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4第18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解决生活中两种未来的冲突

开场:

各位好!我是 汤玉伟

商汤的汤,3500年前商朝开国那位,

玉,纯粹,善良,

伟,勇敢,坚强。

我的三个标签

1,线下媒体sales

2, 终生学习践行者。

3,拆书帮萌新拆书家.

有幸遇见拆书法,加入拆书帮,那就做个纯粹,勇往直前的人,学好拆书法,慢慢做到助人达己。

拆书法,由赵周老师开创的一种读书方法,主张知行合一、拆为己用,旨在将知识转换为能力。

拆书法是一种成人学习的方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再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的核心在于将阅读到的知识拆解并转化为个人能力。

拆书法主要针对致用类图书,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具体技能或方法论的书籍,把书中的方法内化为提升自己能力的养分。

RIA便签法

R=Read  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1,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2,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

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目前,拆书帮在全球共有58家正式分舵,定期举办拆书活动。

拆书帮使命

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拆书帮愿景

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拆书帮价值观

陪伴赋能 拆为己用 反求诸己 持续精进 共同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书拆页 P14-15.  片段来源:《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一方面,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另一方面,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等等。

可能有人会说,电影删了还可以再下,网线剪了可以再接,手机换了可以再换,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因为虽然可能会出现反复,但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替代性行为变得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减小,这便增加了当事人转而去做实验、看论文的可能性。

除了拖延症这个大难题之外,其他许多事情也反映了两种未来视角的冲突。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等,莫不如此。因为从长期来看,获得出众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护地球环境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置疑,但是将它们放到较近的时间范围里考量,人们又会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或满足一时的欲望而偏离这些长期目标。即便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样简单又很有意义的事,人们都可能为了偷一点懒而不积极配合,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又比如在学习时,独立钻研一道难题虽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整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也会很大,如果早早放弃、转而从师长那里直接获取答案,自己反倒失去了充分锻炼的机会。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贪图一时方便,选择了后一种方式。这也提醒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近期未来视角下的“抄近路”心态,正面迎接挑战。

所以,要想处理好“远未来”和“近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让远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添加更多的细节,以增加实施的可能;

2.在近未来降低接触便利选择的可能性,并选择不断接受必要的挑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你是否苦恼于立了目标,却无法持久执行,在“立长志”和“常立志”之间徘徊。

我们每个人都想以更高效和有目的性的方式来规划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苦于没有实用和可执行的方法。

What:《精进》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一种方法,教我们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精进》一书中采铜老师给出了“远未来”和“近未来”的概念,这是我们在规划未来时两种不同的时间视角。

“近未来”未来一周、一个月、一年以内的目标计划及具体操作,帮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

“远未来”三年、五年、十年,长期的愿景和目标,宏观计划。

Why:“远未来”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南针,让我们方向明确,不会迷失在当下的鸡毛蒜皮中,常常提醒自己,我们还有梦。“近未来”更关注的是我们当下可以完成的任务,明天的、下周的,下个月可以完成的事项。这些都是我们“远未来”的基础,远近目标契合,避免空想而不实践。

协调的“远未来”和“近未来”能让我们坚定、踏实的稳步走向我们的梦。

How:怎么来实现“远未来”和“近未来”的协调呢?

1,具化远景:确定一个远未来的目标,具象化、可实施。如:三年考完CPA。

2,制定策略:将远未来的目标,拆解成一系列短期任务(分解到年目标,再到季度、月度),用来支持远未来的实现。如:过CPA需要没年过两门,细化到哪两门科目。

3,做好奖惩:为了克服惰性,可以设置一些机制来增加对即时满足的抵抗。如:公开承诺,设立奖惩机制,使得放弃或者拖延的成本变高。

4,保持灵活: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回顾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保持灵活性,对不可预见的挑战做出适应,同时保持对远期目标的坚定追求。

难点,在短期目标执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干扰项,让我们出现偏离。

歧义点:

目标优先级的界定:区分好哪些是真正重要的远未来远期目标,哪些是受外界影响或短暂欲望驱动的近期需求。

自我设限,个人过分专注某一特定路径和方法而限制自身发挥,困难在于识别并突破自我设限。

Where:

适用场景:

1,职场中:远未来个人的职业规划,设定一个理想的未来状态,并设定清晰的里程碑;近未来,项目管理的具体操作,每一个成功的项目执行推动者个人成长,靠近个人的远未来目标。

2,生活上,远未来视角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审视生活,近未来培养新习惯改变旧习惯,确保我们的日常行动与长远愿景相一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讲一个我自身的实例。

2018年4月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有互联网基因的线下视频媒体公司后,一年内,体重直线上升了30斤,直接突破160斤。究其原因就是熬夜、夜宵、压力肥。近两年体检发现有脂肪肝,而且同事和朋友都反馈,大了一大圈。于是22年初决定减肥,参加了一个每周跑一次的微马社群,办了一年的健身卡,饮食方面也仔细学习规划。但是一直到今年初,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减肥失败。

用本书的两个视角的方法来回看,首先远期的目标就是一个模糊不具体的,没有具化,也没有细化步骤,在近未来的执行中,跑步的计划执行了三个月最后时间原因停止了,健身房更是去的频率很低。

大部人都有个西藏梦,我也想自驾318,体验蓝天白云,高山湖泊。

1,具化目标:一家三口三年内,自驾318到拉萨。

2,制定策略:

a,锻炼身体,让自己能走完全程。

b,每周花半天,三个月时间研究好路线,通行方式,路线,备用物资,消费预期。

c,根据消费预期分两年,每个月存好出行费用。

d,协调好全家的时间,选定出行时间点,全家出动。

3、做好奖惩:除了孩子教育支出,其他都为出现基金让步。

4,保持灵活:遇特殊情况,即时调整短期任务,过后即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