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古华娟。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教培从业者,是一名二级拆书家,还是一名亲密关系学习爱好者。
过渡:今天带来的拆页片段选自于图书《精进》;
【图书介绍】(1-2分钟)
事件场景:朋友小李今年35岁,公司效率不好,工资经常迟发,有时候晚一两个月才发.......想换工作又担心职场年龄歧视,想创业又觉得资金不足,焦虑纠结中。
提问:现场的小伙伴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是担心职场年龄歧视,犹豫不决呢?还是先拖着,慢慢想,受不了了再说?
影响:“一直在要不要换工作,工作不好换。”这样的状态里,我们只会越来越焦虑。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可能影响工作,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或者做出什么冲动的决定,又后悔不已。
解决:那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结果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本书《精进》。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让我们通过高效管理时间,即刻行动,如何做出好的选择等方式,教会我们精进我们的技能,达成我们的人生目标。今天的拆页将会教会大家如何跳出人生困局,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能够运用“拆解隐含假设”的方法(澄清),找到(行为)一个及以上的发展方向(界定)。
【R阅读原文】P49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I】
what
文中讲了隐含假设影响了我们的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导致我们找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什么是“隐含假设”呢?有没有小伙伴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隐含假设是我们自己认为的道理、方法、观点、逻辑等,潜藏在我们的认知里,其中主观性、潜藏性是关键要素,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举例说明
例子1(主观性):
上上周拆书活动开始前,惊艳说她参加的一个课程学习非常好,学了两节课,是公益性质的。其它伙伴就说,怎么可能,开始公益,后面就收费啦!
提问:下面的哪一个选项是假设?
1、惊艳说她学了两节课,是公益性质的。
2、小伙伴说,开始公益,后面就收费啦!
我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好的,还有没有小伙伴有不同意见的?看来大家都选的第二个选项。
第一个选项:两节课没有付费,这是客观事实。第二个选项:开始公益,后面就收费了,是基于小伙伴的认知推理出来的,或许是因为小伙伴们见多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两个选项,可以看到隐含假设和客观事实的区别,隐含假设具有个人的主观性,不是发生的事实,是我们推理或想象出来的观点等;
例子-2(潜藏性):昨天和朋友王老师聊天,聊起孩子出国留学,她说现在花这么多钱出国留学没有用。你看现在很多海归,进国企,考公务员没有优势,除非进大企业,进不了大企业,好多海归就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在国内读书呢!
提问:案例里面有哪些是隐含假设呢?
1、出国留学是为了找好的工作;2、国企、公务员、大企业是好的工作;
3、花这么多钱出国留学没有用。
第一项,第二项选择是隐含假设,没有直接说,但可以推理出来;第三项,“花这么多钱出国留学没有用”是不是隐含假设呢?这是很直接的表达她的观点,不属于隐含的假设;结合聊天内容,这句话隐含的假设是:“出国留学能找到国企、公务员、大企业等好的工作才是有用的。”
隐含假设具有潜藏性的特点,往往是暗示或间接的表达方式,其中话语本身可能并不明确或清晰,可能需要一定的推理和理解才能正确解读。
综上所述,隐含假设具有主观性和潜藏的特点,是由我们自己的认知推理或想象出来的,潜藏在我们的认知里,不易觉察。
Why
隐含假设的威力就在于,虽然他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他们影响着。从刚刚的留学案例可以看出来,朋友认为:“出国留学能找到国企、公务员、大企业等好的工作才是有用的。”这看似合理,实则站不住脚。大企业行业也有变迁,比如:学而思、新东方等教培行业政策原因转型、恒大集团破产;我们的人生不出意外,要工作30年—40年,现实世界一直处于变化中,简单大企业,公务员等来定义好的工作,是很片面的。那么如何消除隐含假设的不良影响呢?
HOW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拆解隐含假设法”:
1、列出当前的困境;举例:“想换工作又担心年龄歧视”“想创业又担心资金不足”
2、找出困境背后的隐含假设;举例:“创业需要很多资金;”
3、拆解隐含假设,并修正或列举对应解决方案;举例:“找到低成本创业方式;”
4、找出潜在选项;举例:“边工作,边开始副业;”
【预防异议】
1、有的小伙伴说,这个方法会不会太复杂了?这个就需要刻意练习了,熟能生巧,为了学会这个方法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值得大家认真练习使用。
【where】
适用于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或者需要创新的工作等,找解决方法的时候;平常生活娱乐等就不用了。
过渡:为了大家更好的掌握今天学习的“拆解隐含假设法”,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编剧本,把这个方法演练一遍。
【A2催化应用】4-7分钟
大家想一想,在未来的这段时间,快过年了,你是否会遇到要不要换工作,到哪里去过年,孩子是否需要报个寒假班等困境,你能找到哪些隐含假设?你又会找到什么样的潜在选项?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时间五分钟,摘要写在纸上;注意:不需要讨论,独立完成;
要求:
一、要有时间、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这里剧本强调一定要有对话的部分;
二、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拆解隐含假设法”;
五分钟后,我邀请小伙伴分享。
龙小白老师剧本示范:
时间:本周
人物:我和朋友小张
起因:小张想让孩子幼儿园跳级,满6岁刚好上小学,不输在起跑线上,又担心孩子小不适应。找到我倾述,看看怎么做对孩子更好一些,很是纠结,焦虑。
经过:
1、列出当前困境:
我:你当前焦虑的是?
小张:我想让孩子跳级,不输在起跑线上,又担心孩子小适应不了,揠苗助长了。
2、找出困境背后的隐含假设:
我:嗯,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困境背后的隐含假设,试一试拆解,能不能找到解决方法,让你不这么为难?
小张:好的
我:隐含假设1:“人生是赛道;”
3、拆解隐含假设,并修正或列举对应解决方案;
小张:我没有认为人生是比赛,要拿到什么样的结果,我期望我的孩子有颗勇敢的心,内心强大而富足。
我:那我们就重点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小张:嗯,是的。
结果:
第四步:找出潜在选项;
我:“那早些上学,还是晚些上学还重要吗?”
小张:嗯,我明白了。我重点关心一下他在幼儿园这个班级开心不开心,喜欢不喜欢他的老师,有没有很喜欢的科目,顺其自然吧!
【反馈】
大家刚刚的剧本很精彩,表明大家已经初步的掌握了“拆解隐含假设法”,为我们自己鼓鼓掌!
【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拆解隐含假设法”,首先通过列出当前的困境,其次找出困境背后的隐含假设,再拆解隐含假设,修正或列举对应解决办法,最好找出潜在选项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难题;在这里我鼓励大家经常运用“拆解隐含假设法”,刻意练习,熟练掌握,未来当我们遇到职场危机,孩子成长,家庭和谐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时候,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谢谢大家!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