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天性》 所属活动: 2024年1月过级练武场常规线上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用【喝茶练车】来提高应试学习效果

开场:

开场:

学习目标(要求: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现场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澄清)描述出(行为)如何通过【喝茶练车】来提高应试学习效果(界定)。


开场分组(目标:简单自我介绍开场,分组)


【开场】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灵灵。我是一个不爱给自己贴标签的人,但为了符合拆书技能点的要求,我大言不惭地给自己贴三个目前的标签:① 我是一个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成了某出版社的特约书评人;② 我是一个写书人,写着写着就发表了好多文章,成了某老牌杂志社的故事大王、青云作者;③ 我是一个教书人,教着教着就带着孩子们斩获多项全国写作比赛的金银铜及一二三等奖。


【分组】今天是线上,鉴于学习的内容以及我们到场参与互动的人,我们就不用分组。


图书介绍(目标:用场景法介绍图书。要求: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今天的片段出自《认知天性》,在拆解前大家先来感受下我的经历。


【事件场景】在读研究生时期,我为了通过英语考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背单词。我采用的方法是每天反复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虽然我能够记住很多单词,但是在考试中我还是遇到了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最终没有通过考试。


【提问】你们是否有过这种情况?为了某个考试或者目标,花费了很多时间背单词或者学习,但是最终效果不佳?(有的敲1,没有的敲0)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是天赋不行?还是是学习方法不对的?


【影响】长期下去,我逐渐感到挫败和无助,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学习的料。每次背单词或者学习新的知识,我总是难以记住,而且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负面情绪和自我怀疑真的影响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解决】后来,我读了《认知天性》这本书,才发现我背单词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本《认知天性》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深入探索了认知规律与学习的紧密联系。他们不仅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还结合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一种就是通过自测练习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我把它称为【喝茶练车】。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折页内容就是用【喝茶练车】来提高应试学习效果。


[A1]大家自测:通过测试,激活经验


在正式分享前,我们先来检测下自己的学习能力。

以下6个题目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将你的总分数直接发在评论区:



[I] 解析自测:解释测试目的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这个自测能帮我们了解你是否善于使用【喝茶练车】来提高应试学习效果。总分30分。


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

总分在21—30分:

说明你还不擅长使用【喝茶练车】来学习,学习容易陷入填鸭式学习的误区,而且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总分11—20分

说明你知道而且也会使用【喝茶练车】来提高应试学习效果,但学习时容易因为前期的挫败感而放弃备考学习。


总分在5—10分

说明你非常善于使用【喝茶练车】来学习,你享受“征服”知识的感觉,且你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陷入自责的情绪中,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这些知识。


现在请大家先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认知天性》 P216-217


【1】为什么检索练习的效果更好?在读过一两遍同一篇课文后,自测的学习效果要远好于继续重读。为什么会这样?第2章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要点。


【2】反复阅读可以让你熟悉一段文字,创造出一种已经学会的假象,但这并不代表你已经掌握了这些资料。流畅地阅读一段文字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不能代表你已经学到了东西;二是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误的印象,以为自己记住了这些资料。


【3】相反,用主要概念和术语背后的含义来考查自己,有助于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思想,而不是次要的材料或是教授的措辞上。小测验是一种可靠的衡量方法,可以评估你学会了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内容是你还没有掌握的。此外,小测验会阻止遗忘。遗忘是人的天性,但练习回忆新学问可以让它们在记忆中更牢固,也有助于你在今后把它们回忆起来。


【4】通过自测的方式定期练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可以加强你对它们的理解,也可以增强你把它们和先验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


【5】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有规律地进行检索练习的习惯,就可以避免填鸭式学习或熬夜“抱佛脚”。同时你在备考的时候便不需要怎么学习了,在考试前一晚复习资料,要比从头学起更简单。


【6】运用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和重复阅读相比,自测会带来生疏和沮丧的感觉,在你很难回想起新知识的时候更是如此。你会感觉这样做不如反复阅读课堂笔记,以及课本中的重点段落有效。但是,就在你费力检索新知识的时候,每一次努力的回想实际上都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只不过你感觉不到这一点,这样做要比你不去回忆的效果好。努力检索知识或技能,可以让它们保留得更为持久,而且也会加强你在今后回忆起它们的能力。


(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没有读完的也没事,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下这个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讲解引导:体现出和学习者的简短互动,还要举例子。



【提问】刚才的阅读片段,提到了那两种学习方式?用原文回答,大家直接打在聊天区

【现场】第【2】和【3】段 【或者】第【3】和【5】段。


【提问】不错,我们来根据这两段原文,提炼一下学习方式。

【现场】反复阅读 VS 检索练习【或者】填鸭式学习 VS 检索练习


【提问】不错,因为反复阅读包含于填鸭式学习,书中核心指的是反复阅读的学习方式,为了方便我们讨论,我们这里统一为【反复阅读 VS 检索练习】。那么,书中觉得哪种学习方式更好呢?

【现场】检索练习


【WHy】不错,那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检索练习比反复阅读】更好?

(不这么做的坏处)

因为反复阅读会让知识有种“熟悉了、明白了、懂了”的虚假掌握的感觉。就像我们背英语单词,如果你一直按同一顺序背单词,你的脑子会潜移默化记住单词意思的顺序,让你误以为自己学会了这个单词。但一到考试,完蛋,完全不认识。

(这么做的好处)

而用检索练习,虽然一开始会有挫败感,但每一次重新检索,都能增加我们对知识的记忆。检索越多,记得越牢。还是以背单词距离,每背完一轮单词,你把顺序重新打乱,这也是检索的一种表现。


【what】+【提问】好了,我们已经知道检索练习为什么比反复阅读更好了,下面我们看一看,什么是检索练习呢?书里是怎么说的?

【现场】在原文的第【3】段

【拆书家】找得很准哈,再准确一些,是“小测验是一种可靠的衡量方法”这一句。


【how】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具体要怎么做小测验。如果把这一段内容用导图表现出来,我们能看得更明白:



用我的话来说,【喝茶练车】即【核察练测】,小测验的步骤有:
1、找准核心知识(比如对于要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大纲便是核心知识,不要一味求解歪题、新题)

2、考察核心知识(评估你学会了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内容是你还没有掌握的。找出没掌握的知识。)

3、有规律地刻意练习(比如你可以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检索,可以默写,可以和其他学习者互相提问,也可以刷题做卷子)

4、定期自测(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简单地说,就是知道和做到要统一,要去做,不要只是想。)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因为很多知识没掌握而一开始气馁,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来了,告诉你,你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正例】


我就以背单词来举例。大前年,为了研究生毕业,我必须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但是,我又不愿意报辅导班,便好好研究了怎么自学通过英语考试。我是这么做的:

1、(找准核心知识)先购买市场上整理好的英语单词书,而且我买的是核心单词,也就是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

2、(考察核心知识)背完所有单词后,我就迅速做考试真题,重点不是分数,而是圈出自己不会的单词。

3、(有规律地刻意练习)我每天做一套卷子,并把所有不会的单词录入手机里的单词APP中,每天早晚复习这些单词。注意,我的这个APP会自动打乱复习顺序,所以不用我重新检索。因为我的单词APP自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只要每天按APP的提示复习即可。

4、(定期自测)做完10套卷子后,我会减少做真题的频率,从每天一次,到每周一次,这样能帮我检测出真实的英语水平。最后,经过两个月的备考,我以优分通过考试,节约了一大笔辅导费。


【where】

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任何考试,不管是成人的资格考试,还是学生的学业考试。但是,如果你学习只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认知,那就可以不用这么折磨自己。比如我现在学英语,不考试、不交流、不工作,日常学英语就不会像上面那样学,看书看电影时遇到不会的单词,只要不影响理解就任它pass。


【预防异议】

有些人可以会觉得,我平时就是这么做的啊,为什么还考不过?比如我的学生,根据我的经验分析,主要原因有:

1、核心知识没找准,或对该知识理解不透、理解错误;

2、没有有规律的检索复习;

3、没有做真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给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最后邀请一组当众表达或角色扮演


【提问设计】

好啦,听完我的【喝茶练车】,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练习。我将给出一个场景,大家进行组内讨论,随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当众表达呈现出来。


【场景】

在一所高中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忙碌地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班主任准备给同学们上一堂班会课,给学生们讲解如何通过【喝茶练车】来提高学习效果。


【指令】接下请一位伙伴当班主任,其他伙伴当学生,学生可以很多哈,老师一名。给大家5分钟时间,班主任在和学生互动时请运用到今天所学的【喝茶练车】。由于我们今天是线上,人数不多,所以所有人自成一组。大家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可以直接开麦问我哦。


【组内讨论】

好,谁扮演班主任?谁扮演主要对话的学生?


【当众表达】

好,时间到,我们有请两位小伙伴来角色扮演一下。


【现场学习】

班主任扮演者:朵儿

生扮演者:阿志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内容,主要会针对未来一年高三备战高考,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记忆知识,考得一个更好的成绩。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我把它简称为【喝茶练车】,也就是【核察练测】。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第一步,核,就是要找准核心知识,请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核心知识指的是什么?


学生:核心知识是不是就是高考大纲里面讲到的考点?而且我觉得考点是有比重的,占比大的那部分是考试的核心。


班主任:非常棒,非常棒,不愧是班长啊,核心知识了解得非常清楚。那怎么考察核心知识呢?这也就是第二步——察。你们要学会评估自己学会了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内容是你还没有掌握的。这一步,大家自我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学习中有没有注意到呢?


学生:这个还真没有,可能以后在学习中要随时对应一下考纲才行。


班主任:是的是的,那这一步平时学习时就要多多注意啦。那第三步呢,就是练,是指有规律的刻意练习。就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方法也是需要你们自己去刻意练习,去做才能掌握的。大家听说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吗?


学生:有听说过,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定期的复习。


班主任:是的是的,尤其是你们自己薄弱科目,就可以用这个去制定复习规律。当然,你们还可以默写,可以和其他学习者互相提问,也可以刷题做卷子来掌握。那第四步就是定期的自测。自测大家知道吗?


学生:是自己找练习来进行测试的意思吗?


班主任:对,尤其是薄弱的这一块。除了这个哈,还有,比如老师上课的提问,月考、周考也是一种自测。考试是为了知道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而非只盯着分数,同学们要注意。以上呢,就是我们的【喝茶练车】,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老师。这个非常容易记忆。核,就是核心知识,要对照考纲;察,就是定期地检查评估自己学会了哪些内容;练,就是要刻意练习,最好有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配合,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测,就是定期测试,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非常好。


班主任:是的是的,非常棒。


【反馈】


谢谢两位小伙伴,整体来说,四个步骤都讲到了。我这里补充一下:

第一步,找准核心知识时,班主任可以提一句“同学们不要陷入歪题、新题”里面去;

第二步,考察核心知识时,班主任可以直接给学生提到一个东西——错题本,错题本身就已经是学生没掌握的知识了;

第三步,大家把重点放在刻意练习上了,除了刻意练习,还有一个是重点,就是“有规律地”,它对应的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四步,我说一下它和第二步的区别,可能在学生看来,不都是做题么,但这个题不一样。第二步的题叫做练习题,比如书后面的、同步练习册的。而第四步的题,指的是考试真题。

嗯嗯,这几个地方要补充一下。



[A2]催化应用:给学习者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拆书家提问设计

【布置作业】(特定任务)

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邀请其他小组继续分享了。

以教促学,所以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在未来1周里,将这个方法分享给身边的人,可以是要考证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正在上学的孩子。


以微信方式分享的可以直接截屏给我,如果是口述的可以发微信文字给我反馈一下分享的对象及当事人的回应。完成作业的小伙伴会得到神秘礼物哦。期待小伙伴们的作业


结语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喝茶练车】的检索学习方法。以上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陪伴与赋能,谢谢大家。愿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者案例记录


【作业】


阿志:弟弟,我有个方法想和你分享,我觉得对你准备期末考试会有帮助。你愿意听一下吗?


弟弟:你说。


阿志:这个方法叫做【核察练测】。首先,你先要找出期末考试的核心知识点,这些通常是考试的重点。


弟弟:哦,就是要先找出重点嘛。


阿志:对,然后你要评估一下自己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薄弱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做做题,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弟弟:哦,好的。


阿志:接下来,你要有规律地刻意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按时复习、做题、默写等。你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大家可以互相提问、讨论,这样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弟弟:知道了。


阿志:最后,记得定期进行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你可以做做模拟试卷,或者参加模拟考试。记得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题目,不要轻视任何一道题目。同时,要总结自己的错题,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补充。


弟弟:嗯。


【回应】

哈哈哈,谢谢阿志,【喝茶练车】的确都讲到位了。不过和弟弟聊天时,不要这么直接,根据他的反应,他对学习有些抵触,其实可以先从情绪上让他放下戒备,再逐步讲,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