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分组】今天有讨论环节,我们人不多,分为一个大组。
【自我介绍】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伙伴拿出宝贵时间,陪我晋级TF3-3,我是黄艳,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爱演讲、爱拆书、爱主持,希望和各位小伙伴一起抱团成长!
今天带来的主题是《微习惯》+《钻石分析法》
图书介绍(学习者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上个月朋友小王抱怨:看到美食就迈不开腿,天天宅在家中刷手机,人很没精神,体重也涨了。想好要运动,但总是做不到,真是太无语了……如此反复后,对自己也很失望!
提问:想培养某个习惯,但总也做不到的经历,大家有吗?对过去的处理方式还满意不?想不想了解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影响:想好的事情总也做不到,小则影响情绪:不开心;大则:焦虑、抑郁……
解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微习惯》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自然而然的养成目标习惯!今天带来书中的“微习惯4步法”和“钻石分析法”,帮助我们轻松养成好习惯。
两个拆页是并列关系(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总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学习者掌握“微习惯四步法”,结合未来某个习惯,梳理出培养目标习惯的行动步骤;以及运用“钻石分析法”复盘一次!
第一个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通过学习“微习惯四步法”后,选择一个习惯,运用一次“微习惯四步法”梳理出行动步骤,并在小组内分享!
既然整本书都在说“微习惯”,我打算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度缩减的版本。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把事情分成小步来做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是为什么它效果显著呢?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当然,微步骤的概念因人而异,你的一小步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这种称法把它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如果和你的能力上限相比,一个微步骤简单得让你匪夷所思,那它就再合适不过了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谈谈我的理解和体会。
I】拆书家引导讲解
What:微习惯是因人而异,把我们想养成的某个积极习惯,提炼出小到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因为它足够小,所以容易达成!
【强化概念讲解,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
这个概念里,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习惯、微小行为、因人而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拆书家:
1. 拆书家: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持续行为的结果!
习惯是在生活/工作中,经常性的动作/具体的行为!
比如;每天早晚刷牙,这是不是习惯?
学习者:是。
拆书家:正确,因为有持续的具体行为!
2. 拆书家:什么是养成习惯的微小行为呢?
比如:想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1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大家觉得,这个算微小行为吗?对吧?
微小行为就是顺手就可以完成的行为,小到没有任何负担,小到不可失败,即使当你状态最差时,也可以毫无压力完成的程度。
3.拆书家: 什么是因人而异呢?
每个人基础不同,有所差异。
比如:师父拆1份拆页几分钟,而我拆1份拆页2天,因为对我来说很困难!但是我可以调整为每周拆一份拆页……这就是因人而异。
所以缩小后的行为,在执行有困难的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调整到自己顺手就可以完成的程度!
HOW:
通过三个场景,估计大家对微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
小伙伴急切的想知道:究竟怎么才能做到微习惯呢?
根据全书的内容呢,我总结为“微行动”四步法
1. 目标习惯:想养成一个什么习惯?正面积极的
2. 动力:为什么想养成这个习惯?
3. 微小行为:符合小得不可思议,小到微不足道;
4. 定期总结:因人而异,是否容易做到?哪些需要调整?
我们来听听开篇的小王用了“微行动四步法”的成功案例
人物:小王和我
时间:10月底
地点:咖啡厅
起因:小王说:无论啥时候,看到美食就迈不开腿,短时间内长了10斤,而且我人特别懒,天天宅在家中刷手机,人很没精神。
人物对话
小王;想改变需要有更好的方法?不想持续这样下去
我:好,我们用《微习惯四步法》来梳理
微习惯四步法
我(问)
小王(答)
1.想养成什么习惯?
每天跑步,30天/周期
2.动力是?
因为一个月后要开同学会,我想以精神十足的形象去见同学,其中还有我初中偶像!
3.微小行为是?每天能够轻易完成的
每天跑步100米
4.定期总结(30天后)
1)是否做到?
做到
2)哪些需要优化
没有
WHERE:适用于想养成某个积极习惯,但是缺乏行动步骤的时候;
总结: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微行动四步法是:目标习惯/动力/微小行为/定期总结
编剧本:
1.相信大家已经对“微行动四步法”有了清晰的了解,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个方法,请大家想一个可以运用“微行动四步法”的场景,确定一个近期想养成的习惯,已经想好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我
2.根据想养成的这个习惯,设计一个故事/剧本,运用今天所学的“微行动四步法”,帮助对方养成好习惯
3.编写要求: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采用对话形式,对话经过可以写关键词。
4.用导演的视角,设定主人公,从而编写一个故事/剧本,运用“微行动法”的过程。
准备时间4分钟,剧本参考刚刚小王的案例!大家开始编写剧本!如果过程中,有不清楚的,请举手示意!巡场中……
完成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好的,大家都差不多了,有请开心为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剧本小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1分钟
背景
人物
开心和健身教练
时间
下周五
地点
咖啡厅
起因
春节里长了10斤,我已经没有腹肌了,想练腹肌
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人物对话
开心:我平时忙,想改变,需要有简单一点的方法?不想持续这样下去!之前了解到:您对“微行动四步法”有学习,所以今天……
教练:好,我们用《微习惯四步法》来梳理锻炼腹肌的行动步骤!
微习惯四步法
教练(问)
开心(答)
1.想养成什么习惯
养成每天锻炼腹肌的运动习惯
2.动力
开心:3个月后要开同学会,我的“初恋”也要来,我想成为内外兼修的训练自己。
3.微小行为
每天一个“引体向上”?家里有设备
4.定期总结(过去的3个月)
1)是否做到?
做到
2)哪些需要优化
没有
谢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每个步骤都有做到,前因后果也交代的很清楚,请大家把掌声送给开心!
过渡句:日常生活中,相信我们可运用“微习惯四步法”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今天通过微习惯四步法的学习,小伙伴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期待大家后面多多的去运用,如果有不清楚的,我们随时交流!同时有小伙伴也会提出:我有行动步骤,但是没有动力啊,动力也很重要啊!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重点介绍这一块!
【自测量表】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可以了解到自己现在内在动力的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时间为1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获得的总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
序号
题目
1常被周围人赞叹“有目标感”;
2我总是在确定目标后,会制定出行动计划;
3只要我按照行动计划持续做,我总是能达成目标;
4即使遭遇反对和挫折,我依然动力满满;
5行动后,我总会定期复盘;
得分合计:?
【自测表-量表解释】
25-30分:态度积极,动力满满,成功的概率更高;
19-24分:有建设自己动力的行为,开始尝试为之努力;
1-18分:存在没有想清楚,动力不足,行动不积极。
【测量表的意义】
本测量表主要是我们当下状态的反映,我们通过不断刻意练习,是可以增强我们的行动力的;而对于目前有行动力的这部分群体,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可以通过“钻石分析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动力!
过渡句:刚刚我们了解了自己现有的动力情况,接下来进入我们第二个拆页的学习:
第二个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钻石分析法”对自己过往的成败养成习惯的事件,或者失败的事件进行复盘,并将复盘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所有人都偏爱健康的身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健康水平而辛苦付出。整天吃快餐、看电视也有好处,如果你一直以来的问题是想做一些事,却为要不要做这些事而苦恼,那么你就选对书了。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和别人对你的期待并不是我们要寻找的想法来源。如果你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才努力改变自己的,我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强烈的内心抵触。
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来源
钻头负责钻东西,这就是它们的使命。我之所以把下面的内容叫作“为什么钻头”,是因为“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是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
确定微习惯之后,我们要深挖每个微习惯背后的原因,可以增强我们做事的动力!而动力是人奋斗的力量源泉,有动力基于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What: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原文是“为什么钻头”,通俗的讲,“钻石分析法”,通过不断的自问自答,挖掘出微习惯背后的内在价值!
How:怎样做才可以找到微习惯背后的内在价值呢?自问自答:结合作者的前后文,总结出两个要素
1. 问兴趣:问以下3个问题,然后打分。让自己从1-10打分,每个问题的分值大于等于6分的才属于有兴趣的。
第一问:是否内心对这件有悸动,愿意一试?
第二问:愿意为了它花时间和精力吗?
第三问:如果去做了是否感到快乐和满足
比如:每天练习写字。我的第一问是9分,第二问是7分,第三问是8分,那么说明我说练字这事是有兴趣的。
当然,有人说我的得分三项相加少于18分,怎么办?我个人建议是暂时不考虑这件事。
2. 问好处:如果答案肯定的,就把那些它们写下来贴在墙上作为自己养成习惯的加油箱,当动力下降时就看一看。
你可能会问要写多少条好处呢,答案是至少3个以上。也就是“当下好处”和“未来好处”相加至少3条以上。
第一问,问当下的好处/利益: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①我练习字就是可以把碎片时间用在有益的事情上。②锻炼我静下来的能力。③通过练字我可以学到美丽的唐宋诗词。
第二问,问未来的好处:
例如,我练习字①3-5年后我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看妈妈是一个懂得坚持的人!②我未来做培训板书时让学员不至于说我的字太难看。
通过钻石分析法,挖掘出了习惯背后的价值,这时候你的动力就会不一样,行动力也会不一样!
【预防异议】“钻石分析法”必须是完成第一步后,才能进入第二步,如果第一步3问后得分低就不建议做第二步。必须同时满足即有兴趣又有价值,你的动力箱才会有动 力。
【提问与互动】
看了今天的拆页,结合大家的理解我们互动一下:
1.拆页中,我们要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学习者)
2.通过结合作者的前后文,总结出:找到微习惯内在价值的两个要素是: 兴趣 、好处 (学习者)
【A3】微行动学习
【1.明确问题】
我:估计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有很多想养成的习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习惯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陈陈做记录,讨论时间3分钟!
陈陈:
1)改变行为习惯,本身比较痛苦;
2)不知道如何找动力,之前没有学过;
3)心态上不想做;
我:从这些原因中,我们看到动力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加油站”,如果运用今天的“钻石分析法”,结合刚刚大家过去的经历,大家觉得哪个地方会有困难?
陈陈:学了这个方法,但是没有用出来
我:好的,其他小伙伴呢
开心:想了但是没有想清楚
我:小伙伴们都很真诚,谢谢大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选一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另外的问题我们私下交流,大家看这样可以吗?
开心:可以
我:那我们投票决定,支持陈陈的,请举手……好的,票数过半,
那我们讨论的问题为:以前也知道这个方法,但是没有用出来!也就是说当我想去做什么事时,从来没有考虑过它值不值得我去做(或叫去养成某习惯),
自己处于跟风、一时兴起的状态。
2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我:好的,大家觉得这个点比较难?:
为什么会觉得难?为什么会造成你的困扰?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无法达成呢?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请大家结合过往的经历来寻找答案)
陈陈:太忙了,太麻烦了,没有时间考虑这个;
我:好的,学会了,但是没时间用。
开心:怀疑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
我:好的,谢谢开心。
开心:还有自己认知不到位,是心态上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跳出舒适圈总是很难。
我:谢谢你,很真实,如果对现状自己是接纳的,也是可以的
陈陈:我觉得,难度还是在技能这块,是否理解这个方法,是否会用,再说能不能用好的问题。
3.明确问题本质:根据刚刚梳理出的N个问题,引导、确认
我:针对 【知道这个方法,但是没有用出来!】大家都说了许多理由,那么在众多原因中如果找出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那个本质原因,你们会觉得是什么呢?
开心:刚刚小伙伴也有提到,先要理解这个方法,再说是否会用,最后才是能不能用好的问题,这个已经说的很清晰了,我赞同她的观点
我:好的,其他小伙伴呢?
陈璐:心态的问题虽是本质,但太大不好解决。
我:大部分人认为是:认知不到位虽是本质原因,但涉及太多,现场短短时间内无法系统解决,所以定位为“在技能上没有掌握?”这个问题本质。
大家同意吗,同意举手。好,全体通过。
4. 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就刚刚问题本质)
我:陈陈为组长,一会负责记录
请大家针对“在技能上没有掌握?”这个问题本质,小组内讨论出解决方案(HOW)
先明确一下:这个环节讨论到什么样,就停止?
有个事情需要提前说明一下,现场时间有限,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多种,如果全部讨论,咱们的时间不够,大家看这样好不好?
当讨论出的3个左右的解决方案,通过推理,预判可以解决本质问题,我们就叫停,可以吗 ?
学习者回复:可以
我:巡场、3个左右的方案、组长主观上推理可以解决问题,就OK
如果好了,请陈陈举手示意!
(PS:各组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下大家的各种原因;组长:引导和把控整个小组)
5.小组派代表呈现解决方案
请陈陈呈现解决方案
陈陈:我们讨论的方案叫技能“四步法”:
1.心态:首先要改变心态,既然这个方法大家说好用,我也学习过了,就要接纳它,尝试自己去用一次,哪怕至少一次,而不是什么都没执行,学了也等于白学。
2、提升自我学习力:今天学了,有没有理解和消化,如果有不懂,马上问老师;
3、找高手:当我找不到其中“好处”时,可以向高手咨询。
4、复盘取经:每当我想去养成某个习惯,然后失败后就用“钻头分析法”去复盘,看看是不是正因为没有找到价值才失去动力的。
我:谢谢陈陈和小伙伴们,针对讨论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6.讲者总结:复述: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讨论这个大多数人选定的本质问题
问题是:“在技能上没有掌握”
解决方案是:技能“四步法”:
1.心态:首先要改变心态,既然这个方法大家说好用,我也学习过了,就要接纳它,尝试自己去用一次,哪怕至少一次,而不是什么都没执行,学了也等于白学。
2、提升自我学习力:今天学了,有没有理解和消化,如果有不懂,马上问老师;
3、找高手:当我找不到其中“好处”时,可以向高手咨询。
4、复盘:每当我想去养成某个习惯,然后失败后就用“钻头分析法”去复盘,看看是不是正因为没有找到价值才失去动力的。
【A2催化应用 】
我们拆书的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所以留个作业练习。
作业:学习者能够使用“钻石分析法”对自己过往的成功养成习惯的事件,或者失败的事件进行复盘,并将复盘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发给我。
将这个过程通过微信在15天内发给我。
这个作业我讲清楚了吗?
学习者:讲清楚了。
今天的拆书分享现在就进入尾声。希望通过今天“微习惯四步法”+“钻石分析法“的学习,帮助我们养成积极的好习惯!
今天的拆书分享到此结束,感恩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期待大家我对今天的分享给予反馈,再次感恩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