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大家好,我是兰闯,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个是一级拆书家,第二个是心理学爱好者,第三个工作厨师。
【分组】
为了接下来在学习中更方便的交流,我们先来进行简单的分组,还是以我们上一位老师的这个分组,就是左边为一组,右边为一组哈!谢谢。
【FAB法介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要讲的这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 特征 (核心是“书”,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在全球以70多个国家共32种语言翻译发行量超过1亿册,多国名人领袖推荐的书籍。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甚至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有史以来十本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
A优势:(重点是“比较”建立安全感)
作者史蒂夫·柯维博士,不仅是美国学界公认的思想家,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它和同类型管理类书籍相比,作者不仅提到7个习惯分别是什么,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具体行动建议。
B利益:(强调是“你(学习者)”引发兴趣)
B1这本书能带给学习者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信心,让内心变得更充实。那么我推荐你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用7个习惯连接成一个系统,助力我们更好的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B2:学习完2个片段又能带给学习者什么好处呢?
就是当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和别人沟通协调,提高效率。
【目标1】
接下来的这个片段希望大家跟随我学习完以后,当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消极心态的时候,都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暗示自己,我可以,然后积极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过渡语】接下来,请大家用1-2分钟阅读原文片段,看完请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如果”和“我可以”)P86页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过渡语】好的,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那如果还有小伙伴没有看完的话,可以跟着我接下来的解读,再来理解一下。
【WHY:】
在我们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时之间感觉翻不过坎,很多人通常会不自觉的选择“由外而内”把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导致自己无力改变的消极心态。就像原文片段中提到的假设性语气词:要是....如果这样的词语;
而当我们采取“由内而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再去影响改变环境。以我为主的语气,我可以做、我可以改变什么...把问题变成内在可以控制的因素,就可以把消极转变为积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但如果说我们不这么做的话,就会长期陷入假设性的语气中,无限循环无力改变的消极心态,久而久之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和焦虑之中,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WHAT:】所以,当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告诉自己“我可以”来暗示自己,把消极的心态转变为积极,从内在开始改变,提升个人能力,再通过自身的行为去行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走出困境。
【HOW:】那这个方法具体要怎么做呢?我总结了,一共3个步骤:
识别思维:先识别出我们的思维是在关注圈还是在影响圈,心态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这是第一步;
调整状态:识别出消极的语句,用积极的语句“我可以”替代
积极行动:当我把我可以什么的这些积极状态转化为可行动的具体计划
【过渡语】在讲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案例:
【意译案例】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讲许三多从新兵连分配到草原5班的时候,面对荒无人烟、几乎很少有领导会去看的地方,几位老兵战友都觉得反正没有出头之日,混一天也是混,整天四个人围着打牌打发时间。但是唯独这个许三多,坚持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整理内务,跑步训练,在一次班长本想用修路让许三多放弃挣扎,但他却觉得修路也很有意义,于是开始日复一日的修路,后来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班集体变得越来越有精神,找到了驻守的意义。在一次师部组织的演戏训练中,被宣传干事采访宣传,得到团长的亲自推荐,最终调到一线作战部队“钢七连”,然后再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特种兵的兵王。
这是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想到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
【反面案例】
在上个月的时候,我又因为工作不能独立陷入一个焦虑的状态,我就会想要是,如果这些词。为此我还瘦了好几斤。我会想要是我是科班出生,要是我在外面的餐饮店做过.....那我会不会今天就已经独立了。每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工作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感觉我就待不下去了。
【反面案例转正】
但当我应用到这个方法来调整以后,我整个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第一个我从一个被动的状态变成了主动的状态,然后积极的感觉好像还有点喜欢上这个工作,然后同事们对我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那具体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识别思维:工作不能独立经常焦虑和恐惧,是我经常说到要是、如果、这些都是在关注圈,是消极的想法。
第二步:调整状态,用 我可以 替代要是如果;我可以做什么呢?
第三步:积极行动:我就想到了当我在焦虑和恐惧的时候,其实我可以对我的同事说,主动跟他说,让我来试试这个,只要我主动说出去以后,心里的焦虑就没有了。
【Where:】那讲到这个方法,大家可能会疑问说,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到什么地方呢?
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在个人成长方面,比如说:提高自律、培养习惯、应对焦虑、消极情绪等,这些都是可以的。从内部着手改善能够推动个人进步和成长。但不适合用于外部条件限制很大,个人内在改变也无法影响到的事情上,以及紧急情况下不适合。
【预防异议】
那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说,道理都懂,我也很想改变,但很多时候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感觉束手无策,不是忘记就是选择逃避了。有一句话说:谁痛苦谁改变,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我们可以先从刻意觉察我们的思维是消极还是积极的,先这样做一个锻炼,比如说:我们可以有时间写一写积极的语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先在心里暗示自己,我可以怎么样...多加练习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慢慢改变了!
【A1 提问设计】
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回想过去,在一周或者半个月中,你有没有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不自觉的想到:要是我怎么样,如果怎么样 这样的想法呢?
比如说:
1、在工作中遇到不会做的事情...
2、孩子不听话,不爱写作业....
3、时间不够用,要是我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就好了...
当你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你会如何应用今天我们讲到的方法呢?大家先思考讨论2分钟,把想到的解决方法写在便签上,稍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过渡语】好的,大家讨论完了吗?那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哪一位来分享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香香姐:我觉得我的有些生活方式比较消极,因为我身边好多人都爱打麻将,她们一约我呢,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我就去了。去了我又后悔,要是今天晚上我不去打麻将,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做面膜,把我的拆书准备更充分,就不会那么紧张。
曾燕:我最近要做活动嘛,就要做很多的课件,做PPT啊什么的,然后我时间就不够用。时间不够用了,在家里做的时候,没有办法顾到我的两个小孩,他们就在旁边吵闹,当时我就想要是我没结婚就好了,要是我没有小孩就好了,要是我小孩已经长大了就好了,会有很消极的情绪。
【反馈】
好的,非常感谢香香姐和舵主的分享啊,首先我们香香姐讲到了生活中打麻将,这个事情其实很常见,在我的身边其实周围都是打麻将的。然后我们舵主也讲到了时间不够用,也都非常清楚的用到了今天的这个方法,那我希望大家在接下来可以更好的去应用到这个方法。
【A1+】
我们之前说到的是过去知道的事情,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在下一次,可能是下一周或者半个月之中,你会怎样应用到这个方法来解决我们当下遇到的事情?
这里我们来复习一下调整积极心态的3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识别思维、第二步:调整状态、第三步:积极行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写在便签纸上,稍后我们同样的再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吧。大家思考2分钟时间。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曾燕:如果我再遇到需要做课件的时候,旁边孩子吵闹的这个事情。第一步:我已经识别到这个消极思维,可能我会觉得小孩耽误我,时间不够用了。第二步:调整自己的状态,我多想没有用,我想改变不了现实,还会影响我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我可能会情绪很焦躁,对他们发脾气。我就调整状态,我那一刻我可以做什么,因为孩子都需要照顾,那么我选择在那一刻先照顾孩子,把孩子安顿好,在时间空间大一点的时候再做自己的事情。第三步:积极行动,①把握好做课件的节奏以及想要做活动和别人沟通活动安排是不是可以相对分散一点,不要那么集中。②我可以给我的课件做一套模版,当我在做到此类型课件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用到。这是目前想到的调整方案,避免我再出现这样消极的思维。
【互动反馈】
好的,非常感谢舵主的精彩分享,我也期待大家接下来能够更好的实践这个方法,今天,我们第一个拆页讲到的是“如果换成我可以”这个方法,确实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到个人调整心态,但是当我们把心态调整好了就可以了吗?因为很多事情可能我们一个人是不能够完成的,那我们还需要和别人更好的协作,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大家可以接下来看到我们的第二个拆页。
【目标2】
希望通过这个拆页的学习,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需要与人协作或者分配任务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更好的进行责任授权,提高效率。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先用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这个拆页:这2个拆页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技能点】2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 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 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 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 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 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 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且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 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 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及截止期限。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 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 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 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 我照做就是了。”
可用资源 告诉他们可以使用哪些人力、财务、技术或者组织资源来取得所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 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 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 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 因为信任能够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还有可能需要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拥有符合这种信任水平的能力。
我坚信, 只要方法得当, 这种责任型授权绝对能够让双方都受益, 并且最终能够使善于分配工作的人用很少的时间做成很多事情。
【过渡语】好的,看到大家都已经基本上看完了,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拆解这个片段,具体讲了些什么呢?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解了责任型授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五个步骤,建立信任和明确目标来提升效率。
【Why:】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的话,只会把自己变得很累,还会导致与人之间关系不信任和效率低下的这种恶性循环。那刚好这个责任心授权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种局面,帮助我们更好的分配任务,高效达成。
那既然这个方法这么好,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共分为五个步骤。
【How:细化步骤】
一、明确结果:
①首先我们要先耐心的和对方沟通,明确达成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
②再根据这个结果制定行动的计划以及最终达成的期限。
二、示范引导
①耐心的给到对方一些示范,让他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②然后明确哪些是不能触碰的底线,避免变成不加约束的放任。
三、提供资源:提供达成任务需要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等。
四、评估责任:制定可衡量的评估标准,要有具体的验收时间。
五、定期跟进:定期跟进对方进展情况,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一直到对方可以完全胜任完成此项任务。
这些步骤有助于帮助我们在领导和管理的角色中,确立清晰的共识,并建立起信任和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实现良好的责任型授权。
前面第一个拆页中,我们说到改变心态从消极变成积极主动。我提到了我在工作中焦虑的案例。当我的心态变得积极以后,我再应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
【案例】
在没有调整好心态以前,面对批评我都会习惯性的自责,根本不会花时间去思考如何把这个事情做到更好。
心态变得积极以后,在需要团队协同的时候,我不再是一个人闷着头做事,就比如说在上个月,部门来了一位新同事,为了让他更快的能独立一个人煮早餐,我就想到了这个方法。
第一步:
①和他沟通,我们要达到的结果就是你可以独立一个人煮早餐。
②我们一起制定了行动计划和期限。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按照一天早班,一天晚班的班次,每次早班你都去跟着一个同事学习煮早餐,熟悉流程。
第二步:
①第一天,我先带着你怎么煮,早上先发多少米粉,发好以后,用冷水冲冷,然后用小盆子分开装起来等等。一个锅专门煮面条,一个烫粉条。注意时间把控,不能太熟。
②煮的时候要根据外面来的人学会预估,不能煮太多了浪费,会被罚款扣分。煮的时候一定要带一次性手套,注意卫生细节。
第三步:在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人很多,刚开始,你肯定会手忙脚乱,这时候你可以叫身边的同事协助你煮一下,私下来也可以多向同事们请教方法技巧。
第四步:你先按照我告诉你的方法去做,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我负责。并且每次早餐结束,休息的时候,我们来交流一下,有些什么收获。
第五步:每次早餐的时候,我都会时不时的去看外面的情况,借此机会看看你煮早餐有什么情况,有好的点我会及时告诉你,不足的地方我也会提出建议,经过一个月的跟进,新同事已经能够独立煮早餐了。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在那些地方呢,它的适用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工作上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平级之间的沟通协同。或者是生活家庭成员之间。它有助于提高效率、建立信任,并激发成员之间的责任感。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建立在对方足够信任的情况下。不太适合一些需要紧急处理或者严格遵循规定的任务。
(预防异议)
小伙伴们可能会说,我不够信任对方,交给他万一他不能及时的完成,我还要承担责任。或者说,我自己都会做,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教会别人呢?教他又做不好,费时又费力。
是的,很多小伙伴们有这样的疑问,也是非常正常的哈。但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兼顾所有的事情,虽然责任型授权在前期是费时费力,但从长远来看,教会别人,这样你就可以放手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同时别人也成长起来了,最终就会发现这样做是绝对值得的。
【A3 场景设计】
接下来,到了我们讨论的时间了,希望大家通过练习能够更好的掌握责任型授权五步法这样方法。首先大家先认真看一下假设的场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出解决方案后,我们再邀请一个小组的伙伴代表来分享一下。
【场景介绍】
小王是一家企业负责后勤餐饮服务的组长,每天不仅管理和监督手下的员工工作,还有各种报表资料要提交,实在忙不过来,这时,她想到把每周一,中午开会写会议记录这一项任务分配给副组长小刘专门负责,由于工作性质不一样,副组长小刘的时间呢又相对充足一些。会议内容基本围绕安全-预防诈骗-企业文化学习为主。如果应用到今天的责任授权五步法,她应该如何做呢?
【小组讨论】
大家可以先用8-10分钟的时间来讨论一下,如何应用责任型五步法,设计出一个解决方案,稍后,我们邀请两个伙伴来现场演练一下。一个扮演小王,服务组长。一个扮演小刘 副组长。
【现场演练】
第一组学习者:曹攀(扮演组长小王)、周继承(扮演副组长小刘)
曹攀(组长):小刘啊,今天去开会,领导交代了任务,我们每周一要写一个会议纪要,我现在没时间来做这个事情,这个重担和责任就交给你了。
周继承(副组长):好的,没问题。
曹攀(组长):然后每次的会议纪要,要有参会人员签到,主要的会议内容必须记录完整。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什么资源支持,全力支持你。
周继承(副组长):好的。
曹攀(组长):每隔一两周我会检查记录,如果记录得好呢,我请你吃饭,如果记录不好呢,你请我吃饭。
周继承(副组长):好的。
感谢两位伙伴精彩的分享,非常好的应用到五个步骤。
第二组学习者:凡心(扮演组长小王)、云香姐(扮演副组长小刘)
凡心(组长):小刘,和你商量个事,以后周一开会,会议记录这个事情,我就交给你来负责了,有什么问题吗?
云香姐(副组长):负责没有问题,但是我的文笔不好,我经常记会议纪要很啰嗦。
凡心(组长):你反正记的时候,就主要记住会议的主要内容,围绕安全、预防诈骗和企业文化这3块来进行记录,然后我会给你一些我们之前会议记录的模版,做一些示范,你现在可以先熟悉一下啊,然后下周一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记。我还会给你一些详细的步骤记录表,你按照那个步骤去一个一个的填写,就不会漏了。还有我担心。
云香姐(副组长):开会的时候讲话的很多,记不住怎么办。
凡心(组长):对对对,我也担心这一点,所以我会提供给你一支录音笔,当你发现有漏的再去翻听,填写进去就不会有漏的了。不要有压力哈,这个责任是我先安排给你的,不要压力很大,我们把它做好就行了,后期每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我们也会一起看一下,跟进一下,我们争取把这个工作把它做好吧,没问题吧。
云香姐(副组长):我就是担心规定的时间,会议纪要写不出来。
凡心(组长):有一个星期给你,没问题吧。你在下周一会议之前,把它写出来就行了。刚开始嘛,我们做一两个星期,后面熟悉了就好了。
云香姐(副组长):好的
【现场反馈】
感谢几位伙伴的精彩分享,你们都很好的讲到了如何应用5个步骤,解决工作分配问题,提高了效率,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优秀的我们自己,也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中,也可以更好的应用责任型授权,解决我们的问题。
【A2分步催化】
接下来,就请大家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半个月内,你打算在哪些地方应用这个方法呢?
比如说:工作上给下属分配任务、和同事之间协同合作、生活中教会孩子某项技能等等。
【行动指令】
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3分钟,看看自己可能用到的地方,写在便签纸上,稍后我们会现场邀请两个小组分别派一个伙伴来分享一下,大家可以开始啦: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曹攀:我儿子,学习成绩在班上中游,我就跟他一起商量,就说我们这个成绩是不是也往上提升一下,跟他沟通。定一个目标,能不能在下学期冲到班级前10去,有什么好处和奖励呢?首先定个目标,对你来说可以考个好学校,然后我可以给你奖励,带你去上海玩。因为在之前也有过类似,但是就只是讲了目标,把成绩提上去呀,手机不能玩,但是没什么效果。
首先,达成预期结果,先制定一个目标,和他签订一个协议,如果这个学期期末考试达到前10,周末可以玩手机半小时,还可以奖励你去上海旅游。
每次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示范引导
提供资源:如果说你学校遇到什么困难,老师哪儿不能解决的,我们上上补习班,包括每天晚上预习,我可以陪着你,提供支持。
责任归属:有奖有惩,完成了那些奖励我们肯定会实现的,如果完成不了那也有惩罚,下个学期手机不能玩了,签字画押以后就不能反悔啊。
定期跟进:我会每天监督你完成作业。
凡心:在生活中家庭卫生这一块可以用来跟孩子做责任型授权,就比如说:
明确结果:你要做什么事,把你的房间收拾好,这是一个明确的结果。
示范引导:作为家长,我可以教他怎么去打扫卫生,针对桌子、地面应该怎么去做。
提供资源:扫帚、盆、帕子....
评估责任:奖惩,如果你做得好,奖励一个小吃,小零食呀;惩罚:扣零花钱,给他一些奖惩的机制。
定期跟进:比如,星期六或者星期五,定期检查他房间的保洁程度,做得好的呀,不足的呀。希望在接下来用这个方法和孩子在他房间卫生上能够保持好。谢谢。
谢谢凡心老师的分享。
【总结】
今天我们用接近一个小时的分享,也是非常感谢各位伙伴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的2-4练级活动,今天我们讲到2个拆页。
拆页1:讲到了心态转变,把“如果”换成“我可以”,当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就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拆页2:讲到了责任型授权五步法,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人协作,高效达成效率。
这2个拆页之间是递进关系,首先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才会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再学会分配任务,而不是一个人揽下所有,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接下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应用到这2个方法,在工作生活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