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沈丹萍,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拆书过级。
【自我介绍】:
若用拆书帮的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已:终身学习践行者,人力资源工作者以及还在路上的拆书家。
【分组】:
为了更好的带拆学习,讨论分享,我们可以先完成分组。我们2人为1组,进行讨论。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大家能够运用判断对话氛围安全的三步法来推动谈话顺畅进行,助力实现沟通目的。
【事件场景】学习者生活或工作中很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出现一些这样的对话场景,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事情。
前阵子,我女儿因为生病往返不同医院,又是工作又是看病,全家那阵子都很累,又担心各种甲流乙流的交叉感染。我妈也经常打来电话问情况,我和她说了下医生的检查情况,无非就是天气变化,病毒肆虐,交叉感染之类的。她觉得怎么生病一直没好啊,然后开始就嘱咐我们,不要老让她待家里,要经常去户外运动,提高体质最重要。然后又说我们衣服给她穿太多了,以后要注意少穿点。。。最后还说要不要晚上多叫叫名字,我就有点不高兴了:我也知道提高体质重要,户外又不是没去,衣服也是按照我们怎么穿她怎么穿的,你就不要瞎操心了,还来什么叫魂的方法,什么乱七八糟的主意!
“好,我知道了,你们自己管!”然后我妈就挂掉电话了
【提问】引发学习者思考
不知道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我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很普通的一次家人通话,开始还聊的好好的,不知道怎么的就开始发生冲突,产生情绪对抗,要么突然不说话,沉默了或生闷气,要么争锋相对,大吵一场,不欢而散。
学习者们点头:是的,是的。
【影响】
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冲突时常出现,对话氛围总是很紧张,不仅会中断原本的谈话计划,不能解决问题,而且长此以往,它会损害我们身心健康,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甚至也会阻碍事业发展。
【解决】
那么 《关键对话》这本书是我们可以去学习且受益的,掌握清晰的对话技巧和方法,加以刻意练习,能够让我们在困难的谈话局面,能够事半功倍的轻松应对。今天的片段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助力对话顺畅安全进行,让沟通与交流更高效。
在阅读拆页前,做一份简单的自测表,请你回想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经历的某一段关系,作为对话的主体,然后带入这段特定关系中,仔细阅读以下文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1-5数字下打√,并相加得出自己的分数。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请大家计算一下总分。有没有20分以上的小伙伴啊?(2人举手):说明你们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的能力比较强,都能为今天学习现场的托啦。
15-20分呢(4人举手):说明你们会开始注意谈话的安全氛围,希望今天能更多参与,争取朝着20以上的目标前进,早日成为对话高手。
还有没有举手的小伙伴应该都是15分以下:恭喜你!你今天来对了。可能现在还没想到或者不能去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今天的课程正是能够帮你解决这些问题的哦。
请大家花2-3分钟看下原文拆页,有阅读完毕的小伙伴可以示意下我。
在展开本章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失败的关键对话案例。你正在和一群下属进行激烈争论,原本关于新产品开发周期的正常讨论演变成了一场令人讨厌的争执。经过一个小时的指责和抱怨,大家闹得不欢而散。
走在大厅里,你开始琢磨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几乎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讨论竟然会发展成关键对话,然后演变成口水大战。让人郁闷的是,你连事情的起因都搞不清楚。你只记得,当你开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表现得有些咄咄逼人时 (好吧,老实说不是“有些”,而是很强势),马上有 8 位同事朝你怒目而视,然后事情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了。
这时,你的两位朋友从对面走来,他们全程参与了对此次会议的观察,对于你心中的问题早已找到了答案。
“这种情况又发生了。在个人工作安排方面,上司表现得非常强势,让人感觉好像在批评我们,所以大家都有抵触情绪。你注意到了吗?有句话他说得非常过分,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不过老实说,我的表现也有些过分,用了很多绝对性字眼,只顾着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结果提出了一堆奇怪主张。唉,我就像场上的斗鸡一样,让对方一挑就蹦起来了。”
那天晚些时候,你和朋友谈起了这次会议,他们向你道出了事情经过。你虽然参加了会议,可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
朋友解释道:“那是因为你太关注对话内容本身了。你太过强调产品周期这件事,以至于对其他情况都视而不见了。比如,其他人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他们的语气语调等很细微的方面。”
你好奇地问:“怎么,难道你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还会去留意这些事吗?”
“那当然,我总是同时观察这两个方面。当情况变得棘手时,我既要观察对话内容(即讨论的主题),又要观察对话气氛 (即参与者的反应)。我同时关注内容和原因。如果你能弄清楚对方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保留自己点或是沉默以对时,那就能想办法把他们拉回到正常对话中来。”
“你是说关注“气氛’,然后就能和他们顺利展开对话?”
“有时候是这样,不过你得清楚到底要关注什么。”
“它就像互动改良剂,通过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冲突,你可以马上做出应对。越早意识到你和对方退出了对话机制,就越容易把谈话拉回到正轨,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与此相反,越晚意识到你们已经偏离对话机制,就越难回到正轨,为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这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朋友的建议竟是如此简单,可你从来都没有往那方面想过。奇怪的是他却对此如此精通。关于关键对话过程的描述,他的话简直一套一套的,而你就好像是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的。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一个职场上的失败案例,一次很正常的部门内部讨论最后演变成为了冲突,抱怨,指责,不欢而散,而故事主人公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同样在场的朋友给他做了事后复盘。
【I:简短互动】
那结合原文片段,他朋友在回顾整个对话经过时,提醒他需要留意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呢?
是的。在原文的最后有写,既要观察对话内容,也就是讨论的主题,又要观察对话气氛,也就是参与者的反应。
【Why】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和片段中类似的场景,一不留心,不安全的对话氛围就会让谈话变质,冲突不断,争执不已,长此以往对个人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职业发展都非常不利。
【How】
那么具体我们可以怎样来判断对话氛围安全呢?我们可以使用三步法:
第一步:观察对方行为情绪:我们需要留意整个对话中的氛围,感受对方行为或情绪变化,是否突然陷入沉默了,或者突然声音高亢,有暴力危险了
第二步:观察并反省自己情况:注意自己在情绪,身体、动作、声音等的变化,确保自己保持冷静与尊重他人。
第三步: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当有潜在冲突发生时,主动根据情况采取措施,或者放缓对话节奏,或者安抚对方情况,表示尊重,让对话氛围不再紧张后继续对话。
【举个例子 A1+】
回到开头那个事情,我妈妈觉得孩子生病一直没好,在电话里考虑增加户外,注意衣服变化,甚至考虑一些乡下迷信的办法,我就在电话里面对她发脾气,嫌弃她瞎操心,乱出主意。
如果应用今天的方法,我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观察或询问对方情况:我妈妈说完话,没等我说话就直接挂了电话,我能看到她这样的行为,感受到之前对孩子的担心,以及现在的委屈与气愤,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和妈妈确认:你是不是生气了?
第二步:反省自己并说出期望:当我和我妈对话时,我自己很不耐烦,语气很重。面对担心晚辈身体健康的母亲,我都不应该这样说话。我可以告诉她我期望后面换个时间来和妈妈讨论,最近先按医嘱挂水吃药,我有点心累,情绪可能会不对,等孩子好了再说。
第三步:协商沟通来主动应对。
可以根据现状和妈妈商量下,她提到的建议可以先从小事情慢慢做起,比如下周来接娃的时候可以带她在小区转转,跑跑步,做做运动。衣服我们也再注意下,看看有没有可以改善的。晚上她要高烧不退,叫叫名字也可以,不过主要还是提高体质最关键。等后面好了再具体商量下其他根本的调理办法。
【预防疑议】
有人会说观察这回事吧,如果对方比较明显的发脾气,沉默,我还能看到或主动问问,如果对方千年不变那张脸,也不说明,那我怎么办呢?那可能对方就是这么冷静的对话风格,我们可以直接进入第二步,让自己冷静,保持尊重,明确说出自己的期望,然后根据对话内容来协商沟通,主动应对,只要能让对话保持在安全氛围,对话不中断就可以了。那也有人会说,我能判断对话貌似开始不安全了,但是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还是很难的。的确是的,今天我们的片段主要让我们先能判断氛围安全,有意识去考虑主动考虑,采取措施就可以了,至于采取怎样的措施,那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学习发展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这里就不衍生了。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双方意见分歧,发生争执的情况,也适用于大多数日常沟通场景中,需要让自己沉稳面对的时候,但不适用故意找茬式样的场景。
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场景演练,我先说下场景哈;
周末,小方想和爱人小明出去吃顿大餐,好好犒劳下最近一直加班的两人。小明从火锅到牛排,从烤肉到日料建议了好几个,小方都觉得没啥新意,都吃过了,也就那样。小方说:“你在想想呢,难得空闲的周末,我们肯定要吃点不一样。”小明坐在沙发上没有答话,小方说:“喂,你在听吗?快点想撒。”小明说:“随便你,我想不出来,你自己想吧!”
请两两一组,一人扮演小方,一人扮演小明。由小方使用判别对话氛围是否安全的三步法来避免冲突,让对话顺畅进行。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写好后可以在组内分享。5分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
小方:你在想想呢,难得空闲的周末,我们肯定要吃点不一样。
小明:(不说话)
小方:喂,你在听吗?快点想撒。
小明:随便你,我想不出来,你自己想吧!
小方:亲爱的,你生气了吗?(观察或询问对方情况)
小明:我刚才说火锅你说一股味道,说日料你说太寒了,牛排又说刚吃过,是你让我提建议的,提了你又不听。
小方:哎呀,我刚才满脑子不是想着要和你浪漫的过周末吗?只关心吃啥了,忘了吃啥都是要和最重要的你一起吃,这是我的不对,主要还是想和你去吃些好吃的,过个美好的两人世界啊。(反省自己并说出期望)
小明:哦,这样啊,那你说吃什么呢?总不能在家吃吧。
小方:嗯,虽然说日本料理有点寒,不过我还是蛮喜欢吃寿司的,还有那个海鲜鱼丸汤特别好吃,要不我们就吃日料吧。(协商沟通来主动应对)
小明:行啊,我们都挺喜欢吃的,我们找门口那家刚开业的吧,据说不错。
小方:好的啊,我来预订哈,谢谢亲爱的。
好的,感谢两位老师演绎。当我们看到小明不说话,后面还说,随便你,这时大家能感受到似乎矛盾要升级了。小方开始观察,并直接问,你是不是生气啦?这时候小明的委屈就直接出来了:提了那么多建议都不听,还要想,肯定烦了。这时候小方软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确不对。那我不是想和你浪漫过个周末吗?如果再带个撒娇的口气,肯定小明就没那么生气了,气氛慢慢也好起来了,开始回到吃什么的专心想了,那我们的小方也开始协商,一起来考虑,最后敲定了日料,皆大欢喜,成功的避免了一次家庭内战哈~再次感谢老师用判别对话氛围是否安全三步法来给我们分享!(掌声~)
我们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才会选择畅所欲言,实现我们沟通的目的。但正如开头我们讲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日常谈话,一不留心对话就变质,冲突不断,尴尬不已。
虽然我们认同“保持安全谈话氛围”的理念,但如果还不习惯在关注对话内容的同时去判断对话氛围的安全性,那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把片段更好的应用起来。接下来的一周,请各位留心日常对话中发生对话冲突的场景。并把当时的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试着使用今天学到的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的三步法来事后复盘,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做法。在今天结束后一周内希望大家可以联系我或私发给我哦。
学习者复盘内容:
俩孩子一直吵着要去禾沐家城市假日酒店度假,今天终于盼到了寒假正式休假。于是准备等先生下班了回家,晚上商量着这个周日去可不可以。
我:老公,小孩都想去禾沐家,你看你周日休息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啊?
老公:禾沐家都去过几次了,不能换个别的地方玩玩吗?
我:那你不想去就算了,又不是我想去,搞的像我很想去似的,小孩念叨了半学期,你自己去跟她们商量吧。
老公:随便你吧,我不想去,去了也是吃吃喝喝的没劲,你自己带她们去吧,我星期天想睡个懒觉。
我:哎呀,你这是生气了吗?(观察或询问对方行为情绪)
老公(不说话)
我:哎呀,不要生气了哈,我知道你也难得休息一天,可能我让你又去一样的地方你觉得没新意,还不如休息呢。主要我是特别和你一起享受这周末时光啊(反省自己并说出期望)
老公:哦,真的吗?
我:肯定啊,要不等你睡到自然醒,你要是想跟我们一起去,我就一起买四个人的团购票,你要是实在不想去,那我就带两孩子去也行。(协商沟通来主动应对)
老公:那……,行吧,我们都睡到十点多再一起去吧,正好去赶个中饭,就不要起那么早去。
我:谢谢老公!难得休息一天还要陪我们去吃喝玩乐,那就按你说的睡到自然醒再出发。
六、总结
我们来回顾下今天的拆页学习,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通过观察对方行为情绪,观察并反省自己情况,主动采取措施应对这三个步骤来积极营造安全氛围,让对话顺畅进行。
对话要讲氛围感,否则不安全的对话,谈了也白谈。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应用起来,我的带拆就到这里,谢谢各位伙伴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