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喜春,我的3个标签是:
1.正在挑战三级的拆书家;
2.喜欢收纳“套路”的逻辑派;
3.非著名故事教练
今天是我TF3-1拆书,预计时长为15~20分钟,为方便后续讨论,我们就近2人一个小组。
【图书介绍】
【事件】去年年底,我带着团队的新人小慧参加一个行业聚会,小慧问我要做什么准备,我说准备好一个自我介绍就好。聚会当天,小慧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自我介绍,学历、经历、爱好、特长应有尽有。下台后他很失落,过来问我:为什么我讲的那么卖力,台下的人都在玩手机?
【提问】大家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根本引不起大家的兴趣。
【影响】自我介绍不仅是陈述个人信息,更是展示个性、秀出能力的大好机会。一个平淡的自我介绍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让我们错失很多机会。
【解决】《故事力》告诉我们:故事比简历、名片更吸引人。想要 让别人认识你、记住你,靠发名片和强行表白,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一个应景的好故事可以。
【设定学习目标】
本次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区分叙述和故事,在做人物介绍、产品介绍、观点阐述时,能运用故事介绍三步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并获得回应。
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完成后请举手示意。
《故事力》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曾经一位全职妈妈创业找融资的时候给著名的投资人徐小平发了一条短信。
第一句:我是北大毕业的。
第二句:现在在开淘宝店,淘宝店的销售额已经3000万了。
第三句:但是我陷入了迷茫,您是一位心灵导师,您能不能开导开导我?
结果,徐老师看到这条短信后3分钟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当天下午他们就约好见面,谈了4个小时后,徐小平就打算投资她了。这位全职妈妈就是电商平台蜜芽的创始人刘楠。经过五轮融资,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有了100亿元的估值。所有这些都源于一个三句话的自我介绍,这个介绍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如果她的这个短信是这么说的:“徐小平老师你好!我叫刘楠,我从北大毕业,创业销售额达到3000万了,想要寻求融资,能见见您吗?”你觉得这么说还会有同样的效果吗?估计徐小平老师看一下就删了。只有“因为”+“所以”就不算一个故事——因为我想融资(目标),所以我想见你(结果),这只能算是一个叙述。那什么是故事呢?在“因为”和“所以”之间加一个“但是”,就变成了故事!
所有伙伴都看完片段了,接下来我来说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AT:
拆页讲的是蜜芽创始人刘楠使用故事介绍法,获得了与投资人会面的机会并最终成功融资。作者讲到了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故事。
叙述是按照因果顺序罗列事实,我要出门办事,因为朋友突然到访,所以我只能先接待他。“因为-所以”结构交代“发生了什么”
故事则是由一系列冲突驱动的事件,我要出门办事,朋友突然到访,我火烧眉毛,但朋友也是迫在眉睫。想到朋友之前对我的支持,我决定先帮他。这解释了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故事和叙述的本质差异,在于有没有这个“但是”,“但是”制造了冲突,无冲突不故事。
为方便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案例1: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
请问这是叙述还是故事?【学习者:叙述】
案例2: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
请问这是?【学习者:故事】
案例3:我和我的夫人坐在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路上开怀畅饮。
请问这是?【学习者:叙述】
案例4:我和我的夫人坐在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马匪打劫了。
请问这是?【学习者:故事】
案例5:早上出门,门口有个小石子儿,还好我眼疾手快跳过去了。
请问这是?【学习者:叙述/故事】
拆书家:听到伙伴有说叙述的,又说故事的。我们来辨析一下。句子虽然有“但是”的意思,但一个小石子儿带来的矛盾、对抗称不上冲突,平淡的小摩擦会让听众觉得无聊,因此案例不是故事。
WHY:
通过以上5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事件平淡的叙述,像白开水一样枯燥无味。而一个有冲突的故事,则能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引发听众的情绪。故事承载的情感价值,能够让听众放下评判标准,去接受一个未知的或曾经不认可的事物。
HOW:
那如何像刘楠那样用故事来做介绍呢?根据拆页案例,我提炼了一个“故事介绍三步法”
第一步,交代背景,向对方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可以是个人身份、产品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让听众快速识别接下来的内容和他有关,并愿意听下去。
案例中“我是北大毕业的”,名校毕业加持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关注和信任。
第二步,制造冲突,利用“但是”来设计一系列冲突,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冲突可以是外部的阻碍,也可以是内心的纠葛。
北大毕业生很多,但北大毕业生怎么去开淘宝店了?这是第一个冲突;一个淘宝店销售额竟然做到了3000万,大家是不是更好奇了;紧接着“我陷入了迷茫”--3000万还迷茫?这是第三个冲突。层层递进,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第三步,请求回应,提一个让对方觉得是举手之劳的小要求。原文中“您是一位心灵导师,您能不能开导开导我”,让投资人可以立即做出反应。假如狮子大开口-“请您投资我吧”,就容易引起对方的戒备,造成沟通失败。
〈反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上周,朋友看到我分享拆书帮活动,发信息给我“喜春,你在做读书会吗?我最近也在读书”。作为分舵的会员长老,我立马来了精神,把什么是拆书法、拆书帮,怎么过三级……给他详细介绍了一遍。朋友说“挺好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例变正例〉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用故事介绍三步法,把我和拆书帮的故事讲给他听。
第一步,交代背景:我参加的组织是拆书帮,一个累计影响百万人的全球组织。
第二步,制造冲突:和读书会细细品味不一样。拆书帮强调的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拆书法虽棒,但新手开始学一定要慎重!!因为拆书真的会上瘾,我学拆书法本来是为了提升阅读速度,节省时间,但开始学习后,每天写作业写到凌晨.现在我开始拆书过级,拆书名额很难抢,为了抢名额我每周都设2个闹钟,但还是百拆不厌。
第三步,请求回应:我说的再多,不如你感受一次,周三我们有现场活动,你来听我拆书吧。
相信他一定有兴趣到现场体验。
WHERE:
故事介绍三步法不仅适用于自我介绍,也适用于:
1. 人物介绍
2. 产品介绍
3. 观点阐述
不适用:
1. 信息要求精确的紧急通知、技术说明或法律条款
2. 讲解敏感或争议性话题
<预防异议>
我们说无冲突不故事,那冲突是不是越极端越好?卖惨有用吗?
卖惨、强行煽情,听众会尴尬。个人故事,商业故事,要想让听众买账,不能人为制造虚假的冲突,而是要去挖掘听众真实的渴望和障碍。唯有真实的冲突,才能引发共鸣。
好的,以上就是我的讲解。现在我们来拆为己用,做一个练习:
请大家设计一个未来需要做介绍的场景。比如:
1. 出席一个重要活动,做自我介绍;
2. 作为活动主持人,介绍一位出场嘉宾;
3. 朋友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你向他推荐一本书/一个方法。
请大家设计一个小剧本,几百字即可,要求有人物、对话、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注意:对话需应用“故事介绍三步法。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剧本,并将摘要写在拆页背面的表格中。五分钟后我会请1位伙伴上台分享。
设计剧本
(5分钟后)时间到,下面我想请王强老师分享一下他的剧本。掌声有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感谢王强老师的精彩分享,也期待下周三伟杰老师的微课堂。
【有力结尾】
无论是为新工作面试,给客户推销产品还是输出自己的影响力,好故事就是金名片,讲好故事,才有机会让他人记住、认同、埋单。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