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意志力红利》 所属活动: 20240717【拆书帮智行分舵NO.238】动态可视化周管理/小小番茄大大力量/移情聆听RIFM法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动态可视化周管理

开场:

大家好!我叫张雨晨。

我的三个标签:财商桌游、梦想行动家、保险从业。

1、 财商桌游:组织带领财商桌游500+场,线下财商桌游店主理人。

2、 梦想行动家:17年写下我的101个梦想,至今实现43个,组织梦想相关线下活动50+场。

3、 保险从业:科班出生的保险人,从业十一年,从央企的财务理赔到外企的销售管理。

【过度1】

作为一位又新又老的拆书家,这其实是我时隔6年第4次站在拆书帮的舞台,今天我为大家带拆的书籍是来自高太爷的《意志力红利》,希望今  天通过我的拆解,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那么在正式进行分享以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眼中的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对我而言,是一种新型的读书方式,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与以往的读书方式不同的在于,拆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 中心,而非以书为中心,将书中的知识关联过去的经验,并规划未来具体的应用,以此给学习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和改变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拆书的核心在于”RIA”便签读书法:

R=Read,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我们通过 RIA 的读书法,可以真正将书中的内容,作者的知识,通过理解内化,关联 过往经验,规划具体应用,变成自己可以用的知识。这是一个,阅读,内化,输出的学习闭环。

而“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例如我们深圳的,拆书帮深圳智行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过度 2】

好了,介绍完了拆书和拆书帮,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带拆环节,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带拆的书籍《意志力红利》是心理咨询师,知乎大V:高太爷的第一本书,跟我聊聊“意志力”这个我们说到做到的底层逻辑。今天带拆的是书中关于目标管理的部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意志力红利》51-52页

【主题】: 目标的短期管理:每周管理

【原文片段】:

每周管理:每周动态可视化

每周动态可视化,顾名思义,就是对每周的计划进行动态跟踪、展示。

具体以我的周管理办法为例(见图1-5),就是每周一将一周主要的事情罗列出来,每件事情写一张便利贴,贴在“计划做”一栏;随着计划的推进,移动便利贴,从“计划做”到“正在做”,最后到“已完成”。周末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便利贴都移动到了“已完成”,那这一周的计划就进行得很顺利,否则,就需要给自己一个解释了。

这个方法很简单,但非常实用。这是一个明星团队负责人推荐给我的。他的团队有十几个人,用这个方法跟踪工作目标极为有效。我的团队目前也在使用这一方法,效果极佳。

这个方法为什么有效呢?

因为可视化带来的视觉冲击非常有力量,能随时提醒我们计划进度,在进度落后时也能鞭策自己抓紧追赶。

当我们看到了,就没有办法欺骗自己,就没有办法无动于衷。

这就是看到的力量。

【拆书家指令】: 请大家先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完片段。(最后30 秒时)阅读完的小伙 伴举手示意一下

【过度3】:好的,所有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我来表达一下我对这个段落的理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通过这个片段,让我们了解到,每周管理的重点,其实在于动态和可视化。

【Why】

周复盘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忽略了动态和可视化,往往容易在过程中,遇到计划外的情况,或者和团队配合时没有及时对其进度,甚至多方协作的时候增加沟通成本,导致同一个事件好几周了都没有完成的情况发生。

学会了动态和可视化之后,我们可以把脑海里计划里的事件,一件一件摆在眼前,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我们和团队及时知晓事件的进度,根据事件的动态进展,来动态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How】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动态可视化每周复盘管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步骤:

第一步:梳理事件,一张便签一件事,分为待做、在做、已做。

第二步:逐个完成,将事件从待做,转化为在做,再转化为已做,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步:每周复盘,对于未完成的事件总结找出原因。

【Where】

这个方法可以适用于想要系统的规划自己的目标以及想要对目标或者生活进行周期性管理的伙伴,如果有事件或目标总是没有达成,可以试试这种动态可视化的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故事】

接下来也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相对失败的案例,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失败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加深大家对于每周动态可视化的理解。

上周我们家大宝要提交一些上学的资料,这件事情其实对我们家而言其实很重要的,重要到,我以为我老公在处理,我老公以为我在处理,结果谁都没有处理,还好提前一天老师问起才发现彼此都没有处理,险些误了大事。

【反思】

反思这个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主要因为在动态可视化周复盘中,第一步梳理事情状态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我以为孩子上学资料已经准备好了,这个事情属于完成状态,但实际上还没做,属于未做状态,所以才出现这个问题。

如果用每周动态可视化的方式,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第一步,我仅仅只是跟家人知会了有这个事件,并没有把事件按照状态进行分类,在我眼里事件处于“待做”状态,可能在家人眼里,事件处于“在做”状态。

第二步,没有及时对事件的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及展示,家人无法及时知道事件发展的进度,也就无法提供帮助。

第三步,事后没有对事件进行及时的复盘,更多的情绪和沟通在于“差点错过deadline”这个结果中,而非复盘事件没有完成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进行调整。

我事后反思,我应该及时和家人一起梳理这件事情,做好状态的分类,其次进行动态调整,这几点都是我没有做到的,所以没取得好的效果。

【目标】

其实我们每周都有团队会议,会一起做团队和个人的周计划,在本周末的团队会议中,我将采用动态可视化的方式,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共同输出清晰且明确的团队和个人周计划,同时制定奖惩措施,来鼓励团队。

【行动】

第一步:我会在周五上午的团队会议中,跟团队伙伴一起写便利贴事件,一张便利贴一件事,并按照“待做”,“在做”,“已做”三种状态,进行分类并贴到对应的位置。

第二步:每天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步完成的事件,在完成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知道,哪些事件可能需要伙伴的配合,做好及时的沟通。用这种可视化的方式,让自己和团队成员清晰每个事件的进度,也能让我们更高效的让所有的便签都尽快从“待做”到“在做”再到“已做”。

第三步:下周五团队一起进行周复盘,再用这种动态可视化的方式,每周未完成的事件显而易见,就可以更加聚焦分析事件未完成的原因并更好的规划下周对于事件的安排,更加高效的同时减少沟通成本。

好的,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动态可视化周管理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运用做好每周的管理,提升事件的完成率:

最后我们再一起复盘一下,动态可视化周管理的三步骤:

第一步:按照“待做”,“在做”,“已做”三个状态梳理事件;

第二步:逐个完成,及时将“待做”推进到“在做”和“已做”。

第三步:每周复盘,找出事件状态未改变的原因。

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