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招呼
爱学习的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我是拆书家刘阳,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图书是《高效阅读法》。
本次的学习目标是大家在完成本次拆书现场学习后,能够掌握高效阅读的四步流程。
分组
后续,大家需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我们先进行分组,从我左手边开始,两人一组。
图书介绍:
F特征:《高效阅读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本田直之,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半年工作,半年旅行。每年读近400本左右的商业书籍,通过复制他人成功经验投资自己。
A优势:这本书在阅读类书籍中荣登过畅销书第一名。书中讲述高效阅读的方法,如何选书。与同类其他书籍相比,容易阅读,便于理解。书中方法易于复制,实操性强。
B利益:你满意你的读书效率吗?当你开始读一本书时,多少天能读完。一天,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会不会因一本书阅读太久而放弃阅读这本书呢?本书的高效阅读方法能让你在数小时内读完一本书,教你学会怎样快速抓取重点,如果你想提升阅读速度,快速读完一本书,你将会从今天的拆页中到一些他人成功的经验……
片段来源:《高效阅读法 》P100页
片段主题:读书要有明确目的
对于阅读本书已经读到这里的读者来说,可能恨不得立刻开始读书。
然而,在开始读之前,有非做不可的重要工作。那就是读每一本书前,都要明确读此书的目的。
或许你会想:“目的?每一本都要,太夸张了吧!
这样说是因为一般说到读书,不少人会认为那只不过是娱乐或是消道。正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对读书行为的理解是如此,所以才会认为,“读书是有空闲时才做的事,换言之,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没办法读书。“我虽然说了很多次,但我还是要再说一次,那就是,在杠杆效益阅读法中,读书并不是消磨时间,而是一种投资。
当然,有了目的,才能去买书。但是刚买回来的书,或许你已经完全忘了为何要买。所以,开始读书之前,再一次确认读该书的目的,这样,你逐渐就能弄清楚书中重要的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因此,你会舍弃无关紧要的部分,读书的速度就自然加快了。而且,抱着目的去读书,就能够好好地吸收书里的内容。
读书的流程
读书的目的要明确:看准该读的部分和不用读的部分
设定时间限制:虽然是按照书的内容而定,但平均在一至两小时左右
浏览一本书的内容:查看目录”“后记”等,把整本书的整体结构映入脑海中
开始读书:读书时要有轻重缓急之分——重要的地方必须熟读,其他的地方略读抓重点——画线、标号、记录、折页角等做记号。
假如目的不明确就开始读,看到和自己没关系的部分还会以缓慢的速度去读,如此一来,尽管你花了很多时间读完它,但由于连没有用的地方也读了,反而对重要的部分印象模糊。
总之为了要看清楚“需要读的地方”和“不需要读的地方”,则确认目的是必要的准备工作。
What:这个拆页的主要内容很明显,就是讲述一种高效阅读的方法,因为作者是阅读商业书籍,找方法。所以它在使用时有个限制,它适用于方法类的书籍。不适用于纯理论,论述类书籍,例如自由的意志,也不适合阅读小说。
Why:这个阅读法强调的是“复制他人成功的经验”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书中找到某种方法,然后应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中主要强调“明确阅读目标”,即找到书中相应方法。这样做可以筛选出与方法无关的内容。例如故事,具体论述,例子。大大删减了书中的阅读内容,阅读效率自然提升。其次强调“设定时限”,截止时间会带来一种紧迫感,会促使你跳着阅读。从而增加你的阅读效率。
如果不这样做,你可能会漫无目的阅读,书中多余的部分也可能会读完。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内容和章节上。阅读的内容过多,阅读时间过长,反而对重要的内容也很模糊。
How:高效阅读法流程概括为四步。
1,明确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核心目的就是“方法论”,找到书中有方法论的章节阅读,其余部分不用阅读,例如,书中故事。
2,设定一个阅读时限:你打算在多长时间读完这本书?例如我要用2小时读完高效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一口气用2个小时读完,也可以分四次读完,每次阅读30分钟。
3,浏览目录:首先要把书的“整体结构”方便你记忆和整理内容。
4,阅读,找重点:在重点的地方,标记,折页,甚至可以重读。方便日后记忆和整理。值得注意是读书只是要找到了重要信息而已。
举例【反,正】
讲起快速读书,回想起我上周阅读“微习惯”这本书的经历。因为要写拆页,上星期准备阅读“微习惯”这本书。我拿到手上看完目录之后,首先翻看最后一章“微习惯的八大原则”细细读完后。又回看目录,“动力与意志力关系”这部分比较吸引我,我又开始细细阅读这部分。总共阅读40多分钟,由于论述的太多,不爱看了,结果把书放到一边。我虽然这么长时间,但是效果与不读一样。仅仅熟悉了一个名词“微习惯”。属于无效的阅读。
现在,我学会了高效阅读法,该如何去阅读《微习惯》这本书。
第一明确自己的目标:就是培养微习惯得步骤。这样就可以直接阅读第6章“彻底改变只需8步”。
第二,设定时限:这本书大概200页,计划在1小时内读完。
第三,阅读目录:熟悉书的整体架构,第四章内容是微习惯策略。第六章,彻底改变只需八步。这两部分要先读。
第四,重点部分熟读。上述两本分在读的时候,划线,并折页。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遍。
这样做我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完,同时可能记住了微习惯的策略。
A1便签分享【显像提问】
下面到反思经验环节了。
请大家回顾自己阅读经历,最近的一天,由于想提高自己的技能,你买到了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可能是**快速阅读法,可能是**记忆术,开始阅读;
你是漫无目的逐章阅读还是带着明确目标去阅读相关的重要章节呢?
你是什么时间读完什么时间算了?还是在读书前计划多久读完这本书?
你是读完的书同没有阅读过的书那样干净?再次翻阅时,仍然找不到主要内容?还是对书中主要内容是否做了标记,并折页。
按照上面的提示,大家对自己的读书方法应该有个清晰的了解,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曾经的读书经历,读书时都做了哪些动作。
计时2分钟,然后邀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A:我平时读书,很少给自己设定阅读时限,只是每次计划读多长时间,同时阅读目标比较宽泛。目录也会看一眼,重点内容都标记。
A1+
大家感受一下,时光倒流回到了过去,但你已经学会了高效阅读法,思考一下该如何阅读那本方法论的书呢?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请大家按照高效阅读法流程做一个分享。要具体清晰,你阅读这本书的目标是什么?打算在多长时间读完?计时3分钟,接下来我们会邀请一位伙伴做分享。
学习B:阅读图书《打造第二大脑》
第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
第二步:设定时限:打算4小时读完这本书
第三步:阅读目录:先读一下这本书书的目录,对书中的架构有个清晰的了解。
第四步:找重点:针对书中管理自己知识内容,做标记。折页
总结: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就是“复制他人成功的经验”,阅读书籍则是复制他人成功经验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而高效阅读法让你更快的在书中找到他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