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北京宇宙中心分舵NO.508】会议结束的前提+习惯叠加法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会议结束的前提

开场:

各位好!我是 盖盖,盖取⾃我的姓。⼤家如果对盖字有了解的话,应该会有疑问,这个字不是应该读gě吗?字典⾥的解释确实是⽤作姓读gě。但是从祖辈传下来对姓多了⼀点爱,所以念做gě-ài, gài。
我的3个标签:不爱读书的拆书新⼈、为读书⽽来、书法“⼩学⽣“。前两个标签要连起来哈,不爱读书的拆书新⼈+为会读书⽽来,让⾃⼰变得爱读书;书法⼩学⽣,书法⼊⻔阶段,⼤家有兴趣的我们⼀起交流。
近⼏年最⼤的成就事件是⽤了将近两个⽉时间减重15⽄,并且⼜在成功减肥后因为怀孕胖了50⽄(哈哈)。那么现在也在⼀家和燃烧卡路⾥相关⾏业公司的财务圈从事培训相关⼯作。正是因为我的这份⼯作需要,在接触到拆书帮后我志⽴加⼊。


【拆书法、拆书帮介绍】

提到拆书帮,先介绍下拆书⼀词。 “拆书”不是画着红圆圈的那个拆的意思哦。“拆书”是⼀种以学习者为中⼼的成⼈学习⽅法论,把书中的知识拆为⼰⽤,解决我们实际的问题。
拆书法分为个⼈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学习可以通过便签法的⽅式,达到拆为⼰⽤,学以致⽤的⽬。⽽便签法就是通过⽤⾃⼰的话重述原⽂(我们称之为 “I便签”),关联⾃⼰过往的经验教训(我们称为“A1便签”),再把学到的新知运⽤起来规划⾃⼰的未来⾏动(我们称为“A2便签“)。
组织学习呢,就是由拆书家拿着⼀本书/书中的⼀个知识点现场加⼯组织多⼈⼀起学习,引导和促进现场在座的⼈把知识关联过往经验,并将学到的知识规划到未来的⾏动中。

拆书帮可以理解为⼀个俱乐部、⼀个社群,将天南海北的拆书学习爱好者们聚集在⼀起。⼜根据地域、区域将拆书帮分为拆书帮分舵,分舵也是⾮盈利性的⻘年⾃发的组织,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前,拆书帮在全球共有58家正式分舵,来定期举办拆书活动。我就是来⾃北京宇宙中⼼分舵的盖盖,很开⼼站在这⾥给⼤家带来今天的拆页分享。


【过渡语】

拆⻚选⾃《⻉佐斯如何开会》⼀书, 本书作者是⽇本亚马逊的创始成员、核⼼管理者,他系统性公开了⻉佐斯在亚⻢逊制定的独到开会⽅法。亚⻢逊堪称世界上最会开会的公司,其创始⼈杰夫·⻉佐斯有很多开会技巧在商界零星流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P126-128)

会议的结尾⾮常重要。不仅要总结会上说过的话、做出的决定,还要为开启下⼀步建⽴通道。最不可取的会议结尾,就是简单说⼀句“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常好”就草草收场。

关于会议上决定好的事顶,与会的所有⼈都会⾃然⽽然地期待每个环节的负责⼈能主动担起责任。但如果会议结束时,还不明确哪些“⼈员”在什么“时间节点”上要完成哪些“任务”,那即使做出了正确决策,知道接下去应该如何推动,决策和⾏动也不会产⽣联动,项⽬就⽆法按照预期顺利发展。

在任务、⼈员、时间节点这3个要素中,⼈员和时间节点更容易被忽视。⽐如,有⼈在会上说“这项任务由A部⻔负责”,⽽A 部⻔刚好有⼏位同事都在会上,他们可能会⾯⾯相觑,不知道谁该承担这个责任。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定要把任务落实到个⼈。可以考虑在会前就严格筛选与会者,规定每个部⻔只能派⼀名代表出席会议。这样⼀来,那位代表就势必担起责任,在会后付诸动。

关于时间的问题也是⼀样。⽐如,有些领导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模校两可,只给出⼀个类似“下个⽉上旬完成就⾏”的贾求,那办事的⼈就很可能会推把拉拉。因为所谓“上旬”是个时间的区间,到⼏⽇为⽌算是上旬,⼏⽇开始算是中句, 20⽇算中旬还是下旬,都是因⼈⽽异的模糊概念。

所以要尽可能避免不清晰的说法,把具体时间定下来,甚⾄精确到⼏⽉⼏⽇以及星期⼏的⼏点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段主要介绍了会议的结尾环节在决策性会议的重要性,通过在会议结尾环节总结复述⼤家说过的话以及会议上决定的任务事项,并将任务关联到唯一的执⾏负责⼈、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节点,只有将任务、⼈员、时间三要素完备,会议才算结束,其中⼈员和时间更容易被忽视。

会议的结尾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对会议内容和决策做总结,并将会议中产⽣的决策和通过明确负责⼈、完成时间将任务和后续的⾏动关联起来,便于后续项⽬顺利的推进。

⼤家有没有遇到过会上激情澎湃、会后草草了事,⽆⼈跟进或者跟着跟着跟丢了的情况呢,有没有很好的利⽤会议结尾环节呢?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下要想会议结尾具备三要素具,应该如何具体操作以及注意哪些事项。

1、共识任务,确定工作方向。

我们要在会议的结尾总结本次会议内容和会议决策事项,可以让参会⼈共识明确本次会议产⽣的决策和任务事项,避免会议草草了事。

明确会议上产⽣的A任务、B任务、C任务分别是什么,便于后续的分⼯。

2、明确负责⼈,树⽴责任感。

将任务落实到⼈,保证任务负责⼈的唯⼀性,可以避免推诿、扯⽪的情况。⼤家能主动承担起责任是最好的,当没⼈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要通过这个环节将任务责任到⼈。可以通过限制参会⼈数的⽅式,在会前明确规定每个部⻔职能派⼀个代表出席会议。

俗话说“⼀个和尚挑⽔吃,两个和尚抬⽔吃,三个和尚没⽔喝“⼀样,⼈少责任分明效率⾼,⼈多相互推诿事难成。避免⼀个任务多⼈负责或者⼀个任务⽆⼈负责的情况。确定A、B、C任务具体的唯⼀负责⼈,那么具体应用就是会议上的A任务由某部⻔的⼩王负责。

以上⽚段中明确⼈员的部分,提到了规定每个部⻔只能派⼀名代表出席,但是如果考虑实际情况,会出现同⼀部⻔多⼈员出席会议的情况,这种情况更需要在会议结束前,追问明确具体唯⼀的负责⼈。

3、细化时间节点,建⽴⽬标感。

有了具体的时间任务完成更有⽬标感,也会有⼀种⽆形的压⼒紧迫感。当然也需要将时间节点具体细化,因为⼤家对时间的理解不⼀样,要避免上旬/下旬这类模糊的时间点,将时间确定在⼏⽉⼏号、星期⼏的⼏点钟。避免出现“今⽇复明⽇、明⽇何其多“ 类似拖拖拉拉的情况。

⽐如,我们参加的训练营每天的作业完成有具体的时间要求,每天晚上11点前提交作业,⼤家为了达成⽬标会有紧张感,也可以对⾃⼰事情进⾏紧急重要排序。

那么具体应用会上产⽣的A任务由某部⻔的⼩王负责并在4⽉2号完成,这样就把决策和后续的⾏动进⾏了关联,明确了⼈员、时间,责任⼈也更加有责任感、⽬标感的去完成。

其实任务或者说事项、负责⼈、时间节点三要素不仅能用在公司、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决定性会议上,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带有决策性的讨论或家庭会议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案例):想到上周周⼀的周会上,我在组织部⻔会议时,领导布置了某⼀项2天内需要有A同事跟进完成年度的预算审批,我记录的事项:A同事(代称)完成预算审批流程。只有todo和责任⼈,缺少具体时间节点,导致A同事负责的预算审批任务没能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

(反思):这种情况就是⽚段中所提到的我忽视了时间的问题,有任务没有具体的完成时间情况么,会议不具备结束的条件。我需要在以后的会议中更加关注任务负责⼈、时间问题以便保证后续任务可推进。

A2便签

(⽬标)在4月3日前完成会议记录模板优化,将todo⼀栏细化出来:列出任务、⼈员、时间三要素的字段,并在4月作为会议组织者或者任务责任人参加的决策性会议上完成会议结尾环节,并记录每次会议情况。具体规划(步骤)是:

1、参加会议过程中做好会议记录,并在会议的结尾总结陈述会议内容以及会议任务。会议产生的决策D任务和E任务分别是什么

2、明确会议任务后,要进一步确定任务的唯一负责⼈ 。D任务的负责人是盖盖、E任务的负责人是小盖。

3、在任务、人员确定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并与负责⼈/任务相关⼈员的确认。

针对D任务要和盖盖确认,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是4月9号;E任务和小盖确认,明确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是4月10号。

那么我完整的会议记录内容是:

任务1:盖盖负责完成D任务,并在4月9号前完成

任务2:小盖负责完成E任务,并在4月10号前完成

这样可以保证三⽅/多⽅相关⼈在场的情况下,共识任务、责任⼈及完成时间节点。做好相关记录并同步给参会⼈,⽅便后续的进度跟进。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拆⻚内容,如何才算会议结束,⼀起回顾下。利⽤会议结尾环节,将任务、负责⼈、时间串起来,⼤家更好得共识什么时间、谁、完成什么事,得到负责的⼈的确认,将决策和后续⾏动进⾏联动,便于后续事项的顺利推进。

希望这个⽅法⼤家可以学以致⽤在以后所组织或参加的决策会议上,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