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孟祥晴,坐标十三朝古都西安,主业是品牌社群运营专业经理,副业是安晓辉老师职场研习社的共创运营人。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我每月发起一期共读会,并持续组织25期,还主持过21场生涯私董会,每天健身坚持了1000+天,如果你想跟我交流如何成功组织一场线上共读会,以及养成长期健身的习惯,欢迎来链接我,期待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二、【使用FAB法书籍介绍】1.5分钟
F(特征):
今天要拆解的一本书是《沟通的方法》,作者脱不花。她的经历很传奇,17岁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18岁给企业家做培训,21岁时就管理了自己的企业咨询公司,后来被罗胖三顾茅庐成为得到的CEO,她向上的每一步,都是通过沟通的努力,引来了贵人相助能者帮忙。
A(优势):
讲沟通的书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有名的如《沟通的艺术》、《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等等,从原理到方法讲得很透彻了。但脱不花的这本《沟通的方法》,非常全面的覆盖了职场沟通的场景,从向上沟通到管理沟通,再到客户沟通,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你会遇到的所有职场沟通难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B(利益)
其实,职场上所有的难题,都是沟通的问题。而在这本书中,典型且高频的职场沟通场景就有18个。这次选定的拆页,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非常高频发生的一个场景——破冰,那怎样破冰,才能拉近和别人的距离?相信大家听完今天的拆页后,能够掌握破冰三步法,快速和对方建立信任,创造和对方的沟通回合,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活学活用。
三、【分组】
待会我们会有个现场实践练习,为了每个人都可以深度参与,我先做一下分组,在我左手边的为A组,在我右手边的为B组,稍后我们分组交流讨论。
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看完后可以比OK示意我。
【片段来源】:《沟通的方法》
作者:脱不花
拆书页:第三部分07节P95--破冰:怎样让人对你印象深刻
和沟通对象破冰,本质上不是展现自己,而是通过给对方营造掌控感,让自己更快地赢得信任,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首先,我们可以用“双线卡位法”在他的世界里定个位。
其次,我们要展现对他的关切,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是不是足够有心,提前把“功课”做好了。
最后,我们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他,营造他的掌控感。比如你的联系方式,或者一个可以马上落实的行动。
注:双线卡位法:
(1)“经线”-姓名、公司、职务等交代“我是谁”
(2)“纬线”-我们之间共同关系,比如校友,老乡,共同爱好,共同朋友
【what】
今天的主题是“破冰”,那破冰是什么意思呢?两个陌生人,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信任,一点一点双向奔赴,把彼此之间的社交坚冰融化掉的过程,就叫做破冰。那你可能会问,两个人认识了,能说上话了,搭上关系了,这算不算破冰?但沟通中破冰远远不止如此,虽然你和TA认识了,但是你们真的熟悉吗?真的彼此信任吗?能一起交流更深入的话题吗?这么一问可能你的答案就不一定100%确定了。所以你看,破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谁破冰更快更到位,谁就更能率先达成自己的沟通目标,拉近距离,建立信任。
【why】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破冰呢?因为任何人与人发生链接的社交场景中,破冰这件事随时会发生,我们可能重复了无数遍,却未必能做好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就比如,你在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一般会怎么介绍自己?再切换到一对多的场景,比如饭局上,又或者行业研讨会上,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在自我介绍之后,你会怎么挖掘双方都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会不会跟我一样有这样的经历,在发起破冰之前有好多内心戏,怕对方不接茬,对自己很冷淡,怕丢面子。对方如果表现反应平平,你可能还会花好长时间去琢磨:我刚才是不是哪句话没说好,是不是没表现好,对方对我会不会有什么看法啊。内心总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但是,这里我们要解决一个观念的问题,“我们对别人产生兴趣的时候,恰好是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的时候”。因为破冰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要求你展现自我、表现自我,让别人觉得你特别棒特别优秀,而是让双方的沟通信息能够流动起来,给对方营造掌控感,让自己更快地赢得信任,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How】
那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做到这点呢?
第一步:把自己的信息编码传递给对方。这里用到一个方法,叫“双线卡位法”,一条是“经线”,交代“我是谁”,比如姓名、公司、职务等;拿我举个例子:“你好,我是孟祥晴,在一家上市国企做品牌社群运营工作,很高兴认识你。”但如果能找到跟对方的熟悉感,就立刻就能拉近距离,这就需要第二根“纬线”,找到我们之间的共同关系。比如同校、同乡、共同爱好、共同朋友(简称“四同”)。比如“咱俩是老乡啊,我也是西安人。”这步我们把信息递交给对方只是第一步,想实现破冰,就得紧跟第二步。
第二步:照亮对方。好比一把追光灯打在对方身上,展现对ta的关切,给对方留出自我展示的空间。那怎么照亮对方呢?比如对方地位比较高,你可以问能力,比如“我看您电话会议一个接着一个,要处理超级多的事,精力还特别充沛,您是怎么做到的呀?”如果对方是老师,你可以问方法,比如“一听您说话就知道孩子们肯定特喜欢你,你平时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能不能给我传授一下方法?”对方一听你这么问肯定特来兴致。
第三步:创造回合。关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回合越多,不把话掉地上,破冰就越彻底,你们的关系就推进得越深。不然,一问一答结束了,可能转头就相忘于江湖了。为了把互动在破冰后能持续下去,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追一条信息说:“今天的交流非常有收获,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您随时招呼。”又或者你们刚才聊到一部电影,你就就把那个链接发给TA,说:“刚才我们聊到的那个片子我感觉特别好,您需要的话,影片的链接在这里,咱可以继续交流。”更简单的,可以朋友圈点赞互动评论,总之和对方制造回合,形成你们的互动关系。
总结成一个公式会更好记忆。大家可以记下这个公式:破冰=自我编码+照亮对方+创造回合
【where】
这个方法对于新人入职、拜访客户、参与交流研讨会、各类社交活动等初次见面的破冰场景时,非常适用。但具体使用时大家也需要具体情景具体使用,比如“同学”“同校”“同乡”等共同关系虽然很好用,但最好做点功课,除非你确切地知道他们俩确实挺好的,不然很有可能你随便地说了一句:“你认识那谁谁谁吧。我跟TA特别熟。”万一他们两个前段时间闹矛盾了呢,那破冰可能就没法成功了。这是要慎重的。
【A1联系具体经验】
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最近的一次,与刚认识的陌生人破冰的场景,比如拜访陌生客户、参加讲座研讨会链接大咖、或者像现在这样参加读书会认识新朋友,请回想一下你当时是怎么表达的呢?你现在觉得当时是一次完美的破冰吗?
现在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或者组内讨论,1分钟后邀请一位朋友分享。
【学习者分享】有请XX,用1分钟时间做一下分享.....(到时间我会做一个暂定手势)
学习者分享(黄莹):与共同过级的小伙伴梁菲的破冰,我当时观察到她想提高演讲能力,我在知道她有这个诉求后,就把我两个做演讲提升的朋友的微信提供给她,落实了一个行动。再次见面时,我问她跟两位老师联系了没有,有没有什么收获,这样来跟踪行动。
好!谢谢黄莹给我们带来的分享。
【A2具体应用】
我们学会了破冰的公式和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次破冰练习。假设明天下午你将参加一场AI知识服务论坛,现场有很多大咖出席,安晓辉老师也作为其中的嘉宾出席这次论坛,你平时只通过网上了解过他,知道他是生涯规划师,写过10本书,还是西安拆书帮古城分舵的长老和三级拆书家,这次是你们第一次见面,会上中场休息的2分钟间隙,你将有机会跟他交流互动。现在请大家带入这个情景里,到时你会如何与安晓辉老师破冰沟通呢?
你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破冰方法,结合自我编码+照亮对方+创造回合三步走,来做破冰练习,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一会我会邀请一位朋友用1分钟做一下分享。
......
讨论时间结束,哪位伙伴可以做分享呢?
学习者分享(KXM):
(1)目标:用破冰三步法与安晓辉老师破冰沟通。
(2)步骤:1、提前做功课,了解与安老师的共通之处(比如同乡同是西安人,爱好读书,对职业咨询感兴趣也在学习中);2、用MTV法做自我介绍;3、用双线卡位法与安老师建立快速链接;4、互加微信留联系方式,约定后续沟通的内容。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给大家拆解了破冰的方法,并且学会了一个公式,破冰=自我编码+照亮对方+创造回合,公式的右边就是破冰重要的3个步骤:
第一步:用“双线卡位法”,把自己的信息编码传递给对方,用同乡、同校、同好等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二步:照亮对方,展现对对方的关切,给对方展示自我的空间。
第三步:因为破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要创造回合,把沟通变成无限游戏。
到这里我的分享就结束了,希望今天的拆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未来遇到任何破冰的场景,都能想到三步破冰法,与更多优秀的人建立深度链接,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