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招呼 2分钟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高庆茹。1、二级拆书家,2、90后双子座HR,3、喜欢逛菜市场的一枚吃货。今天我要为大家拆解的书籍是《好好说话2》。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复盘自己之前安抚对方情绪却效果一般的案例,找到原因,下次需要安抚对方情绪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觉察,并准确描述出对方的情绪,最后表达自己的关心。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事件场景:大家在日常各种社交场合,可能都有遇到过朋友家人和你吐槽抱怨一件事情,你需要回应对方,安抚对方的情绪,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回应对方听了不仅没有好受一些,甚至和我们渐行渐远。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犯了安抚情绪时的大忌。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朋友和你抱怨自己被领导骂了,你之前一般是怎样回应的?
影响:学会聊天,学会真正安抚对方的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我们长期人际关系,以及自己是否真正受欢迎。
解决:今天拆解的片段告诉我们通过使用“我知道你很难过”的方式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A1
请你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每句话,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当家人朋友和我倾诉烦恼时:
1.我喜欢说”不用难过,没什么大不了的“12345
2.我喜欢说“这么点事,你也太小题大做了“12345
3.我喜欢说“你肯定哪里有问题/哪里做得不对”12345
4.我喜欢说“怎么别人没有……你有没有反思你自己”12345
5.我喜欢说“老师/领导/父母那么做肯定有原因的,他肯定是对的”12345
6.我喜欢说”我的天,他也太不像话了,你怎么这么倒霉“12345
I解释自测题
做完自测题,相信大家对平时自己在安抚别人情绪时有了更好地自我觉察,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刻意练习,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犯一些安抚情绪时的大忌,导致人际关系受到负面影响,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安慰的话,实则让我们更无语。
6-12分,你已经成功避开了安慰人的误区,非常棒!
13-23分,你的沟通方式可以改善地更同理心一些。
24-30分,你急需改善自己安慰人的沟通方式啦,不然很容易让别人对你无语。今天的拆页对你很有用哦!
小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跑来跟我抱怨,我该怎样安慰他呢?常见的说法:(1)“你不用难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去在意这种事啦。”(2)“为什么老师不批评别人,只批评你?你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呢?”(3)“你怎么能抱怨老师呢?老师肯定是对的!”更好的说法:“嗯,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
小孩的情绪特别敏感,当他抱怨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回应他的情绪,就可能变成人际互动的错误示范,并且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研究发现,家长在安抚小孩的时候,非常容易犯下三种错误:否定、说教、偏袒,而这很容易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首先,所谓“否定”,就是不承认小孩的感受。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小孩子喜欢对自己的感受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甚至会觉得,孩子的很多负面感受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比如,小孩告诉你,他遇到了一件难过的事情。这时候你跟他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用难过,睡一觉就没事了。”这看起来是在指导他如何渡过难关,实际上却是在否定他的感受。这会让小孩很受伤,因为他讲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却被当成一种不应该有的错误。
那么下次,小孩又有什么情绪,就会不想跟大人多说。大人问起的话,他也只会敷衍说“没事”。因为上一次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大人根本不会认真看待他的情绪。所以说,否定别人的感受,不会让这种感受消失或是让他变勇敢,而只是会让他学会隐瞒而已。
其次,所谓“说教”,就是讲大道理教训人。比如,小孩说他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了,结果你却说:“为什么别人没被嘲笑,就你被嘲笑?你有没有反省过,是不是你哪里做得不对呢?”其实每个人都讨厌别人说教,但是家长在小孩面前,很难克制自己教训人的冲动。因为彼此之间的身份关系,让家长觉得自己有义务、有权利随时说教,尤其是小孩在吐苦水的时候,他都是呈现出很脆弱、很受伤的那一面,这时候家长就更容易把自己当成心灵导师,要对他好好开导一番,但结果却只是让小孩更讨厌跟家长交流。
最后,所谓“偏袒”,就是非理性的站队。你毕竟不是当事人,很多情况都不了解,第一时间就站队,肯定是在偏袒。比如小孩跟你抱怨:“老师太可恶了!”结果你却数落他一顿:“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老师总比你懂得多!”这就是在偏袒老师,你像这样胳膊肘向外拐,小孩当然会很失望。
不过,反过来偏袒小孩,也不是件好事。比如你随口附和他说:“对!这老师太不像话了!凭什么当老师!你怎么会这么倒霉,要被他教?”这种说法,会让他越发觉得自己可怜,也更加怨恨老师。其实,小孩抱怨归抱怨,通常只是想发泄情绪,发泄完也就没事了,隔天终究还是要回到学校,去跟老师相处。如果你过度偏袒小孩,随便附和他去诋毁老师,就变成不负责任地煽动情绪,也没有起到安抚的作用。所以说,否定、说教、偏袒,都是“聆听抱怨”时的大忌。而真正适当的安抚方式,应该是“观察”和“描述”对方的感受,让他知道,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绪,并且有耐心认真听他说下去。比如你可以说:“嗯,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或者是:“嗯,看来老师真的让你很委屈,你觉得哪些地方他是在冤枉你呢?”
I(5-7分钟)
这个拆页非常接地气哈,非常高频的场景,大家可能都有过深刻的感受。大家有看到哪些关键词?
现场学员:“否定”“说教”、“偏袒”“正确回应”
(大家通常的做法)
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用打直球的方式安抚对方,但是往往效果并不佳,对方可能觉得你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也没有真的在关心他,反而下次有心事对你闭口不谈了,甚至隐隐觉得你就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一些没有用的废话。
(反例)
举个例子,小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跑回家抱怨,大部分的人会说:(1)“你不用难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去在意这种事啦。”(2)“为什么老师不批评别人,只批评你?你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呢?”(3)“你怎么能抱怨老师呢?老师肯定是对的!”
How
而如果你想改善自己安抚对方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对方心理上真的更好受一些,你就可以试试使用拆页的方法——1、觉察2、观察和描述对方的感受3、表达同理和关心。
比如,比如你可以说:“嗯,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或者是:“嗯,看来老师真的让你很委屈,你觉得哪些地方他是在冤枉你呢?”
心理学逻辑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很因为一件事情很难受,你本来是因为特别信任一个人喜欢一个人而和他倾诉,结果对方对你要么否定要么说教,要么就是没有意义地偏袒,说一些废话,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也会觉得我这么信任你才告诉你的,结果你就这样对我?
相反,如果你用了今天这个方法,会让对方觉得你有真正在关注他,关心他,站在他的角度,陪伴他,支持他。
额外小TIPS
不只是大人对小孩,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你也要尽量用观察和描述,来取代否定、说教和偏袒。比如朋友抱怨工作压力,你不应该说:“工作就是这样,你不要想太多,好好做就是了。”而应该说:“听你这样说,压力肯定很大吧,你是觉得老板偏袒同事,对吧?”这样,对方才会愿意跟你深聊下去。
A3促动参与8-12分钟
我们刚刚学习了“我知道你很难过”的方式来安慰别人,现在一起做个演练,场景是:你的朋友莉莉和你抱怨自己最近经常加班到深更半夜,苦不堪言,你听后如何安慰她呢?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演练时间5分钟,注意演练的重点是如何使用拆页的方法来练习这个技能,而不是解决莉莉的职业生涯问题。 要点:1、觉察2、观察和描述对方的感受3、表达同理和关心
现场学员演练:
莉莉:最近工作强大太大了,各种破事,真是累死了
朋友:看出来了,你这个黑眼圈好像重了点,好辛苦啊,你每天加班到几点钟啊
莉莉:每天都加班到11、12点
朋友:忙什么呢??这么多事情?
莉莉:最近一季度结束了,各种事儿,关键有时候也内卷,想法改来改去,挺烦人的
朋友:这确实,整个社会压力好像都很大,一个比一个拼,咱俩行业跨度也比较大,我感觉具体工作上我也帮不了你,要不我们出去嗨一顿,释放一下工作压力,边吃边聊
莉莉:跟你唠一会已经觉得舒服多了,走!
A2催化应用(1分钟)
光说不练假把式,希望大家在接下来一周内遇到需要安慰别人的场景的时候,比如安慰生病的朋友,安慰工作不顺的朋友,安慰考试成绩不佳的孩子,安慰和对象吵架的闺蜜,试试今天拆页的方法,让对方觉得我们的安慰是真诚的用心的。并记录你实操的故事案例。
要点:1、觉察2、观察和描述对方的感受3、表达同理和关心
学员提交:
朋友:我注册考试竟然差了2分没过,又得重新备考!好烦人啊!
我:(听他的语气不太好)嗯,好可惜啊,就差一道选择题,你是不是觉得太可惜了,又有点难过?
朋友:是啊,虽然通过率不高,但是我真的花了好长时间备考,哎,就差2分,太可惜了
我:嗯,确实太可惜了,我感受到你的难过了,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让你好受一些吗?
朋友:我现在好像吃火锅,而且特别辣的那种,你陪我去吃火锅吧!
我:走,我请你!
结语(1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安慰别人也是有方式方法的,如何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安抚对方内心的小孩,“我知道你很难过”,拉进你跟对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