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1预备提示表模版【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好,我是兰金苹,一名从业20余年的钢琴老师。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我也想效仿木兰的精神为自己的家园尽一份责任,带着这样的初心,金苹,犹如聚集丛生的草,要用拆书帮提升学习力的方式,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为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助人达己,同时收获更多的财富和生命力!这就是我,兰金苹,持续提升学习力路上的准拆书家,资深钢琴老师。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首先来了解一下“拆书”,拆书是将已有的书本知识,通过RIA法转换为能力的方法。
RIA便签法是什么呢?
R是阅读原文。当你读到一两段文字,觉得很有共鸣,可以截选出这个页面的内容当成你的拆页。I是把这段文字用你自己的话重述它的意思,你自己把原文的意思重述出来,你对书中文字就有了一定的理解。A分成两个部分,A1是激活旧有经验。
通过讲述与选段文字相关的亲身经历,是谁,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了,来激活有关这段文字的过去经验。A2是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设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帮助学习者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RIA法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个人应用RIA便签,让一个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而组织学习则是一个拆书家拿一本书,把它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促进一群人把书拆为己用。
如果是组织学习者现场学习,还有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拆书帮”是拆书爱好者基于拆书法的学习形成的社群。以个人便签学习爱好者和拆书帮分舵,或俱乐部的形式存在,是非营利性质的青年自组织。他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过渡语】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
今天的主题是:用描述性赞赏代替评论性赞赏。
下面我们花一点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拆页】
主题 描述性的赞赏 片段来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2012年全新修订版 p184-185页
评论1:你收拾了自己的房间,多乖的孩子。
孩子:我没那么乖,我把有些玩具塞在床底下了。
描述:我看到这里有很多变化。东西都归整到了架子上,磁带也都放到了盒子里,地上的弹球也捡起来了。 走进这间屋子,感觉很舒服!
孩子:只要我认真,就可以把屋子收拾好。
评论2:你织的围巾真漂亮,非常非常好看。
孩子: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
描述:你看这鲜艳的红色,还有厚实的滚边,每一行都织的很均匀,还有锁边。
围巾很大,冬天的时候围上它,一定很温暖。
孩子:看来他真的挺喜欢的。
评论3:你写的真好,真是不错。
孩子:他真的这么认为吗?
描述:你描写鹰的这首诗让我很感动。 我最喜欢这句:“扇动着巨大的翅膀。”
孩子:我会写出好诗来,明天我再写一首。
我必须承认,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赞赏方式表示怀疑。即使已经见过一次效,我还是对它有些想法,为什么不用“太好了!……你真棒!……太了不起了!”这种最自然的赞赏方式,而非要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内心的惊喜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努力去尝试。起先我很严格的去做,结果不久之后,我注意到孩子真的开始赞赏他们自己。
例如:
我:(没有说:“吉利,你真了不起!”)你算出来打折的玉米罐头是一美元三个,比不打折的一捆玉米罐头实际上要贵很多。我真高兴。
吉利:(咧嘴一笑)我很聪明啊!
我:(没有说:“安迪,你真棒!”)你把维克尼太太这么复杂的电话留言都记下来了,写得也很清楚。我明白为什么明天的会议顺延了,我需要找谁,该告诉他们什么。
安迪:是啊,我是个很靠得住的孩子。
毫无疑问,孩子们越来越了解和认可他们的能力了,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且这的确需要努力,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体验并且详细描述出来,总是比只说一句你真棒,要困难得多。
在下面的练习中,你将有机会使用到“描述”的技巧。读到每一种情形时,花些时间想一想,在脑子里准确描绘一下你的孩子做的事情。然后详细描述出你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at:
这段拆页通过图片和文字对话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用描述性赞赏来替代评论性赞赏,更有效。
评论性赞赏,就是用评论性的语言来表扬对方,比如:
“你收拾了自己的房间,你多乖啊!”
“你是个好孩子!”
“你是个很棒的演员。”
描述性赞赏是指,具体描述你看到的行为和现象,并表达看到这些场景后,自己的感受,例如,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看到这里有很多变化。东西都规整到了架子上,磁带也都放到了盒子里,地上的弹球也都捡起来了。”
看到这些妈妈的感受是:走进这间屋子,感觉很舒服。
例如:看到孩子织的围巾,妈妈是这样描述的:“你看这鲜艳的红色,还有厚实的滚边,每一行都织的很均匀,还有锁边。”
妈妈看到这条围巾,她感觉:围巾很大,冬天的时候围上它,一定很温暖。
Why:
为什么我们要用描述性赞赏替代评论性赞赏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评论性赞赏的效果:
情形1:吃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你热了一罐鸡汤和剩鸡肉,还做了些米饭。
客人说:“你真会做饭!”
你听到客人这样赞赏,你内心的反应,难免产生一些疑问:他真的觉得我很会做饭吗?我只是热了点剩菜而已,他要么在撒谎,要么就是不懂美食。
情形2:你刚换下毛衣和牛仔裤,穿上套装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路上碰见一个熟人,他打量了一下你,说:“哟,你总是穿的这么光彩照人。”
听到这句话,你内心可能会否认:总是穿的少光彩夺目?那是因为你没看见我一个小时前的样子。
也有可能会感到压力:今天我穿的光彩夺目,那下次开会我又该怎么穿呢?
情形3:你正在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在一场激烈的讨论之后,有个同学走过来对你说:“你真是才华横溢!”
听到别人这样说,你可能会关注到自己的弱项:才华横溢?开玩笑吧?我连把表上的数字加起来都还不会!
情形4:你刚开始学会打网球,还打的不是太好,球总是不能过网和出界。今天你和新搭档双打,发了一个还不错的球,他说:“嗨,你打得不错啊!”
对方这样说,你可能会感觉到焦虑:我再也打不出这样的球了。我现在真的很紧张。
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可能发挥失常,也可能选择不打了
听到这样的赞赏,你也可能会想:“这个人是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好处吗?”,感觉被控制。
评论性赞赏会带来怀疑,否认,压力,焦虑,被干扰行动,甚至被控制的感受或坏处,而描述性赞赏就不会,它是用欣赏的语气去描述你看到的现象,让孩子通过你的描述,看到自己具体哪些地方做得好,通过你的感受,对应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让孩子欣赏认可自己。
反思:当用评价式赞赏不能够佐证观点,对方产生怀疑的时候,我采用更多论点来证明观点,以为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但实际上通过回忆儿子的表情,效果并不好,孩子还是有一些不舒服的,这个细节让我明白评价性赞赏后找支点不可取,要用描述性赞赏来替代。
使用描述性语言的时候,我往往会加上他人的情绪描述,这个部分也是评价的一部分,不属于描述事实。
避免在描述的过程中加入任何评价类的词汇,等我去掉评轮性词汇后,我发现我的描述很苍白,这显得平时我在生活中不善于观察,且很啰嗦。
How:(原文的例子进行说明)
既然描述性赞赏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做呢?我分成了三步:
1、观察细节
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还要用脑子去分析。首先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其次要有耐心,不能忽略那些小事情,这样才能观察全面,为描述事实提供依据。
举例:孩子第一次自己穿好了衣服,站在你面前,希望引起你的注意。我们要观察孩子,看他是怎么穿的衣服,裤子穿反了没有,袜子穿对了没有,鞋子穿好了没有等,还有孩子的表情,他的状态是高兴,有点不容易,又或是轻松的。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孩子做这件事的心理状态,这里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就是观察孩子的表情得到的结论。
2、具体描述你看到的事实。
这一步要根据你观察的细节进行自然的描述,一五一十的说出你观察到的事实,不能夸张。
举例:我看见你自己穿上了T恤,标签朝后;你整理好了裤子松紧带,是整齐的,两只袜子是同一双的,还穿好了鞋子。你做了这么多事,真是不容易啊!
3、表达自己的感受。
表达看到这些后自己的感受,感受是情绪类词汇,表达赞赏可以用正面性的情绪词汇比如兴奋,喜悦,欣喜,甜蜜,高兴,乐观,自信,满足,陶醉等。
举例:妈妈感到很欣慰!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朋友间以及领导对下属。
【A1联系具体经验】
情形:晚上19:00儿子从爷爷家回来,很高兴的样子,我告诉他要练钢琴,和做数学题,他很快就练完了琴,并且仅用了10分钟就做完了两页10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率达到了99% 以上,他还表示非常简单。
我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儿子,我看到你一回到家,就立刻开始学习,用30分钟把3首钢琴曲都练了,又仅用10分钟做完了两页100以内加减法,正确率很高,你今天行动力十足!
我真为你高兴!”
回忆一下,我当时做的几件事情:
观察细节:我去观察孩子,发现他从外面回来,玩的很满足的样子,妈妈提出学习的时候他很快就去行动了,练30分钟钢琴,写了2面数学题,正确率99%,并表示很轻松,这时孩子的自信心很足,表达赞赏的时候可以顺应他的状态。
然后我具体描述看到的事实:儿子,我看到你一回到家,就立刻开始学习,用30分钟把3首钢琴曲都练了,又仅用10分钟做完了两页100以内加减法,正确率很高,你今天行动力十足!
表达了我自己的感受:我真为你高兴!
赞赏过后,我看到孩子看着我在细细的咀嚼我对他说的话,然后确实看到他对自己更认可了,也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少真正赞赏到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一定是遭受了打击。
【A2具体应用】3分钟
目标:从今天开始,每天找到一个场景,对孩子进行描述性赞赏,坚持21天,熟练掌握描述性赞赏这个技能,改善亲子关系。
行动计划:
1、搜集尽可能多的情绪类词汇,以及评价性词汇
2、观察场景,细节。
3、把观察到的在纸上描述出来。
4、检查自己描述中是否有评论性词汇,并用描述性语言代替
5、用情绪类词汇表达你的感受,检查语句是否通顺。
6、对孩子进行描述性赞赏。
7、复盘完善。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描述性赞赏代替评论性赞赏,了解了评论性赞赏的不足。描述性赞赏的练习过程中一起探索了表达感受的词汇,评价性词汇,也对描述的客观事实与表达感受之间的逻辑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