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好!我是汤玉伟
下面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1, 线下媒体sales。
2, 终生学习践行者。
3, 拆书帮一级拆书家。
目标: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还是《精进》这本书中的片段,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着我一起完成RIA学习后,通过今天学到的方法,学习者能够快速分辨出生活中的“小事”并即刻行动。
【指令】 分组:为了便于过程中的讨论,我们做一下分组,两两一组,剩下三人一组。
F: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精进》,副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作者是采铜。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
作者提倡通过练习和深化个人的长处来达到极致,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全面发展。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训练来直面现实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专注于个人优势来优化个人资源和才能。
A: 相比同类个人成长的书籍,
1.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设计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如时间管理、选择标准、行动策略、学习方法、思维工具、才能培养和成功探索等七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自我提升框架。
2.内容独特性:书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持续精确努力的自我提升方法,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步骤的积累来撬动更大的可能性。
B1: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论来指导嘛?这本书中一些具体的案例,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助你一臂之力。
通过这本书,我自己从目标规划,到具体的小步骤执行都有改善。书中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法和案例来教我们怎么去做,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跟着做就行。
B2: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是,即刻行动,它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种理念,通过学习并运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通过事项完成难易这个维度来分类事项,并且立刻处理难度小的的事项。避免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最终导致生活开始失控。
原书拆页 P82-83. 片段来源:《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与求职、买房等人生大事相比,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负担可一点都不轻,但搞定后者则显然容易很多(见表3-1)。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成本比作一个可以张开和缩小的弹性薄膜,这个薄膜会被各种事情撑开。从图3-1可以看到,各种小事的堆积可以把人的心理成本撑得很大,而当这些小事被基本消除后,人就可以轻松多了。
图3-1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What 方法概括】
这个片段给了我们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理念,那就是即刻行动。
中间提到了一个词“心理成本”,在片段里面的前后对比图已经很形象地解释了心理成本的含义,我们可以把“心理成本”想象一个装满大球和小球的袋子,里面装着各种事项。大事就是大球,小事就是小球。这个袋子体积越大,我们的心理压力越大。
因为大事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小事的多少间接决定了整个袋子的体积大小,也就是说这些小事间接决定了我们的心理压力的大小。
【Why】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呢?
随着待完成事项越积越多,我们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会爆发,结果越来越坏。
如原文中表格显示,大事小事的心理成本对于我们来说是差不多大的,先处理容易完成的小事,能够快速降低我们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Why 预防异议】
【可能的异议:1:不处理,顺其自然】
有人觉得我心理强大,不需要去立刻处理这些,顺其自然就行。但是大多数人在事项多了之后还是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是稻草这种微不足道的事物。这就是事项多到超出自我的承受极限了。
【可能的异议:2:我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大事小事的心理成本是一样大的,先处理完成难度小的,能够快速降低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家庭拌嘴都是因为小事,洗碗、拖地、洗衣服、拿快递。
【可能的异议:3:这个是针对所谓小事,大事怎么办】
完成难度小的事项,我们排在前面,迅速处理完。针对完成难度大的事项,我们可以分步骤去完成,或者做分布规划来降低完成的难度。
【举反例说明】
上周三晚上,吃完晚饭,小孩问:“爸爸,我的生日礼物送到哪了。”我一想,忘了下单了,都选好了几款陀螺在购物车里面,忘了下单了。赶紧下单。买完了礼物,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看电子书。我妈过来问我,前两天让我把医保卡带回来,买点感冒药,也忘了拿回来。我妈随口抱怨了一句,正事都不记得,这都两三天了,当时她有点生气。我当时感觉有点纳闷,下班的时候还记得要拿的,跟同事一说话,拿东西就走了。
【How 行动步骤】
那在我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当我们同时遇到很多事项时,该怎么分类,做到即刻行动呢。
1,罗列待办事项:把待完成的事项全部罗列出来。
例如:买房,买车,整理书房,拿快递,打扫卫生,买日用品等。
2,分类区分事项:对这些事项进行分类(按照处理难度)
例如:小事:整理书房,拿快递,打扫卫生,买日用品。 大事:买房,买车。
3,选择即刻行动:针对第二步的分类结果,即刻行动解决“小事”。
【反例变正例】
学了今天这个方法,再回到当时的场景。
先想一想回家后,家里待完成的事项,整理书桌、给朋友回信息、网上购物、拿快递、买房。再对这些事项进行分类,最后马上处理能够快速完成的事项,也就不会有老妈的负面情绪了,自己也不会纳闷了。
【Where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处理不同事项的时候,如果事项很多很杂,那就需要先分类,再立刻行动及时处理“小事”,以便聚焦“大事”,降低心理成本。
如果任务很少,那即刻行动也是一个好习惯,以便后面有其他任务时可以专注地进行处理。
【A2 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内你在哪个场景可能用到这个方法,是起床后,想想今天有好多事情要做,还是到办公室坐下后有很多事项需要处理,亦或是下班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待处理事项。
【指令】
把你想到的未来一周的一个具体场景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时间2分钟,现在开始。
分享:
陈老师
未来一周,早上起来的时候,想想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待处理事情,情绪会莫名的就起来了,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处理。
【A2 分步催化】2
各位老师在刚才设想的未来一周的具体场景下,起床后、刚到公司,或者下班了,亦或是晚上到家之后的场景,你决定运用即刻行动这个方法来分类并即刻处理“小事”,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
【指令】
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可以便签记录,然后请一位老师来分享一下。
请运用,罗列待办事项、分类区分小事、选择即刻行动三个步骤来处理。
分享:
马老师
明天早上起来,想想未来三天有好几项待办的事项要处理。
未来三天
罗列事项:
1, 约一个客户时间
2,约瑜伽课老师的时间
3,训练营资料
4,头马的活动
5, 3-2稿子的上传
6,读书会写计划
分类区分事项:容易完成: 约一个客户时间 、约瑜伽课老师的时间、头马的活动
需要花一些时间精力来处理的:训练营资料、3-2稿子的上传、读书会写计划。
即刻行动:容易完成的:约一个客户时间 、约瑜伽课老师的时间、头马的活动这三件事情只要微信上面发个信息就可以确认好。减少惦记的事项,降低心理成本。
总结:
好,最后总结一下。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即刻行动。通过罗列事项,分辨小事,即刻处理三个步骤,来降低我们的心理成本,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和生活用到今天学到方法,工作顺利,生活美满。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感谢大家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