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贵阳分舵线上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表达观察3步法

开场:

自我介绍

不破不立,不拆不成器!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贵阳分舵的拆书活动,我是今天的领拆人启子,二级拆书家、上市教育集团金牌讲师、原电视台主持人。今天由我带大家一起学习“表达观察3步法”。

【分组】

今天是线上学习,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我们就不分组了,自成一组。

【介绍图书】

场景:

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批判”,比如:孩子不写作业,玩手机,有的家长就会说:“你一天到晚的就知道玩手机,作业也不做,这么堕落,以后长大了怎么生活?”老公加班回到家,倒头就睡,老婆气呼呼的说:“你成天就知道加班,一点都不在乎这个家,两个孩子你也从来不管不问......”

问题:

这样类似的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明明很多时候,是想要和对方一起来解决问题,但为什么却演变成了争吵呢?

影响: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如果在沟通中说的是对对方的“批判”,不是事实,也就是“贴标签”,往往就会引起对方的“对抗”。明明是为了对方好,在对方看来也变成了指责。这样双方的沟通,就会一直陷入“情绪发泄”和“针对”当中,那沟通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肯定是两败俱伤。

解决: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被称为“爱的语言”,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多年处理冲突的经验,总结出了如何在沟通中避免、缓和冲突的方法。本书除了讲授原理、分析案例之外,还有很多拿来即用的沟通技巧。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表达观察3步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使用“表达观察3步法”,既能如实、客观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更好的推进沟通,从而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的学习后,让学习者在与人沟通时能够使用“表达观察3步法”,在沟通中避免、缓和冲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拆书来源:《非暴力沟通》P40-4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幷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 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幷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后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的提醒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讲的是作者如何调解老师与校长之间的沟通问题。他不断的提到了两个关键词:观察和评论。

什么是观察呢?

观察是客观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的,是不加任何主观判断,没有好坏、是非之分的,就像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的事。

那什么是评论呢?评论就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判断,通常都会有好坏、是非之分,是一种主观的评价。

比如:小李最近工作态度有问题,老是爱迟到。这就是评论,因为“爱迟到”只是个人主观的评价。它会引起对方的“对抗”,因为每个人对“爱迟到”的判断标准不一样。

而如果说:小李连续两周,都有3次迟到记录。这就是观察了,因为这是在考勤记录上能查到的,谁也无法反驳。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案例1:

同学聚会上,同桌跟你抱怨说:“现在的人都太现实了,没钱到哪都受轻视!你说这是什么社会呀?”

拆书家:请问这段话是评价还是观察

学习者:评价

拆书家:是的,因为他只是在发牢骚,没有任何沟通目标

我们来看第二个案例

案例2:

老公应酬晚了回家,老婆很生气:“你还知道回来呀?家里是旅馆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算了,说了也没用,你这人就这样,从来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拆书家:请问这一段话是评价还是观察。

学习者:评价

拆书家:是的,她说的不是事实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案例。

案例3:

周末,被临时通知加班。一到公司,同事就怨声载道:“这地儿没法待了,天天加班,烦死了!”

拆书家:请问这一段话是评价还是观察。

学习者:评价

拆书家:是的,他只是在发泄情绪

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案例。

案例4: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磨磨蹭蹭的,妈妈想帮助孩子快点写完,于是看着孩子说:“宝贝,这道题妈妈已经讲解了3次,前后共计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了。”

拆书家:请问这一段话是观察还是评价,

学习者:观察

拆书家:这是观察,因为1、妈妈有具体的沟通目标;2、所表述的全是客观事实,没有自己的评判;3、语气很温和

【Why】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沟通中,如果表达的是“观察”,也就是事实,那沟通就能更好的推进,也能达成沟通的目标。【好处】

但如果表达的是“评论”,也就是主观的评价,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悦、对抗,那沟通也就很难良好的进行下去,问题也就没法解决了。【坏处或弊端】

【How】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根据拆页以及上面提到的案例,这里提炼出了“表达观察3步法”

第1步:定;确定沟通目标。沟通之前先想好沟通目标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达成。这样也能避免我们被情绪“带走”,而忘了解决问题。

第2步:实;探寻事实。回溯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对话、行为、结果等。注意:如果在过程中,引起了负面情绪反应,需暂停一下,先处理好情绪再继续。这样能让我们找到良好沟通的切入口。

第3步:说;温和表达。客观、平和的说出相关事实。注意:说的时候,语气和状态非常重要,切不可有任何“不平等”的表现。如果对方有情绪,要先处理好对方的情绪。

【举例】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客观表达3步法”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我和6岁的干女儿安安的爸爸妈妈,带她去广场上玩。到了睡觉的规定时间,我们就拉着干女儿回了家。可她还没玩够,一个劲儿的哭:“我不,安安还要去玩.....”

哭了一会儿,他爸忍不住了,骂到:“哭什么哭,别哭了!我们不是说好的吗,晚上到了9点就睡觉,一点都不听话,就知道哭,再哭以后都不许出去玩了.....”

安安听了,哭得更凶了!

我一看,再这么哭下去也不是个事呀,于是就运用了“表达观察3步法”:

1、定:先确定要沟通的目标:安慰安安,并让她去睡觉

2、实:回溯发生的事实(之前开家庭会议,约定好的晚上9点上床睡觉;刚刚已经玩过了9点,爸爸训斥了她)

3、说:温和的表达。

我蹲下来看着安安的眼睛(以表示尊重、平等),牵着她的手说:“安安,你还出去玩对吗?”

安安点了点头:“嗯!”

我说:“刚刚爸爸不让你出去玩,你很难过是不是呀?”

安安使劲的点头:“是的,安安还想出去玩!”(安抚她的情绪,安安的哭声明显小了很多)

我接着说:“干爹知道你还想出去玩,你还记得上次开家庭会议到时候,我们约定的是几点睡觉的呀?”

安安低着头,想了想说:“我们约定的是晚上9点睡觉。”

我又问:“真棒,睡觉时间安安记着的。那现在已经过了9点了,咱们应该做什么了呀?”

安安慢慢的停止了抽泣说:“安安该睡觉了,但我可以先画一朵小花再睡吗?”

“好的呀!”我一边回答,一边把画板递给她。画完之后,她就乖乖的去睡觉了。

【Where】

表达观察3步法,生活中、工作中一对一的,在乎彼此关系的平级、平等沟通。不适合汇报工作、下达命令和一对多的演讲、表达。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吧!说个话,想那么多,累不累呀?确实,刚开始运用的时候,是会有些耗费精力,但好的沟通方法确实能够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且这也是熟能生巧的,用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也就没那么累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的,以上就是我的讲解部分,现在让我们来拆为己用,做一个练习:

接下来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独立编写自己的小剧本,剧本需要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角色,人物对话等。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到一个月内,有可能发生的场景:你对家人,孩子,同事做的事、说的话,有不一样的看法或建议,比如:孩子有蛀牙,还偷偷吃糖;老公下班回家,光打游戏,不帮忙照看孩子;下属工作时开小差,打游戏等。请应用上面学习到的“表达观察3步法”来表达。

请注意下面具体要求:

1、剧本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场景。比如未来的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内。

2、故事要有背景,时间,地点,经过,对话,动作。

3、人物要有角色的对话,对话中应用到“表达观察3步法”

好的,时间到,我们来找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剧本。用时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燕子)

主题:与孩子沟通如何寒假作业

时间:一个星期后

地点:在家

背景:一个星期后,孩子(豆豆)就要报名,他的寒假作业还没有完成

事件:这让我感到很头疼,以往都是陪他熬通宵赶完,于是要提前跟孩子沟通如何更好的完成暑假作业

对白:

我:豆豆,你想在哪一天开始写你的寒假作业(确定沟通目标)?

豆豆:我是不是可以再玩两天再写?

我:没问题(表示尊重),同时,妈妈想告诉你,你的寒假作业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写(陈述事实),这个时间需要合理规划,如果你前面玩的时间太多了,后面就可能赶不及完成作业了(温和的表达)!

豆豆:妈妈,我不喜欢写作业,是因为我可能没搞懂这个作业,您愿意教我一下吗?这样我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快一些。

我:可以呀,然后我也尽量温和的和你沟通,不让你再感到恐惧,如果在辅导你的过程中,妈妈出现了情绪的波动,你也提醒一下妈妈,好吗?(同理心沟通,温和的表达)

豆豆:好的,谢谢妈妈!

【反馈】

拆书家:谢谢燕子伙伴的分享,真棒!很好的运用上了“表达观察3步法”,确定沟通目标、陈述事实、温和表达,把掌声送给她。

【结语】

好的,最后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的“表达观察3步法”:定:确定沟通目标;实:探寻事实;说:温和表达。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天学习的内容能够对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