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南宁筹备分舵第3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让生活回归快乐 学习目标: 让学习者不再强迫自己做不快乐的事情

开场: 今天我要带拆的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它的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就是非暴力沟通的代言人,因为他发现了非暴力沟通这样一种沟通方式,能够让人和人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和谐相处。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工作坊,和很多非暴力沟通的实践者。自从09年1月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很快成为沟通类的畅销书,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成为非暴力沟通践行者。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平时生活中的谈话方式,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很伤人!比如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随口评价等等,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远,甚至可能出现种种冲突和烦恼。而非暴力沟通可以让我们与人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们可以用它来理解自己,也可以用它来协调争论和冲突,改善人际关系,还可以借助它改进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远离枯燥乏味做事的烦恼。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部,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非暴力沟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肯定都会有一些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处理枯燥的文件,比如说像现在年终了要写年终报告,比如我自己每天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把它们放到衣柜里,觉得很没意思但又不得不去做的……因为这个不得不的想法,难免会抱怨、不情愿、做了也不快乐。作者在书中也举了他不得不“写临床报告”和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的例子。在他没有使用片段中的这个方法之前,这些他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让他活得很不开心。后来他使用了片段中的三步法来进行梳理,发现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想从中得到收入,但他并一定要靠这个来获得收入,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于是他把写临床报告这件事彻底删除了,从此他觉得非常快乐。而对于开车送孩子上学这件事,他发现虽然孩子可以步行在附近学校上学,但目前所在的这所距离远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他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后,他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他对开车送孩子上学这件事也不再抱怨了。所以,在他没有使用这个方法前,每天被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折磨,感觉很痛苦,不开心,但是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而不应该是充满这些不得不做的不开心的事情,所以他就开始使用这个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来让自己的生活重新收获乐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周,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很不开心、很不情愿、甚至还有抱怨,却又要强迫自己去做的?大家想一想然后我们小组内每个人来分享一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每个人分享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学习者A我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刷碗,这件事很困扰我。

学习者B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是买菜、做饭,让我很烦恼,但是我不做又每人做了,只能去外面吃。

学习者C我的是关于工作的,每天上班就是做方案做方案、想新的主题,每天不停的重复这类事情。


【A1+】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分享的案例,使用片段当中的三步法来进行一个梳理。请大家在便签上按步骤,第一步先把你认为不得不做的这件事写下来第二步是向自己坦白,在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因为这个事情是你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的。承认是自己选择的以后,第三步是想一想“我选择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什么”,想一想你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请大家先在便签上写下来,写好后来一一分享。

学习者A我选择刷碗是因为我想要和谐的家庭关系。一旦我想清楚了通过刷碗这一个小小的付出能够改善我的家庭关系,下次再面对刷碗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些抱怨的情绪了。

学习者B我选择每天做饭,是因为我希望给我的家人健康的饮食,尤其是我现在孩子还比较小,我自己做饭可以做更好吃的,更有营养的食物给他,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再衍生去思考的话,这样可以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做家务并不是一件那么烦躁的事情。通过这个改写让我认识到做饭并不是没意思的事情,而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了。

学习者C我选择每天做方案是因为我想要把我的想法变成现实,我也想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新东西,因为我本身也喜欢玩,看着别人玩也很开心。通过学习这个片段转换思维会觉得工作没那么枯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