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17年我们这样开启--第32次线下拆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学会在沟通中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及向他人反馈的技巧 学习目标: 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及向他人反馈远离疲惫和他人和谐相处

开场: 在座的新老伙伴!拆书帮的家人们!下午好,我是二级拆书家Mary萍。很高兴,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分享,汲取能量,你们就是我的能量源!今天我将用1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分享我的TF3-3。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的四个要素和身边的人沟通,从而脱离疲惫,彼此和谐相处
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谊想通,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非暴力沟通》。
场景:出差一周回到家,推开门,发现客厅里凌乱一片:衣物摊的到处都是,玩具、零食的包装袋四处散落;年终,到了要交总结的日子,你的属下数据汇总却还没做好;
提问: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内心充满了愤怒?想扭头就走?还是把肇事者狠狠地骂一顿?
影响:然而,疲惫你的只能硬着头皮收拾这一切,此刻你真的是身心俱疲,内心充满愤怒,随时都有和家人大吵一架的冲动;为了及时交总结,你只好加班加点自己做,但对属下充满了失望,懒得理他。
解决:别急,今天我们即将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的四个要素:陈述观察结果—表达感受—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些感受—提出具体的请求。这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第一个RIA拆页《非暴力沟通》P6-P7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评判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它采取何种形式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以持续互动,心情情义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非暴力沟通》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任何环境中,为了我们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需要专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分别是:
1.客观地说出我们观察到的结果;
2.表达我们的感受;(兴奋、陶醉、满足、沮丧、难过、尴尬等)
3.描述是什么样的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开心或者难过)
4.说出我们的具体请求。(就是说我们期望他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满足我们。)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公司实施5S管理已经三年了,年初,生产经理自信地的说,以后客户来参观,不用提前通知车间打扫了。突击了几次,还行。上周三,日本客户来洽谈业务,快结束的时候,客户提出去车间看看。车间里的确很整洁。突然客户说,我想看看员工用的洗手间,当我和营销经理带着客户进入洗手间的时候,手间的地面很多水渍,还有浓浓的烟味。。。。。我们羞愧极了
  送走了客人,我立马召集各相关部门去了车间的洗手间现场:我说:当我踏进洗手间,看见地面上的水渍、闻到烟味的时候,我很沮丧,因为我原本想让客户看到一个洁净的环境,可是。。结果呢?
大家可以从这个例子中,明确的体会到非暴力沟通前三个要素,
1.观察到的结果:水渍、烟味;2.我的感受:沮丧;3.我的需求是:让客户看到洁净的环境。
下面我来说说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我对相关人员说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生产部,你们要做好员工引导,爱护卫生间的环境,去吸烟区抽烟,管理部,要请让保洁员增加车间内卫生间打扫的频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最近(半个月内),你将召集部门成员开会,就最近一个月部门绩效整体下滑的事做一次沟通,或者想召集一次家庭聚会,就你的爱人下班后大部分时间不陪家人的事情做一次沟通等。我们将分组编
剧本。根据现场人数分两组,每个小组编一个剧本,剧本的内容里要运用到我们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大家编的剧本里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等。也就是说,这个剧本里(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各组把摘要写在便签纸上。
为什么要用编剧本的方式设计呢?从心理学角度,编剧本是心理对照,让自己在脑海中过一遍,就像运动员在脑海里想练习的动作如同真实的练习一样,可以提高在工作或生活中实践的成功率。
(剧本写一个大概的框架结构即可)。这个环节给大家5分钟。

最后将请一个小组给大家讲讲他们的剧本。(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妈妈:看到儿子戴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很恼火,需要孩子写作业时专心点,能否写完作业后再听音乐放松。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给他人反馈,让他人知道我们已经准确的理解了他们的意思。从而增近彼此的关系。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给他人做反馈的情况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用“√”方式)。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做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

给他人反馈时,我用的是疑问句 1 2 3 4 5 6

我知道在何种情况下给别人反馈 1 2 3 4 5 6

当别人有情绪时,我知道他期待得到我的反馈 1 2 3 4 5 6

给别人反馈时,我注意到我反馈时的语气 1 2 3 4 5 6、

我认为给他人做反馈很重要,不是浪费时间 1 2 3 4 5 6

通过刚才的自测量表打分,让我们客观的了解到自己给他人反馈时的表现。
自测量表是采用行为特征量化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前了解现状的一种测评方法。
如果你的得分在15以下,说明你给他人反馈的技巧还有所欠缺,如果你的得分在20分以上,说明你在给他人反馈的方面做的比较好。
当然测评结果不是唯一的标准和一成不变的,只是我们当下现状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让我们在给他人反馈方面能做的更好的一个参照和新的起点。
原文片段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来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他人的观察:“上周三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儿?”二、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三、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要我帮你预订酒店?”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的具体些。
一位女士在参加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后不久,到一个医院当了义工。一些护士请她去和一位老太太谈话。护士们告诉她:“我们和她说,她的病并不重,只要吃药,病情就会好转。可是,她听不进去,整天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这位女士见到老太太时,就像护士们说的那样,她独自坐在房中,不停地说“我不想活了。”
“你的意思是你不愿意活下去了?”这位女士问老太太。老太太很惊讶,停了下来,表情也轻松多了,她开始讲,从没有人知道她是多么痛苦。这位女生继续表达她的理解,很快,她们就感受到彼此的情谊,手挽手地坐在一起。当天晚些时候,老太太就开始吃饭、服药,情绪也明显好转。尽管护士们一直在安慰老太太并给她建议,但只有这位女士为老太太提供了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她需要有人能理解她深深的绝望。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些人认为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给他人反馈时在浪费时间。一位政府部门的主管在一个研讨班中谈到:“我的职责是说明事实解决问题,不是为每个人还找我的人提供心理咨询。”然而,许多来找他解决问题的市民,对他却十分不满。有几位市民后来悄悄告诉我:“你去他的办公室谈点事情,他就给你介绍一些情况,你无法知道他把你的话听进去了没有。于是你就开始怀疑他的信息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给他人反馈是在节约而非浪费时间。关于劳资谈判的研究显示,如果双方同意在作出答复前先准确地重复对方的观点,那么,达成协议的时间将可以比平时缩短一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读完《非暴力沟通》 的这个原文片段,相信大家已经对给他人反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请问:
1. 原文片段中的关键句子有哪些?(每人说一句)

2. 原文片段中哪一句话引起了你的共鸣?(想到的就说)

3. 从这个片段中,你学到了关于给他人反馈的什么新技能?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了解到:
1.我们用疑问句给他人反馈的好处是,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程度做些必要的补充。
2.在我们对自己的理解没啥把握时需要给他人反馈,让对方感知我们的理解是否准确;
3.人在说话有明显的情绪时,他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4.给他人反馈,我们要留心我们的语气;
5.给他人反馈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甚至,会节约一半的时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刚我们学习了给他人反馈的一些技巧,下面我们将用微行动学习方式进行演练。
微行动学习是指:
从一个真实的问题开始;拆书家引导伙伴们思考并提问,从而对经验进行反思和质疑,深入问题的本质,直到得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请伙伴们提出问题,我们用微行动学习的5个步骤去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微行动学习的5个步骤为:
1.明确问题;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明确问题本质;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5.请每组派代表讲解小组的成果。我们现在开始:
第一步、明确问题:(5分钟)
首先,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你和孩子沟通期末考试的事情;年底了,你和爱人沟通去谁家过年?你和上司沟通加薪的事情等等。或者其他你当下最想解决的事情。
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把你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写在便签纸上。
写好后,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
分享完后,大家确定解决哪位伙伴的问题。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问题是:
二、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现在是问题澄清的环节,大家可以向问题所有者提问。(问题的拥有者可以不答)

三、.明确问题本质: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把这个问题重构一下,就是明确了问题的本质)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通过我们的沟通反馈,最终要把问题解决成什么样才算满意?皆大欢喜?还是彼此关系越来越和谐?然后:我们讨论如何行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下面针对这个问题,伙伴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用我们原文片段的知识,也可以结合过往的经验,给大家2分钟时间每个人写出2条解决方案,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用3分钟的时间共识出6条解决方案。请大家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写在便签纸上。
(比如第一个片段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的四个要素:陈述观察结果—表达感受—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些感受—提出具体的请求或者第二个片段的5个技能点

五、分组讲解
请各小组派人给大家分享你们小组成果。
现在请问题的拥有者谈谈,你今天的收获,伙伴们共识出的解决方案,你回去能所能运用到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1.明确问题;
如何让老板同意加薪?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1)加薪对象:我
(2)同意时间:今年2月底
(3)加薪幅度:原来薪水的30%
3.明确问题本质;
如何让老板同意在今年2月底给我加薪30%?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头脑风暴
5.请每组派代表讲解小组的成果。分步进行演练:
(1)列自己2016年的卓越表现和创造的价值;
(2)提出17年要实现的目标和方法措施;
(3)沟通时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骤或反馈的技巧;
(4)表述个人价值;
(5)调研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告知老板;
(6)愿意老板给出缓冲期:如,职位提升、加薪幅度20%也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未来的半个月内,你可能会给家人、朋友、同事就他们最近在家的表现或者工作上出现的进步做一些反馈,请运用今天片段里所学到的给他人反馈的技巧选一个场景应用。
应用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复盘。
因为每个人的记忆保鲜期有限,所以提倡尽快应用,反复用。

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彼此能乐于互助。而掌握了给他人反馈的技巧及应用的情境后,不仅有助于我们让他人知道我们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更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来而深入了解自己。有了非暴力沟通的这些知识,我们必将与人们情谊相通,和谐处共处。
今天我的TF3-3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全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