拨了,约翰·斯卡利吞口水,心脏怦怦跳,脑袋轰轰响。乔布斯短短两句话,就是一篇震撼力十足、关于“金钱VS梦想”的超级极短篇。乔布斯的超级极短篇放射出无比巨大的力场,完完全全把约翰·斯卡利震慑住了,最后他被乔布斯说服了,答应去苹果公司出任CEO。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整个世界?”百事可乐=糖水?苹果公司=改变世界?

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两件事都不是事实。

这两句话正是乔布斯最擅长的说故事模式——现实扭曲力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提问:拆页中提到的,乔布斯最擅长的故事模式是什么?

答案:现实扭曲力场

是的。现实扭曲力场一词最早出自电影《星际迷航》,特指外星人通过精神力量建造新世界。原文拆页中用它于形容乔布斯借助非凡的口才,通过转换视角,用更高层次的愿景、目标来说服听众的说服力。我们今天的学习沿用书中的用法。

[概念辨析]

概念有点抽象,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概念,我举几个例子:

案例1:小红喜欢黄玫瑰。小明说“红玫瑰更漂亮”,请问这是现实扭曲力场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回答正确,现实扭曲力场不是对别人观点的直接否定。

案例2: 有人评价爱豆的演技差!而粉丝们说:哥哥已经很努力啦!请问这是现实扭曲力场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这道题大家有了不同答案,这道题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它有转换视角。回答“是”的小伙伴,你们觉得粉丝的解释是否能说服你了呢?

学习者:没有!

对,虽然有转换了视角,但对一个演员来说,我们常说努力在天赋(演技)面前一文不值。再说比努力,为了生活谁不努力?

案例3: 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想办法让(电脑的)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

提问:请问这是现实扭曲力场吗?

学习者:是

拆书家:从技术参数到用户体验,有转换视角。同时,把缩短开机时间的目的升华成“救人一命”,如果你是那个工程师,相信你一定会尽一切可能去优化开机时间。

[知识点最后定义]

所谓“现实扭曲力场”,就是借助非凡的口才,通过上升视角,在愿景、目标等更高层次上讲故事,激发听众共鸣,获得听众的认可。它有两个特征:

1.上升视角

2.在新视角下,通过愿景、目标“放大”自己,“缩小”阻碍。

[行动步骤]

如何像乔布斯那样运用现实扭曲力场讲愿景故事,我从原文案例中提炼出一个愿景故事模型:

1. 上升视角,换一个强有力的视角,让听众看到更高层次的意义和可能性

原案例中,乔布斯就是把话题从职业选择上升到人生使命上,相比换工作的话题,人生使命的选择更能触动斯卡利的心

常用的上升视角,有从个人到集体、从行为到个人特质、从当下到未来……

2. 美化自己,用愿景、目标美化自己正在做的事

原案例中,乔布斯将自己在做的事情描述为“改变世界”

3. 淡化阻碍对阻碍事件做简化描述,阻碍是谁?竞争对手、旧观念、客户的疑虑、他人的质疑等等

原案例中,乔布斯把百事可乐在做的事简化成“卖糖水”

4. 加工故事,让听众成为故事主角,讲一个听众面对阻碍、我们来帮他的故事

原案例中,经过加工润色,乔布斯的说服就变成“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整个世界’?”

[个人案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举一个例子。

作为分舵的会员长老,在和嘉宾洽谈入会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会顾虑距离的问题,我刚开始会说“不远啊,我们分舵还有住在东莞的小伙伴呢”,但效果并不好。有一次我就用了现实扭曲力场的方法:

1. 上升视角,将“入会”的话题提升到“个人成长”的层次,让嘉宾看到更高层次的意义和可能性

2. 美化自己,用愿景、目标美化我们提供的价值,可以说“一次拆书就是一场培训,每次学习如同探宝”

3. 淡化阻碍,这里的阻碍是嘉宾对距离的担心,我把它轻描淡写描述成“成长路上多走几步路”

4. 加工故事,在拆书帮,一次拆书就是一场培训,每次学习如同探宝,你会嫌弃宝藏没在家门口,要多走几步路吗?

听完我的故事,小伙伴爽快地转了会费。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有没有小伙伴会疑问,现实扭曲力场是不是欺骗?

我的答案是“不是”。上升视角,是站在更高层次看现实。美化自己和淡化阻碍,都是基于确实存在的事实进行语言上的加工。加工故事是通过故事结构重新组织语言的过程。

但如果在说服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则是对现实扭曲力场的误用,我们就要警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WHERE

“上升视角-美化自己-淡化阻碍-加工故事”框架适用于:

1. 在教育、培训中,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目标

2. 在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中,指明方向,增强向心力

3. 在品牌塑造和营销时,增强认同感和忠诚度

不适用:

1. 短期目标的激励

2. 标准化或流程化工作的激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1.引导学习者明确问题>

第二个拆页我们学习了讲愿景故事,请大家思考一下,“上升视角-美化自己-淡化阻碍-加工故事”的四个步骤,在实际应用时哪个步骤会更难操作,你遇到过什么相关问题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3分钟后请各组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分组讨论

时间到,接下来请两组代表上台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一组雨晨:

我们觉得第二步[美化自己]比较难,我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我是一名销售,我最近要卖一款2400元的产品给一位刚参加工作的零零后,他拒绝我的理由是“2400元,好贵啊”,我通过上升视角把销售产品上升到个人成长方面-培养财务纪律性,但不知道如何向客户美化我们的价值。

二组敢姐:

我们认为第一步[上升视角]最难,我遇到的问题是在一个公益组织中,运营的主要负责人因为距离太远想撂挑子,我想说服他坚持,但我不知道用哪些视角持续激励他

通过两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得到了两个问题:

1. 在销售场景中,销售高客单价产品时如何美化自己,向客户传达价值?

2. 组织场景中,如何上升视角激励他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能讨论一个问题,接下来,请所有小伙伴投票选择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你觉得刚才的2个问题,哪一个更普遍、你更加关心,也更想解决呢?我们来投下票。

综合表决意见,大家认为:第二步[美化自己]最难 ,更愿意讨论的问题是:在销售场景中,特别是销售高客单价产品时,如何美化自己。

<2.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为什么这一步最难?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请各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讨论,5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分组讨论

时间到,请两组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你们觉得美化自己太难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一组:

1. 销售自己也没认识到产品的价值

2. 我们并不了解客户的诉求和需要

二组:

1. 我们自己还没有认识到产品的价值

2. 客户也不明确自己的诉求和需要

综合刚才两个小组发言,我们找到了3条本质原因:

1. 作为销售,我们自己没有认识到产品的价值

2. 作为销售,我们不了解客户的诉求和需要

3. 客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诉求和需要

<3.引导学习者明确问题本质>

因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只能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下的一条本质原因,我们再进行一轮表决,你今天想讨论哪一条本质原因?

投票表决

综合表决意见,大家都愿意讨论第3条本质原因:客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诉求和需要。

接下来,针对这条本质原因,我想问下问题提出者雨晨老师,你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你希望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之后大家会根据解决目标,讨论出解决方案。

问题提出者:如果客户能说我考虑考虑,不直接拒绝,愿意听我讲产品。我觉得就算解决了

<4.引导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

经过上面的探讨,我们确定了要讨论的本质原因是“客户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原因,解决目标是“让客户愿意了解产品” 。

请大家继续讨论解决方案。5分钟后 ,请各组代表带分享你们讨论的结果。

分组讨论

<5.讲解小组成果>

好的,时间到,请各组代表分享你们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一组:

1. 多聊,聊家常,让客户放下戒备 ;

2. 多问问题,提供一些自测题让客户了解他的需求

3. 展示其他客户的成功案例

二组:

1. 首先是多聊,破冰,建立信任

2. 在信任的基础上,挖掘客户的过往经验,和产品建立连接

综合各组讨论的结果,我们一起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1. 多聊,聊家常,让客户放下戒备,建立信任

2. 多问问题,提供自测题让客户了解自己的需求

3. 挖掘客户的过往经验,和我们的产品建立联系

4. 展示其他客户的成功案例

接下来,我想再问一下我们的问题提出者雨晨老师:根据刚才我们共创出来的解决方案,针对你遇到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雨晨老师:我的行动计划是先和他聊一聊,有一个寒暄的过程,然后准备几个问题去测一下他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分享一些不同人的成功案例。

<回顾小节>

好的,感谢所有小伙伴们的共创和雨晨老师的解答。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下整个过程,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确定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在销售高客单价产品时,如何美化自己的价值”,具体的本质原因是“很多时候,客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共创出来的解决方案是:多聊,建立信任;提供自测题;挖掘客户过往经历,与产品建立连接;提供成功案例等。

今天的微行动学习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积极的参与。

【A2催化应用】

为巩固学习,我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思考下,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你有没有需要用愿景故事说服的场景,比如:

1.让孩子养成餐桌礼仪的好习惯

2.激励自己学习一个新技能

3.激励团队成员提升服务质量

请大家回去后试着运用“上升视角-美化自己-淡化阻碍-加工故事”结构,构建愿景故事,说服你的听众。完成任务的小伙伴,请在下周五前将你的案例通过微信发给我,我会针对你的实践做出反馈,非常期待大家的作业。

学习者作业收集:

【有力的结尾】

故事放大影响力。今天我们从《故事课》中的两个片段中提炼出两个故事模型:

第一个是“目标-意外-转折-展望”的故事模型,帮我们用故事传递观点,让人了解我、记住我。

第二个是“上升视角-美化自己-淡化阻碍-加工故事”的故事模型,帮我们讲愿景故事,让人认可我,选择我。

模型虽好,但需要你练起来才真正有用。拆为己用,让我们一起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