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知心,欢迎大家来到我TF2-3的拆书现场。
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一是爱读书的拆书新人,二是爱生活的减脂达人,三是爱自由的职场老人。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有意思的是,它不喜欢“不”,比如你告诉我,不要想一头粉红色大象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肯定是粉红色的大象,而且,这已经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都不太能够意识到,比如,不要迟到,不要马虎等等是不是已经成为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时候的口头禅?所以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一个规律,来进行自我引导,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到应该去做的行为。
【F】《掌控注意力》这本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和注意力专家以及临床医生露西.乔.帕拉迪诺,他把30多年研究注意力的经验,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重新找回注意力的原则和技巧在书中进行了分享。
【A】焦虑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的热词,焦虑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同时注意力总是没有办法集中也会让我们焦虑不堪。但是往往我们对注意力的问题并不太重视。与其他缓解焦虑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着眼于注意力这个角度,通过分析外部刺激强度和注意力的关系,告诉我们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注意力专区”,就能找到更好的状态,减少焦虑,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B】
B1本书利益:这本书提供了8串钥匙,也就是5大情绪技巧和3大心理技巧,帮助我们面对压力,能够专注轻松地告别分心、疲劳和焦虑。
B2片段利益:今天带大家学习的“用做代替不要”的片段,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能够从“不要做…”的否定式告诫,恢复注意力专注于当下该做的事情。
【学习目标】跟随我学习完以后,大家就能够用“用‘做’代替‘不要’”的方法,在我们面对压力产生焦虑的一些问题时,帮助我们让大脑从忙乱的状况下,集中注意力,获得比较清晰的行动暗示,从而能够采取行动。
《掌控注意力》P159
使用“做”而不是“不要"。如果你对自己说:“不要混日子”,你的潜意识会听到“混日子”。相反,你要说:“我们走吧”或“挪动一下"。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自我引导方法,帮助你保持注意力集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觉得最有必要的话,并加上你自己喜欢的其他词汇:
□焦点
□重视
□专注
□继续努力
□保持警惕
……
简明动词正是让你建立起强大的自我引导的方向,因为通过行动指令,你的大脑已经开始准备采取措施让你恢复注意力。例如:
如果你是…… 那么请说……
撰写技术报告 “思考,撰写,思考,撰写,思考,撰写”
做 Excel 表格 “直接,准确”
赶着最后期限 “平静,继续前进”
【What】好,那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这个帮助我们给大脑明确行动暗示,指令,让大脑恢复注意力的方法。和大家以往的沟通、表达等等实操类方法不一样,它是一种意识层面的训练。
【Why】这个方法,让我们有意识地远离“不要”这样否定告诫的思维模式,训练我们的大脑把注意力从不要做的信息,恢复为要做什么的事情上来。这样让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分神去关注那个不要做的事,长期练习下来,就能让我们形成恢复注意力的自我引导。
【How】
1. 看见 “不要”。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或事,有意识地看见自己思维习惯中“不要”的想法,比如需要限时完成一个任务,我们脑子里就可能会出现“不要拖延“,“不要马虎”的告诫……注意,这里的不要和不想是有区别的,不要是理智的,是我在以往情况容易犯的毛病,所以我想告诫自己的行为,而不想是情绪的,不想做某事,是意愿和喜好的表达。
2. 找到“做”。针对第一步整理出的“不要”,找到应该去做的行为动作,尽量的简明清晰。比如“不要拖延”对应的就是“马上行动”;“不要马虎”对应“认真核对”,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你认为应该去做的事就好。
3. 给出指令。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给自己大脑行动暗示:“如果我要做……(任务),那么请做……。
比如:我要在今天完成资料整理审核,那么请做到“打开电脑”“认真核对”。
如何应用呢?举一个例子:春节期间我在整理自己读书俱乐部的引读资料,时间很紧迫,就很有压力,我以往的思维习惯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拖延“……会发现,越这么告诫自己,就越慌。我在了解了这个方法以后,针对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
1. 看见“不要 “的想法:不要紧张,不要拖延,不要敷衍
2. 针对这些“不要“,找到“做”:不要着急,对应”深呼吸10秒“;不要拖延,对应”打开电脑去写“;不要敷衍,对应”认真思考“
3.给出指令:如果我要在春节期间把读书俱乐部资料整理完,那么请做到开始前深呼吸10秒、打开电脑去写、认真思考。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比较让自己有压力产生焦虑的情境,“用做代替不要”作为一种暂停情绪、收回注意力的方法,这里面的关键是对自己的状况有觉察。特别建议把“用做代替不要”作为一条提示贴在诸如我们的办公桌以及孩子的书桌旁。
【预防异议】大家同时会不会想,这个方法真有那么大的效果吗?这样做我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了吗?是的,我们大脑是特别复杂的系统,要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有很强的专注力,需要很多方法多管齐下,而且还需要持续的刻意练习。而这个方法是其中一个,通过清晰的正向指令自我引导,帮助我们恢复注意力。
下面是演练环节。今天人比较少,我们就组成1个大组吧。
我给大家一个熟悉的场景,大家都有孩子对吧,妈妈小王面对孩子做作业拖拉这件事,非常头疼,经常因为这个和孩子发生冲突,很生气,大吼大叫,而在发生冲突以后又后悔不已,因为冲突吵架之后,发现问题总是没有得到商讨解决。妈妈小王觉得自己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情绪让自己根本无法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所以求助她的闺蜜小李,那么小李今天就用这种方法引导妈妈小王“用‘做’代替‘不要’”,给大脑明确行动暗示。我们来演练一下
指令:一人扮演妈妈小王,一人扮演闺蜜小李,请小李把 “用‘做’代替‘不要’”的方法应用起来,帮助小王学会恢复注意力的自我引导。
在大家扮演之前,我把我之前的案例加工了一下,便于大家理解什么是角色扮演。谁自告奋勇扮演一下。
Lily:我来扮演老公,维维:那我就扮演你吧。
我在准备精读营资料的时候,压力比较大,所以就求助我老公,我老公和我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老公,我的精读营3月开营,目前资料准备还不充分,我好着急,压力特别大,越着急我越不能集中精力,就越不能开始行动,怎么办
老公:你好好想想,你是不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拖延等等
我:是的,我越这么告诉自己,还越着急
老公:我刚学到了一个方法,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我:好呀好呀
老公:首先,把你刚才告诉自己 “不要”的想法写下来
我:好的,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拖延、不要敷衍
老公:好,那现在把对应这些“不要”的告诫对应你应该做的动作写下来,什么都可以,能帮助你做到的动作都行,尽量简明扼要
我:好的,不要着急,对应“深呼吸10秒”;不要拖延,对应“打开电脑去写”;不要敷衍,对应“认真思考核对”
老公:好的,那现在,使用第二步应该做的事告诉自己,代替你最开始的“不要”,也就是你对自己说:如果你想完成什么,就请做到什么
我:如果我要在春节期间把读书俱乐部资料整理完,那么请做到开始前深呼吸10秒、打开电脑去写、认真思考核对。
老公:多说几遍,感觉好点了吗,注意力有没有集中到该做的事上了
我:好的,好多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老公!
好,大家都明白什么是角色扮演了吧。那现在大家先在小组内演练5分钟,一会请两人一个扮演小王,一个扮演小李,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角色扮演。
请Lily和维维扮演下吧,你们角色怎么分配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Lily:我扮演妈妈小王,维维:我扮演闺蜜小李
Lily(小王):小李,我最近遇到了头疼的事,我家孩子写作业怎么催都不写,我一开始还有耐心,后来就嚷嚷,大吼大叫,孩子也无动于衷,我找不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我不想大吼大叫,不想嚷嚷,你能给我点建议吗
维维(小李):你好好想想,你是不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和孩子发生冲突,不要大吼大叫?
Lily(小王):是的,我不想自己这样
维维(小李):我刚学到了一个方法,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Lily(小王):好呀
维维(小李):首先,把你刚才告诉自己 “不要”的想法写下来
Lily(小王):好的,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发生冲突、不要大吼大叫
维维(小李):好,那现在把对应这些“不要”的告诫对应你应该做的动作写下来,比如不要着急对应什么呢,你不要发生冲突,那又对应什么呢?
Lily(小王):不要着急,对应“调整深呼吸”,不要大吼大叫,对应”降低语调”,“心平气和“,”提供建议“
维维(小李):好的,那现在,你对自己说:如果你想完成什么,就请做到什么
Lily(小王):如果我要和孩子讨论做作业拖拉的问题,那么我要对自己说:深呼吸、降低语调、心平气和、提供建议。
【拆书家反馈】感谢二位的扮演,看来大家都学会了这个方法。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在学会“用‘做’代替‘不要’”的三个步骤以后,就能够清晰明了地给大脑指令,让大脑集中注意力真正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因为那些“不要”的事而分散注意力,带来不必要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