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N0.165】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开启拆书之旅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刘钰,用三个标签的方法介绍我的话:

1.10年+培训工作工作者 2.健身爱好者 3.脱口秀萌新

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年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了一次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去加工,进行一次现场的教学,然后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者的社群,拆书帮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读书爱好者自发组建的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旨在利用拆书法自我提高的同时影响带动他人,帮助更多的学习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关注圈与影响圈》

片断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99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at:

这个片段里面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圈子,一个关注圈,一个影响圈

影响圈是指我们可以直接影响的事情,关注圈是指我们担心却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而我们的精力也是定量的,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影响圈还是关注圈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的重要标准。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Why:

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真正积极主动的人致力于扩大影响圈,能量是积极的,专心做己力所能及的事;反之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How:

要想聚焦扩大“影响圈”,首先要找出自己关注的“关注圈”并罗列,比如体育赛事、时事新闻,俄乌局势、运动养生,并按照以下方式不断精进:

1,从以上列表中找出哪些是你可以控制或者能够影响结果的,也就是画出“影响圈”;

2,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做好“影响圈”的事情,比如通过健身、饮食、调整作息等提升身体素质。

3,减少对“影响圈”以外事情的投入。比如减少收看八卦新闻、刷短视频的时间。

Where

这整个的思维方式适用于多数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景,特别是在我们出现消极情绪的,可以更好的运用这个方式和方法,从而变得积极主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现在的公司是做特许授权加盟的,我们的门店都是加盟店,我刚开始来这里做培训赋能工作的时候,做过一些计划和安排,之后发现应该来参训的人没来,来了参训的人,学校过也不好,也只是人来了,我觉得加盟模式对门店的约束力很差,店东的素质和学习力也堪忧,觉得以前在直营公司的时候,做这些都是必须来的,培训的效果和反馈也是好的,后来就此事跟领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之后,我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事情也就慢慢开始变好了。

问题:我一开始关注的是环境,公司的属性,参训的人员归属,来的人的学习状态,这些都属于我不能掌控的环境因素,同时越是关注这些,我的心态就越丧气,越不想好好的讲课,就会越来越差。

修正:经过和领导的谈话,我着眼于关注我能把控的培训宣传和培训技巧,宣传做大点对点触达,跟人多的店东进行电话沟通,不再是只发个通知,提升参训人数;修订培训内容,让参训者觉得收获更多,同时改善授课方法,提升大家的吸收效果。

反思:抛掉惯性思维,做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成果,别人才会认可。

A2:

去年公司发展战略的变更,使得我的工作内容出现了改变,我不再主要做我的培训赋能工作,承担了一些其他工作,由于不是我擅长且是我不喜欢做的一部分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很多人劝我市场不好,先找工作,再跳槽,但是确实当时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情绪,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我变的越来越怀疑和时节和市场环境,开始自怨自艾,摆烂,躺平,人也开始发福,没有节制,人也复胖了,然后也是在进入2024年进行复盘,开始反思给自己做了一些调整,

1、减少关注圈对你实现目标的干扰

2、定期对目标复盘,进一步发现过程中出现的关注圈内容,对目标或者执行过程进行微调分别针对3个方向做了目标;

1、身体健康,2024年100次运动;

2、读书成长,2024年15本书;

3、拆书冲3级拆书家;

针对以上,调整1月的健康行动目标,

身体恢复:春节前实现165斤的目标(现在175),内脏脂肪降至7(现在11)

1、每周3次的健身房运动,单次运动不少于90分钟,并确保40分钟的有氧运动;

2、每日饮食管控,减少高油高热量食物,每周一次不管控;

3、睡眠管控,没问不晚于12点睡觉,确保睡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