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Vicky。我的三个标签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家庭教育学习者和推广人;读书会主理人。
接下来的活动会涉及到分组讨论,大家就跟隔壁的伙伴组成两个人的小组。
今天讲的是虽然赢得孩子的四步法,对于现场没有孩子的朋友呢,也可以提前练习,也可以将孩子代入到家人朋友同事的角色,这个方法都是适用的。
现在,先问一下小伙伴们,这样的情况会不会经常出现。你看到你的孩子或者家人朋友同事遇到一些问题,你好心好意给别人建议,但别人不愿意听而且很反感。有没有呢?
(设定学习目标)
通过接下来的学习你们可以学会一个让别人能够好好听你说的方法。
这个拆页来源于《正面管教》这本书。
(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正面管教》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博士,她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这本书告诉家长们传统的惩罚和骄纵的教养方式将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为父母、学校老师提供了一套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的教养方式。
A(优势):正面管教是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出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豆瓣评分目前高居8.8分。这本书风靡全球十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跟其他育儿书籍比较,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工具,也提供了许多真实的案例作为参考,让家长老师学了就可以用,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非常有帮助的育儿书。
B1:在坐的伙伴们,大家回忆一下,孩子犯了错不愿承认错误也不愿为这个错去承担责任,你们是不是经常会用威胁的方式去迫使孩子服从你们的安排。在孩子小的时候安排孩子做一些那个力所能及事,孩子一说累不会干,结果父母都会代办,等孩子长大了,力所能及的事就变成了难以做到的事。
那以上都是骄纵和惩罚的养育方式,一时半会看着是有效的没问题的,但长期以往是无效的而且有可能会养育出无社会责任感没有合作意识的孩子。而《正面管教》带给大家的是不骄纵不惩罚的养育方式,这将会培养出有责任感有良好品格的孩子。
B2:另外开场的时候也提到大家经常会遇到别人不愿意听自己的建议,那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学会跟别人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真正的帮到别人去解决问题。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大家阅读好之后就抬头示意一下我。好的,没有读完的话也没有关系,待会的环节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技能点:WHAT
这是一个教会大家如何做好心理建设与他人建立连接,再助力他人解决问题的沟通工具。
技能点:WHY
【不那么做的坏处】如果是在亲子方面,孩子带来一些问题时父母不采用这四步法而是一味的讲道理给建议,这会让孩子变固执己见不听劝。如果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在他人不愿意的情况下一味的给建议,就会疏远关系。
【这么做的好处】那通过赢得四步法,就可以跟他人建立沟通的桥梁,赢得他人的信任,给予别人尊重,也赢得他人的尊重,愿意与自己一起面对问题积极的去解决问题。
技能点:HOW
第一步:核实感受,表示理解。
将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并跟ta核实。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内心开始接受父母的声音。
第二步:分享故事,表示接纳。
充分接纳孩子的情绪,分享家长的经历同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同样也开始接纳父母。
第三步:坦诚感受,表示信任。
这一步不是必须的,如果前两步已经营造了足够好的沟通氛围,那这一步可以省略。如果气氛还有点紧张,就可以跟孩子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赢得孩子的信任。
第四步:解决问题,表示尊重。
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孩子需要和允许的情况下给一些建议,最终跟孩子达成共识,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过程给了孩子选择和尊重,也让父母赢得了孩子对自己的尊重。
【反例】:我的女儿跟我说起她同桌抄她的作业的问题,让她很烦恼。我就建议她要去找老师申请调座位,她就跟我说:“行了,我会自己看着办的。”
之后再问孩子,孩子也不想跟我说这事了。
【反思】:那通过拆页的方法,我可以这么反转:
第一步:核实感受,表示理解。
我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的同桌这么做让你感受很为难,很生气。是嘛?”
第二步:分享故事,表示接纳。
在前一步孩子可能稍微有点松动了,那我就继续这么说:“宝贝,妈妈也经历过这样的事。记得妈妈高中的时候,我前面桌的同学,考试的时候总会趁着老师不注意,往我试卷上瞄一眼。我用眼神警告他,并且捂住卷子,他依然还是回头瞄。我当时很生气。”
第三步:坦诚感受,表示信任。
我会跟孩子说:“感谢你跟我说这事,我感觉到被信任了,我很开心,但看到你这么为难的样子,妈妈也感觉有点难受。”此刻,我已经赢得了孩子的信任。
第四步:解决问题,表示尊重。
我可以问孩子:“你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妈妈非常感兴趣。”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大概率都是会同意的,如果她说没有思路,那我就会问:“那你愿意邀请你的妈妈一起跟你探讨吗?”在这里我的女儿获得了尊重,她大概率都会同意的。此刻我就可以将我的建议传达给她,至于接不接受,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技能点:WHERE
【适用边界】
当你面对孩子、家人或者其他人有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四步法去与他人沟通。
【不适用边界】
但是在个人也带着情绪,他人也不愿沟通的情况下,不适合立即使用这个方法。
技能点:A1.(显像提问,激活学习者的经验。)
【显象提问】: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一两个月,你和你孩子家人朋友同事有没有经历这种不愉快的场景呢?对方出现了问题,你跟对方建议,说教,结果是失败的的,这样的案例回忆一下。
比如,某天孩子突然想去游泳不想上英语辅导班,你跟孩子建议英语要去上,不然断了一节,后面的内容就跟不上了。结果孩子非常不开心的去上课,几天都不想跟你说话。
比如,你的同事中午跟你吃饭的时候,悄悄的跟你说想换工作。你就建议ta要考虑清楚,现在大环境不好,不好找到像现在这样稳定的工作。结果ta再也没跟你一块吃过午餐了
比如,你的朋友跟你说要跟男朋友分手,你跟她建议千万不要冲动,看两人好不容易在一起要珍惜这份缘分。结果闺蜜变几个星期不接你电话,只发了个信息说很忙没时间聊。
【学习者案例讨论】:类似这样不欢而散的经历,找出一个来跟你的伙伴讨论一下。(2分钟)
【学习者案例分享】:现在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故事。(1分钟)
现场案例:雅风老师分享:
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在玩绿豆、红豆、黑豆,把各种豆子掺杂在一起,超市工作人员来制止,孩子不乐意,妈妈也警告孩子不可再玩,孩子依然在玩。最后妈妈直接拉着哭闹的孩子离开了超市。
技能点:A1+(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行动步骤,反思类似情况更好的做法)
【显象提问】:好的,感谢大家的分享。刚刚大家都看到直接给建议,确实会影响两人的关系,那再回顾一下赢得四步法:
第一步:核实感受,表示理解。
第二步:分享故事,表示接纳。
第三步:坦诚感受,表示信任。
第四步:解决问题,表示尊重。
相信大家都已经对四步法有点了解,那我们就用起来。现在时光倒流,回到你的孩子或者是朋友同事出现问题的那个场景,你很想给建议,但你学会了用“赢得四步法”,你会怎么用这四步法跟他们谈?
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之后再邀请一位小伙伴上来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讨论2-3分钟】: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那还是邀请。。。上台来分享自己的反转。
【学习者案例分享2-3分钟】:分享。感谢。。。的分享。
现场案例:雅风老师分享:
第一步:核实感受,表示理解。
问孩子不能玩是不是感觉很不开心,被工作人员叔叔说了感觉是不是有点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