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贵阳黔灵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我是今天的领拆人一级拆书家梁林柯,在拆书帮,大家也可以叫我“凡心”,以平凡之心或者凡事用心,自己所期望的目的地都可以到达。
我给我的三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注册岩土师、专注度不够的终身学习者。
【分组】因为今天到场的伙伴比较少,大家就自成一组进行学习和讨论吧。谢谢!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拆解这本书《刻意练习》。
【F】《刻意练习》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和作家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合著。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有目的的练习来提升个人技能,并且提出了“刻意练习”这一概念,挑战了广为流传的“一万小时理论”。
【A】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就横扫豆瓣和各大图书好评榜,受到了樊登老师、拆书帮伙伴们的强烈推荐,书中采用了很多真实案例,都来自于行业的专家级人物,从中提炼出了普遍适用的练习原则,充分说明了刻意练习的方法行之有效。
【B】
B1:它能教会您如何精心设计和执行有效的练习计划,通过有目的和有策略的练习,每个人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达到新的高度。
并且本书鼓励终身学习,强调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有机会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表现。
B2:今天学习的第一个片段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寻找和评估潜在的导师,使得他们能够满足你刻意练习的学习需求并帮助你实现目标。第二个片段能够帮助你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目的的刻意练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两个片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过渡语】接下来,
下面请用1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这个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有些长,大家可以重点看下我标注出来的内容。
【R阅读原文】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番反复,但你可以采用几个办法来增大成功找到好导师的概率。首先,尽管好导师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但他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一般来讲,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初学者,那么,只要导师具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对你来说都可以,但如果你已经训练了好几年,那你需要找一位更能干的导师。
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的角色,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教别人。他们本身能够做出杰出业绩,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其他人怎样追求卓越。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有可能的话,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他们对那位导师的体验,也与你自己从那位导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找一些年龄和相关的经验与你相当的学生。有的导师可能非常适合教孩子和青少年,但对怎样帮助成人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理解也不够透彻。
衡量导师的声誉时,要牢记主观判断的不足。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那些不足,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映了导师有着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手下学习多么愉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高效。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特别重要的是查询意向中的导师在训练方面的情况。无论你每星期跟导师上多少堂课,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训练,完成导师布置给你的练习。你希望导师尽可能多地在上课期间指导你,不仅教你如何练习,而且告诉你应当注意哪些特定的方面、你犯了哪些错误、怎样识别卓越的表现。要记住: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还有30秒,看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why】
通常大家找导师的时候可能会询问身边的朋友,听朋友推荐的会比较多,或者就在网络上查询到某一个机构好像评分还不错,就去咨询报名上课了。
那么这样做会有那些问题呢?就是会比较盲目,每个人的水平和学习条件是不一样的,这个导师可能会适合朋友,但不一定适合你,或许后面导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你的要求,还会和朋友产生嫌隙,或者和机构发生扯皮。
【反例】就如我第一个古筝老师,当初是给孩子报的名,后面想着自己也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学,结果一个擅长给孩子上课的老师,真不合适给我这么个成年人上,十多节课过去了,感觉我是时间也花费了,学习的效率真的不怎么样。
【what】
接下来我们学习的“需评收择,寻师四步法”这四个步骤就概括了寻找导师的关键流程,可以帮助你筛选并确定最适合你需求的导师,避免盲目寻师带来的负面效果。
【how】(细化步骤)
那么要如何做,我们才能找到更合适我们的导师呢?
第一步、个人需求:首先明确自己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去对应分析自己要找的导师类型和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能需要找一位可以引领你入门的导师,可如果你是为了突破自己的某些卡点,就得寻找更加有训练经验的导师。
第二步、评估资质:明确自己意向的这个学校或者这个导师,是否具有相关的培训资质,导师在这一行领域里是否获得过相应的荣誉以及成就,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一步可以在学校里进行查询,或者和导师直接交流获得相关信息。
第三步、收集反馈:
1、与导师的现有学生交流,最好是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导师的评价和自我学习进步的情况,
2、对于学习上障碍的克服,导师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排除掉一些主观因素,如声音、形象,以客观的信息来衡量导师技能。
第四步、选择导师:经过上面三步筛选之后,可以让导师试一下课,最终选择一位能够提供有效训练、及时反馈,并能促进你的技能成长和自我改进的导师。
【预防异议】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样找导师很麻烦,自己也不是非要学的太专业,近点、凭感觉找的导师也是导师,肯定比我好,不管多少都能学到东西。
可是当我们真的已经决定去学或者去提高某项技能或能力时,我们是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的,一个更合适的导师,能让你在付出同样的时间和金钱的时候提高你的效率,不会打水漂,所以前期找导师这一步真的非常关键。
【where】当你想系统的学习某项技能,或者自学某项技能进展不大,需要突破瓶颈的时候,你就需要根据刚刚的“需评收择”来需要合适的导师。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某项技能,那就没有必要花这些时间和金钱寻找导师了。
【反例变正例】学习了拆页的方法后,我在学习羽毛球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的找到了合适我的教练。
首先我明确我自己属于初级阶段,需要找能系统教学的,教授成年人的导师。
然后我与意向的导师进行了初步交流,评估了意向导师的过往成绩,以及授课经验。
在他上课时,我与旁边休息的与我差不多的同学们沟通,听取了他们的反馈。
最后我试了一堂课,这位导师在我训练时,能准确看出我的不足,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建议,于是我最终选择到了合适的导师帮助我学习羽毛球。
【提问设计】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
你最近一次寻找导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是因为什么去寻找的导师?例如学习游泳、健身,或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或者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当时你是怎么寻找导师的?请小伙伴们花一分钟,在小组内分享或者写在便签上。4分钟之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进行分享。
那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朵儿:我分享我自己的一个经历。我去年学游泳的时候吧。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要会游泳,然后去锻炼一下身体就行。
就是目标比较明确,后面我就看了一家我经常去的那个健身房,那个健身房的游泳教练有好几个。我看到有一个他教小孩子我发现教得还不错,于是和他聊了一下价格,他说我们可以试课,那我就试了一下课,一试课,觉得教的还挺蛮细致的嘛,也很有耐心。然后我就把他给报了。
我:然后呢,学得怎么样?
朵儿:最终是学会游泳了。
朵儿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自己寻找游泳教练的情况,她运气比较好,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教练也学会了游泳。那么有没有小伙伴来分享一个自己曾经寻找导师失败的案例呢?
朵儿:我再分享一个失败的案例吧,我家小朋友当时上那个乐高,找乐高老师的时候,就找过好几个机构上课。
就有一次那个地方,他上着上着,他说他不上了。
我因为当时我看到他的价格合适嘛,就直接去了,后面上着上着就不喜欢。
我问他为啥什么?他说觉得不喜欢,我就不喜欢,我不想去了。后面这个算是比较失败的一次吧,也算是找了一个失败的导师是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我想大家已经知道寻师四步法了,
如果让你再回到之前的场景,你会怎样采用这个方法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呢?
朵儿:如果再这样的话,我会根据小孩子想让他往编程的方面走嘛。然后就是定一个目标,让他喜欢上这个编程。
那么我可能首先找一个他喜欢的老师,找这个老师的过程中,我可能会问一问身边的朋友或者去这个机构了解。问问我们身边的朋友啊。通过他们去反馈那一些机构还不错,有某个这样的老师。那么我就可能会带他去了解一下这个机构,以后还可以去试一下课。上完课了,就看这孩子觉得他也喜欢这个老师,我也喜欢这个项目,那我就可能会在那边报一个小课一样的形式,让他先去上一下。
总之不能说盲目,要先去评估一下,然后再就是跟身边的朋友啊,或者说是那个老师身边的同学身上先去收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然后再给自己的小朋友筛选一下,接着就是试个课,让小朋友再确定一下到底这个导师合不合适。
我:是的,好,谢谢我们朵儿的分享。嗯,他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我们寻师四步法。还有其他小伙伴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好的,谢谢朵儿的分享。那我们大家一起来为他鼓个掌吧。
那以后我们再有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寻师四步法来寻找合适的导师了,就是在自己或者是自己小朋友寻找导师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通过对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过寻师四步法,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合适我们的导师,满足你刻意练习的学习需求并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可是如果因为各方面原因,比如时间、金钱等条件制约我们,那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合理的练习方式,帮助我们提高技能。
现在我们来分享今天的第二个拆页,
前后两个拆页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通过学习“有目的的刻意练习”,采用不断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景或者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出自我训练计划。
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拆页二,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另一位教授从事非母语英语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他向我讲起过他的一位学生的故事。那位学生为了学习英语,来到商场里,拉住许多顾客,每次都问同一个问题。以这种方式,她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听到顾客们相差无几的回答,而那种重复,使得她更容易听懂说母语的人们以正常速度讲出的单词。如果她每次问的问题不同,也许她对英语的理解几乎没什么进步,甚至完全没有进步。另一些学生也在努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他们找来一些带字幕的相同的英文电影,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在观看的时候把字幕遮住,努力去理解片中人物所说的话。为了检验他们的理解,看了许多遍之后,他们再把字幕显示出来。通过一再倾听同一些对话,他们理解英语的能力比起简单地观看许多不同的电影来练习,得到了更快的提高。
请注意,这些学生并不只是一遍遍地做同一件事情:他们每次都关注了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并且进行纠正。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毫无目的地一遍一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好办法;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还有30秒,看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what】这个片段讲述了一些学习英语的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即使在没有专业导师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反馈来实现自己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why】通常大家在自己设定学习或者训练计划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如何安排时间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却没能注意到学习的反馈及深度,并且也容易忽略学习后到底实践能力如何?可能大家也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了很多,但结果总是眼睛和大脑会了,嘴巴却说不出,手脚也不会用。
不那么做的坏处,就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效果差,错误的方法会使得学习成效不明显还会导致自信心受挫,影响我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意译案例】
我知道很多人在学习演讲时,最开始都是一个不太敢表达的人,为此总是很自卑,后来为了学习演讲,就开始尝试经常参加社群活动,只要有机会能上台发言,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台去表达。以这种方式他就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去理解怎么克服紧张,怎么把话说清楚,也就是这种重复,使得她们更容易抓住台下人想听的内容。如果他们认为只要有一次能表达清楚就达到目的,或者只需要进行少量练习就行,那么其实他们的演讲水平实际进步并不大。
就是这样不断重复,即使是重复讲同样的内容,也能在不断的进步中找到不同的状态。另一些想要学习演讲的人也在努力提高的水平,他们找来自己的亲朋好友,每天对着朋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演讲,从最开始拿着讲稿,到后来记住词,训练自己的肢体动作。为了检验能力,通过给不同的人演讲了许多遍之后,练习很多次以后,演讲越来越优秀。还有的人会下载很多优秀人的演讲视频学习,从模仿对方开始一遍一遍,做到同步演讲的状态,得到了更快的提高。
【预防异议】
或许有小伙伴会说,这样重复训练,不就是一万小时理论吗?一直刷题,或者一直重复做某件事,等到了某个点,你就会了。
但这个方法与一万小时理论是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是需要带有目的刻意去训练,并且注重反馈、识别错误并及时进行调整,它可以帮助你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技能的提升。
【how】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按照下面四个步骤去做。
1. 设定目标: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在什么时间段内达到什么阶段,或做到什么程度。
2. 重复练习:确定练习的内容或者方式,有目的多次进行同一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并对每次练习进行记录。
3. 识别并纠正错误:在练习过程中识别错误,并进行纠正。
4. 持续改进和调整:根据练习结果不断调整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自己能够识别重复训练下自己的错误,并可以及时进行纠正的技能学习。如果自己不具体这样的能力,像学习二胡,你压根听不清自己的音准,那这个方法就不适用。
【场景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四步法,即:设定目标、重复练习、识别并纠正错误、持续改进和调整。
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加以应用,我们来做一个场景的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小明是一位热爱摄影的大学生,他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提升摄影技能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摄影比赛,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获得认可,并为将来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打下基础。
小明决定专注于人像摄影,他需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提升自己在光线控制、构图和后期处理方面的能力。
假如你是小明,你将如何运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四步法,即:设定目标、重复练习、识别并纠正错误、持续改进和调整。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训练计划呢?
【小组讨论】
大家清楚练习的内容了吗?现在,请大家用8分钟时间,按照开场的分组,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方法,然后写在便签上。
随后我们邀请一个小组内的代表来阐述一下他们的内容。
时间到了,下面哪位小组代表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内容呢?有请继承兄。
周继承:第一件事情因为我本身是个小白是吧?我想做这个事情,首先要学知识,学知识的话,我们要通过现在的网络发达。一个是新媒体,对吧?第二个是书籍,还有现在的很多这种类似于社群是吧?我们通过这么一个方式去学到这些知识。第二步,学完这些知识之后,那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一个提升计划。因为你刚才说的两个月,那我要定一个目标,比如说我每天读一篇这个摄影的文章,或者说每天拍一张照片,这个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一个提升计划和一个目标。第三个就是实践,因为你所有的目标如果不实践,就等于零了。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呢,肯定我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就是说有好的或者不好的。第四个就进行一个反思,反思之后,我们又回到一个定计划的那个过程里,它是一个循环。现在我反思了,有问题,我又开始调整计划,我又去实施,实施过程中,我又反思了,所以在这个过程里,两个月达成目标。
是的是的,大概就这样子,感谢我们继承的分享。这个片段就是对我们重复识别我们的问题,然后纠正,然后再重复一个学习的过程。
他分享的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小伙伴有分享的?
好吧,那我们就谢谢我们继承兄的分享,大家来鼓掌,感谢一下我们小伙伴。
通过我们刚刚小伙伴的分享,他帮顺利地帮助小明制定了合适他的训练计划。希望大家以后呢可以多多运用,也可以把自己的。
这一技能传授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们,通过前面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怎么运用有目的的刻意练习的四步法。
现在请我们来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你最有可能去学习或者提高自己的那一项技能呢?
比如游泳、做饭、写作、演讲,或者拆书?
请小伙伴们先思考一下,然后简单做一个分享。
继承:我想提升游泳技能,应该是潜水技能,成为一名救生员。
我:如果说我的话,我可能是现在需要提到真的技能就是“拆书”。
朵儿:我要提升一个啥,我想对人脸和人名的记忆力,我是真的就是这个人从我面前过三遍,我都不一定记得住。
好的,感谢大家的分享,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运用“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四步法,即:设定目标、重复练习、识别并纠正错误、持续改进和调整,来帮助我们学习或者提升技能呢?
现在就请小伙伴们根据大家自己想进行的目标内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其写在便签上,稍后我们来进行分享,时间5分钟。
继承:这个救生员可能就需要专业的机构去学习,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但我们可不可以用刚刚这种方法来进行提升呢?就是刻意练习。其实我可以经过很多次反复训练,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就下潜五米、十米到、逐渐增加下潜深度,并反思过程、调整方法。他就是刻意练习的一个过程。
朵儿:我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一天就记人就记50%就够了。我能记住50%,我觉得我就很牛了。50%具体的是,比如说今天我在工作单位中,有接触非常多的顾客,我要能记得50%的人名。也不是说一直长期记,第二天我依然能把他的脸和名字对应起来就算是达到目标。
那我要怎么练习呢?我要找一个方法,首先我要先链接这个人的名字和这个脸跟他对应起来。我曾经学过一个方法,就是那个什么象形记忆,比如说把姓周和一碗粥连接在一起,然后把他的脸和这个连接在一起,但是我怎么才把它连接了起来,需要刻意的练习。
接下来,我就先用这个方法,不断的去尝试,找到他面部骨骼的突出点,或者是一个一个特征点。把这些特征点链接记忆,然后回头再反思发现哪里没有连接的住。然后再重新改进了再来,调整,再来,按照四步法进行刻意练习。
刚刚我们朵儿设计的内容很具体哈,就是为了提高他对客户人脸和名字的对应。采用刻意目的的练习,可能性也很高。
朵儿对应的片段中这种不停地反馈纠正,规划了一些具体的步骤,这一点非常的赞哈,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今天我们的两个拆页的内容全部结束。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当我们需要学习或者提高某项技能的时候,第一个片段让我们通过学习寻师四步法,帮助自己在需要导师指导提高技能的时候,找到适合你的导师
第二个片段则是通过学习“有目的的刻意练习”,采用不断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景或者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出自我训练计划。
两个片段是并列关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运用。希望在座的小伙伴听完今天的拆页后能有所启发,今后能够运用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你所在领域的大咖。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