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分组+学习目标
各位拆书家老师们晚上好!很高兴能够在此与大家相聚。我叫亚红。我是一个热爱骑行的爱好者,每次骑行都不少于二十公里,在骑行的途中寻求乐趣。
在当前我是一级拆书家。我今天拆的是2-1级,在正式分享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我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目标:通过今天的现场学习,学习者能够尝试在沟通中运用“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不仅能够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第八章~习惯五《移情聆听》188页
【有效地沟通】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出有效地沟通是多么的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的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够使人专心聆听。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what】
那什么是移情聆听?首先是聆听,然后再移情。“聆听”与“听”是不同的,“听”是带有心中有成见地去看待他人,这样的“听”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真实判断。而“聆听”,则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内心抛弃固有的成见,毫无成见地去“聆听”他人,去寻找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看清他人真正的想法和模样,从事实和情感上与人达成有效的沟通。这里要额外说明的是:移情聆听不等于要认同对方所说的内容。
【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要进行移情聆听呢?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很多人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的上,而忽略对方的感受。过强的目的性,会让你忽略很多更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对方的情绪。如果你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并及时表示对他的理解,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你就会从一个陌生人,很快转变成对方为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你关注并理解对方的情绪,就会得到对方的支持,让僵持的沟通,重新变得顺畅起来。
【反例】
我举个反面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有一天见面跟我说:“今天我开了一个糟糕的会,我领导总是怀疑我的能力,我真的恨死他了!”
我说:“我是不是你反应过度了,上次你还跟我说你领导很通情达理呢。”
朋友说:“人都是会变的,这人现在就是和我过不去。”
我说:“都是你自己瞎想出来的,你真得要改改这个坏毛病了。”
朋友说:“算了,我干吗要跟你说这些。”
【how】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定义,在给朋友解决方案,但其实上,朋友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需要的是——移情聆听。那如何做到移情聆听呢? 我可以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1阶段,复述语句:专注听,复述对方所说的话。
我要先复述对方的话,让他感受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有“被听见”。回到我刚才说的案例,当朋友跟我说“今天我开了一个糟糕的会,我领导总是怀疑我的能力,我真的恨死他了!”,这个时候,我应该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来重复他说的话:“你的意思是你的领导在工作上故意为难你,所以你很讨厌他,不想再与他一起共事。是吗?”
第2阶段,理解解释: 加入自己的解释,理解对方的意思。
复述和理解一个人说的话是非常难的事情,通常需要三到四次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并能够表述出来。所以在加入自己解释时,需要对方的确认,直到对方认为我理解的意思和他要表达的相似,我才能表达我自己的想法,交流才可以继续下去。刚才的例子里面,我可以说:“你觉得你的工作能力很高,领导没有完全看到你的实力,对不对?”
第3阶段,体会角色:角色转换,让自己体会对方的感受。
心理学上说,语言只能传递20%的内容,我们使用的语音、语调、身体信息都传递了更多的感受。我需要角色转换,移情到对方的位置上去,尝试着去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刚才的例子里,我可以说:“一直做着一些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就像让大学生做小学生的加减法,时间久了,确实让人觉得被低估、被忽视了,而且自己的能力也一直没有成长,那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第4阶段,移情表达: 既要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理解与感受并用。
全身心地倾听对方,找到他的感受和需求。在刚才的例子里,我可以这么说:“在职场上被低估、被忽视,一直做着一些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是希望领导可以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你,这样不仅你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被看见和肯定。是吗?”
【where:适用边界:哪些情况有效,哪些情况无效?】
移情聆听尤其适合在,话题非常重要和敏感的时候使用。比如:你想要让破裂的关系重归于好,或者你想要让不和协的团队成员亲密的合作,你想要处理棘手的人情关系等等。 但如果只是两个人之间随意的谈话或者日常的闲聊,就可以不使用这个方法了。
A学习者拆为己用:
了解了移情聆听,那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的一个月内,你是否做到了移情聆听呢?比如同事找你讨论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此时的你呢,正好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忙得不亦乐乎。你是一边继续把手放在键盘上听同事讲话呢,还是会把双手从键盘上撤离,目视同事,专注地听对方讲话呢?这里的同事可以换成其他人,比如老公、孩子、朋友、等等,这里的敲打键盘也可以换成其他事。比如:你的孩子跟你抱怨作业多、学习辛苦,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学习如何重要,孩子是不是说着说着,就不想跟你聊天了?你的老公在公司遇到麻烦,回去跟你倾诉,还带着情绪,你理性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诸多建议,结果你的老公,非但没领情还跟你争吵了起来了?回忆一下类似的经历,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下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稍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
现在请黄甫老师分享一下她的故事:“我女儿前两天为什么说,现在都放暑假了,还要写作业?”,然后我用的是大概我知道的知识中一个工具,我说“你不想写作业是吗?,其实我小的时候也不想写,经常都是快到开学二三天了,就通宵赶着完成作业,你也可以用这的方式试一下,你如果不想做,可以在快开学的时候再做”。然后,这个情绪她就没有了,消结了,再然后她就该干嘛就干嘛了,去正常写作业,抱怨也没有了,我没有用这么详细的步骤,但是,用了移情聆听,得到了解决,现在每天都是自己做作业,我不提醒她,她也会自己主动去做。
一、【A1+】反思加工经验
【拆书技能】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A1+反思加工】
伙伴们刚刚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那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 移情聆听 四阶段,如果以后再有人对你诉说他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回忆这四个步骤:复述——解释——体会感受——理解与感受并用。
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如果再遇到刚刚在小组内分享的沟通情况,应用刚才所学的“移情聆听”去回应,你会怎样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再听听黄甫老师的回应分享:复述为什么放假了还要写作业呢?首先我先复述她的话,我觉得你说放假了就不应该没有作业是吗?。理解你觉得做作业,让你不开心了。体会,就是写作业会让你烦躁,不能尽情地享受假期。理解与感受并用,你对写作业这件事,有点不耐烦,我理解你,我以前也是这有这样的感受的,我会用我的故事,然后去帮助她。
非常感谢黄甫老师的精彩分享
二、总结
好的,谢谢大家的分享。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良好的沟通,必然是建立在彼此的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移情聆听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手段。别人在说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听,用心地听,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样做才能对沟通过程有所推进,远比我们只顾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话,要有用的多。好的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