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热爱学习的前辈们,大家好。我叫做落语,来自昆明春城分舵。
落下的落,语言的语,从字面上来看,落下语言,就是将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文字,掷地有声。
先来说一下我的三个身份标签:终身学习践行者,阅读深度沉迷者,在职宝妈。不断在阅读的路上蹒跚前行,让自己能够终身阅读,终身学习。
我致力于将阅读到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成为属于我的文字,传播给更多同我一样喜爱阅读喜爱写作的人,同时能够带动更多的人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一个拆书帮萌新,今天由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拆书分享。
【拆书帮介绍】1分30秒
下面我先对拆书法和拆书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拆书”难道是把一本书拆分成若干部分吗?肯定不是的。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的是把书中的内容转化成为我们学习者自己的能力,为我所用。“拆书法”适用于想要提升自我,解决工作生活问题的成人学习当中,用来构建以我们自身需求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拆书法”分为用于学习者自身的便签读书法,以及用于组织学习活动的现场学习法(也叫做RIA现场学习法)。
便签读书法是让我们学习者在阅读致用类书籍的时候,可以从自身出发,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已用,逐步构建知识体系;RIA现场学习法是拆书家们用书中的内容加工成为一场学习会,组织和引导学习者、观众们同样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已用的方法。
“拆书帮”是一个由赵周老师开创的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以各地分舵为基础,由一群使用“拆书法”提升自我、帮助更多人将致用类书籍拆为已用的学习爱好者组成,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同好能够成为拆书家拆为已用。
【过渡句】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本书的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致力于帮助家长学会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缓解所有年龄段孩子与父母间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达成父母和孩子的合作关系。
本次学习的目标是:通过拆书学习,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原文片段】3分钟
下面请大家花三分钟的时间阅读以下原文,请阅读完成之后示意我一下,谢谢。
原文: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P104-106页】
鲍比的故事:
我喜欢和同学放学后在操场上玩。我知道应该5:45回家,但有的时候,我忘了。昨天和前天,我回家晚了。我妈特生气,我不想让我妈再对我大吼大叫。那天我问同学几点了,他告诉我6:15。我马上不玩了,跑回家,向我妈解释:“我真的是问时间了,但已经太晚了,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的。”
第一位家长的反应:
“我已经听够你的借口了!再也不相信你了。这次你要接受惩罚。从下周开始,每天放学就回家,不能出去,也不能看电视。我不在的时候,我会让姐姐看着你。回你自己的房间吧,晚饭已经没了。鲍比会怎么想?
第二位家长的反应:
“哦,亲爱的,你都跑得出汗了。我给你拿块毛巾擦擦,向我保证别再迟到了。”
“你真让我担心,过来洗洗手,晚饭要凉了……哦,要不妈妈给你热一热?”鲍比会怎么想?
第三位家长的反应:
“你说你在尽力往家赶,但我还是不高兴。我不想再看到你那么急急忙忙的。我希望你说好5:45 到家就能做到。”
“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厨房也没剩什么吃的了,你要愿意就自己做个三明治。”鲍比会怎么想?
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鲍比的真正想法。但你可能想知道小组里的家长,在做完练习后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第一位家长的做法太侧重惩罚了。(孩子可能会想:“她真坏。我要报复她。”)第二位家长太好欺负。(孩子可能会想:“我做什么都可以逃脱处罚。”)第三个家长做得“正合适”。她没有惩罚,但又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孩子可能会想:“妈妈真生气了。从现在开始,我最好按时到家,她既然相信我,我不能让她失望……我也不想自己做三明治了。”)
理解了这个练习后,这位妈妈就回到家里,用了第三种方法,果然见效。坚持了三个星期以后,鲍比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位妈妈实在没有招了,当她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讲的时候,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假如所有方法都试过了,问题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出现,怎么办?……除了惩罚,再找不出别的办法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情况就会变得比先前复杂。那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复杂的技巧。家长辅导员、劳务谈判代表、婚姻咨询师已经总结出一套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冲突。这是我在小组里介绍给大家的: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I重述知识点】2分钟
(What)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一书中,作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可以不需要大动干戈,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纠正孩子的行为和思想的同时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可以马上付诸行动。
(Why)实际家庭教育当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想要纠正孩子行为和思想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哪些方法呢?是惩罚,还是讨好他们的息事宁人,或者是说明事实摆明自己的态度和提出要求呢?
有的时候,即使是三种方法都用遍,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会一直反复,成为痼疾的情况。所以复杂的问题就应该用更高明的技巧来解决。
(How)《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孩子说。我们需要跟孩子讨论他对于某件事的感受和他的具体需要。
第二步,我来讲。在明白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之后,表明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步,齐讨论。一同讨论,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用来找到彼此都能够赞同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写下来。一边讨论,一边把比较成熟的想法都写下来。
第五步,定行动。从写下来的方法中,找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并且约定立即付诸行动。
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应该要注意,跟孩子沟通一定要心平气和,简洁明了,还有就是在梳理解决方法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评论心态,就事论事就好。
(Where)这个解决问题的五步骤,其实并不仅仅适用于家庭教育当中,对于劳务谈判、婚姻咨询以及需要双方共同制定明确的行动方案时,都可以用来解决复杂问题和冲突。
【A1结合实际】2分钟
故事:
说到家庭教育中解决问题,我想到了前不久关于我女儿眼镜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女儿生下来眼睛就有散光,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带上了眼镜。但是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打篮球的女生,每天都必须要驰骋在球场上,避免不了发生被球砸中或者与其他同学身体碰撞的事故。
所以眼镜成了我们家的快消品,我不得不经常提醒她在打球之前一定要把眼镜摘下来,也试过惩罚她赔偿重新配眼镜的费用,或者跟她说明如果因为眼镜破损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结果都没有听进去。
反思:
从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法,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和思想,惩罚只会让她一时难受,不停地说道理很多时候都激发了她的逆反心理,在她带着眼镜去打篮球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找到最好的处理方法。
我仅仅是惩罚和说教,没有体会到她迫切想要去打篮球的心情,也没有去核实是否因为脱了眼镜打篮球会看不清楚,当然也没有能够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女儿能够避免运动伤害。所以一开始我的处理是失败的。
【A2具体应用】2分钟
目标:
阅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之后,我计划着将解决复杂问题的五步骤方法用在跟女儿沟通如何避免带着眼镜打篮球这个事情上,计划在周六中午女儿准备去篮球训练前的一个小时进行沟通,这个时间段女儿全身心都在想着要去打篮球了,关于篮球的相关内容沟通起来较为容易接受。按五步骤进行沟通,以达到在我们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提升女儿运动时安全意识的目的。
行动计划:
从上面的故事分享可以看到,在女儿带着眼镜打篮球这件事件上我的失败,所以使用解决复杂问题的五步骤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步,我会引导女儿详细说出打篮球前的感受,比如想要尽快上场,完全没有想到要脱下眼镜,或者眼镜脱下来容易弄丢又会被骂等等,以及女儿想要快速上场但又不想弄丢眼镜的的需求。
第二步,首先需要说出我对于带着眼镜打篮球可能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担忧,其次可以举例说明类似事情已经发生过我很生气,以及我的需求仅仅是在保证运动安全的情况下,快乐运动,这次沟通的主题就是解决戴眼镜带来的运动安全问题。
第三步,我们两个人都说完感受和需求之后,一起讨论解决方法,我的备选方法如下:
陪女儿打一场篮球,观察不带眼镜会不会妨碍在场上的发挥。
给她专门配一副运动眼镜。
提供一个便于携带的眼镜盒等的收纳物品,能够让她顺手将脱下来的眼镜收好。
每次上场前请教练提醒她脱下眼镜。
第四步,一边讨论一边用一张纸把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第五步,选出我们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让女儿从周六当天的篮球训练就开始付诸行动。
【结束语】
各位伙伴们,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先做一个总结,解决问题的五步骤不仅仅可以帮助解决家庭教育当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很多的领域,如果能给各位带来启发,那就马上运用起来吧。
我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