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TF3-3《沟通的方法》@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线下拆书活动第260期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TF3-3教行动方式和行为建模

开场:

TF3—3开场:

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我的TF3-3拆书分享。我是谷爱国,大米的谷,喜欢的爱,中华的国。三个标签,理工算命先生,养乐多爸爸,马猴一只。

拆书流程介绍:

我简单介绍一下TF3-3拆书的大体流程。本次拆书时间大概是1个多小时。今天拆解两个片段关系是递进关系。拆页一大概花费25分钟时间来学习,然后完成一个剧本编写的任务。拆页二学习大概花费40分钟,对拆页二的知识点进行深化学习和探讨。

【分组】为了便于今天的学习讨论和深入交流,我先简单分一下小组,考虑到今天的人不多,我们就一个组。

【总的学习目标】

先介绍一下总的学习目标,经过本次学习,首先是在辅导时教行动步骤和方法,让被辅导者理解该怎么做。其次是帮别人把正向结果的行为建模,让该行为持续。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会教行动方法和会行为建模的成长教练。

【图书介绍】

事件:上次我去学校开家长会,跟各科老师都去了解了一下老大的学习情况,得到一个反馈,说我们老大其它都很好,就是考试的时候为了快字写得太潦草。于是回来给他说:“你要好好端正一下态度,把字写好一点。”结果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做。

提问:大家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辅导别人和教导孩子时,本来是期望为别人好的,只讲了要求和结果,却没教授具体的方法,结果对方虽然知道你的期望却做不到,这时候要怎么办呢?

影响:像上面这样的只有期望(让字写得端正)没有行动的辅导,很多家长或者管理者都会遇到,只有期望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对方想做却不会做,最终可能双方都不满意:你怪对方做事不尽心,都说那么清楚了,还不改;对方可能抱怨你就会动嘴皮提要求,又不说具体怎么做。这招致反感,很可能还会引起冲突,阻碍你的人际关系,很可能还会影响你的家庭和谐、亲子关系。

解决:那么如何有效的辅导,并满足你的期望的结果呢?今天拆解的脱不花的书《沟通的方法》中,就给出了很多关于沟通表达的问题的答案.书中介绍了通过教行动步骤和方法,帮助别人进步成长,并通过行为建模的方式去帮别人持续成长进步。

【学习目标】1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学会把期望结果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步骤,让被辅导者理解应该怎么去行动。成为一个会教行动方法的教练。

下面请大家花两分钟阅读一下这个片段,读完了伙伴向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1:R,辅导的准则 P149 P150

每所学校都会告诫教师要"重视学生上课体验",但这对于一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老师来说近乎无效。因为,无论新老师多么认同这个观念,他都没有能力和经验把观念转变成自己实打实的教学成果。而我在一所著名的中学,北京十一学校,见到了对这个问题的辅导方案。他们就没有停留在价值观层面,而是进一步落在行动方法上。比如,仅仅是老师怎么写黑板板书这一件事儿,十一学校就总结了数条行动方法:

.检查板书字号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清楚。

·利用(黑板)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同学挡住时,才使用下半部分。

·列出上课计划。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当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学生仍然能够看到问题。

·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不要再讲课。

·尽量课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的内容,以使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大纲有个大致了解。

·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你看,这是不是比对老师说教"重视学生上课体验"要可行得多?这些方法不仅能够落地,还能透明化地检查,更重要的是,辅导一次就能管用。所以我们才说,教行动方法,不教价值观,是辅导的基本准则。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辅导的基本准则是要教行动方法不要教价值观,并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才是行动方法。

【概念辨析】

通过阅读这个片段大家获得了哪些关键词?

这里要大家区分出两个重要的概念:行动方法vs价值观

什么是行动方法,是一系列动作合集,如片段中所说,能落地,还能透明化的检查的行动。

行动方法是客观的。

行动方法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什么是价值观呢?就是某种态度观点,比如你要听话,你要孝顺,你要好好学习。

价值观是主观的。

价值观的目的是评判对错和好坏。

接下来为了让大家更加容易理解,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区分两者的差异。

案例1 “你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请问这个描述是说的是行动方法还是价值观?

现场回答:价值观

是的,是价值观。

案例2 “只要你做事端正,表现良好,我到年底就给你晋升。”

请问这个描述是价值观还是行动方法?

现场回答:价值观

是的,这还是价值观,

案例3 “我都说多少遍了,看电视不要凑那么近,眼睛都近视了,还不赶紧做回沙发上看。”

大家再看下,这是价值观还是行动方法?

现场回答:行动方法,还有价值观

是的,既有价值观又有行动方法。

案例4 “在车上,请把你的背靠在座椅上,拉下右边的安全带,绕过身体扣在左边的扣子里。”

请问这个描述是价值观还是行动方法?

现场回答:行动方法。

是的,这说行动方法,

总结一下:在辅导教育中,往往价值观和行动方法会同时或者交替出现,我们要做的是区分价值观和行动方法,然后教行动方法产生行动,获得期望的价值观。

【How】行动步骤

到底如何教行动方法呢?如片段中所说:“要落实在行动方法上。”我们可以拆分成3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辅导期待。

也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或有价值的观点,比如把大象放冰箱。

第二步,明确达成期待的行动方法。

达成目的的行动方法,比如把大象放冰箱行动方法,第一,怎样打开门,第二,怎样放进去,第三步,怎样关上门。

第三步,教授行动方法。

教授行动步骤,让被辅导者根据指令完成这些行动步骤。也就是告诉别人:“去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然后关上冰箱门。”

正例:开场时的案例来说,对于老师反馈的孩子在写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写字潦草的问题,作为父母我有责任去辅导帮助改进孩子写字潦草的问题。

第一步:识别辅导期待,老师反馈说孩子写字潦草,我就去看了孩子的试卷,还好不是一个字都看不清楚,至少也没有被老师由于看不清而扣分,但是有几个字还是很难辨认,于是就有了辅导期待,就是把那些我有点认不出的字,通过辅导帮助孩子写好。

第二步,明确达成期待的行动方法,找出我认不出的字,调整不对的地方,研究速写的方法并练习

第三步[4] ,教授行动方法,让这些字我能够看得懂,跟孩子讨论这些字的问题,,并告诉他怎样写可以又快又容易识别并让他每个字都练习50遍。

【适用边界】作为长辈,作为父母和作为领导,总要去教导别人做事,这个方法适合在教导别人的时候来用。

【预防异议】很多伙伴可能会说,这个行动方法告诉下属或者孩子,有时候效果也不好,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是的,就是要通过教行动方法的方式去采取行动,而不是去评价价值观。这也说明行动方法是有机会再改进的,没效果可能是行动方法不合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拆书家提问设计

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就是要我们学以致用,现在,我们要来应用今天所学的技能了。

第一步:请小伙伴们来想想,未来1-2周有可能遇到的场景,需要你去对孩子或者下属做一个辅导,例如教孩子控制情绪、辅导下属沟通表达等,写下你要辅导的场景题目。我们用一分钟讨论一下。

12:20:00

小伙伴问:是我们自己想吗?还是你给我们?

拆书家回应:是你自己写一个自己要用的场景。想要去用这个方法的场景。

小伙伴问: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价值观,就是小孩拖拖拖,就是希望她效率高一点,写完作业再玩。

拆书家回应:拖是一个观点,也就是价值观。那你是想用在孩子的教育的场景上?

小伙伴使用场景:a,孩子作业拖进行辅导,b,孩子看Ipad进行辅导,c,下属跟国外沟通进行辅导。

第二步,请各位小伙伴编写一个小剧本,包含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背景、经过(用上三个步骤)、结果。可以按照下面的表格来填写,3钟后我邀请小伙们来分享故事剧本。

事件背景: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第一步:识别辅导期待

第二步,明确达成期待的行动方法

第三步,教授行动方法

结果

小伙伴:辅导的行动方法我马上也想不出来,这个怎么办?

拆书家回应:嗯,这是有可能的,你这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留在下个片段进行解决。这也是拆书活动最大的一个点,就是在拆书活动中共创解决问题的方法。

18:20:00

事件背景:作业拖沓

时间:周一周五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孩子

经过:第一步:作业不拖沓,

第二步:先了解她的想法,

第三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结果:作业不拖沓。

点评: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在对话中大家发现,通过教行动方法的辅导,让被辅导者更容易理解并知道怎么做,同时也不会由于价值观的对错而带来抵触情绪,今天小伙伴第一次运用就很好, 3个步骤运用也很清晰。

过渡与总结:

第一个片段学习了教已知行动方法的三个步骤,让被辅导者获得你期望的结果。下面更进一步来学习怎样提炼行动方法,帮别人把你看到的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行为建模,总结出自己的行动方法。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2:

片段2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会行为建模的方法,帮助别人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成为一个会行为建模的教练。

给大家两分钟,先阅读一下片段2的原文,阅读完的伙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2:

R,>保持行为建模的习惯,P123

所谓建模,就是从一堆纷繁复杂的信息里,抽象提炼出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来解释复杂的情况,方便理解与记忆。

我举个例子,你背得出八大菜系吗?一般人知道川鲁湘粤,剩下的都有哪些,似乎不太容易记住。

为此,美食家傅骏建了一个模型,让人听一次就能记住。这个模型特别简洁,就是用沿江和沿海这两条线索解释菜系分布。

建模的依据为什么是沿江、沿海呢?傅师傅表示,菜系之所以被称为菜系,是因为它们每个季节都能办出不同的、有时令特色的完整席面。只有物产丰富的沿江、沿海地区才能满足这一条件。沿长江由东向西的是安徽徽菜、湖南湘菜、四川川菜,沿海岸线从南至北的是广东粤菜、福建闽菜、浙江浙菜、江苏苏菜、山东鲁菜。八大菜系从彼此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到可以被我们快速牢记,只是经过了建模这个化繁为简的步骤。

那么,在建模前加上"行为"二字,指的是什么呢?这是指一个人从他每天偶发的、零散的行为中找出那些最值得保持的部分,用简单的逻辑整理一下,把这些行为变成一种方法论,让这些值得保持的行为能够不断被复制,被优化。这就是行为建模。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很少会有意识地反思方法论,无论做对还是做错,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我经常哀叹:大部分人一直在浑浑噩噩地生活,经历可能很多,经验却很少,因为他们从不总结。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阅读原文后【互动提问】

看了这个片段关于建模的案例,大家觉得建模有用吗?

现场回答:应该有用的

大家觉得行为建模难吗?

现场回答:我觉得也挺难的

大家也觉得行为建模不容易,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让这个技能变的相对简单一点。

A1量表设计

下面我邀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以下的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来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表中的每句话,然后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小伙伴说:这个更多是关注别人,但我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内省来关注自己,所以得分比较低。

拆书家回应:这个方法更多适用于我们作为父母关注孩子和领导关注下属的时候应用的一个技巧。

这个量表的设计就是为了测验下大家对有价值行为的方法论的关注程度

25分以上,说明有很好的觉察和认知

15-25分,有意识到有价值行为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利用和规划。

15分以下,对于有价值行为和行为建模的认知还有一些偏差。

如果暂时得分不高也没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意义所在啊

【what】这个片段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什么是行为建模(一个人从他每天偶发的、零散的行为中找出那些最值得保持的部分,用简单的逻辑整理一下,把这些行为变成一种方法论,让这些值得保持的行为能够不断被复制,被优化。这就是行为建模。)并如何进行行为建模。

【why】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各种行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不做行为建模的话,这些好的行为就只会偶尔发生,没有规律性,甚至不被人觉察。如果我们做行为建模,就可以把这种偶尔发生的有价值行为用建模的方法保留下来,让身边的人越来越好。

【how】那么到底怎么做觉察,并给有价值的行为建模,文中所说“一个人从他每天偶发的、零散的行为中找出那些最值得保持的部分,用简单的逻辑整理一下,把这些行为变成一种方法论,让这些值得保持的行为能够不断被复制,被优化。这就是行为建模。”我们总结出三个步骤:

第一步:肯定对方有进步!

也就是哪些满足我们期望的结果并给与肯定。

第二步:问对方:你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提问,挖掘值得保留的有价值的部分。

第三步,根据反馈对他做行为建模

用简单的逻辑整理形成方法论。

举例:

还说我老大,上次语文考试,终于在班里考了一个好分数,差不多是从班里中等到了班里的前几名。这个时候,我这样跟他说:“这次考得不错,说明你有潜力,还是能考好的,继续再接再厉,每次都能考这么好!”

老大回复我:“这次是运气比较好,考了我都会的,下次就不好说了。”

反例变正例:

学习了行为建模的方法之后,我用上了三个步骤进行了行为建模。

第一步:肯定对方有进步。

跟孩子说:“哇,考得不错,这是你这学期考得最好的一次。”

第二步:问对方“你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说:“考前妈妈帮我拎了一下基础知识,这样基础知识扣分就少了。”

第三步:根据反馈对他做行为建模

我就跟他说:“这个事件对我的启发是考试之前让妈妈帮你拎一拎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以后考试之前,就找妈妈帮忙,晚上花一两个小时,一起复习一下基础知识,这样就能考一个好成绩了。”

这其中找妈妈帮忙,考前晚上化一两个小时,一起复习基础知识,就是一个能考出好成绩的行为建模。

【where】在教练过程中,看见对方优点或有价值行为的时候来进行行为建模,激励对方持续保持这个行为和优点。

【预防异议】可能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这个行为建模要肯定他人呢?是的这三个步骤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给别人肯定,第二个步骤就是通过提问把肯定更进一步,不仅让人感觉到真诚的认可,而且好奇别人是怎么做到的,这就可以帮助别人把行动方法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提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1. 明确问题】今天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行为建模的三个步骤,我下面给出两个场景,大家尝试选择其中一个应用。

场景一:小王今年业绩在你团队里非常突出,不仅隔三岔五拜访维持好老客户的关系,还通过老带新开发了最多的新客户,获得了公司同事的一致认可。

场景二:小李同学最近获得了数学老师的表扬,说他学习积极性很高,每天提前预习,下课抓紧完成作业,而且还积极回答和提问问题。

根据分组,一个扮演小王或小李,一个扮演领导或家长,请大家尝试做个行为建模。

现场应用如下:

第一步:肯定对方的进步

第二步:问对方: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三步:根据反馈做行为建模。

33:42:00

拆书家:有没有想好要选哪一个案例?

小伙伴:还是选第一个吧,因为小孩子太难了。

拆书家:嗯,我也认同,这个理解是大家都一致的,同事还是要比孩子好搞多了。那我们快速演练一下,就是从呃因为从第一步开始嘛,我们要把这三个步骤做一下。

领导:小王今年今年业绩呃好像比往年进步好多啊(第一步,肯定对方有进步)。就在咱们公司都得了第一名,然后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第二步,问对方是怎么做到的?)

小王:感谢领导,是这样的,我就是可能梳理了一下。做了好几年了。我就是说了一下之前的同事的一些经验,就是列了一个表,在一些重要的日子送上自己的关怀,时刻保持关注,保持联系,基本上他们有什么动态,然后有一些新的需求我都会知道。

领导:你的表是怎么列的?

小王:表?就很简单,像我们那边反正那我都列的就是合同期呀什么的,什么时候见面,就是把这个关键节点时间节点记录。还要记得他生日,你要关心一下就什么时候入住呀,送点绿植什么的。

领导:那太好了,你这个模式特别好,到时候跟我们同时来培训一下,来把你的模式给大家来传播一下。

小王:之前我其实我这块儿做的比较差。

领导:我觉得你刚才这个描述的过程中,我觉得那个表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对不对?就是其实我看出来就是因为那个表格上你维护了你的客户的所有信息。我希望你把你的那个表,你能不能把你平时做客情维护的所有的东西把它列到那个表上。然后这个表就可以作为我们维护客户的一个模板。用你的这个表然后维护客户的话就不会漏掉一些事情(第三步,根据反馈对他行为建模)。

反馈: 感谢大家现学现用,做了初步的行为建模的尝试,第一次应用,已经很不错了。第一次尝试大家有什么发现?

现场回答:就是怎样做行为建模还是有点不清楚。

提问式反馈:对于刚才的应用,大家对于行为建模的三个步骤,大家觉得最挑战的是哪一步?

现场回答:第三步,根据反馈对他做行为建模。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一步最难呢,为什么大家觉得难?我们可以思考下,然后写下来,再分享。

小伙伴:这个流程是不是相当于你发现他们后面做的比较好或者做的比较差?你来问他,他来给你讲,然后你再通过他讲,包括你日常的观察里边。

拆书家回应:对 其实这个流程关注的是好行为。我不管他做不好的那一部分,更多是关注在好行为上,把他好行为做复制优化拔高一下。

【3、明确问题的本质】经过讨论,大家觉得难有各种原因,我也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和分类,主要有这几类:

1,逻辑不清。

2,挖掘不出来。

3,其它原因。

大家来界定一下,这几个因素哪一个是最本质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解决了 这个因素,我们做行为建模就没那么难了?

现场回答:挖掘不出来是本质的原因。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想有哪些方法?大家先写在便签上,然后分享。

拆书家回应:对,就是我觉得可可老师其实已经在进了一步。其实我觉得陪访的这个确实真的非常好,在生活当中其实很少有这样的好主意。可可老师怎么想到的?这个技术我都没听过。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共创。

【5、学习者讲解讨论成果方案】我们小伙伴共创了这么多办法来解决行为建模的问题,那么现在大家讨论下,哪些是我们回去立刻就可以用起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进而能更好的提高行为建模的能力?

大家的结果:

1,请他思考其中成效代价比较高的几项行为。

2,用一些套路的问题去挖掘。

3,陪访记录一段时间,如果他没有意识的话。

小伙伴:我觉得好奇那个就是用一些沟通方法。

拆书家回应:其实有一些书可能会介绍一些怎么去跟别人去沟通,然后去挖掘他背后的一个想法。他会有个问题清单的问题清单。只要把那些问题清单找到,你就是一步一步问下去。还有一些问题是他来回的问,类似这样子,这个它是有一些套路套路问题在里面的。所以你你可以去网上下一些套路的问题。

反馈和点评:

A2催化应用

今天我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大家用今天学的在辅导中行为建模的技巧,在接下来的1周内,寻找一个教练的机会,比如在放学路上跟孩子讨论最近的进步,跟会议室里下属讨论工作的进展,进行行为建模的练习。

第一步,先写出这个场景的关键词。花一分钟时间,大伙分享一下你要应用的场景。

拆书家:老师会去在哪个场景里?

可可老师:我家妹妹老二她最近遇到一个困惑,昨天还在跟我分享说她最近因为有一些英语跟语文的默写,我错的比较多一点。嗯,然后她觉得比较沮丧,所以在这个地方我想要帮他来进步一下。这是我想要应用的场景。

拆书家:但是这个可能是一个他现在还不满足的。那其实你要在去做的时候,可以总结他比如说做的好的,是吧?

可可老师:对呀,比如说他默了十个,他可能每次都会错个一个两个,我可以问他们其他九个人怎么对的吗?

拆书家:啊,做咨询师就不一样了,反正怎么都能看到正向的,这就是咨询师的事情真的就不一样,因为我一开始看到你说他不太好,然后觉得这是一个负面的。但其实你的视角确实是不一样,虽然是负面的,但是你还是看得好的。

第二步,利用发给大家的表格,在上面写下行为建模的详细内容,需要有事件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和结果。

事件背景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第一步:肯定对方的进步

第二步:问对方: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三步:根据反馈做行为建模

结果:

拆书家回应:你这边看他反馈可能有好多行为,那就是把他最好的那个行为找出来。刚才那个可可老师说那个我觉得这个也挺好,就是找最好的那些行为。

结束语:

感谢今天大家一起参与了两个拆页的学习,第一个拆页,我们学习了辅导的基本准则是教行动方法的三个步骤,识别辅导期待,明确达成期待的行动步骤,教授行动方法。第二个拆页学习了行为建模的三个步骤,肯定对方的进步,问对方是怎么做到的,根据反馈做行为建模。祝愿我和小伙伴们将这两个技巧学以致用,让教行动方法和行为建模成为习惯,熟练应用这两个教练技术,成为一个优秀的成长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