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李娜。
一名咨询行业工作者,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
一起参加拆书活动,一起共同学习成长。现阶段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
第一个标签是:沟通,第二个标签是:热情和善,第三个标签是:愿意学习和改变
今天要拆解的内容大概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
所在级别:3-1
拆解书目:《沟通的方法》【作者】脱不花
学习主题:《如何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
分组:根据现场情况我们2-3人为一组
【场景法介绍图书】
<技能点: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1)事件场景: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想好好和他人商量一件事情,不知怎的,就演变成了争吵!
比如:夫妻两关于小孩子是否报奥数的对话。
妻子:“现在班上的其他同学都报了奥数了,我们也报一个吧?”
丈夫:“你就知道跟风!别瞎折腾孩子了。”
妻子:你就知道躺平,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为什么会三两句就能吵起来呢?如果长期如此沟通,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如果只是关注自身的表达,用指责代替沟通,长此以往,必然会。。。。。。
(2)提问:
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沟通情形呢?或者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场景,会如何应对呢?
(3)影响:
像我这样没有过多沟通,就开始有情绪的的沟通方式,根本不能解决分歧和问题,还会让对方产生委屈、愤怒、怨恨等的不良情绪
(4)解决:
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有这方面的困惑,那就可以尝试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主题:如何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助力你达成共识拿到好结果!
【设定学习目标】
<技能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可参考句式:xxxx时候,能运用xxxx方法,(动词可观测)完成xxx效果(可衡量)>
希望各位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拆书后,能够清晰准确地知晓“开放性沟通三步法”的具体步骤(观测的行为),并在现场分享一个未来可能遇上的沟通场景,现场将应用“开放性沟通三步法”(怎么做/澄清)的场景编写出来,便于在未来类似场景中能熟练运用,做到开放性沟通,
【指令】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小伙伴们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哦。
我分享的这个主题来自于《沟通的方法》这本书,这本书是由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现任CEO脱不花女士写的。这本书里有一个片断:开放性沟通,就给出了一个通用的沟通公式,用来解决上述这类“无效沟通”的问题。
【R阅读原文拆页】
拆页来源:《沟通的方法》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现任CEO脱不花P52-53
这本书里有一个片断:开放性沟通,就给出了一个通用的沟通公式,用来解决上述这类“无效沟通”的问题。
沟通是在干什么?是两个人在交换信息啊。如果一个人全程只输出了自己的信息,而没接收他人输入的新信息,那么,他就好像一个没联网的封闭系统,沟通是没法在这样的系统中发生的。
反过来,我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该是怎样的呢?别人的建议、智慧和感受都可以进入我这个系统中,成为系统的一部分。之后我通过运算,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沟通。
让自己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不是要展现“我愿意听大家意见”的姿态,而是真正地把对方的意见吸纳进来。所以,评判一个人开放性的高低,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他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开放性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我举个真实例子。某一次,我们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对方的产品经理很快联系到罗胖,问他:“罗老师,看到你们用我们的产品很开心。希望您从用户角度给我们提提建议。”看起来是不是很有开放性?而且,对方专门来做回访,显示出足够的重视。罗胖当然也很高兴,于是就提了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提完第一个建议后,对方产品经理说:“哦?这个功能我们已经上线了,您没发现吗?”罗胖又提了第二个。结果对方又说:这个问题不应该啊,可能是你们在使用的时候操作错了。”虽然事实可能的确是我们同事在操作过程中出错了,但这么两轮下来,请问,罗胖还会提第三个建议吗?对这个产品经理来说,他不辞辛苦地跟用户收集建议,拿到新的信息了吗?没有。之后他能产出一款更好的产品吗?也不能。
这就是典型的“假开放”。
你或许会觉得:确实是你们没用对产品啊,人家产品经理还能怎么展现开放性呢?
其实是可以的。
我先给你一个简单的公式: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举手示意我他读完了,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分享。
【概念提出】
技能点:强化讲解概念的能力,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习者明确适用边界条件与关键点。以下2点,达到其一即可
文中所说的沟通中的开放性。
那什么是沟通中的开放性呢?
沟通开放性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接纳和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和感受,可以让沟通者和被沟通者感受到舒适,并且让信息可以流动,让我们更好的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
【概念特征】
沟通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核心:将对方意见吸收进来、扩大共识)
别人的建议、智慧和感受都可以成为系统的一部分,在交流中需要我们努力吸收彼此的意见,信息流动,让双方都能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沟通就能更加顺畅,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2:(核心:互动反馈中获取新的信息,减少盲区,通过扩大共识达成成果
我们要彼此倾听对方的观点,综合思考,从促进问题解决和目标的达成角度,减少信息盲区,提供一个更好的想法或建议。
总之,开放性沟通是一种积极、包容、互动和多元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并推动共同发展。
【概念辨析】
(反例)
举个最近的亲身经历:最近我转岗,和同事交接,我把要做的工作和文件一一摆桌上和他交待,然后问了句:清楚了吗?对方犹豫着说了句懂了,我以为沟通就算是完成了。
一句“清楚了吗”是开放式沟通吗?
其实这是一种封闭式沟通,因为我只是想急于确认结果,而没有给时间让对方去理解和吸收,并让对方提出她的意见,疑虑,想法等等。
后来,对方完成任务不太理想,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我让对方解释一下,对方说了很多理由,其实在我眼里都是借口,我又趁着把她批评了一顿,双方很不愉快。
“我让对方解释”是一种开放式沟通吗?
当然不是,这是一种假开放。我不仅没倾听对方,更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正例辨析)
那我们现在按照上述二条标准,来看一下我今年年初遇到的那件事情:给大家辨析一下
如果我换成这样的作法呢?
在交代任务时,我先询问同事遇到了什么困难,把针对性的重要信息彼此同步,并且告知她我愿意同步配合解决的建议,请问这是开放性沟通吗?(是的)
——这次的沟通是以获取对方信息为起点。符合要素1将对方意见吸收进来、扩大共识
4在对方解释后,我提出未来的工作推进中我会如何配合她达成工作目标,请问这是开放性沟通吗?(是的)
——是的,符合要素2在沟通互动中较少了盲区,将未来目标达成的工作配合方式达成共识。
这次沟通满足了开放性沟通的两个要素:①将对方意见吸收进来、扩大共识。②互动反馈中获取新的信息,减少盲区,通过扩大共识达成成果。
所以,这是一次有效的开放性沟通。
【这样做的好处】
开放性沟通可以帮助双方扩大共识,从而达成更好的沟通结果。而如果在沟通中无法保持开放性,就会出现我知道的事情你可能不知道,你知道的部分我可能不知道,大家在沟通的事项上有很多盲区,就会特别容易产生误解、冲突,也无法达成好的沟通结果。
【how】
技能点:拆书家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那什么是真正的开放性沟通呢?要如何做呢
根据如前所述,要想达成开放性沟通的两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这么做,总结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沟通的目标:
在开始沟通之前,确定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或想要了解的信息。
第二步:在互动中彼此真诚的分享观点:
在互动中鼓励对方多表达,同时真诚分享你自己的观点、想法或经验,以促进更深入的交流且较少沟通盲区。
第三步:在倾听和反馈中达成共识
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或观点,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确认双方都对讨论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并达成共识或行动计划。
【正例】
此时回到前面概念辨析我和同事交接不愉快的例子,如果运用上“开放性沟通三步法”,我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明确沟通的目标:
我此次和你沟通是为了工作彼此更好的配合,类似情况不再出现,减轻彼此工作压力
第二步:在互动中彼此真诚的分享观点:
现在工作有遇到什么问题吗?需要我做什么?
我之前做这个岗位工作有几个小法宝:1、2、3
第三步:在倾听和反馈中达成共识:
对于我分享的工作经验你能理解吗?工作中你提到的问题,我这样处理可以吗
通过刚才的沟通,后面我们彼此多互动,信息共享和共同更好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
3个步骤,我和同事彼此反馈,他们还达成了如何改善的共识。这可以说就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了。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不是所有沟通一上来就畅所欲言,那我们先主动敞开自己,不断沟通互动,沟通不就一蹴而就的,提示一下此方法并不适用于亲友间情绪发泄、或者发布通知等场景。
【where】
“开放性沟通三步法”是沟通中的一个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类沟通场景,包括:学校里,公司里,家庭里,商务场合,社交场合,乃至外交场合,都可以应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对方刚开始可能有戒备之心,先营造信任氛围,以诚相待的开始。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催化学习者应用 + 教学习者编剧本,指向未来可能发生的情景
<【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A2教学习者编剧本】
通过我刚才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明确了什么是 “开放性沟通”,并且已经了解了“开放性沟通三步法”。那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开放性沟通三步法”,让我们来尝试编写一个小剧本。(注:让大家理解三步法原理,应用三步法的步骤达到开放性沟通的效果)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里,你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需要与对方达成共识的沟通场景:举例
比如,下周你需要和领导沟通项目的解决方案;
比如,你和爱人为孩子教育理念不一致
比如,你和团队下属工作目标不一致时
等等等等
请基于这个未来你可能会遇上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编写剧本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开放性沟通三步法”,帮助你持续与对方交换信息,并与对方达成共识。同时,小剧本里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至少要有两个人物角色,角色之间要有对话。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框架模板,来辅助大家编写(见下图)。
大家可以先在组内分享下可能遇到的场景,然后小组讨论一起编写出这个剧本。5分钟之后,我邀请伙伴来跟大家分享。
【编剧本】学习者编剧本。
【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请这组小伙伴作为代表,用2分钟的时间说出你编写的故事。
【学习者分享】
雅兰老师:
事件:儿子中考只有一个月了,中考最后阶段高效拿成果,想和儿子探讨,哪些方法拿成果最有效,(第一步:明确沟通的目标)
妈妈:你认为目前是怎么看待你的学习方法?怎么做最有帮助?
儿子:老师发的资料认真学习,每天一对一辅导坚持,多做题?
母亲:你分享得都很对,把做的搞透,必考点搞懂,没有时间做这些就够了?
母亲:你认为我分享的观点是否可行?(第二步:在互动中彼此真诚的分享观点)
儿子分享他的看法后
母亲继续询问儿子需要什么帮助支持?
母亲和儿子一起探讨哪些可行,然后一起去行动,一起去做到!(第三步:在倾听和反馈中达成共识)
【评论】
非常感谢雅兰老师的分享,雅兰老师和儿子一起针对中考冲刺,完成了一次“开放性沟通”达成了成果!
【结尾】
感谢伙伴的分享和互动,大家接下来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多练习应用“开放性沟通3步法”,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高效。如果有好的案例,记得和我们分享。谢谢大家的参与,我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