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不抱怨的世界2》 所属活动: 圣诞节后不再抱怨,我们来好好沟通!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避免误解的有效沟通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制定标准,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 2.学习

开场: 大家好!我叫朱冬玲。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我是一名培训师 ;第二个标签是:我是正在通往三级路上,升级打怪的拆书家;第三个标签是:最近对绘画很着迷。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进行2个片段的学习。(学习目标)学习第一个片段之后,大家就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避免让对方误解;学习第二个片段之后,就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误解对方。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2个原文片段取自这本《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F:它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励志巨作!它是让你的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变得美好圆满的心灵圣经!作者是因发起“不抱怨”运动而享誉全球的威尔•鲍温,也是美国伟大的心灵导师。
A: 它的影响力遍及全球106个国家及地区。奥巴马、李开复、冯仑、张德芬、希拉里等都为它做了感动推荐。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心灵励志图书销量第1名!
B: 你是否还在抱怨物价太高、楼市疯涨、薪水太低、交通拥堵、空气太差……?你心中是否充满怨恨?你是否被痛苦包围又无力挣脱?你是否总把过错归咎于别人?你是否在关键时刻步步退缩?来看看这本书吧,它能让你转换心情,着眼于人生的光明面,在逆境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1-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好了,时间到。如果有小伙伴还没看完的,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在后续的分享中,继续为大家做解读。

原文片段:         制定标准,才能避免分歧

如果你处于一个比较权威的位置,比如说,你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或是位老板,那么在一些可以衡量的问题上,你对现实的描述就会取胜。你可以发出指令,但一定要做一位仁慈的指挥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制定一个大家都接受的行为标准,并要求、监督所有人践行。清晰、准确地向别人传达你的期望是很重要的,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你的一个雇员总是迟到,你可以去跟他讨论、争吵到底谁的手表显示的是正确的时间。告诉他,只要他还来上班,你的时钟就是“官方时间”,这是合约中商定的标准,得按照它的时间开始工作。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好,让他走人,反正你的公司不适合他。

 

 
 

友谊的最终考验是分歧而不是握手。

-----亚历山大·潘尼( Alexander penney)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房间很干净、很整洁,但你可能不这么认为。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分歧,那就说明你们的沟通存在问题。你要为房间的干净程度制定一个可接受的标准,然后就此标准和孩子达成一致。比如:地板上没有脏衣服,床铺平整,玩具和各种物品都放在合适的位置………房间只有达到此标准,才算干净。

我就认识一对夫妇,他们在和儿子相处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每次让儿子打扫房间,他用不上半小时就宣布“清扫完毕”然后跑出去找朋友玩。可这对夫妇走进儿子房间一看,总忍不住怒气大发。有好几个月,夫妻俩都吼着儿子去打扫房间。可是他们发现,越是抱怨,儿子就越是不愿打扫。夫妇俩觉得儿子不尊重他们,儿子呢,也觉得父母在干涉他的生活,吹毛求疵。

还好父母及时发现了双方的分歧。儿子并非不尊重他们,他真的觉得房间已合乎标准,只不过那是他自己的标准。这回,儿子进入了父母的房间,他们问儿子:“这房间你觉得舒服吗嗯……”他说,“床收拾得很平整,连个褶子都没有;梳妆台上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衣服和书没有散落一地。”

好,”妈妈说道,“现在我们去你房间看看,比较下。”之后他们让儿子描述两个房间有何不同。之所以让儿子亲自讲述,是因为不想让他觉得大人是在责备和抱怨。有了父母的卧室做参照,儿子房间的整洁程度高下立现。父母说道:“现在我们帮你把房间打扫干净,让它看起来更舒服。”大功告成时,爸爸问儿子,“现在你感觉怎样?”他们听着儿子的回答,说道:“很棒,下次我们再请你打扫房间时,如果它达不到这标准,你就不能出去会朋友、玩电脑、发短信闲聊,明白了吗?”儿子同意了,而且从那以后,争吵就没再出现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的2个步骤:

1.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制定出具体的、可衡量的标准,

2.    确认双方对标准的理解达成一致。

 

【不这样做的坏处:】我们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期望时,是否经常会这样呢?请点清淡一点的菜;请把这个调到正好为止;我要参加一位好友的婚礼,请帮我准备一份合适的礼品。。。。我们说的是自己的感受或判断标准,可我们却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会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可是每个人的价值观、感受都不相同。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要求、期望,就可能和别人在判断标准上产生分歧,引发矛盾,结果就是我们的要求、期望得不到满足,而且还会破坏人际关系,让我们都不快乐。

 

例如:有一次我要乘坐高铁,时间比较紧张,而我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我走进了一家饭店。我问服务员:哪种会快点做好?然后我按照他的答案点好餐后,坐下来等,我左等右等还不来,我就不断地催促服务员,你不是说很快就做好吗?怎么还不来!他说这个是最快的,这个只要二十分钟左右,其它的要三十分钟以上呢!气得我一直在向服务员抱怨,最后退掉了,没吃到!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误会呢?可以用刚才讲的两个步骤。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刚才的案例就会是这样的:我会这样与服务员交流:第一步:我赶时间,我需要快一点能做好的。有哪些是5分钟内可以做好的?对方说了几种后,我选择了一种,第二步:然后再次确认这种需要多久能做好对方说2-3分钟。这时我可以做决定了。这样就能避免误会,皆大欢喜了。

 

预防性讲解: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很多情况下,比如:我要剪看起来很年轻、很干练的发型。我用语言无法表达出具体的、可衡量的标准呀,可我怎样才能让发型师,理解我想要的那种发型呢?这种情况下可借助图片、样本等来与对方沟通,确认在理解上达成一致。总之要想办法去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标准,并通过沟通确认达成一致,这样才能避免误解,满足你的期望,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下来,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以往在工作上或生活中,是否有过因你没准确地表达你的期望,而产生分歧的经历吗?想好后,请在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之后我会请1位小伙伴他/她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乐乐:有一次在考试前,爸爸说:这次要考得好一点。我理解好一点是比以前有进步就行。我考的比以前有进步,结果爸爸爸爸不满意,他说要考进前十名才行。我挺郁闷的,为什么不早说呢!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下来,请大家先思考一下,假如上帝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再回到你过去的相同的场景,根据刚才拆页所学到的方法,你怎样表达你的期望会更好呢?想好后,请在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之后我会请1位小伙伴他/她的经历.(在此可按知识点给与反馈)

学习者案例记录:

乐乐:如果我是爸爸的话,我会这儿样说:这次你要考好点儿,争取考进前10名啊!这样我就知道他的期望了。

两个拆页间的逻辑:

拆书家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的两步法中的第二步是要确人双方理解一致,那如何确认好呢?下面要学习的拆页里讲述的方法,一个非常好的确认方法。请大家看P80-81那个拆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书家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2个片段。第2个片段与第1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刚才我们在第1个片段里学习了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的两步法,第二步是要确人双方理解一致,那如何确认才好呢?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第二个片段的拆页里讲述的方法,一个非常好的确认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了第二个片段之后,大家就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误解对方。请大家看P80-81那个拆页。

请大家用1-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好了,时间到。如果有小伙伴还没看完的,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在后续的分享中,继续为大家做解读。

原文片段:         成功沟通“三步法”

所有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如果你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由误解引发。沟通双方有义务用一种清晰而有条理的方式传达自己的信息。一味地抱怨别人“没有在听”只不过是在推卸责任。而且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也会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你认为信息接收者三心二意,将其作为一种托词,他们就真的会那么做。成功不是强迫别人肯定你的说法。在与对方交流时(要多使用“我”),少使用“你”。

一个成功的交流者会说:“我感到很生气。”他只是在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为沟通打开了一扇门。而一个蹩脚的交流者则会说:“你让我很生气。”这就仿佛把沟通的门砰一声关了起来,因为对方会感觉受到了攻击。用“我“来陈述,就表示说话者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种经历—他们自己的经历;而用“你”来陈述,就暗示着说话者把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而自己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一位家庭治疗专家,跟我分享了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技巧它分为三个步骤,由两人共同完成。第一步:由一个人先做一段陈述。第二步:由另外一个人向说话者解释并复述这段话。第三步:如果说话者认为收听者已经完全明了,那么两人就角色互换,再把这三个步骤重新演示一遍。假若之前存在分歧,这是个澄清事实、促进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

为了方便记忆,我把这三个步骤设计成了一个“A级三步法”。也是想要大家记住,要建立成功的关系,就要有A级的交流和沟通。

第一步:SAY(陈述)。由一个人先说些什么。比如“我希望我们能有多点时间呆在一起。我们下班都很晚,回来之后就闷头看电视。我觉得和你很疏远。

第二步: REPLAY(重述)。另外一个人认真倾听,不做任何评价。当说话人陈述完毕,收听者再向他解释并复述刚才听到的话,检查自己是否完全明了。例如我刚才听你说,你希望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呆在一起,不要让电视来分心。

第三步:0KAY(确认)。收听者接着会向说话人询问:“你说的是这意思吗?”或者“我说的对吗?”如果说话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就角色互换,轮到收听者陈述。直到双方能正确理解、达成一致为止。

 

  
  

我知道你以为自己明白我所说的话,可我不确定你听到的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经典语录》,解释( Classic quote, Paraphrase)

 

 
 

这三个步骤在两人间不断进行,开始时总会有些磕绊,但这方法确实能减少双方的误解,防止不良情绪的爆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要建立成功的关系,就要有A级的交流和沟通。A级的交流三步法:

第一步:倾听—不做任何评价;

第二步:重述—说出自己所理解的内容;

第三步:确认—重复第一至三步,直至达成一致。

不这样做的坏处: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猜测别人的意图,并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已理解了对方的意图,进行回应。这样就有可能因自以为是产生的误解,发生争执,影响关系。

例如:前几天,我去超市买了10元钱的瓜子及5元钱的蚕豆。女儿问我:妈妈,5元钱的蚕豆我吃了很久都没吃完。10元钱的瓜子好像比蚕豆少,瓜子是不是比蚕豆贵,瓜子多少钱一斤呀?我沉默了一下,我确实没注意价钱,还真不知道。这时我老公说:“你妈妈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好像她很有钱似的!”我马上就不高兴了,我认为他在指责我虚荣,所以就回敬道:“是否有钱与问价有什么关系吗?”然后就对此开始了争辩,结果大家心情都不好。

那么要避免误会,澄清事实、促进理解就要用A级的沟通3步法。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刚才的案例就会是这样的:当我听到我老公说:“你妈妈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好像她很有钱似的!”我就进入第一步,只倾听—不做任何判断,然后进入第二步重述对方的表达的内容:“我听到你说,我买东西从不问价,是因为我想让别人感觉到我很有钱,你是这个意思吗?”我老公说:“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不问价,有人就会多向你多收钱。你这样做,你会吃亏。我打个比方,别人用3000元和你用4000元能过同样水平的日子。”我重述以上内容:“你是担心我买东西不比较价钱,会花冤枉钱对吗?” 他回答:“嗯,我就是这个意思。”

 

使用范围:一般是在你听到对方的话,感到愤怒的时候使用。另外在第一个拆页中我们所学方法的第二步确认,就可以使用A级的沟通3步法。这时你主动要求对方重述,然后确认也就是无论对自己所表达的意图,还是对别人所表达的意图,需要避免误解时,都可以使用。在沟通中,需要澄清事实,或更好的理解时,这是绝佳的方法。

(以上内容可用于疑问的回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了,大家都写好了吧。接下来,在小组里,首先由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陈述自己刚才写的期望,另一个人按A级的交流三步骤,直至对方说OK。然后调换角色,由另一个人陈述自己的期望,收听者使用按A级的交流三步骤,直至对方说OK。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

之后,我会请1-2小组的伙伴与大家分享他们是这样应用使用3步法的

(对学习者的分享,按知识点给予反馈)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1:唐瑛、曾杨健:

唐:我希望你要多关心我,我做的对的地方,要赞美我。

曾:你希望我多关心你对吗?你希望我如何关心你?是你回家后,我有一句问候、还是先给你1个拥抱?你希望我怎么关心你?

唐:我希望你回家别玩手机,能询问我一下这一天我过得好不好。

曾:你希望我回家后先不玩手机,能先和你打招呼,是这样吗?

唐:嗯,对的。

案例2:乐乐、patrick

乐乐:爸爸我希望你明天能陪我玩一天。

小P:女儿,你希望我明能陪你玩一天对吗?

乐乐:嗯

小P:你说陪你玩一天是几点到几点?

乐乐:早上9点到晚上8点。

小P:你想去哪玩呢?

乐乐:去南翔。

小P:你希望我明天早上9点至晚上8点,陪你到南翔去玩,对吗?

乐乐:嗯,对。

拆书家反馈(逐字稿):

我们看到他们两人有效地使用了3步法进行沟通,小P开始只是倾听,没有判断,然后不断地复述、确认,直至达成一致。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下个星期,你要向工作中或生活中的哪个人表达你的一个期望呢?你会如何应用刚学过的两步法及三步法呢?请把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都写下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列1:唐瑛

我想用刚才学的方法向我老公提出一个期望,就是让他多关心我。

案例2:唐瑛的朋友

我想用刚学过的方法,向我的孩子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他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8点半睡觉。

结语(逐字稿)

今天我们收到的圣诞礼物是:避免误解的两个秘诀——准确表达两步法及A级的沟通3步法,请用这个礼物去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建立不抱怨的关系吧!祝大家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