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及分组】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第四位拆书代领人--董国平。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
1、15年企业培训从业者。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企业培训解决方案及培训师资相关资源,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和我链接;
2、成长中的妈妈。我是一位十周岁女孩的妈妈,目前在践行和女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亲子方面的话题;
3、健康生活践行者。目前在参加100天美好生活践行营,给自己的定的身份标签是健康生活践行者,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20分钟以上;晚上23:00前睡觉,每天睡眠不少于7小时;健康饮食。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践行。
前面已经分过组了,我们就继续沿用刚才的分组,这边是第1组,那边是第2组。
【用FAB法介绍图书】
今天我带领大家拆解的片段是来自《沟通的方法》这本书。
1、Feature--特征:《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脱不花,是得到的CEO,罗振宇的合作人。没有上过大学,19岁开始创业,凭着自己沟通的方法,得到很多贵人的相助。作者把自己的沟通方法总结在18个高频沟通场景中。
2、Advantage--优势:这本书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到读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得到很多商业大佬的推荐,比如商业顾问刘润,投资人徐小平等。
3、Benefit--利益:让自己在职场中快速脱颖而出,相信是很多人所期待的。那职场中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定是我们所不能缺少的武器。这本书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到大家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法。比如,作为新人,如何快速破冰,给大家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如何让别人更好的支持我们?作为管理者,如何快速地教会下属更好地做事?如何成为鼓舞人心的高手?在你不方便协助对方时,如何在说“不”的同时依然受欢迎?等等,这本书里都有清晰的沟通方法供你参考。
【过渡句】
今天我们要拆解的片段是《沟通的方法》这本书中“批评”场景的中“如何接受批评”的内容,P182-184。
今天我们学习的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掌握接受批评的方法,把批评转为一次和领导深度谈话的机会,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职场机会。
【阅读拆页】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
好,我看大部分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上个台阶:如何接受批评
前面我们介绍了如何批评一个人,现在把情况倒转一下:如果你被领导批评了,应该怎么办呢?
绝大部分领导发起的批评,可能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的心情非常沮丧,但这个时候,你其实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不要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的情绪。这会让领导觉得这个下属扛不住事,情绪不稳定,以后可就不敢对你委以重任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适当地暴露下软弱能获得同情,但我不建议这么做。即便有些善良的同事看到你情绪崩溃会伸出援手,但是请注意,与此同时他内心是在可怜你,而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打上“情绪不稳定”的标签。
第二件事,不要在批评过程中急于解释。还是要让对方说痛快否则这场批评就会变得没完没了,还显得你不接受批评
记得前文介绍过的做笔记的技巧吗?领导批评时,你就可以做笔记,哪怕假装做笔记也行。只要你保持这个动作,领导的情绪就会在批评过程中一点点消解。这个时候你才能抓住机会,向他发起建设性的沟通。
第三件事,千万不要想怎么安抚领导的情绪,别说“您别生气”你得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领导,我明白了,我有这么几个办法来补救这个问题,您看行不行?”赶紧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解决具体问题上去。
第四件事,别等领导给你设定反馈点,主动和他约定反馈点。你可以这么说:“领导,您看这样好不好?我完全明白了,我立即就开始整改。您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星期后我来跟您汇报一下我的心得和感受,您再指导我一下。
反馈点设定完成后,领导马上接到以下两个信号:首先,这人听懂了,接受了。其次,这人情绪比较稳定,反馈比较积极。这样,他对你的印象就会好转。
更重要的是,设置反馈点意味着一周之后你可以再去找他,那你就主动给自己营造了一次和领导进行深度谈话的机会。
在职场中,这样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可以运用上述方法,把批评转为一次主动沟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职场机会。
正如纪伯伦(Gibran)所说:“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
【I便签--重述知识点】
What:
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是很常见的情形,以往在被领导批评的时候,大家是如何应对的呢?被动接受?沉默不语,心里在骂领导?还是和领导据理力争?当时的结果是怎样的?
书中的给我们提供了积极应对领导批评的操作方法,有利于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争取到和领导深度谈话的机会。
How:
应该如何积极面对领导的批评呢?
首先,领导批评时,不要当众暴露自己的情绪。否则容易让领导觉得这个下属扛不住事情,被贴上“情绪不稳定”的标签,很难获得领导委以重任的机会。
第二、不要在领导批评时急于解释,耐心地听领导讲完,可以做笔记,哪怕假装在做笔记。这样领导的情绪能快速的熄灭。如果我们急于解释,领导的批评很容易会变得没完没了。
第三、不要去安抚领导的情绪,而是快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将领导的注意力转移到解决具体问题上去。
第四、主动和领导约定反馈点。“领导,我完全明白了,我立即去整改。一个星期后我来跟您汇报我的心得与感受,您再指导一下我,您看可以吗?”
第五、到约定反馈点和领导反馈自己整改的过程,自己的心得与感受,过程中如果有些之前领导不知道的细节也可以和领导反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次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why:
如果不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来做,很可能会给领导留下“这个员工情绪不稳定,不能接受批评,反馈不积极”的印象,后续领导很可能暂时不会给于委以重任的机会。
案例:上周四下午,我领导给我电话,开口就是:
“董老师,你有及时完成柳总、章静的方案吗?”
我回复:“有啊”。
“你最近都在忙什么?你民丰和扬州的方案,什么时候能给我?你什么反馈也没有,如果你忙就给告诉我一声,我可以安排其他人来处理。你现在整理课程推荐表给我,我找其他助教半小时方案就能整理好。”
当时,心里觉得特别委屈,电话语气也变得不好“领导,我周一去浙江调研了一天,周二章静一个方案要修改,需求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就是重新做了一个方案。周三完成柳总周一调研的方案,今天方案有些部分需要调整。我也一直忙得没停啊。”
“那你要及时给我反馈啊,我们上周就去拜访了,这都过去多久了,客户那边反馈什么也没有,你觉得客户会如何看我们公司?你现在就根据这两家的需求,列个课程推荐给我,我先和行里碰一下,后面再做方案。”
“领导,你的意思是现在只需要给你课程推荐表就行,不需要做方案是吗?另外,领导,请您以后明确告诉我方案提交的时间。”
“已经发过了,你自己看。”然后领导就挂了。
我当时就是在公司大厅打这个电话的。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应对行为,我没有做好情绪管控,暴露自己生气的情绪,另外,没有耐心的听领导讲完电话,急于和领导进行解释。让领导会觉得我没有能领会她的意思,没有接受到她的建议,情绪也不是很稳定。
如果当时这样来处理应该会更好一点。
“董老师,你有及时完成柳总、章静的方案吗?”
我回复:“领导,目前柳总和章静老师的方案有按照进度及时提交。目前是我哪个方案没有及时交付吗?”
领导可能会说“你民丰和扬州的方案,什么时候能给我?这都周几了?你什么反馈也没有,如果你忙就给告诉我一声,我可以安排其他人来处理。”
“领导,我明白了。这两个项目客户都是要下半年再执行,所以我就紧着着急执行的方案交付了。目前我手头柳总的方案马上完善好,做好这个我马上来优先整理这两个方案,预计明天上午交付给您,到时候请您再指导一下,您看可以吗?以后我注意提前和您确认好方案交付的时间,做好项目交付时间的规划安排。”
“这样你先列出这两个客户的课程推荐表给我,我先给客户看看,他们更需要哪些课程,这样你后面再做方案就更符合客户的需求了。”
“好的。”
这样给领导的感觉,我情绪比较稳定,能完全领会她的意图,并且能及时积极响应,以后一些项目可以交给我来做。
where: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在乎和对方的关系,希望和对方能深入交流的场景,比如:职场中接受领导的批评,也可以用于家人和朋友之间批评的场合,但对于陌生人,比如路人,网上不熟悉人的批评可以不用理会。
【A1便签--提出显像问题】
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周或者最近一个月,你有因为某件事情做得不到位,你的领导或者你父母或者爱人批评你的场景,当时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对方是如何批评你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又是如何回应的?给大家10秒的时间回想一下,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案例。
【A1+】
大家是不是都想到到了一个被批评的场景?现在我拥有魔法,可以让时光倒流,现在的你再回到当时那个场景,结合今天分享的“接受批评的方法”,你会如何来做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轮流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你回到原来那个场景,用学过的方法,你会如何来应对?
【结束语】
好,今天的分享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以后在接收到批评时,告诉自己:太好了,我又获得一次和领导深度交流的机会,用上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接受批评的方法,祝大家前程似锦!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现场案例:渠长军小伙伴们的案例
A1案例:
上周开会讨论一个客户的方案细节时,领导在问竞争对手产品型号时没有能现场答上来,在现场搜索竞争对手产品型号参数时,领导发火批评了:“为什么没有提前把资料准备好,为什么没有把我们新产品的型号的参数了解清楚,马上要到货了,马上要演示了,为什么还没有准备?!”小伙伴当时的回应方式是沉默不语。
A1+
渠长军伙伴的分享
保持情绪的稳定,面带微笑积极地倾听,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现场查一下两个产品的参数,现场告诉领导两个产品的关键差异是什么。并且向领导汇报:第二天产品到货后,马上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向他汇报,让领导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