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新人入帮仪式暨第28次拆书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学会全身心倾听 学习目标: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学会当别人向我们倾诉时,做到全身心倾听

开场: 伙伴们!晚上好,我是二级拆书家Mary萍。很高兴,每周三的活动,伙伴们都积极参与,风雨无阻。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今天我们的TF3-2 拆书之旅开始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别人向我们倾诉时,做到全身心倾听。
根据现场的人数我们分成3组,每位拆书家带一组伙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为《非暴力沟通》,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场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想要和对方倾诉时,往往刚说了几句,对方就打断我们说:我想,你应该。。。。或者说:这有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提问:原本我们只是想让对方听我们说,结果变成对方在滔滔不绝的说,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还有继续倾诉的愿望吗?当听到对方说:你应该。。。。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很心烦?
影响:这样的情形多了,我们就不愿意再和别人倾诉,反之,别人也不愿意再向我们倾诉,这样一来,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渐渐变少,隔阂越来越深。
解决:这本书中提到的“用全身心倾听”能教会我们在倾听他人时,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阅读原文片段前,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在倾听他人时的表现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用“√”方式)。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做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
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在倾听他人时的表现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用“√”方式)。

1.倾听他人时,我是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1 2 3 4 5 6
2.为了倾听他人,我放下了自己已有的想法 1 2 3 4 5 6
3.倾听他人时,我放下了自己的判断 1 2 3 4 5 6
4.倾听他人的过程中从未建议:我想你应该。。。。。 1 2 3 4 5 6
5.倾听他人时从未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1 2 3 4 5 6

解释自测题 1分钟 通过刚才给自己在倾听他人时表现的打分,让我们客观的了解到自己在倾听他人时的表现。
自测量表是采用行为特征量化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前了解现状的一种测评方法。
如果你的得分在1-15分之间说明你还不太会倾听,下面的环节我们一起好好的学习哟!如果你的得分在20分以上,也不要骄傲哦,看看从我们下面的分享中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当然测评结果不是唯一的标准和一成不变的,只是我们当下现状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让我们在倾听他人的方面能做的更好的一个参照和新的起点。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P86-P87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什对此做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 薇依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看:“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我和女儿的一次谈话提醒我,在安慰他人或者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有一天,我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的像一只猪。”
“你是世上最美丽的女孩!”我大声宣布。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喊了声“爸呀”,然后摔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也许我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阅读了刚才的原文片段,相信大家已经对全身心倾听他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片段:
1. 这一段的关键词或句子是什么?
2. 这些关键词或句子是什么关系,先后顺序或逻辑是什么?
3. 片段中作者陈述了哪些主要观点?
案例:
我家宝贝女儿,放学到家最喜欢和我分享学校当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当她说话时,我要么走神眼睛偷瞄手机,要么我会打断她说:这个算什么呀,当年老妈怎样怎样,这时她就会气冲冲的说:妈,你要不要听我说呀!看着她生气的样子,我还莫明奇妙。
后来当我看到今天这个片段后,就知道了原因。现在当她说:妈,我想和你说下今天班上发生的事情,这时,我立马会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坐到她身边,听她说,当她说到高兴之处,我会报以开心的笑,当她说到气愤的事情时,我也会配上一副很愤慨的表情,当她说到伤心的事情时,我会抱抱她,自始至终,我就是静静地听她说,目光一直注视着她,脸上的表情随着她的喜怒哀乐而变化着。如今,晚餐后,听女儿说她学校的事情已经成为我俩生活中不可缺的一件事情。女儿常说:妈妈越来越像我的知心姐姐啦。
由此可见当别人找到我们向我们倾诉时:我们
1.放下我们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2.全神贯注地去体会对方;
3.当对方倾诉时,我们不急于打断他们的述说也不急于表达我们的建议或安慰。
做到了这几点,我们就为他人的倾诉充分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此时我们在全身心地倾听。
再次引用文中所说:“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那么我们在听别人倾诉时要做到什么呢?我们要:不要急着说,静静地听。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刚我们学习了全身心倾听的技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接下来设置一个场景在各自的小组内讨论、演练。
请大家仔细听:午间休息,你的同事小张来找你,面带忧色地说:“薇薇,我最近好烦啊。。。。。。”此刻的你,该怎样倾听?
现在请每个小组演练,一人扮演薇薇,一人扮演小张,用今天学到的全身心倾听的技巧进行互动。
给大家6分钟,现在开始。6分钟后,我会请一组进行角色扮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向同事、家人、朋友倾诉,同事、家人、朋友也会向我们倾诉,请大家用今天学习到的拆页内容:全身心倾听的技巧,在一周内选个场景应用。
(为什么是一周呢,因为一周是一个保鲜期),保险期一过,理解就会有偏差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一位妈妈在接住校一周的女儿回家,在路上倾听了女儿的倾诉,没有向以往一样急于打断,女儿很开心。
当他人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不急于提建议,而是静静的听,保持眼神的交流,这时我们就做到了全身心地倾听。谢谢大家,今天我的TF3-2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