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
过渡语:大家好,我叫赵璞,欢迎一同进行全新的学习阶段;
①拆书家——二级拆书家
②职业第二曲线——心理咨询师,擅长于20人+的团队辅导
③自我成长——职业转型期、刻意练习与意志力训练
我们即将开始的学习主题是“情冲问答四步法,选对目标成现实”,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设立目标时,能够判断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感受是否美好,通过情冲问答四步法,来找到最渴望和动力最强的那个目标。
【分组】
本次学习将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分为3组,在讨论和分享环节进行互动。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你有没有在新年伊始许愿或者发朋友圈,充满斗志要在这一年收获满满;比如要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要控制情绪和家人好好沟通、不瘦10斤不换头像、要早睡早起健康生活、要极简生活攒够10W块钱等;
提问-365天飞快的过去,当年底再回首的时候,哪儿些心愿实现了,哪儿些虎头蛇尾甚至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影响-一件事的成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设立目标经常性的半途而废,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力,以致于再次立Flag的时候动力不足,因为可做可不做的心态降低成功率。
解决-今天分享的书是《意志力心理学》,就是基于主观因素,学习12个“意志力好助手”,从自我意志力训练和掌控方面着手,再通过反思、克服、培养、坚持的习惯养成,突破自己增强意志力,加大目标成功的概率。
【R阅读拆页】
《意志力心理学》摘自《我们内心的渴望与目标的实现》P22-24
如果你的目标与内心需求不一致,那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打个比方,一个有着强大动力想成为经理的人,他的内心深处并不渴望权力。那些不能迎合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目标会影响意志力的发挥,因为此时隐藏在意识深处的社会需求会阻碍我们的行动。突然生出对权力的欲望这种事不太可能会发生,所以我们最好选择一些其他能迎合角身需求的目标。
将感受作为衡量需求的指标
这里有一种明确的方法,你遵循它就能找出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目标,那就是关注自己的感受。当你设定了一个目标时,为了实现它,你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或多或少地获得一些经验。虽然每天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但在为了这个目标做出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过程中,你获得的感受可能是美好的,也有可能没有那么美好。如果你在总体上感受不错,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做些什么或放弃什么都不会感到太困难,那么这就是一个还不错的目标。也就是说,你的目标与你的潜意识需求一致,只有这样,你的意志力才会被加满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最大的目标——走你自己的路!你的渴望、激情和热情都是可以引领你获得更好生活的灯塔,所以,请首先确保你的目标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对目标的渴望程度决定意志力的付出
当然,你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你的个目标取决于你的社交圈、文化背景、生活状况、年龄等多因素。例如,一个医生的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想法与其他职者的孩子是不同的。
我们会树立什么样的目标会受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当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决定了我们的目标;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的老板、同事甚至邻居和明星都能对我们的目标造成影响:榜样的力量让我们想要模仿或者他人的期望影响了我们的追求。如果我们忽略自身真正的需求,就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欲望和野心所操控,而盲目地追求那些对我们自身来说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事情。例如,虽然我们更喜欢足球,但却学了小提琴,虽然我们更喜欢搞研究,但却走上了领导的岗位。我们为了那些自己并不想要的东西消耗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当目标没有符合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愿望时,我们为此所付出的意志力总会显得动力不足。
【I便签】
1、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论阐述
【提出概念+举例辨析】
拆页阐述了在确立目标时,我们内心渴望与目标实现的必要关系。当目标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保持一致时最容易成功,衡量需求的感受不同于日常的感受, 是指在为目标达成长期努力时整体上感受是美好的;内心对目标实现的渴望值既不被外因所左右,又不是一时冲动而设定,能保持稳定性,并且自己愿意克服困难、长期付出和极致投入。
我在被动面对职业转型期时,曾给自己设置目标,过程中有非常大的试错成本,在此分享下不同时期的小案例:
【概念折返1】山海间,我选山!去年公司全面组织调整时,在去集团交流学习过程中,被沟通留下来工作,而原岗位已经另行安排B角补位,即刻工作全面交接。起初非常兴奋,觉得能够留在地产届封神级的公司本部工作,达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峰值,要闯出一片天地;慢慢的恋家情绪蔓延,整个人在深圳长达3个月的时间处于焦虑期,还出现了失眠、体重骤降。
【过渡语】大家看高职高薪是我渴望的吗?结果并不是,因为在目标实现的中后期感受非常糟糕,甚至还让自己暴瘦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并不是我内心真正的需求。
【概念折返2】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回到太原后原以为是“从起点到新起点,向前看、向好看、向上看”,然而没有一种幸福是稳稳的,现实更残酷。当我时隔6年重新登录招聘网站、打起候选人电话、【不配】参加从前习以为常的会议、像孤儿一样没有实际落位的岗位……一件件的现实,让【无法接纳不完美自己】的我,三番五次的突然失落,在工作岗位上泣不成声。
【过渡语】毅然树立了陪伴家人的目标,必然要接受工作的降维,但是用多半年的时间发现,我因为没有解析内心真正的渴望,伴随了意志力脆弱和一而再、再二三的自我失衡,长期打拼在职场,我内心真正的渴望是【自我价值体现】。
【概念折返3】深挖目标全力以赴!2019年时开始接触心理咨询的团体辅导,每年总会参加三到四场线上活动,年初用三叶草模型的职业取向,重塑了想以此为契机重塑职业的第二曲线,于是锁定目标要实现持证上岗,在5月份推掉了公司安排的出差,每天保持6小时的复习时间,全情投入不再去关注情绪的反复,还有了心流的产生,最终实现了20天高分考取心理咨询师。
2、Why:前因后果说明
一时兴起的目标走不长远,情势所迫的目标会带来痛苦,他人给的目标有迷茫也有可能出现抗性,小的损失是单一目标没有达成,大的损伤是越来越缺乏意志力,长期下去更是有不断的焦虑产生。
3、How:片段给出的方法是什么?
接下来我用“情冲问答四步法”为大家分享一个内心需求与目标实现的匹配。
第一、[情]境来源,确定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设立的这个目标,是基于主观能动、清晰理性,还是源于被动无奈、感性模糊。
第二,预判[冲]突,提前预判目标达成与内心需求会有哪儿些冲突,eg.我更倾向于有个好的发展去外地工作,一定会因为不能陪伴家人,出现事业和家庭不能平衡。
第三,[问]意志力,我拥有多大的意志力,为此付出努力。
第四,[答]出感受,回答这个目标是否我内心的渴望,衡量在为之努力时我能否富有激情并且收获快乐。
【举例】我承接上面的小案例,再举一个自己最新的案例,历经10个月的调整,重启自己的人生剧本,通过咨询有了累计5K的收入。
第一、[情]境来源,在职场中受限,我必须要实现职业第二曲线,目标是成为1名讲师+咨询师,成就感不一定是只有在主业中才可以获得。
第二,预判[冲]突,8年多的内训师思维受限具有行业局限性,缺少具有说服力的自我标签。
第三,[问]意志力,我愿意从培训基础开始练习,每周参加俱乐部活动,并且4个月通过拆书过级,形成培训底层架构+培训技巧多样化双管齐下;半年内考取1个专业证书,增加专业自信心。
第四,[答]出感受,每一次过级都有难度,每一个训练营都很虐,一步一个台阶的进步更能让我感觉踏实;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志同道合的拆友们定时见面提升能量;拿证又能证明自己的“学霸体质”很有成就感。
4、Where:这个片段的适用边界是什么?
本次拆页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关键人物是自己,同时具有个人主观性,会聚焦在感觉、觉察、情感和情绪。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觉得心理学的知识不直观,在理解和应用起来有难度。
[Tips]对待各种知识点我们应该放下学科界限,更多的是去聚焦知识点本身,通过便签法——先理解、再内化、最后致用的逻辑来学习就不那么难了。
【A2 编剧本】7分钟
请大家自创一个场景,3-5分钟编写个几百字的小故事,具体要求如下:
1.事件背景:未来可能发生的;
2.有人物设置、人物动作、人物对话;
3.有情节:包含事件、经过、结果;
4.运用今天所学的[情]境来源、预判[冲]突、[问]意志力、[答]出感受四步法。
各位完成后,我将邀请1位拆友为大家做个故事分享。
萧萧组:
[情]境来源,我们组的话题也是微课大赛,场景是自己下半年参加微课大赛,我们的目标要远大一点,是要进前三强。
预判[冲]突,现在碰到的冲突是能力比较欠缺,然后对微课的模式也没有那么熟悉,并且现在更新的赛制。
[问]意志力,我们可以通过去其他俱乐部或者去找磨课老师去做一些演练,频率是每周两次,然后自己想到的是可以去了解一下新的赛制,根据赛制的要求,现在可以去提炼一些主题,观察一下自己对于哪一些是比较适合现在这些赛制的主题课程。
[答]出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包括强化意志力实现了目标,会让我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拆书家反馈】感谢萧萧老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能有丰满的剧本呈现,目标一定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还有一个感受非常开心和兴奋,我们整个AACTP很多的大咖和现任的主席就可以线下奔现了。
【结语】
稻盛和夫说:“内心不渴望的东西,永远不可能靠近自己。”《情冲问答四步法,选对目标成现实》学习结束,也祝愿每一个人都能给予各自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