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高淑平,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叙事护理践行者,写作爱好者和减重达人。今天是我TF2-3的拆书分享,为了方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讨论交流,我们先分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面对他人情绪失控时,应用“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方法,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和谐,高效。
【书籍介绍】
我今天拆解的书籍是《可复制的领导力》
【F】特征:这本书是“樊登读书会”发起人,国内领导力专家樊登老师写的,他所提出的“领导力是可复制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深刻影响了海尔、华为等国内领军企业,并被北大清华进一步传播。
【A】优势:相对于其他领导力书籍,本书认为领导力是可以复制的,并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复制、可运用的管理工具。本书还得到了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和猎豹CEO傅盛等人的鼎力推荐。
【B】利益:
B1:工作中,如果你存在不能很好的与员工交流;无法聚焦关键要务提升工作效率等问题,这本书都有对应的工具和方法帮你解决。
B2:通过今天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用认同让情绪失控,甚至有可能产生过激行为的对方,平静下来。
【R】
有一回,朋友的孩子到我家玩,我的孩子和他相处得十分愉快。到了晚上9点半,朋友要带孩子回家时,那孩子却忽然间开始大哭大闹,说他还没有玩够,无论如何也不肯跟他妈妈回家。
哄了一会儿朋友见没有什么效果,就生气了,说:“今天就不给你面子了!”说罢便卷起袖子,准备动手打孩子。可那孩子还是执拗得很。
眼见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我赶紧将朋友劝服,然后把孩子叫到一边,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还没有玩够?”(引导对方表达诉求)
孩子回答:“对,我们刚才的游戏还没有玩完呢!”
于是我又问:“是不是妈妈现在着急让你走,你觉得特别难受?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同理对方的感受)
孩子道出了原委:“对啊,因为我在家里很少能这么开心地玩。”然后他跟我说了很多他的日常生活情况。
听完孩子说的话,我接着问:“妈妈刚才跟你说话的语气让你感觉不被尊重,对吗?”(引导对方表达不满)
孩子点了点头,说:“对,你不知道她在家里是怎么对待我的,她可厉害了!”在我的诱导下,孩子开始跟我说朋友在家如何对待他。在倾诉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在推制住孩子的情绪后,我对他说;“你们今天玩得很开心你一定也希望有一个开心的结尾,对吗?说好下次我还让你们在一起玩。但是,你们今天玩了一整天,大家都很累了,咱们再玩十分钟,十分钟之后你就跟妈妈回家,好吗?”
孩子说,“好。”
【I讲解】
好,大家都阅读完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一种当对方情绪失控时,通过设问引导,让其平静下来解决问题的沟通方法。
【why】
与人沟通中,当遇到对方情绪失控时,如果我们一味地一本正经地说,“冷静点”“理智点”,而根本不照顾对方的情绪,那么对方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坏,最后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导致职场上的不和谐。
【how】
所以,要想处理问题,必须先处理情绪。那面对对方失控的情绪,我们究竟该怎么去做呢?具体分三步。
第1步:引导对方稳定情绪。主要做法:全程使用封闭式提问,引导对方说“是”。它具体包括3个环节。
(1)引导对方表达诉求。比如:你是不是还没玩够?你是不是很想见到孩子?
(2)同理对方的感受。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是不是因为……,你觉得……。比如:是不是因为主任没答应你,你觉得心里很难受?
(3)引导对方表达不满。注意,这一环节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场景,比如:主任刚才跟你说话的语气,让你感到不被关爱,是吗?
第2步:共同协商行动方案。这一步,需要我们和对方一起制定。
第3步:选择具体行动方案。注意,这一步是让对方自己来选择。
下面,我再用一个例子给大家做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场景是这样的:上周五护理部要迎接全国护理质量飞行检查,周三的时候,新护士小饶过来跟主任说,她想周五下午提前一个小时走,回老家看孩子。主任一听就不高兴了,“你不知道本周有检查呀?”,小饶说,正是因为有检查我才没敢今天就请假,只想周五下午提前一点走,赶上17点的动车。主任又说,谁知道周五啥时候检查结束?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一到周末就归心似箭,那科室还怎么发展呀?
主任还是没答应,小饶的情绪就爆发了,又哭又闹,还要辞职。这时,我立马走过去,这么跟她沟通。
第1步:引导对方稳定情绪。
第1环节:引导对方表达诉求。我把小饶叫到一边,
我问:你是不是急着想见孩子?
小饶:是的,孩子这两天生病了。
第2环节:同理对方的感受。
我又问:是不是主任没答应你,你觉得心里很难受?
小饶:是的,我平时很少请假,第一次请假,她就不听我解释,还果断拒绝了,我很伤心。
第3环节:引导对方表达不满。
我接着问:主任刚才跟你说话的语气,让你感到不被关爱,是吗?
小饶:是的,我觉得主任一点都不关心我。我孩子刚刚6个月,每天都让我加班到很晚,跟孩子视频的时间都很少……
在我的诱导下,小饶倾诉了对主任的不满。在倾诉的过程中,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第2步:共同协商行动方案。
看到小饶情绪稳定后,我对她说,你想回去看孩子,肯定也不想耽误工作,对吗?那我们一起协商一个行动方案,我来跟主任汇报。
要么,你让家人开车过来接你。提前到医院等候,检查完毕,你立马就走。要么,你周五晚上回去,下周一在家多待一天,周二早上过来上班。
第3步:选择具体行动方案。
很快,小饶选择了后一种方案。这场风波就这样给化解了。同时,也让小饶学会了遇事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只表达情绪。
【Where】
这种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方法,适用于对自己来说关系紧密,或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人,比如自己的家人、同事或要好的朋友等。
【预防异议】
那有的小伙伴肯定要问了,如果这个具体行动方案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因为这三步中,我们都是在和对方一起完成任务,充分尊重了对方的意愿和选择权,对方的依从性也会很高。
退一步来说,如果实在是第三步选择的具体行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再返回到第二步,共同协商行动方案,直至问题解决。
【A3】场景设计
刚刚,我们学习了应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方法,具体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引导对方稳定情绪、共同协商行动方案和选择具体行动方案。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这,认真聆听接下来要演练的场景:
上周六,初一住读的儿子放假回家。一进家门,就嚷着找妈妈要手机玩游戏,可妈妈没同意,想让他先完成作业。儿子不听,还是一个劲儿跟着妈妈后面纠缠。妈妈耐心劝说了好一会儿,根本没用,儿子反而变本加厉。不仅大哭大闹,还威胁妈妈,“您要再不给我,我就去找同学,到网吧玩。”
妈妈忍无可忍,说道,“你每次放假回来,都要先打一顿,才理顺是吧!”说完妈妈卷起袖子,准备动手打人。可那孩子还是执拗地杵在那里,一动不动。眼见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爸爸赶紧将妈妈劝服,拉起儿子,走到一边。
【分组讨论并预演】
接下来,我们进行分组讨论并预演:讨论的过程中请注意,这个场景里有两个角色,第1个角色是“爸爸”,主要任务是应用今天学到的“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3步法,平复儿子的情绪,达到让儿子先完成作业的目的;第2个角色是“儿子”,任务是扮演一个因为没有玩到手机而情绪失控的孩子。我们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后预演,5分组后我会邀请一组来分享。
【角色扮演分享】
好了,大家的讨论很热烈,角色扮演也很投入,每组都完成了演练,现在有请古老师和龙老师来给大家做分享。
第一步:引导对方稳定情绪。
陈老师(爸爸):你是不是想玩手机呀?(引导对方表达诉求)
古老师(孩子):对,是的
陈老师(爸爸):你妈不让你玩,你是不是感到很生气,很难受呀?(同理对方的感受)
古老师(孩子):是的,哎,这日子也太难过了。
陈老师(爸爸):你这样跟你妈对着来,她更不会让你玩。你是不是觉得她不关心你呢?(引导对方表达不满)
古老师(孩子):是的,她太烦了,她根本都不喜欢我,天天只知道让我学习学习,从不关心我有没有压力。
第二步:共同协商行动方案
陈老师(爸爸):其实也不是,她只是想让你先完成作业。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事,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既能满足你的愿望,也让妈妈感觉舒服。
古老师(孩子):我也知道闹僵了更惨,要不我写一个小时作业,给我玩半小时手机?
陈老师(爸爸):嗯,这个可以,你妈应该会同意,我来跟她说说。我负责计时,你要用心写作业哟!
第三步:选择具体行动方案
古老师(孩子):好,我去写作业。
【拆书家回应】
谢谢古老师和陈老师的分享。在演练的过程中,两个小伙伴的表述都符合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3个步骤,尤其是陈老师,第1步全程使用封闭式提问,让孩子不停的说是,这样很快就平复了孩子的情绪。接下来,陈老师又跟孩子一起商定行动方案,最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行动方案,这些都让孩子倍感理解和尊重。说明今天的知识点大家都已掌握。
【总结】
最后,我对今天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3个步骤,第1步引导对方稳定情绪;第2步共同协商行动方案,第3步选择具体行动方案。
今后,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方法熟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加和谐、高效。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小伙伴们的参与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