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给大家带来片段来自《精进》这本书,(A)这本书最大特点是为你呈现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F)作者采铜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在知乎上贡献975个问答,获得了493598个赞同、115293次感谢。在书中囊括7大精进技能和68道实践题目贴身指导,(B)通过阅读和练习它,能够为你打造以一敌百的竞争力,实现质的转变和提升。(在原文阅读原文片段之前,请大家对阅读我提供的材料,从这个材料中大家观察到了哪些信息,并记录下来。)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 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 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 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感谢孙老师的领读。从原文我们也可以看到,解码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经验会各有不同,不同人建构的效果和结果也不同。但解码、建构的方法是可以习得的。原文它提供的就是一个方法,是众多信息解码方法之一,它不是一个普世法则,就像引导技术中ORID思考流程、工作中常见的PDCA工作方法一样,存在即有价值,但不是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是完全适用。但是你知道不用和根本不知道是完全不同的认知高度。我们拆为己用,为我所用即可。
一个信息至少可以从三角度、分三步来进行解码。第一个角度,孩子的角度是最直接的信息,它原本就要传递的信息和知识,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关注的是: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第二个角度,家长的角度是价值和意义,对内容反思,并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关心的是: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第三,工程师的角度是结构和实现,对洞察形式和构成,研究表达的手法,关心的是: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总结归纳,一个信息解码的方法:
第一,接收和感受最直接的信息;
第二,反思内容,评价和定性内容;
第三,洞察构成及形式,研究表达手法。
【举例】在我们学习中,大多数学习者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少数人,才会反思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
【边界】我们从原文及举例过程中都能看到。信息解码的方法,基本都用在实际的物品或作品上。可能就有小伙伴会想?对于精神层面、心里层面等信息解码是不是也适合呢。我想这也是适合的,但这更需要我们联系实际来进行转化应用,它是一个方法,需要我们灵活使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我们再次做一个练习,情景是这样的:你们公司领导派大家到长沙会展中心参加一个画展,参加画展完成后,对他指定作品,汇报你们看到的所有信息和感受。在此之前,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作品任何信息。为做好这次参观后的汇报工作,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请大家运用今天拆解的知识,按照之前分组情况,互相讨论,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请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直接信息——颜色由艳丽慢慢变的逐渐暗淡,看到幼年和墓碑。
价值信息——从这里面我感受到了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珍惜。
表现手法——光阴和图片的结合价值和主旨。
学习者2:直观信息——两人一颗树,不同阶段的人、不同阶段的树
价值信息——在爱情里珍惜彼此。
表现手法——以时间轴,树由小到大,人从小到老,色彩从明亮到暗淡,这样来表现价值点。
结语:
通过演练,相信大家对解码的基本规律和三个层次有更深刻的理解。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努力和挖掘,就只能尝到表层的那一小部分味道。以上就是我今晚的全部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