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所属活动: 双主题: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主题1: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 学习目标: 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

开场: 大家好,我是“知行合一”王小明。今天拆书的主题是“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 拆页内容来自《PET父母训练手册》,本书作者是美国人:托马斯-戈登,这是写亲自沟通的一本书。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还单身呢,更别提孩子了,学这个有啥用,还是解决个人问题比较重要。我在报名帖里说了,今天学习的内容同样适用在与同事、朋友、家人的沟通当中,所以有孩子的学了之后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没孩子的可以改善和同事、家人的关系,单身的学了之后会更容易找到另一半。所以请你怀着对未来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来读下边的片段:P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1. 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
2. 父母产生的感受。
3. 对父母造成的具体的影响(或者是结果)。

不可接纳的行为+感受+具体影响

你不愿意试这件衣服+我不敢买它+因为如果它不合适,那我又要开车到城里来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适用条件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孩子(*或者同事、朋友、家人*)的行为给你带来了困扰,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需求的时候,孩子的这些行为对父母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此时你会感到沮丧、失望、疲惫、愤怒等,你需要选择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和想法。

通常我们有两种应对方式,要么批评、要么放纵,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很强势,这样不仅会伤害亲子关系,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一味纵容会让孩子骑在自己的头上。

而书中给出的是叫做“*我——信息*”的方法是:告诉对方他的**行为**(你不接纳的行为)会让你有何种**感受**以及这些行为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行为+感受+影响。

举个例子,当你下班回家很累了,这时候孩子跑过来要跟你玩,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烦啊,去找你妈玩去”。这种做法称为:“*你——信息*”,对方会解读为“自己不好”。如果用“*我——信息*”的方法,应该说:我太累了,不能再玩了。对方会解读为“爸爸累了”。
这是一种非暴力的传达情绪和诉求的方式,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经常采用破坏性的发泄情绪的方法。

片段中为什么说一定要表达完整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改变他们正在做的事,所以必须要包括:行为+感受+影响,而影响就是其改变的理由,孩子要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改变,所以影响必须实质而具体也就是理由要充分。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认真去思考对自己的影响时,可能会发现其实根本没啥大不了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过于想控制别人。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刺激-反应*“模式:开口之前先想一想再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现在到了A1环节,请每人回忆一下自己过去在和孩子、同事、朋友、家人沟通时的场景,当对方做出令你不满意的行为的时候,你是怎么表达的?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每人1分钟。

天馨:我有一个下属,又一次我给她布置任务的时候,她当场表示拒绝,说这件事情我不想做。
拆书家:然后你采取的应对方式是?
天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拆书家:那么你当时采取了放任对方的方式,结果她拒绝了本该由她完成的工作。
天馨:是的。

好,现在我来说一个我自己前两天刚遇到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打算从原来的一个社群组织里孵化出一个新的场地(就是拉出来单干的意思:p)。但是为了顾虑原来社群里朋友的感受,怕会闹得不愉快,想让我来和大家沟通。在沟通细节的时候他希望我要单独和每一个重要会员进行面谈。而我认为没这么复杂,大家能够理解,并且做事不应瞻前顾后,想好了就放手去干。

我当时用的是“你—信息”的方式:“你的想法太复杂,干事情不要瞻前顾后(你—信息)。不要怂,就是干!(给建议)。”而“你—信息”的方式容易刺激对方,因为这时候讨论的不是事情,而把问题引向了对方自身。而这时候给出的建议,对方是很难听进去的。

如果用“我—信息”的方式应该怎么说呢?

我可以这么说:“你说的和每个人单独沟通的方法,让我觉得很麻烦,因为这需要花费我太多时间和精力。

————————————————————————————————
A2:催化应用
请大家结合今天的内容,规划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打算如何应用“*我——信息*”的方法和身边的人进行沟通,以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请将完整信息内容和预期的结果写在便签上。

时间关系就不请大家分享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大家按照自己写完整的“我—信息”的方法与人进行沟通,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