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20240630线上晋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事实陈述法&对比法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了吗?

在场的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吗?都准备好的话,我们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书环节。

【自我介绍】

各位老师、观察家、小伙伴们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徐雅琴,来自蜀汉分舵;我的昵称是Soso,来自英文名Sophia前两个字母的叠称,大家可以称呼我为Soso。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进一步介绍自己:

【1】 我是一名有近2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

【2】 是公司读书会创始人及会长;

【3】 同时还是一名正在路上的新手拆书家;

我的目标:持续学习,促进自身与他人终生成长。

【分组】

原本为了便于讨论我们需要进行分组,但今天在场人员不多,咱们就不分组了,之后的讨论也都在一个大组进行。

【图书介绍】

【F】Feature-指特征/特点/特色;

今天推荐的这本《关键对话》被《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评为畅销书,全美畅销300万册。史蒂芬·柯维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本书无愧为当代思想领导研究领域的一个伟大贡献。

Advantage-优势:

相较于其他同类型的书籍,这本书是4位作者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分析他们在“关键对话”中的特征和行为,并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B】Benefit-价值:

这本书教给我们如何识别关键对话,以及在面临关键对话时,用书中提及的沟通手段,积极面对矛盾,冷静处理冲突,化解误会,消除障碍,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今天我们学到的其中两个折页,1 是“事实陈述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事实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避免招人反感 。2是“对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打消他人的误解,表明我们的真实意图,重建对话的安全氛围;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今天的两个片段同属于《关键对话》的章节,两个拆页之间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

【总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从事实出发、消除误会的两种不同沟通方法 “事实陈述法”及“对比法”的步骤和应用,比如学习者想基于事实表达看法,避免招人反感,用“事实陈述法”学习者想化解别人的误会时,用 “对比法”。

【过渡句】

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拆页

【第一个拆页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拆页的现场学习后,学习者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某个话题与他人展开对话时,运用1次“事实陈述法”的3个步骤,先说事实,再说看法,避免直接输出个人看法(也即观点)招致对方的反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关键对话 》 作者:美国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 页码(P123)---本次主题《学会从事实出发》

【R:阅读原文片段】

学会从事实出发。要想成功说出內心的想法而不招致对方的反感, 你应当引导对方了解你的行为模式, 让他们从头至尾地了解你分析问题的思路,且不是从行为结果出发的。你应当以事实为基础, 并告诉他你由此得出的结论,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只有这样做, 当你谈起自己的主观结论时,对方才会充分理解。也就是说,你必须先罗列事实,然后提出看法、同时要注意上你的陈述方式 表明这只是一种你的看法而不是确实的事实。

布莱恩:自从我到这儿工作以来,你每天都要见我两次,对别的同事从来没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你还让我必须先通报思路,然后才开展工作。【陈述事实】

费南多:你想说什么?

布莱恩:虽然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好像不信任我,也许你觉得我无法胜任这个工作,或是会给你造成麻烦,情况是这样吗?【提出可能看法】

费南多:哦,我只是想在你投入大量工作之前提出一些个人建议,没有别的想法,以前跟我合作的那位员工,每次都在快要完成项目时,才发现忽略了其中的关键内容,我只是想小心谨慎一些。

记住,你应当从事实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关注事实是讨论各种敏感问题的基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们已经读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一种沟通的方法,事实陈述法,即在沟通/对话中要以事实为基础提出自己的看法,避免招致对方反感或引起双方争执,然后获取对方的看法。

【意译案例】

人物:夫妻

丈夫:“亲爱的,自从我们结婚以来,你每年都会在我的生日送我礼物为我举办生日PARTY,但是对于结婚纪念日却连礼物都没送过。“【陈述事实】

妻子:“确实是这样“。

丈夫:“我不确定我想的对不对,我认为结婚纪念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我也会特意在这天送你礼物并空出这天来陪你,但我觉得你一点都不重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什么表示都没有,你是觉得结婚纪念日不重要吗?“【提出可能看法】

妻子:“那倒没有,我只是觉得我们的结婚纪念日跟你的生日前后只相差一个月,非常接近,生日PARTY每年都举办得比较隆重,没有必要过不久再搞一次PARTY,那样太折腾了,至于礼物嘛,刚送过生日礼物,又送纪念日礼物,我也很头疼因为实在是不知道送什么好。如果你对这个节日特别在意的话,那我们来商量一下今后该怎么操作。“

【WHY】

在对话中,我们会习惯性的直接讲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这可能 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认为你乱下结论,还可能会导致下一步的争执。而说事实却不会令人反感。“事实陈述法”可以避免直接从看法或观点出发导致双方以激烈的争执或不愉快作为开场白。

【HOW】及细化步骤

我根据今天的拆页拆出了事实陈述法的三个步骤:

1.讲事实:讲出你眼中看到的事实,行为、事件、结果等等…

例如:小王,这个星期有三个不同部门的同事向我反应你拒绝配合他们的工作;

2. 表看法:表明你对这个事实的看法;在这个环节你可以采用比较温和的句式: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觉得你可能 ….

例如: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觉得你可能不太在意与跨部门同事的沟通,或者可能你觉得跨部门协作不重要?

3. 邀回应:邀请对方回应;

例如:“是这样的吗?”或者“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你的想法是?”等等;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难道不以事实为依据,我就不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了吗?当然不是,比如“我喜欢红色”“我讨厌看书”“我不喜欢住在城市”等等一些与自身兴趣爱好高度相关话题可以直接表达看法。

【WHRER】

事实陈述法应用场景比较广泛,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想基于事实有理有据的跟对方交流看法都可以使用。

但这个方法面对强势、不讲事实、或不讲理的人,可能会失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练习环节,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自己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生活、工作中,你与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的沟通对话,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你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导致双方发生争执或谈话不愉快的经历呢?

比如:

1.当你看到孩子的英语期中成绩85分,你问孩子:“你怎么不努力,考的这么差?”导致孩子一整天都不愉快。

2.当你出差一周回来发现一屋子的脏衣服满天飞,于是你找到配偶,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究卫生,脏衣服满天飞。”于是一场争执开始了;

3. 当你和闺蜜约好了周六看电影,你等了半小时闺蜜却临时取消约会,你埋怨闺蜜:“你怎么这样,也不提前说一下?”两人争执了几句,导致大家不开心了好几天,等等诸如此类的经历。

【现场指令】请大家具体回忆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因为什么事自己表达了什么看法?引起了什么不好的结果?

今天人不多,我们就自成一组在大组里分享,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进行分享,1分钟后,我们结束小组分享并邀请1位伙伴来为当众分享一下他的经历。

【小组分享】2分钟

【现场指令】

已经看到大家组内分享的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当众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限时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1分钟

学习者小明:

人物:我和孩子 时间:每个周末,地点:家里 事情:他周末回到家就拿着平板玩,我通常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作业不做,一回家就玩平板。”导致双方的交流不愉快。

【回应或反馈】

感谢小明,通过小明的分享,我们清楚了案例中的时间,地点,和谁,因为什么事,自己表达了什么看法,引起了什么不好的结果,场景分享的比较完整,掌声送给小明!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顾,我们发现,直接输出自己的看法(即观点)非常的容易,但也容易引发双方的不愉快。为了在对话中不招致对方的反感,让沟通顺畅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基于事实出发,先说事实,再说看法。

【现场指令】

刚刚大家都回想到一些因表达个人看法而引起争执或对方不快的场景,那我们来想一想,如果时光倒流假设自己回到当时,或者刚刚的场景再次发生,我们如何运用今天的“事实陈述法”重新与对方进行沟通呢?同时也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方式比你以前使用的方法效果好?

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应对方法,然后进行组内分享,等会儿我会请1位小伙伴来当众分享他是如何应用事实陈述法的。

【现场指令】

好的,时间到。下面我想邀请刚才分享不愉快经历的小伙伴再次进行分享,限时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明:

反思之前的做法:对于孩子玩平板这个问题,以前的着重点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有明显的情绪,再顺带表述了回来就玩平板的事实,造成了双方的情绪对抗。

如果运用事实陈述法,应该先表达玩平板这个事实,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更好一些。

【回应或反馈】

在事实陈述法的运用上可以有一定的改进 ,在讲事实这里我们可以说:”孩子,我连续观察了你几个星期,你每周回到家里都是玩平板。“这是事实,他不会反对。再说看法:”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觉得你可能不太重视写作业这件事。我也不是不让你玩平板,而是应该有一个先后顺序,要先做作业,再玩平板。“接着邀回应,”你认为呢?“这样对方会说出他的看法。

感谢小明的分享,在这一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精细一些,把事实陈述法的三步运用得更好,非常感谢小明,今天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事实陈述法,通过之后的运用,一定会越来越好,非常感谢小明的分享。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过渡句】

以上是今天的第一个拆页“事实陈述法”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今天的第二个拆页“对比法”的学习;

【第二个拆页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被人误解时,运用1次“对比法”的4个步骤化解别人的误会;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关键对话》 作者:美国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 页码(P74-75)---本次主题《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R:阅读原文片段】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们已经读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化解他人误会的方法-对比法,用来挽救或预防对话危机,确保我们说的话不会让对方产生误会。

【WHY】

当别人误解了你,如果不及时消除误会,沟通就无法顺畅进行。

【不这样做的坏处】

1、 常见做法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在面对他人的误解时,会采取沉默应对、随口解释或者大声争吵等方式。

2糟糕后果

这样不仅不能化解误会,还极有可能导致双方人际关系的破裂。

3举个反例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耳所闻的案例:

时间: 6月20日,地点:M总的办公室,人物:生产总监M和下属小A

起因:他们2人正在讨论小A提供的月末人头报表。小A说:“M总,这些数据都是从各个部门主管手里收集来的,我进行了汇总,请您看看有没有错。”当M总听完,他几乎立刻吼了出来:“数据正不正确你自己不审核一遍的吗?你拿着公司的钱是来干什么的?我是来为你查错的吗?你纯粹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小A一听,完了,她感觉M总可能马上就要让她滚蛋了,于是她也吼出来:“你想开除我就开除我吧!”然后哭着跑出了M总的办公室…..

【HOW】细化步骤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基于拆页内容,我细化出了四个步骤:

1、停争执:

在谈话中,当意识到沟通出现问题时(比如双方已经开始争执,或者虽然争执还没开始但一方情绪已经有明显的走坏倾向),告诉自己停下来,不要再继续。

此时可以借打电话、上厕所等动作短暂离开现场,以中止对话,或者沉思片刻,再回到谈话中。

2.消误会:

当恢复谈话以后,需要立即澄清误会消除对方的误解,此时可以用否定句式,如“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是……”等。

举例:“我不是在质疑你的工作态度,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3.表肯定:

表达对对方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此时可以用肯定句式,例如“相反,我认为……””我觉得…“

举例:“相反,我觉得你平时工作都非常认真,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4.讲目的:

说出你的真正目的,让对方理解你的真实意图。此时可以用肯定句式,例如“我希望..””你可以…”“我们能够”等

举例:“这个报告对我很重要,我希望你可以在每个月的1号之前给到我。“

【反例变正例】

学了对比法以后,我们一起回到刚才的案例中,看看小A怎么运用对比法处理这次对话危机。

时间:6月20日,地点:M总的办公室,人物:生产总监M和下属小A

起因:他们2人正在讨论小A提供的月末人头报表。小A说:“M总,这些数据都是从各个部门主管手里收集来的,我进行了汇总,请您看看有没有错。”当M总听完,他几乎立刻吼了出来:“数据正不正确你自己不审核一遍的吗?你拿着公司的钱是来干什么的?我是来为你查错的吗?你纯粹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此时,已经学会对比法的小A阻止了自己想粗暴回应的冲动,假装托腮思考,沉默了一会儿。(停争执)对M总说:“M总,我并没有故意把纠错的工作职责推给你,实际上,数据给到你之前我是经过再三核实过的,但我的确表达有误,导致您产生了误解。消误会)我知道您对产线每个月的人头数据都了如指掌,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表肯定)所以我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在您的指正下快速修订。(讲目的)到此时,M总已经打消了对她的误解,从而心平气和的开始沟通。

【预防异议】

1、 或许有的伙伴会说,对方误会自己了道歉不就好了吗?如果的确是因为自己做错了,那道歉是有必要的,这时候“对比法”可以作为补充手段让对方了解你的真实目的,彻底消融双方的隔阂。但如果对方仅凭自己的想法认为你伤害了他,直接用“对比法”更适合。

2、也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争执是双方的,要是对方不停下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取第一步里面的短暂离开现场的办法来应对了。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以“误会”为前提的所有沟通场合。

但当对方专门找茬、故意抬杠,或失去了“误会”这个前提,这个方法也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之场景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到练习环节,我给到大家一个预设场景,请大家一起来在这个场景中应用今天学到的“对比法”。

人物:1、张经理 2、小王

地点:张经理办公室

场景:

小王是张经理的下属,这个周五下班时,张经理把小王叫到他的办公室,临时对小王说有个紧急工件需要他留下来加班完成,小王说:“张经理,我今天晚上有特别重要的事,不能加班。”

张经理说:“但今天这工件客户要得急,必须在今天做发好出去,也不允许出错,他们两个技术都不如你你加班搞一下。“

小王心里一急,脱口而出:“我都跟你说了我有特别重要的事,你还要安排我加班,部门没人了吗?“

小王一说完,张经理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他指着小王说:“行,你不加就不加,今后也别加,别找我拿加班挣加班费!”。

【A3之小组演练】6分钟

这个场景内容大家清楚了吗?这个场景里的小王已经让张经理产生了误会,认为他不服从工作安排,现在请大家根据以上场景进行组内演练,帮助小王用对比法解除张经理的误会。在这一步有两个要求:

1、回到场景中去帮助小王用对比法(停争执、消误会、表肯定、讲目的)打消张经理对他的误会,我们需要把两人的对话编写出来,请注意:编写对话时,张经理需要简单的回应。

2、角色扮演:之后请每两人一组进行组内演练,一位伙伴来扮演小王,一位扮演张经理。现场模拟演练对比法的使用。

温馨提示:在这个环节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将”对比法”这个技能用出来,不要求大家去想如何真正解决小王和张经理之间的误会。

大家可以在聊天界面进行文字或语音交流,也可以准备一张便笺或白纸和一支笔方便做记录。

给到大家6分钟的演练时间,6分钟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进行现场演练。

大家清楚了吗?

【A3之现场演练】

时间到,现在有请两位小伙伴进行演练,限时4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明扮演小王,静瑶扮演张经理。

小王:刚跟张经理产生了矛盾后,我出去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再回到张经理的办公室找他,【停争执】并对他说:”张经理,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愿意加班,不服从你的安排【消误会】

我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你也有你的难处。【表肯定】但今天晚上我安排了特别重要的事情,非常抱歉,你能不能安排其它的同事来做这件事情?【讲目的】“

张经理:”好吧,小王,那我接下来请小李来做这事儿,你去忙吧。“

【回应反馈】

感谢全体小伙伴的共同努力,我们把剧本的对话全部写出来了,并且非常详细的用到了四个步骤,第一步:停争执环节用打电话来停止争执,第二步:消误会环节,小王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愿意加班,不服从安排。” 第三步:表肯定环节,小王说:”我知道这件事对你很重要,你也有你的难处。“第四步:讲目的环节,小王说:“今天晚上我安排了特别重要的事,非常抱歉,你能不能安排其它同事来做这个事情”。最后打消了张经理的误会,非常不错。再次感谢各位小伙伴的通力合作,我们对话中四个步骤都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信经过这一轮写对话的过程 ,已经充分理解四个步骤应该怎么运用了。对吗?

同时也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活用活演,演的非常好,演出了小王的忐忑,纠结,也演出了张经理的豁达,让我们有很强的画面感。鉴于大家优秀的表现,对话写得非常棒,演得也非常好,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大家,或者送上一波666、鲜花。

【A2分步催化一】

好,相信我们对“对比法”了有进一步的了解了,为了更熟练的应用这个新方法,下面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到两周你会将对比法应用到什么场景呢?例如:

1.有一天晚上,爱人11:00才到家,你问爱人“你今天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导致他/她误以为你在怀疑他/她而回怼你:”怎么,咱家大门还宵禁啊?“;

2.工作中,你向平级同事转达老板的工作安排,他/她却误会你在指使他/她,跟你阴阳怪气的说:“谢谢你啊,这么忙还不忘替老板安排工作!“;

3. 一个休息日,配偶在家烧了一桌菜叫你吃饭,这时你说:“我今天没什么胃口,吃不下”,他马上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回答你:“爱吃不吃,不吃拉倒!”;

【现场指令】

今天人不多,我们仍在一个大组里讨论。温馨提示:这里只需要想到在未来一到两周内,你计划把对比法用在什么场景即可,不需要细化出具体的步骤。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进行组内分享,1分钟以后,我们结束小组分享并邀请1位小伙伴进行当众分享。

【小组分享】1分钟

【现场指令】

已经看到大家组内分享的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邀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应用场景,限时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明:

在未来一到两周,把对比法应用到跟孩子因为旅游安排产生的误会场景。

【回应反馈】

感谢小明的分享,在这里呢他为自己预设了一个对比法的使用场景。

【A2分步催化二】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刚才自己脑海里呈现出来的场景,问问自己,我应该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呢?也就是为刚才的场景添加目标、行动计划,也就是:什么时间期限内(比如:未来一周)运用“对比法”去做什么(比如:应用到与爱人的对话沟通(这里指自己刚才提到的场景)),如何做(比如:把对比法的第一步到第四步都细化出来),以及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比如达到解除对方误会的目的)。

【现场指令】

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可以在聊天区简单的写下关键词,然后,花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一下。

【现场指令】

大家已经分享的差不多了,接下来邀请1位小伙伴进行当众分享。限时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明分享:

一、目标:未来两周,把对比法用在与孩子之间因假期旅话题可能产生的误会的沟通;

二、行动计划:

1、停争执:发生争执后,暂时离开现场;

2、消误会:”我不是不带你出去旅游,我没有这样的想法“

3、表肯定:”相反,我们很乐意带你出去玩,因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也非常的累,。我们都乐意带你出去放松一下。“

4、讲目的:”我希望你先把署假作业先做,之后我们再轻轻松地出去玩。“

三、预期效果:

解除孩子对我不带他出去旅游的误会。

【回应反馈】

谢谢小明的分享,以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划与应用,并且每一个步骤小明都应用出来了,完整的用到了对比法,非常的好。同时也预估 了一下如果用对比法能不能达到一个预期 的效果,非常不错。非常感谢小明的分享,请大家把掌声给到他,或者来一波鲜花,666鼓励一下小明。谢谢大家!

感谢今天所有小伙伴的分享。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了两个沟通方法,事实陈述法““和”“对比法。事实陈述法有三个步骤,分别 是:讲事实、表看法、邀回应。对比法有四个步骤,分别是:停争执、消误会、表肯定、讲目的。

以真诚动人心,以事实促沟通,万般误解,消散在无形中。事实陈述法和对比法,助力我们打造沟通能力,成为沟通高手。

以上就是我今天TF2-4拆书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观察家,感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