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呼和浩特敕勒川分舵第29场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

开场:

开场白: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彭杰,来自呼和浩特。我的三个标签是:

1、会计:这是我目前的职业。

2、文学爱好者:这是我的兴趣爱好,其实最早我的爱好很多,比如画画、音乐等等,可是没有一项是精通的,于是后来决定深耕于一个方向,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三个标签。

3、写作者:我发表过十几篇文章,得过几次征文比赛的奖项,现正在学习自媒体。

一、分组

在拆书之前呢我们先做一下分组,宿老师和丹丹一组,王伟和曹老师一组。

二、图书介绍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相信很多人已经对它耳熟能详,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自1981年出版以来,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书里推崇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可以使孩子们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那么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呢?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第26-27页,它的主题是:“赢得孩子”

原文片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这个拆页。

What:这个拆页就是让我们通过学习“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有效的与孩子沟通。

Why:作为父母,我想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几乎都会遇到问题,如果父母的表达和孩子的理解有偏差,孩子们大多会产生抵触心理,造成沟通障碍,如果能掌握好这四个步骤,亲子关系一定会更加融洽。教育的真谛是“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只有当我们真正用心地去关爱和理解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孩子放下戒备之心,袒露他们的真实想法。孩子才会配合你,愿与你合作。

How: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四个步骤:

1、表达理解:无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一定要建立一种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孩子真实的感受。

2、表达同情:用心去感受,你就会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态和做法,这样就可以说出你的同情,甚至可以说出你也遇到过的类似问题。而不是站在家长角度对孩子原谅,概念不同。

3、说出感受:做到前两条基本就已经成功一多半了,因为此刻孩子是愿意听你说话的,你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了。

4、解决问题:最后把焦点聚集在解决问题上,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最终目的是如何解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也可以提建议,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行。

Where: 这种方法适合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及同事沟通,尽快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沟通的目的。

【经历】书里呢作者讲到一位她朋友的一次经历,女儿放学回家,抱怨老师当着同学的面对她大吼大叫,朋友就以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什么?”女儿生气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做。”朋友又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什么?”孩子生气地不搭理她,此刻这位朋友想起“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于是换了一种口气和态度,友善地说:“老师当着同学的面吼你,你肯定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朋友接着说:“我记得在小学时有一次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同学们的面吼我,让我觉得很丢脸。”(第二步,表达同情,而非宽恕,说出自己类似的经历)孩子这时也感兴趣的说:“真的?”朋友说:“是啊,我不过是借支铅笔,老师就吼我太不公平了。我想你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吧?”(说出你的感受)最后朋友说到:“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再这么难堪”(解决问题)孩子说到:“我以后可以多准备几支铅笔。”就这样朋友和孩子达成了一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我想看完这个拆页,听了这个案例后,大家有没有想到过类似的经历?回想一下最近和孩子的沟通上有没有出现障碍?比如你的孩子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让你感觉明显有错误,想帮助他改正或反思,结果你的好意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变成了敌对或走向了极端,让你觉得很委屈或很生气?这个时候你会通过什么的方法与孩子交流?请大家注意这个环节咱们只是回忆过往的经历,并不需要4个步骤。欢迎大家进行讨论,1分钟后咱们开始分享。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分享环节,有请一位小伙伴,分享时间是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宿老师:我的孩子最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他不是马上初一了嘛,有人给推荐了一个体能训练的地方,我就想给孩子安排报这个班,想让孩子这个在这方面做一个强化的训练,但是这个孩子不同意嘛,一个是嫌累,另外一个是就是和学习时间上有冲突,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我和孩子说了好多次,也争论了好多次。孩子就是不愿意,我带他去训练场地,他扭头就要走,然后我呢,就是连拉带拽把孩子给摁在那一块儿,我感觉孩子更加不愿意去这个训练了。同时也伤害了这种亲子关系吧,就是一个很差的沟通行径。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谢谢伙伴的分享!宿老师刚才讲的这个问题呢,就是一个与孩子这种沟沟通上的问题咱们呢,就用这个刚才学习到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第一步表达理解,第二步是表达同情,第三步要说出感受,第四步要解决问题,我们现场就学以致用一下,用这个方法,然后想一下你回到家怎么和孩子沟通?需要怎么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分享时间最好控制在1分钟以内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宿老师:嗯,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我就试着用这四个步骤与孩子沟通,希望通过下次和这个和孩子的沟通,达到最终让孩子参加体能训练的目的。第一步是表达理解,我会就是站在孩子的这个立场上,然后跟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和孩子说:“孩子,爸爸平时也是看着你是很累的,也理解你。”第二步对孩子有一个同理心:爸爸也理解你的辛苦,这确实太累了。爸爸会在其他方面尤其在课后多给你玩的时间,爸爸也会一直陪着你。第三步说出感受:孩子在你训练的时候,爸爸很心疼你,但是也看到了你很用心在做事,也在时间和体力上付出了很多。。第四步解决问题:我让孩子自己说说感受和想法,然后达成共识,看到了一些健身的效果,激发出孩子的自驱力,让孩子热爱上这个活动。我就分享到这儿。

拆书家总结:大家都说的很好,我感觉通过这样的交流,肯定孩子对大人不再产生抵触的心理,他也能够接受建议。家长也能达到让孩子锻炼的目的,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再次感谢伙伴们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很实用,方法很落地,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方法,这就是拆书法的魅力,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回去呢大家多多练习,这样长久的坚持下来,与孩子的沟通一定更顺畅,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好。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