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演讲的力量》 所属活动: 2024年6月8日 242次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类比的应用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梁小飞,在西安工作生活。我身上有三个标签,分别是造价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和终身学习者,这三个标签我最喜欢的是学习者。学习让我把孩子从网吧送到了一本院校,让我从建筑行业转入心理咨询行业。如果大家以后想买房卖房、需要心理疏导都可以找我,我会尽我所能。我期待在这个团体中大家能相互鼓励与支持,结伴学习,一起前行。

拆书和拆书邦是什么〜2分钟:

拆书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是以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为目标的。

拆书法分为个人便签读书法和组织现场拆书学习法。个人便签学习法是把书中的片段R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成I便签,再关联自己以前的相关经历和经验形成A1便签,同时把原文片段中的知识技能写成计划和行动,应用起来就是A2便签。A3便签就是带动并教会现场人员,应用原文片段中的知识技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提升个人能力。个人便签学习法如同参加了一场同主题的培训。组织现场拆书法如同拿了一本书组织加工了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并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一群以拆书为目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团体,是个非营利组织,各地建立了分舵,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片段 《演讲的力量》推荐序 电子版P6〜P7 类比的应用

有效沟通是指一方能让另一方轻松弄明白他原来并不明白的东西。也就是说,双方互相说的和听的,若原本就是各自都了解的东西,那真的谈不上是有效沟通,那只不过是基本交流。双方各自拿出自己懂的,对方也懂的东西,各自展示,又由于自己懂的对方也懂,对方懂的自己也懂,然后就很开心,因为即便是基本交流能够成功达成已经是小概率事件了,所以恨不得喝酒庆祝。

如果你有本事通过语言文字,让对方能理解他原本不懂的东西,那才算厉害,因为这才算是完成有效沟通。这也是为什么在众多的语言修辞方式中,我个人特别偏爱类比的根本原因。类比的使用机理是这样的:

为了让对方明白他现在不明白的X,找一个他原本就熟悉的A;然后告诉他在某方面来看,X就约等于A;再把A与X相像的地方讲清楚;最后X的那一方面就不言自明了……往往,在告诉对方X在哪方面很像A的那一瞬间,由于A确实是对方真正了解的东西,于是对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好的类比,精准的类比,本质作用就是在已知与未知的鸿沟之上搭建一座虚拟的桥,帮助思考完成穿越。很多时候,类比甚至可能是唯一完成搭桥的方式。

演讲是在分享知识、技能和思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可分享。每个人演讲风格不同,做自己就好。演讲切记不索取,不漫谈,与听众链接,启迪听众。启迪是对听众真诚、勇气、无私奉献以及真正智慧的领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

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我把要拆的内容打印出来了,现在发给大家。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打个OK的手势。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接下来我开始分享这个片段我拆解的三张便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I便签:

Why:伙伴们, 你们是否常常为把晦涩难懂的事物说不明白,苦恼呢?你们是否常常感到跟不同频的人沟通吃力呢?你们是否想说话有趣呢?类比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把说者和听者链接了起来,让双方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更高效,通俗易懂,有趣好玩。

What:类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能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说者能表达清楚所要阐述的事物,听者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事物。

How:类比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想说明白X,就找到对方熟悉的,跟X相似的A;

第二步: 告诉对方,X在某方面等于A;

第三步:说出X与A相似的地方;

比如,要给一个医生讲明白他家的车修理费用高是因为发动机不工作了,需要换发动机,发动机是车零部件里最贵的。发动机对车的重要性如同心脏对人的重要性,它们的功能相似,都是为了提供动力和维持生命活动。用医生熟知的知识去类比,医生自然会瞬间明白其中的道理。

Where:老师可以用类比解释复杂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产品宣传的时候可以运用类比突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但类比过于简化,它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观点的,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不够精确,忽视差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

A1便签:

我是做工程预算的,有一项工作是负责合同的编制、修改和会签。记得2020年有一段时间公司为了加强管理,让行政人事部经理也参与合同的审核。他刚开始审核合同的时候特别认真,会把合同中他读不顺溜的词句给修改了。记得有一次他改的是 “施工流水段“、”涂布“和”工完场清”这三个词, 我当时看了非常不舒服,心想:你就负责审核合同的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期啥的就行了。你对技术又不懂,乱改,把意思都改错了。我强忍着怒气,对他说:这些词都是专业属语,不能改,改了意思就变了。我说完,他脸上的肌肉明显收紧了,有些尴尬和不自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悦。说,我以为你把他写错了。

现在想想,我当时没有考虑到行外人读专业属语时的吃力,只顾着自己生气,说话太直接,让对方很没面子,激起了对方的情绪。如果当时我意识到专业属语晦涩难懂,我就能理解他了,就不会有情绪了。如果我平时说话多注意怎样说他人能听懂,能接受,会使用类比等修辞手法,就不会出现那样彼此都尴尬的情况了。如果再告诉他,合同中的哪些部分是工程部把关的,哪些部分是合同预算部把关的,哪些是法务部把关的。大家分工合作,把重点都放在自己熟悉的部分,不用操多余心的心,合同的会签也会快一些。

A2便签: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给不同认知的人之间搭一座桥。我跟老公的生活经历不同,经验和价值观方面差异更大。所以我决定跟老公沟通时用用类比,把话说的让他能听懂。

他是做建筑的,一心只顾工作,对生活中的常识不敏感,不清楚。我准备在6月份,用半个月的时间把生活中的常识用类比的方式给他说清楚。6月10日和6月11日用两天的时间把生活中沟通出现的一些事情X罗列出来,6月12日和6月13日找出生活常识中的X和建筑中的A相似的地方,并试着说出来。从6月14日起跟他沟通时就用类比法,用完后问问他我讲清楚了吗,他听懂了吗,如果听懂了给我简述一遍。当然每天只能这样沟通一次,多了可能会激起他的不满。6月20日跟他谈谈,我这样的表达他是不是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有,他希望我怎么调整。然后根据他的反馈及时做些调整。

这样天天用类比法沟通坚持到6月25日截止,6月25日晚上再跟他沟通一次,问问他我这样的沟通他能接受吗,如果接受,我以后就经常用,如果不接受,我就寻找另外的沟通方式。估计用类比法沟通半个月后,我心中就能种下用户思维的种子,在与人沟通时心里会想着我怎样表达他人能听懂。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的这个片段讲的是一种类比的修辞手法,它能给不同认知的人之间搭一座桥,让听者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理解说者要表达的意思,顺畅而高效,沟通无障碍。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伙伴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