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如何化解误会进行有效沟通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化解误会进行有效沟通

开场:

大家好,我是龙小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2-4拆书现场,我今天拆书的主题是化解误会,顺畅地沟通棘手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年读200本书的终身阅读践行者、践行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爱好者和持续学以致用的拆书家。

【分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时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先分下组,我左边为一个组,右边一组。

【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都来自于《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本书,它由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等四位作者共同创作,他们是出色的教师、经验丰富的企业咨询家和演讲专家,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立竿见影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沟通中聆听、表达和行动的能力

A(优势):《关键对话》一直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与同类书籍相比,它以详实的研究为基础,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列出了 17 种棘手的对话场景,非常便于应用。

B(利益)

B1: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中,你明知领导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但却不知道该怎么与领导沟通,要么违心接受让自己难受,要么直接指出,惹怒领导。生活中,面对亲人的误会与指责,你怎么说都不对,讲道理引来的是争执,指责带来的争吵。类似这种观点迥异、情绪强烈和风险巨大的对话场景,被称为“关键对话”时刻,稍有不慎就会伤人伤己。《关键对话》这本书把对话高手常用的沟通技巧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可以教你如何像对话高手一样妥善处理“关键对话”场景,通过各种沟通技巧维持对话的安全氛围,也就是让对方愿意通过健康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达成目标,增进关系。

B2:今天我带拆的两个拆页分别是“对比法”和“综合陈述法”。

“对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打消他人的误解,表明我们真实意图,重建对话的安全氛围;“综合陈述法”,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顺畅地讨论棘手问题,让双方的观点都可以顺利地表达,从而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习总目标】

这两个片段的逻辑关系是递进关系,当我们被误解时,先运用“对比法”化解误会,重建安全氛围,再通过综合陈述法顺畅地沟通棘手、敏感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片段的学习。

【学习目标1】完成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后,可以运用对比法打消他人的误解,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R1原文片段】

下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个拆页,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这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选自《关键对话》 P74-75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这个拆页的内容。

what:当你的对话意图被误解时,你的好心也会被当成恶意,再好听的话对方也只会有被指责、威胁等不安全的感觉。这个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化解他人误会的好方法-对比法,沟通中我们可以使用对比法消除他人对我们的误会,避免争执,安全顺利地沟通,增进关系,提升沟通效率。

【why not常规作法和不这么做的坏处】

俗话说:“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没有误会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误会,而是出现误会时,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大多数人在面对他人的误解时,通常会采取沉默回避、随意解释或者争执争吵等方式来应对,结果是:沉默回避容易憋出内伤,随意解释更会弄巧成拙,争执争吵通常两败俱伤,即使你赢了理也会输了人,这样不仅不能化解误会,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麻烦。

【反例】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应对误会失败的案例,去年10月底,我们在省里参加比武考核,完成所有比武项目后,带队领导找我们四个主力(两男两女)谈话,表扬我们的精彩表现和辛苦付出,由于两个女孩参加的项目更多,领导着重说:“尤其是你们两个,是最辛苦、最努力的。”

我本想附合一下领导,却说了句:“李总都心疼了。”

听到这句话,领导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强调说:“我不是心疼她们,而是在讲事实。”

我心一沉,头一低,尴尬地说了句:“我是开玩笑的。”

领导说:“我不是不让你开玩笑,而是要和你说清楚。”

当时,我没有打消领导的这个误会,导致他很生气,当时的对话也非常尴尬。

【how细化步骤】

那到底该如何运用对比法来化解误会呢?基于拆页内容,我细化出了四个步骤:

1.暂停争执。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首要的任务是不要争执,争执只会偏离目标,带来麻烦。对方想争执,是因为你的话让他感受到了危险,这时要想办法维护对话的安全氛围,而不是争执。

2.澄清误会。暂停争执后,先用一个否定句澄清对方的误会,如“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并不是想……”等。

3.确认尊重。接着肯定对方的表现,向对方确认你对他的尊重。如“相反,我认为/觉得/理解你……”等。

4.明确目的。消除误解后,要说出你的真正目的,让对方更好理解你的意图。如“我想说的是……”“我希望……”等。

有了方法,我们一起回到刚才我的案例中,看看当时我到底应该怎么回应。

【反例变正例】

第一步,暂停争执,当我观察到领导脸色不好的时候,首要的是不争执,也不能随意解释,而应该赶紧想办法重建对话的安全氛围,让对话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步,澄清误会,我会说:“李总,我的意思不是说您只关心她们两个”,打消他以为我觉得他偏心的顾虑和误会。

第三步,确认尊重,我会接着说:“相反,这次比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您对我们每个人的关心,事事处处都在为我们着想”。

第四步,明确目的,我会继续说:“我是想说,她们两个确实比我们都更辛苦,更拼搏,大家都有目共睹,我看着都心疼和佩服。”

连起来就是,“李总,我的意思不是说您只关心她们两个,相反,这次比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您对我们每个人的关心,事事处处都在为我们着想,我是想说,她们两个确实比我们都更辛苦,更拼搏,大家都有目共睹,我看着都心疼和佩服。”

如果当时我运用了对比法,就可以很好地化解误会,还会把误会转换成一次理解与赞扬领导的契机。

【预防异议】

或许有的伙伴会说,我要是用了,但没有消除误会怎么办呢?这再正常不过了,有时对方误会较深或者我们并没有说到他心坎上时,使用一次对比法,并不能让他立马就转向相信我们,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继续使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

where:对比消除误会法可以在对话出现误会时使用,也可以在你觉得将会出现误会时使用,用来预防误会。当我们的表达比较容易理解,不会产生误会时,则不需要使用对比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法】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练习环节,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你与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在沟通对话的时候,被对方误会而引起争执或不愉快的情况是什么?

比如:

1.你问爱人“今天工作累不累呀?”他/她却怀疑你另有企图,把你的关心当作你想让他多干点家务;

2.工作中,你与同事谈个事,他却觉得你在指责他,等等。

这里只需要分享一个因误会产生争执或不愉快的场景即可,请具体回忆下: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事情让对方产生误会?结果如何?

我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分享,2分钟后,请各组派一位代表来做分享。

好,时间到,请各组推荐一名伙伴来分享。

【学员案例记录】

古老师分享

上个月的早上,在家里,因孩子早上起床的事情与孩子奶奶之间产生误会。孩子早上起床我没有去帮忙,奶奶就在那里唠叨,我不想回应她,结果她却发了很大的脾气,说孩子起床也不帮忙递个衣服,冻着了怎么办?

平平老师分享:

上周医院新生招聘时,我们班一个学生没有应聘上,主任就说让给这个学生的导师说一声,我就说了句:“以前我们导师的课进行调换都没有和导师说,这个事情也不用说了。”主任就不高兴,以为我不想干这个事情。

【回应和反馈】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一个是工作中,一个是家庭中的案例,从中也可以看到,在家庭和工作中,我们与他人沟通时误会是比较常见的,再次感谢两位的分享。

【A1+】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有机会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你将如何使用今天的对比消除误会法,来帮助我们打消对方的误解,表明自己的意图呢?

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在组内分享,运用今天的对比法,“①暂停争执;②澄清误会;③确认尊重;④明确目的。”来化解误会,3分钟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好,时间到,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学员案例记录】

古老师分享

因孩子早起未帮忙与孩子奶奶之间的误会。如果时间回到之前,我会第一步首先暂停争执,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不用沉默对抗。第二步澄清误会,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关心孩子。第三步表达肯定,我能理解你担心他,怕他着凉。第四步明确目的,孩子已经8岁了,我是想让他能够独立起床,培养他的独立意识,且家里有暖气,不是很冷,希望孩子奶奶能够理解一下,孩子自己会越做越好的。

【回应和反馈】

谢谢古老师的分享,从古老师的分享可以看出,在被人误会的时候,运用对比法可以消除误会,澄清自己的观点,让他更能够理解自己。并且运用对比法,还可以把误会当作一次表达赞赏的机会,进一步增进感情,再次感谢古老师的分享。

【小结及转场】

只有对方相信并接受我们的意图和目的后,对话才能正常进行,通过本拆页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对比法化解他人的误会。在营造好沟通氛围后,我们该如何顺畅地与他人沟通棘手、敏感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一个拆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原文片段】

这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当我们处于被误解的情况时,先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再运用综合陈述法沟通棘手、敏感问题。

【学习目标2】

通过拆页2的学习,大家在需要沟通棘手、敏感问题时,能够运用综合陈述法,在说出事实表达感受的基础上,询问对方想法,让对方愿意沟通和解决问题。

【阅读原文】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这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选自《关键对话》 P131

鲍勃:亲爱的,今天过得怎么样?

凯罗尔:不怎么样。

鲍勃:怎么啦?

凯罗尔:今天检查信用卡账单时,我发现有一笔48美元的消费,地点是街头的晚安汽车旅馆。[分享观察到的事实]

鲍勃:啊?会不会弄错了?

凯罗尔:没错,确实如此。

鲍勃:别担心,哪天有空的时候我去那家旅馆核对一下情况。

凯罗尔:我觉得还是今天晚上就弄清楚比较好。

鲍勃:不用了吧,还不到 50 美元,回头再说吧。

凯罗尔:可我担心的不是钱的问题。

鲍勃:那你担心什么?

凯罗尔:我担心的是旅馆问题。要知道,我妹妹就是在那家旅馆发现她老公菲尔有婚外情的,她也是发现了一张可疑的旅馆账单。[试探性地提出想法]这件事我不必担心吧?你觉得这个账单会有什么问题吗?[询问对方观点]

鲍勃:我不知道,不过你可一定要对我放一百个心。

凯罗尔:我知道不该怀疑你的忠诚,我也不相信你会搞婚外情[对比陈述],不过,如果我们能今晚把问题查清楚的话,我肯定就安心多了。你觉得行吗?[鼓励尝试]

鲍勃:好吧,我没意见,咱们这就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清楚。

这是一场真实发生过的对话,整个过程跟上面的描述完全一样。对丈夫起疑心的妻子并没有横加指责,虚构令人不快的想法,而是分析事实,然后试探性地提出可能的结论。事情的结果是,原来这对夫妻月初的时候曾到一家中餐厅吃饭,餐厅老板同时经营汽车旅馆生意,在给餐厅顾客结账时使用的是和旅馆同一台刷卡机,这可真是让人虚惊一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读完了拆页内容,请把注意力回到我这里。

what: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凯罗尔发现一份可疑的汽车旅馆信用卡账单,怀疑丈夫出轨,她很生气、很伤心,但是她没有被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所左右,对自己的丈夫横加指责或者大发雷霆,而是采用了“综合陈述法”,从事实开始,循循善诱地与丈夫进行沟通,从而弄清楚了事实,这不过是一场误会,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与争吵。

why:试想,如果你是女主,当你的丈夫回家时,你会如何沟通呢?大部分人通常会有两种表现,要么沉默不语,故作冷淡,让他自己去猜,反正我不开心,不理你。要么开口即横加指责,“你那天干什么去了?你竟然敢这么对我?”这两种方式,都无法让双方表达出各自的观点想法,互相倾听并做出回应,极易将对话转变成争执、争吵。

当面对这样高度危险、充满争议、复杂的对话时,如果我们用案例中的综合陈述法,先说事实,循循善诱地与对方沟通,将有助于我们维护对话安全氛围,冷静真诚地沟通,让双方都可以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有助于弄清真相,达成沟通目的。

【意译案例】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单位元旦前安全检查的事,老张负责管理资料室,我负责安全工作。

老张:小白,今天检查的怎么样?

我:不怎么样。

老张:怎么啦?

我:今天来检查的时候,资料室门口办公桌下面有根烟头。[分享观察到的事实]

老张:啊?会不会弄错了?我可没在这抽烟啊。

我:没错,确实有根烟头,这是照片。

老张:不应该啊,今天就老李来过,别担心,等会儿我问问他。

我:我觉得我们还是现在就弄清楚比较好。

老张:不用了吧,这检查都是走过场,就一根烟头,没有人会说什么的。

我:可我担心的不是别人说不说的问题。

老张:那你担心什么?

我:我担心的是消防安全问题。上个月,老赵他们办公室就因为一支烟头差点把文件给烧着了。[试探性地提出想法]我们这资料室可比办公室更容易起火吧?你觉得这个烟头会有什么问题吗?[询问对方观点]

老张:我不知道,不过你可一定要对我放一百个心。

我:我知道不该怀疑你的责任心,我也相信你不会这么不注重资料室的安全[对比陈述],不过,如果我们能现在把问题查清楚的话,我们都可以安心,领导问的话,我们也知道该怎么答复。你觉得行吗?[鼓励尝试]

老张:好吧,我没意见,我们直接去看下视频监控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最后,通过视频监控看到,原来老张在扫地的时候,把其他地方的烟头带到了资料室门口办公桌的角落里面了,没有注意到,这让我们两个人都虚惊了一场。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综合陈述法”的魅力,它可以让我们保持冷静,不先入为主,不被负面情绪控制,做个掌握谈话、引导对话的高手。

how:那我们该如何使用“综合陈述法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下案例中的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描述客观事实。

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争议和反感的内容,从事实谈起可以降低对方的戒备心和防备意识,所以我们在第一步就跟对方描述事实,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比如我先从资料室办公桌下有烟头这个事实开始谈起,而不是从自己的观点谈起。

第二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说事实是不够的,对方可能就不会明白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还需要表达出我们基于事实的想法。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谨慎地、试探性地表达,可以把确定性语句改为试探性语句,以推动彼此观点的自由交流。如把“事实是……”改为“我认为……”,把“很明显……”改为“我有点怀疑是否……”等。

第三步、询问对方的观点。

对话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的想法,以展开真诚、坦率的交流。可以使用“你觉得呢?”“我想听听你的想法”等。

第四步,探讨解决方案。

当双方明白对方的观点和问题所在后,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与老张最后决定通过看视频监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对话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重复第二、第三步,直到对方真正明白你交流的目的。

【预防异议】

有些伙伴可能会疑问,如果对方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难以沟通怎么办呢?这在正常不过了,有些时候,谁也不想承认就是自己有问题,这时我们需要明白,用综合陈述法进行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要争个对错输赢,而是要创建一个安全地沟通环境,互相尊重,让双方的观点和想法都能顺利地表达出来,从而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还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在与下属或孩子交流时,无论我们如何谨慎,如何鼓励,对方就是不愿意说怎么办呢?越是这种情况,就越说明对方感觉到对话不安全,内心有顾虑,这时我们就更需要保持耐心,去探知对方的真实想法,可以试探性地询问对方的想法,抛砖引玉。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沟通敏感、充满争议或让人反感的内容,越是棘手、敏感的对话,综合陈述法就越能彰显它的妙处。表达无争议信息时,则无需这么麻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拆页2的理解和分享。请小伙伴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演练,模拟一个小情景剧。

A3【场景设计】

场景是这样的:小红和小明同在公司企划部上班,下午准备一起向老板做汇报,在会议中,小红肚子疼去洗手间,老板急着临时要赶飞机,就催着小明赶紧演示文案,也没时间征求小红的意见,小明只能一个人先做了汇报。

结果,等小红回来时发现,小明竟然把约好大家共同演示的创意文案,自个完成了全部演示,还被老板重点表扬,而且老板再没有询问小红的创意想法,就迅速宣布散会了。这让小红感到既羞辱又愤怒,认为小明很卑鄙,不仅把团队的功劳据为己有,还处处故意压制自己。会后小明找小红说话,她爱搭不理,还话带讽刺。

小明很想找小红谈话澄清事实的真相,但是担心小红恶言相向或者干脆不理他,如果你是小明,请运用今天学到的“综合陈述法”去找小红进行沟通,让她愿意对话,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愿意与你寻找规避类似事情发生的方案,从而增进同事间的关系。

【指令】

请各位应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综合陈述法”在小组内演练,时间10分钟,10分钟之后会邀请2位⼩伙伴,一位扮演小明,一位扮演小红,来展示。现在请⼤家开始!

提醒:请大家注意,我们演练的重点是如何运用今天所学习的综合陈述法进行沟通,而不是如何解决小明与小红的问题。请大家按四个步骤:描述事实、表达想法、询问对方、探讨解决进行沟通练习。

时间到,现在,我们邀请两位⼩伙伴,来为我们进行展示。请问是哪两位小伙伴呢?

学员案例分享记录:

好,有请吴老师和平平老师来给我们演示,吴老师扮演小红,平平老师扮演小明。

小明:小红,这两天我去找你说话,你没有搭理我。

小红:没什么好说的。

小明:怎么了?是不是因为那天和领导汇报的事,你不开心?

小红:你觉得呢?

小明:是这样的,当时因为领导着急赶飞机,让赶紧汇报,你刚好去洗手间去了,领导没有时间多等,让我先汇报。在汇报的时候,我和领导申明了,这是我们一个团队一起策划的,并且重点说了策划人是你,领导也很认可。

小红:那我没有听到领导表扬我,只表扬了你呀。

小明: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这样想,你看要不这样,以后类似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你看我们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来规避这种事情呢?

小红:可以呀。

小明:要不以后,我们再汇报的时候,就把团队的名单写在PPT的首页,你看可以吗?

小红:可以,当然可以。

拆书家回应和反馈:

好,请大家鼓掌,非常感谢两位伙伴的表演,表演的非常精彩,我们看到他们在运用今天所学的“综合陈述法”进行沟通时,即使是棘手、敏感的信息,也可以坦诚、顺利的进行沟通。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一】

接下来,请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到两周内,你与他人需要沟通棘手/敏感事情的场景,比如:老师说你家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公晚回家、同事随意动你的物品、下属磨洋工等等。

这里只需要想到在未来一到两周内,何时何地和谁,需要沟通什么敏感、棘手问题的场景即可。

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想一想,在便签上写下应用场景的关键词,然后1分钟在小组内分享,2分钟后我们请各小组派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请注意:只说出应用场景即可。

时间到,请各组派1名代表来分享。

【学员案例分享记录】

李老师分享:

下周要去找商场的负责人沟通一下,上次商场大检查,商场领导带队来我们电影院检查的时候,前台要是说我没在办公室,结果人家到办公室后发现我在,就会弄的大家都挺尴尬的。

现场回应:这确实是让人有点尴尬。

杨老师分享:

今天晚上可能就会遇到这个事情,我老公晚上上床睡觉较早,但是他并没有睡,而是在玩手机游戏,我就是想跟他说,让他早点休息,但是他可能会觉得我在针对他,找他毛病。

拆书家回应和反馈:

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请大家鼓掌,同样是包含了家庭和工作中的使用场景,我们分享涉及的面还是挺广的,谢谢两位的分享。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技能点: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接下来,请大家依据自己刚才写下的具体场景,想一想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综合陈述法”的描述事实、表达想法、询问对方、探讨解决与对方沟通呢。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的目标和具体行动计划关键词,然后,3分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一下。

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代表来分享一下。

好,时间到,我们一个组请一位老师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记录:

杨老师分享:

首先描述事实,我看见你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直点头,在打盹儿。

再试探性地说我的想法,我感到你是真的的累了,但是拿着手机可能会更熬人,更伤身体。然后询问对方的观点,你觉得呢?

他可能会说,我是很累,但是我躺在床上睡不着,拿手机分散一下注意力,我也想能够倒头就睡。

最后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可以听听音乐、用热水泡泡脚,有助于你快速入眠,尽量不要刷手机。

李老师分享:

下周去找吕总沟通,第一先描述事实,吕总,上次检查之后,看你一直都没有回我的信息。

第二表达我的想法,我有点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上次检查,我是临时回到办公室的,不知道你们检查改了时间。

第三询问他的观点,这个事儿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第四探讨解决方案,吕总,你看我们大家如何去化解这次因为检查的误会,带给其他领导的负面影响。

拆书家回应和反馈:

非常感谢杨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都是按照这四步在规划未来场景的应用。

【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两个拆页片段,一个是“对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打消他人的误解,重建对话的安全氛围;一个是“综合陈述法”,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顺畅地讨论棘手问题,把问题变成我们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或我的问题,从而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两个方法,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好了,我的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和参与。

谢谢大家!