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陪我晋级TF3-2,我是杜开心,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爱学习、爱运动、爱搭桥。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所以我们先分组,左手边的伙伴一组,右手边的伙伴一组。
【事件场景】
正式分享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4月份去堂姐家玩,堂姐在厨房做饭,我在客厅陪5岁的小侄女玩,6点多,姐夫回到家。堂姐把做好的第一个菜端到饭桌时,看到姐夫在沙发上一边笑一边看抖音,堂姐大声的说“你总是一回来就耍手机,你没得老婆没得娃儿吗?家务不做,也不陪娃儿耍。”
【提问】
不知道各位伙伴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对方的话中充满了情绪或指责,如果我们是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怎么做的?
【影响】
我们作为当事人,如果没有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只停留在争辩是非对错的层面,那很有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进而损害双方之间的关系。
【解决】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片段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今天的分享来自于《沟通的方法》这本书,作者是得到app的CEO脱不花。
书中介绍了一个结构化倾听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识别对方的情绪,找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潜在需求。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下次别人带着情绪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运用1次“结构化倾听”,能够识别对方的情绪、产生情绪的事实以及对方的期待。
【A1】(自测表)
现在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自测题,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时间为1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的总分。
在这份自测表中(“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自测表-量表解释】
1、有没有得分在20分以上的伙伴?
If有:哇塞,XX好厉害。20分(含)及以上,说明你的倾听能力非常优秀,能够找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潜在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倾听能力将更上一层楼!
If无:20分及以上,代表着你有非常强的倾听能力,能够找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潜在期待。
2、有没有得分在11-19分之间的伙伴呢?
这个分数段表明你具备良好的“有效倾听”能力,你已经能够有意或无意中尝试倾听对方的真实意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有没有得分在10分(含)以下的伙伴呢?
如果得分在10分以下,那你就赚大发了,我今天的分享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通过今天现场的学习,你只需要学会画3个框,就会对倾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快速提升你的倾听能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看完的伙伴可以抬头给我一个示意。
结构化倾听(选自《沟通的方法》P6-7)
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考察一下你的倾听能力:
1.假设你是一名新员工,领导突然给你打电话问:“你现在忙吗?”
请问,领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临时考察你的工作,还是想给你安排新任务?
2.你做了个方案,有个关键决策需要请示领导,领导倒是没说别的,头也不抬地扔下一句:“你定。”
请问,这个事儿,你到底能定,还是不能定?
3.你去相亲,对方问你:“你们互联网公司,加班肯定很辛苦吧?”
请问,对方是关心你,还是好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情况,又或是含蓄地嫌你加班太多?
这几句话都不长,字面意思也很简单,但说话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想,如果你就是对话中的另一方,当下就要作出反应,是不是还有点挑战?这个挑战在于,我们无法立刻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分辨出他们的真实意图。
第一题中,如果你按字面意思回答,我在忙这个、那个,领导肯定会觉得,“我问一句你说十句,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接新任务?”但如果你直接回答不忙不忙,那也不合适。领导可能会想,工作量不饱和啊!可见,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领导真正想问的是:你现在对我有空吗?所以在这个场景中,你只有一种回复是正确的:“领导,您请讲。”
第二题中,领导是让你定,还是不让你定,就得看语境了。这取决于你所在的职场环境、你和领导之间的信任程度,甚至是你的职位权威性。但是请注意,领导这里核心想表达的是:“你全权负责。重点是出了问题,你也要全权负责,因为方案我没发表意见,是你定的。”
第三题中,相亲对象问你加班辛不辛苦,其实是在了解:你有时间投入给亲密关系吗?你愿意倾注多少时间和感情呢?听懂了这层意思,你就会意识到,要促成这段关系,加班的事根本不用多聊,要和对方沟通的,是自己对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
发现没有?要从一句话里完全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其实很困难。
你需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经验,对当下的语境有判断,还需要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尤其是听懂对方接下来的期待。
所以,我建议你在学习倾听之前,先调取一下你以前看过的那些福尔摩斯、名侦探柯南之类的记忆,牢记一个意象——侦探。事实上,别人在表达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隐藏一些信息。我们应该像侦探一样倾听,全神贯注,把所有隐藏线索都挖掘出来,撑在手里。
那么,线索怎么找呢?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叫结构化倾听。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原文的片段。
【I便签】拆书家引导
【互动提问】
【提问1】
拆书家:在刚刚的片段中,看完了这3个测试题以及解答之后,大家觉得要想听明白对方的意思,简单不简单呢?
学习者:不简单。
拆书家:是的,听明白对方的意思,有时候很难。看上去是在问你忙不忙,实际上是想给你派活(第一个测试题);看上去是在关心你,实际上是想问“你有时间投入到亲密关系吗?”(第三个测试题)
【提问2】
拆书家:听明白对方的意思之所以不简单,就是因为很多隐藏信息不会直接表达出来,需要倾听者具备一些基本的社会经验,还要对语境做出判断,才能听出对方的期待。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拆页中提到了一个方法,请大家回顾拆页找一下。
学习者:结构化倾听
拆书家:是的,书中给出了“结构化倾听”的方法,学会画3个框,把信息往里装。
【How】具体要素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书中给出了这三个框——情绪、事实、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直观表达出来的情绪很容易被识别,比如说伤心的时候流泪了,开心快乐的时候大笑。
但当情绪不容易被识别的时候,可以利用情绪路标词,比如:总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听到这类词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对方是在发泄他的情绪。
第二个框:【事实】
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以查证、可以追溯的内容时,才可能是事实。可以借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四个要素去判断是否是事实。
我们来举个例子判断是情绪还是事实:
举例1:“你下班回来后从来不做家务”这句话是事实吗?
答:不是事实,这是情绪。“从来不”这三个字不可查证、不可追溯,是在表达妻子对丈夫家务做得少的不满。
举例2:“这周你只有周一晚上回来的时候做了顿晚饭,其他几天你都没有做家务”这句话是事实吗?
答:是事实,一周中有哪几天做了家务,是可查证、可追溯的。
第三个框:【期待】
根据情绪和事实,将二者结合起来判断对方的期待。这里对我们自身的要求有点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对当时的语境也要有所了解。
我总结了一个简单方法:如果情绪是负面的,那对方的期待就是希望你做与这些事实相反的事;如果情绪是正面的,那对方的期待就是希望你继续做与这些事实相似的事。
举例:我们现在再来综合应用一下,在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中,老婆对老公说“你下班回来后从来不做家务”,如果老公的回复是“我哪有从来不做家务嘛?我上个月有一天下了早班,我到家就做了顿饭呀”如果老公停留在事实层面与老婆争论的话,那两个人都会闹得不愉快。
我们用上这三个框,来做个分析。
【情绪】:“从来不”,可以看出老婆在抱怨老公家务做得少
【事实】:老公家务做得少,两个月来,就上个月下早班的时候做了顿晚饭
【期待】:老婆的情绪是负面的,那老婆的期待就是希望老公做与这些事实相反的事,也就是:希望老公能多分担一下家务,希望老公能多体谅她。
这样分析之后,老公就知道老婆想要什么了,也知道该如何回应了。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任何沟通场景中,不管是和同事、领导、客户,还是和朋友、家人、孩子,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更好的理解对方,从而达成更好的沟通效果。
不过,如果遇到有那种胡搅蛮缠或者不讲理的人,比如大街上碰到一个插队的人,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理解对方了。
同时,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要求使用者能够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才能理性地思考这三个框,如果使用者控制不住自身情绪的话,那就先去学学如何控制情绪吧。
【互动】
拆书家:大家对运用“结构化倾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习者:没有了
拆书家:那我们再来复述一下“结构化倾听”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哪三个呢?
学习者:情绪、事实、期待
【A3指令】
我的讲解就差不多到这里了,接下来到了大家的练习时间,现在需要大家做一个现场讨论,请大家认真听一下需要讨论的场景。
【场景设计】
小王是个爱吃辣的四川人,周末了,小王想和老婆小美出去吃饭,小王想吃红汤火锅,但是老婆小美最近肠胃不舒服,不能吃辣,小美想吃老鸭汤,小美对小王说:“你从来都不考虑我的感受!你知道我最近肠胃不舒服,你竟然还想吃红汤火锅!”小王感到很懵:只是在吃这件事上有差异而已,怎么小美会说出这样的话。
【讨论1】
现在我们试着来用组内讨论的形式,帮助小王,把老婆小美说的这句话装到“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框里,分别是情绪、事实、期待。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3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展示他们组所讨论出的三个框的内容。我表述清楚了吗?那大家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1】
学习者A:
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是,小美的情绪是生气,埋怨老公。
事实是老公可能不是从来都没有关心她,可能是有时候没有关心她。
期待有两点,一是老婆可能想吃清淡一点,二是她想让老公更加关心她。
【回应】
感谢璐姐的分享,璐姐分享的三个框是这样的:
情绪是生气;
事实是有时候关心,有时候不关心;
期待就是想吃清淡点,更重要的是想让老公多多关心她。
【讨论2】
我们已经都能把老婆小美说的话装入3个框了,那现在我们再来利用一次集体的智慧,讨论一下小王可以怎么回应老婆小美。大家可以在这3个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曾经的经验,来帮助小王回应老婆小美。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来展示回应方案。我表达清楚了吗?那现在大家开始讨论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2】:
学习者B:
我们讨论出来的方式就是首先解决情绪,先道歉,缓解情绪。
第二步就是跳过事实,不要纠结于事实。
第三步就是满足对方的期待,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比如说这样的话术:“老婆,对不起。今天单位上有点忙,我今天一直在想,没看到你今天不舒服,我现在给你揉一揉。我们今天先吃点清淡的,然后再去给你买点药,你看这样好不好?”
【回应】
感谢韬哥的分享,韬哥的分享相当精彩。先道歉缓解情绪,然后用语言和行为满足对方的期待。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通过讨论以及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结构化倾听的方法,但是当面对有情绪的沟通对象时,可能会一下子被对方情绪影响,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个方法,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今天回去以后,你不妨邀请你一个特别信任的朋友,针对一个有情绪的沟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邀请你的朋友作为有情绪的沟通对象,你作为倾听者演练“结构化倾听”的方法,找到对方情绪背后的期待,并进行回应。也可以找咱们拆书帮的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以探讨一下哪个地方可以更好一点,会不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等等。
然后,在一周之内,请大家把实际演练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发到我微信上。
我表述清楚了吗?好的,那就大家一周内给我反馈。
【学习者反馈】:
我邀请了我的同事来陪我进行角色扮演,我们扮演的角色是一对夫妻,对话过程如下:
老婆:我最近感到好烦哦。
老公:怎么了呀?
老婆:最近加班多,上班都已经累得很了。回来看到屋头好乱哦,你从来都不收拾一下,每次都是我在收拾,每次收拾的时候就心烦得很。
老公:对不起,老婆,你辛苦了,最近一个月的家务都是你在做。我最近也比较忙,很少做家务,也没有注意到你的情绪变化。你上次说你想去吃楼下新开的烤肉店,但是以前一直忙,没空去,我们今晚去吃吧。
老婆:好呀。
老公:最近你确实辛苦了,我从下周开始,我会早一点下班,回来多做些家务,让你在家里能够放松放松。
老婆:哈哈,这可以,那我们去吃烤肉吧。
【结语】
今天分享就到这结束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结构化倾听,也就是将收到的信息放入情绪、事实、期待这三个框中,当我们能找到对方的期待时,也就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