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简单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练级活动,我是谷爱国,大米的谷,喜欢的爱,中华的国。三个标签,理工男,养乐多爸爸,马猴一只。
(技能点要求:用场景法介绍图书。要求: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今天的拆书的主题是“选择目标,跳过手段”,出自《生而不凡》一书。
【事件场景】
我朋友是一个两个娃的妈妈,在一家公司做着无关痛痒的文书工作,她渴望去找一些有技术水准又高薪的工作,定义了很多目标,考到各种证书。还是改变不了现状。
【提问】
对于我朋友的这种一直在目标路上的状态,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破重围呢?
【影响】
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找不到突破口,每天生活在纠结、痛苦和自我怀疑中,这样将极大地降低自我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指数。
【解决】
今天我带来的《生而不凡》这本书提出了十个思维方式,可以觉察生活中的教条,到改造现实的觉醒最终实现超越当下的自己。
接下来的拆页学习,可以我们辨别到底是手段还是真正的目标,我们的更好更早的追逐我们真正的目标。
(学习目标技能点要求:行为+澄清与界定完成程度)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生活中的定目标时,选择(行为)用三个步骤去回答三个问题(澄清),辨别是手段还是目标(界定)。
(技能点要求:不含HOW的拆页)
R 选择目标,跳过手段,P175. P176
你或许听过"这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它的手段"的表述,这同样适用于目标。人们经常混淆手段和目标,我们认为考上好的大学、获得好的工作是目标,但其实它们只是通向某个目标的一个手段。我们含辛茹苦、费财费力所追寻的目标,或许只是披上了目标外衣的手段。盲目地追寻,而不加以区分,没有好果子吃。关于目标和手段的区分,我希望更多人能在他们的生命中更早地学到。目标是生而为人最美丽且令人激动的回报,是沉浸于爱,是周游世界感受真正的快乐,是贡献社会享受有意义的人生,是学习新的技能只因单纯的喜欢。
目标是你灵魂的渴望,它们为你带来喜悦和快乐,不是因为它们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回报或授予某个标签,也不是因为满足社会的某个要求或体现社会所赋予的某项价值。目标,是为我们的生命创造最美好回忆的那些事。
我的目标有:
■登上基纳巴卢山,透过身下的云层,看太阳从婆罗洲的岛屿上升起。
■和克里斯蒂娜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度蜜月,一起在北极的暴风雪中徒步。
■邀请我的员工一起见证我梦想多年的美轮美奂、艺术式的新办公室,并在第一次开门时注意看他们脸金上惊叹的表情。
■看我的宝贝女儿第一次跳舞(以比七利·雷。赛勒斯( Billy Ray Cyrus )的《疼痛的破碎之心》作为伴奏奏)。
然而,我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追逐手段。手段是那些社会告诉我们为了得到幸福所需要的东西,以前我所写下的大部分目标实际上只是实现最后某个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包括:
■以好的 GPA 分数从高中毕业。
■考上好的大学。
■拿到一份暑假实习。
■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三联软件公司获得一份好的工作。
其他常见的手段还有取得特定的收入水平,在工作上获得良好的评价,并坐上一定的位置,和某个特定人在一起,不一而足。当你心中只有这些手段时,生命便失去了其本有的光彩。
我喜欢作者乔.瓦伊塔尔( Joe VVitale )的这条建议:“一个好的目标,你应该既让你心中存有一丝恐惧,又让你兴奋不已”。恐惧和兴奋是一个个目标通常会带给你的两种美丽感受。恐惧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看你在突破自己的边界,而这是走向卓越的必修课。兴奋,代表着你的目标是真正贴近你内心的,而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和遵从社会的胡扯规则而做的一些事情。
(I讲解引导目标:强化讲解概念)
技能点要求:通过举例与对比帮助学习重明确适用边界条件与关键点,提炼出逻辑和步骤。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拆页的具体内容。)
互动环节
大家读了这个片段,是否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回复:嗯(点头)
是否你也曾经或者正在把手段当成目标苦苦追寻?
回复:有过。
【What】
这个片段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目标,什么是手段。作者认为目标是灵魂的渴望,而手段是为了得到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就像我们可能会认为获得大量的金钱知识、地位与权力是目标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实现人生幸福这个目标的手段而已。作者认为,真正的目标是会让我们既兴奋不已又有一丝恐惧。
【强化讲解概念】
这个拆页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叫“手段”和“目标”。
<概念的折返>
第一个关键点是手段,片段里说:手段是那些社会告诉我们为了得到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指的是本领和技巧。
从数量上来说,手段具有多样性,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中的大路,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它可以被替代。
第二个关键点是目标,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片段里说:目标是灵魂的渴望。这里指的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从数量上来说,目标是唯一的,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里面的罗马,就是各条路最终要到达的那个地方。从它是无可替代的。
【案例】
我经常给孩子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这样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还有名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提问:现在我给问问大家,从这几句话里,哪些是手段,哪些是目标?
回答:学习和考大学是手段。
提问: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许杰回答:幸福的人生。
反馈:谢谢大家的及时反馈,大家理解都很准确,这里的好好学习和考上一个好大学,都只是达到幸福快乐人生这个目标的手段。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不能区分手段和目标,会使我们陶醉于手段而不能自拔,就像追求更多的金钱,考取一个又一个证书,在追逐中逐渐迷失了自我,遗忘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会区分手段和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手段去达成真正想要的目标。
【How】:(技能点要求:加工出具体的how)
那要如何才能选择真正想要的目标呢?根据文中所说:“目标,是为我们的生命创造最美好回忆的那些事。”由此,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逐步问自己三个问题来甄别是手段还是目标。
第一步问,它是内心想要的一种体验吗?
如文中所说,真正想要的是享受一段美丽的恋爱关系,拥有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和获得自由。
第二步问,它是不可替代的吗?
沉浸于爱、享受快乐、体验喜悦,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不可替代的目标。
第三步,它是一种持续的需求吗?
真正的目标,它是你人生中一种持续追求的渴望。
就拿我前几年的减肥为例,十年前,公司体检,发现自己三高,于是就去健身房锻炼,报了课,目标是每个星期都去两次,结果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想要的经历可以替代不是持续需求)。后来把目标换成陪我爸打太极,想要可替代也算做的健腹轮,想要可以替代也,再后来目标成了徒手健身,又持续了一段时间,从中可以发现,每次都坚持得非常痛苦(想要经历和可以替代也不快乐)。但是意外的是我在三年后体检发现,我三高没有了。从此以后,我的目标就换成了保持健康,其它都是手段,可以是任何保持健康的锻炼,(想要的经历和不可替代而且是持续需求)。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这样定义目标是不是显得太虚了,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目标,也无法衡量,看起来还是那些手段更加容易看见,也容易去定义。
【异议讲解】
我们今天刚学习的目标选择,其实更接近我们人生的意义的选择,在其中可以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不断的强化这样的目标,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持续的动力。
【where】
这个片段给出的选择目标的方法适用于:定目标或选择目标,或者帮别人定目标来用。
A2催化应用:
(技能点要求: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过渡语】
《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有介绍一个关于学习的重要的研究结果: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通过以上的各个案例,想必大家已经掌握了选择目标的三个步骤,为了加强运用,我们今天尝试做一下编剧。
分组:洁儿和张硕一组,许杰和孙宁一组
【指令】
听完我的讲解,大家想一想,未来一周内,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怎样去选择一个目标呢? (比如:目前工作的目标选择,目前家庭的目标选择,目前亲子养育的目标选择。)
请把可能的关键词写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的关键词。
关键词:
张硕:“人生的意义“
洁儿:“健康“
许杰:“减肥“
孙宁:“陪娃“
接下来,请大家用关键词编一个小故事。
要求:
一、要有时间、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加上对话,动作。
二、运用“选择目标”三个步骤,来找到真正想要的目标。
每个小伙伴请在便签上写出摘要,完成后请在示意我。大概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展示他的剧本。
案例1(许杰):
时间:每两天去一次
地点:健身房
人物:许杰和爱人
事件:目标是一开始是减肥,后来根据三个问题改成了健康的身体。
第一步问,它是内心想要的一种体验吗?减肥是一种手段,因此把目标改成了健身,就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状态是一种体验。
第二步问,它是不可替代的吗?健康的身体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步问,它是一种持续的需求吗?健康的身体也是一种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持续的需求。
案例2(孙宁):
时间:最近考试前
地点:在家
人物:孙宁
事件:陪娃是目标,而不是辅导作业
第一步问,它是内心想要的一种体验吗?辅导作业是手段,而陪伴是一种体验。
第二步问,它是不可替代的吗?陪伴这种状态也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步问,它是一种持续的需求吗?当然陪伴也是一种持续的需求。
【结语】
看到大家的剧本,我发现大家已经非常熟悉“选择目标”这个技能,今天的学习效果非常落地。愿大家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目标困境时,多运用“选择目标”技能,开始快乐的实现人生目标,留下更多的美好的人生回忆。
以上就是我3-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