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伟杰,我的标签是:环保从业者、组织长老、金刚智慧践行者。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主题是:摆脱受害者心态,掌握自己的人生。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通过本片段的学习,通过本片段的学习,大家能够认识受害者心态与掌控者心态,学会在不舒服/受害者的环境下,使用“自我掌控”的方法转变负面的认知,采取积极的行动,实现个人成长及目标。
【技能点;用学习者场景介绍图书】
【场景】:你是否有曾经在公司里,遇到领导经常给你小鞋穿,你默默忍声吞气,一边按照吩咐做事,一边心里抱怨,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让我遇到这么尖酸刻薄的领导,真的是倒霉,又或者是同事喜欢在背后说你坏话,你听了笑笑,不跟Ta一般见识,但心里觉得受冤枉,特别委屈,好受伤等等。
【提问】: 大家可以回想下,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当时的情绪跟反应是如何的呢?
【影响】:如果在这样的负面情景下,往往会持有消极、悲观的情绪和心态,感到沮丧、失望或愤怒等,从而影响会削弱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自我价值感等等。
【解决】:
B1:《拆掉思维里的墙》本书会带我们探寻心智模式的来源与局限,拆除思维中的障碍,启发我们超越困境,转变为更加积极、自信和成熟的个体。
B2: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拆书片段主要聚焦再如何让自己摆脱受害者模式,进入掌控者模式,采取积极的行动,改善负面的情绪,让事情发生新的可能。
在课堂上学员莉莉分享了自己掌控职场的故事:
“我做行政多年,觉得不适合这个行业,想进入人力资源行业。正好我现在的公司枝繁叶茂、体系全备,所以在公司内部换岗是最好的选择。”她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做好准备,就信心满满地开始她的职业转换计划。几周过去了,莉莉还是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她拥有了一个受害者的故事:“我给部门主任写信了,他倒是挺尊重我的意愿,说如果对方同意要,你可以走。但是人力资源部主管海伦却一直没有表态。我想,我可不能当受害者啊,我继续给她写信,每周一封,结果还是等来了套话式的拒绝。你说,我是不是没有办法了?我也想当一个掌控者,但这次是公司制度问题,对方不要我,我有什么办法?只好等着她来选啰!”
老板可以掌控吗?公司可以掌控吗?当然不能,你唯一可以掌控的是自己。你不能让老公不抽烟,但是你可以选择成看为一个可以心平气和与他沟通这件事情的女人;你不能掌控股不跌,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同时学会在下一次避开始努力风险;你不能掌控运气,但是可以学着掌控自己识别与抓住机的受害会的能力。在莉莉的故事中,你无法掌控公司和对方部门经拒理要不要你,但是你可以掌控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被需要的人。莉莉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误区,她决定反击: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二天上午,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海伦收到一封莉莉发来的邮件,她在信里告诉海伦,我已经开始报名学习人力资源师了!海伦礼节性地回复了一句“加油”!时间又过去两周,海伦收到莉莉学习人力资源课程的一篇感想和一篇专业文章,并且咨询海伦,是不是可以就相关问题向她请教。莉莉这次还是收到了淡淡的回复:欢迎交流。从此开始,海伦每周打开邮箱,都能看到关于莉莉对人力资源最新的见解和思考。海伦从信里还知道,莉莉参加了人力资源的聚会,正在阅读关于这方面的书,还在帮助北大的一个教授做研究,两个月后考取了人力资源师证书……
4个月后,海伦打开邮箱,收到莉莉最后一封信:“谢谢你的支持,X×公司希望我过去做人力资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能够保持联系。”
15分钟后,莉莉抬头看到海伦脸色灿烂地站在她面前,并且说出了那句莉莉期待很久的话:“你有兴趣在我们公司做人力资源吗?”
看明白了吗?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陷入深深的抱怨与自怜中。拒绝受害,掌控你的命运。
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原文片段。
【概念对比说明】
大家看完这个片段,有提到哪两个关键词?分别是什么?受害和掌控对吗?
【概念解释】
什么是受害者?眼中只有障碍,永远只希望世界改变;什么是掌控者?不管怎样,我都可以负全责,并找到改变事情的可能性,不在乎面子持续做下去。
【概念区别】
【概念辨析】
案例一(反例):小玲是个家庭主妇,她在家庭中总是感到自己被忽视和不被重视。她认为自己负担着家务、照顾孩子等责任,但却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很委屈。
学习者回答:是受害者。
拆书家:因为她希望被看见,希望在家庭中付出的辛苦能够被看见以及理解,但没有采取行动。
案例二(反例):每当公司有新项目或紧急任务时,小赖总是抱怨自己被安排了太多工作,觉得领导不公平对待自己,常常抱怨工作太累,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学习者回答:是受害者,
拆书家:因为他把责任归咎给外界的因素。
案例三(正例):小赖是个性格内向的拆书家,经常感到社群伙伴对他的态度不友善,认为自己被排挤和忽视, 但他还是主动参与社群活动,积极表达自己想法。
学习者回答:是掌控者。
拆书家:不仅有自我觉察,还有认知上的改变,并且去采取积极的行为了。
【How】
我们已识别受害者和掌控者的差异,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受害者心智转换成掌控者心智呢?
一、自我觉察:意识自己正处于受害者情节之中。
二:认知转变:
1、明确消极心态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2、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案,我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三、积极行动:专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持续行动,持续优化。
【举个例子】
反例:
前段时间,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现自己并未被列入邀请名单,而其他同事都参与其中。而我感到失望和沮丧,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在接下来的项目中,也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但却很少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觉得自己的努力很少被重视,开始逐渐对工作失去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作中变得越来越消极,对团队的合作产生怀疑,并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开始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认为团队其他成员不喜欢我或对我存在偏见,很明显我是处在受害者的情景里的。
正例;
第一步:自我觉察:没有被邀请参加项目重要会议而感到沮丧,我目前处在受害者思维。
第二步:认知转变:消极情绪和受害者态度会对团队、个人工作变现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可以做的就是主动与领导沟通。
第三步: 积极行动:主动与领导沟通,表达自己对会议内容的兴趣和愿意参与的态度
【适用场景】
适用:经常感到消极、无助或被动的人,希望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挑战。
不适用:严重心理问题、长期抑郁情绪等;这些需要专业心理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和干预
刚才我们学习了受害者与掌控者的差异及如何将一般受害者转化为掌控者的三个步骤,接下来请大家想想看,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当中,你会把成为掌控者这个方法用在未来哪个场景呢?
比如:在公司里,遇到两件同时正在进行的事情,十分紧迫,最后没做好,遭到领导的责备,又或者是加班回到家,看见沙发上的靠枕东一个,西一个,桌子上还放着没洗的碗筷,火气“噌”一下就冒了上来,冲着家人发火,又或者是参加社群聚会或活动时,觉得自己被忽视和排挤,把自己的孤立感归咎于他人,而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等等的场景?
场景不限,请大家围绕一个场景来写一个剧本,设计出人物(提问者和被问者)、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受害者心智转换成掌控者的三个步骤,可将摘要写在一张纸上。
围绕刚刚的指令关键词(背景、人物、时间、地话)来写剧本,用时3-4分钟,最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上台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今年一开年,部门有 2位同事同时休产假,公司在不招人且不加薪的情况下,领导让我们3名同事承担起部门所有工作,我的同事蓓蓓心里很不是滋味,有跟领导反馈,希望能给予加薪,但领导回复的是,公司加薪的指标只有一名,可能不是你;顿时我的同事蓓蓓心里拔凉拔凉的;
发生时间:计划本周六上午 10 点约我的同事聊一聊
人物:A:蓓蓓;B:Tiffany
对话:
A:我来公司也有2年多的时间了,两年期间看见了部门的很多同事都有涨过薪,而我一次都没有涨过,最近工作量徒增也不给我涨,感觉我的能力不仅没有被领导重视,还被当做廉价劳动力去使用了,哎,挺失望的,我怎么会遇到这样的领导;(自我觉察)
B:看你最近情绪状态蛮不好的,原来是因为这件事情啊,其实你现在的状态处在一个受害者的思维呀,抱怨领导,其实是解决不了,只会让现在的负面状态越来越糟糕,可能还会不断地恶性循环。
A:确实也是,面对同事休产假,额外增加的工作量,领导拒绝加薪,抱怨也不是办法,可能是我的工作真的没有做得很好,如果我一直抱着这负面的情绪反而会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后加薪可能就更难了。不行,我要转换下心态,要从自身出发寻找一下解决方案。想了想,下一步我可以做的就是和其他同事合作,制定了更高效的工作流程,优化了任务分配,以应对部门的需要。(认知改变)
B:是啊~心态很重要哦~期待你能有所转变和突破;
A:谢谢你的开导,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梳理一下工作流程,好好跟同事打配合,拿出工作成果,在恰当的时机,再跟领导提加薪的事情,也许会遭到拒绝,但没关系,只有我努力把工作做好,我相信有一天领导一定会看到,并给予我加薪的。(积极行动)
【有力结尾】
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受害者和掌控者的差异:眼前出现障碍,习惯性抱怨,只希望外界不可控的因素改变,这就是受害者:为自己行为负责,努力去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就是掌控者。我们还学习了把受害者转变成掌控者的三个步骤:自我觉察,认知转变、积极行动。
不管环境和别人怎么样,下一步生活,我们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即使我们不能掌控所有的事情,但仍能找到里面可控的因素,那就是我们自己。谢谢你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