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晚上好,我是立鹰。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系统开发工程师,一直从事软件系统开发工作,相信万物皆系统,一切复杂的问题都能被拆解,一切重复的工作都能系统化;
第二个标签是户外爱好者,喜欢爬山和徒步,学过急救,做过户外领队,也参加过户外救援;
第三个标签是拆书帮预备拆书家,正准备向在座的各位优秀拆书家学习,站在拆书家升级打怪之路的起点上。
今天正好是要踏出的第一步,所以尤其感谢大家的见证。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提到拆书家,不得不先讲一下拆书,这个拆书家必备的技能。拆书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主张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要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要有践行知识的具体落地行动,尤其适用于带着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的成人学习。
拆书法有两个方面的应用:1是个人学习,2是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就是RIA便签法,R代表读到的原文片段;I是指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A分为两步,A1和A2。 A1是这个片段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教训,A2是如何应用片段知识。
之所以叫便签法,是因为RIA结合了便签法,用3个不同颜色的便签去表示I、A1和A2,更加清晰、方便。
而组织学习是一个拆书家用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的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达到个人学习的效果。
再聊一下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由各地的拆书帮分舵组成,是非营利性的青年组织。目前在全球有56个正式分舵。拆书帮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以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大家想要对拆书和拆书帮有更多的了解,欢迎加入拆书帮大家庭,我们一起成长。
介绍完拆书帮,那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这个片段来自《番茄工作法图解》第44页,介绍的是戴明循环的概念和应用。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麻烦抬头示意我一下。
【R】 阅读原文(2分钟)
美国统计学家威廉·爱德华·戴明和安德鲁·沃尔特·休哈特共同创立了戴明循环,也称品质管理循环或 PDCA 循环。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周期流程,可用于对其他流程进行改进。基于“假设-实验-评估”的科学方法,戴明循环的 4 步为: 计划-执行-评估-应用。
*计划(Plan):定义预期的结果,以及达成它所需的流程。
*执行(Do):实施该流程。
*评估(Check): 对流程进行衡量,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果,找出差距。
*应用(Act):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以图改进。
这一系列的计划、监控、衡量和改进,也正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典型的 PDCA 流程。在每天早晨确定要做些工作,跟踪什么。然后贯穿全天的是跟踪事件,在表格画叉号、撇号、减号等。在每天结束时,将当天的跟踪数据,与最近几天的数据以及事先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问问自己,有没有努力完成早晨在“今日待办”表格上承诺的活动?然后想想如何改善明天的流程。每天重复这个循环,对流程进行改进。
【I】 重述知识点(3~4分钟)
好了,时间到了,我看大家也都已经读完了。那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what】
戴明循环,或许大家平时听得比较少,但PDCA循环,可能不少人就比较熟悉了。戴明循环又叫PDCA循环,PDCA由4个单词组成,P是Plan计划,D是Do执行,C是Check评估,A是Act应用,这也是循环的4个步骤。它是一个基于“假设-实验-评估”的科学方法,是一个用于解决问题和改进流程的标准化循环。
【why】 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经常做不完,然后第二天又重复这个状况,而且持续很久没有改善?又或者感觉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自己没有一点进步?如果有,恭喜,戴明循环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好方法。
【How】 想要运用戴明循环解决问题,操作步骤很明确,分为4步:
1、规划,设定预期的目标,并计划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步骤。比如在公司接到一个新项目,一定会有个项目目标,然后做项目评估和规划,做好排期。
2、落实,按照步骤落实计划中的每个步骤。对于项目而言,就是根据排期,每天把分配的任务踏实完成。
3、比较,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找出其中差距。比如,项目每个阶段都要评估项目进度,看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如果没有达成就要找出对应问题。
4、优化,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优化目标、步骤或者落实的方式。比如,找到项目异常的问题后,就要分析问题原因,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调整规划,在下一个阶段避免这个问题,然后开启新的循环。
【Where】
那什么时候可以用戴明循环呢?戴明循环适用于所有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或者事件,比如公司的项目管理、个人生活中的目标管理,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那就不适用了。
【A1】 联系具体经验(2分钟)
看到戴明循环,我想起了近期一直想要达成但一直没成功的一个目标——早睡。为了梦中的皇图霸业,为了减少黑眼圈提升一下颜值,年初的时候设定了早睡的目标。本来是设定要在晚上11点前睡的,但晚上还是经常被各种诱惑所吸引,一次又一次降低标准,12点、1点,甚至有时候到了2点,最后别说梦中的皇图霸业了,黑眼圈和我的眼眶纠缠更深了。或许,唯一的好处就是,当找到光明的时候,光明一定会被衬托得更加明亮。
如果那个时候按照戴明循环走,设定早睡目标的时候,就把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步骤规划清楚,然后拆解到每一天,每天早上设定小目标,规划好想要早睡要做的准备,然后落实步骤,第二天早上比较目标和实际入睡时间,找出问题,当天优化调整。如果那样,即便不能在睡梦中享受人生的那场醉,至少也能消除一些黑眼圈,提升点颜值。
【A2】具体应用(1分钟)
今天学习了戴明循环,我给自己重新设定了一个目标:用戴明循环养成早睡习惯。
从明天开始,用21天时间,用21次戴明循环的流程去养成晚上11:30前睡觉的习惯。
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列了以下行动:
1、规划。每天早上起床后,确定当天开始睡觉时间为晚上11:30,然后罗列出当天所有可能妨碍早睡的情况,并列出每个情况的落实清单,录入滴答清单
2、落实,严格按照清单执行步骤,每完成一个在滴答清单打勾
3、比较,第二天比较前一天的睡眠时间是否是在11:30前,如果没有,找出没有达成的原因。
4、优化,针对影响目标达成的原因,调整当天的规划,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结束语】(1分钟)
总结一下,戴明循主要就是一个计划、执行、评估、应用的做事流程,是促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持续改善的好方法,值得大家应用。
我今天关于戴明循环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